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复习提纲范文整理推荐
相关文章
做为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八年级历史知识犹如登山,我们应该注重好对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的归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上册8-14课知识点归纳,希望你们喜欢。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复习提纲范文整理推荐 1
1、萍浏醴起义:
(1)时间及领导人: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2)起义地点: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3)结果: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
(4)地位: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安庆起义:
(1)时间及领导人: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2)结果: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在绍兴准备策应安庆起义的秋瑾也不幸遇难。
3、广西镇南关起义:
(1)时间及领导人:1907年,孙中山、黄兴
(2)结果: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4、黄花岗起义:
(1)时间及领导人:1911年,黄兴
(2)结果: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3)起义名称来历:
起义失败后,人们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也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
(4)意义: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复习提纲范文整理推荐 2
北伐战争
一、黄埔军校
1、背景:国共第一次合作
2、时间:1924年5月地点:广州黄埔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3、领导:创办者: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4、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二、北伐战争
1、开始时间:1926年7月
2、目的:_北洋军阀政府,统一全国;
3、概况:①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②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③主战场:湖南、湖北;④先锋:叶挺独立团,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⑤重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胜利。
4、结果:①基本_北洋军阀的统治(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但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5、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①作战方针正确;②国共两党齐心合力;③广大官兵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④工农群众的积极支援。
6、国民革命失败:
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1924年“四·一二”_政变),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失败的标志: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⑵失败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共领导人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⑶教训:革命要成功必须有自己的军队,掌握革命领导权。
三、南京国民政府
1、时间:1927年4月
2、事件: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3、政权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复习提纲范文整理推荐 3
侵略与反抗(侵略史和抗争史)
(一)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1、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2、知道《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元;
(3)通商:自南向北分别为广州、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位于福建省)、福州、宁波、上海;
(4)协定关税: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简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简述俄国强占我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却得到了最大的好处)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1)黄海海战:(时间:1894年、地点:黄海大东沟、民族英雄:邓世昌)
(2)辽东战役(暴行:旅顺大屠杀)
(3)威海卫战役(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并说明其影响。
(1)签订:1895年4月,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2)内容:
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②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工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最早在中国取得办厂权))
④通商:增辟通商口岸等。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
1、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1)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2)抗击史实:1900年6月(庚子年),八国侵略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义和团奋起抵抗,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最后狼狈逃回天津。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它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1)签订: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日、法、意、俄、德、奥匈等国签订;
(2)内容:(谐音记忆:钱禁兵馆)
①钱: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担保;(赔款最多)
②禁: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反映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或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兵: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馆: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影响:
①《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总结思考:结合具体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三次战争、三个典型条约和三个影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复习提纲范文整理推荐 4
记忆口诀: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民族英雄邓世昌,黄海大战英名扬,指挥“致远”撞“吉野”,日军舰队遭重创。
清朝政府太无能 ,《马关条约》又签定,“辽台澎岛”给日本,赔偿二亿两白银,让日办厂又通商 ,半殖民地更加深。
一﹑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1895年)
1.原因:
①根本:明治维新,日本国力发展
②客观:清政府腐败
③直接:朝鲜爆发民众起义
2.经过:1894年7月在朝鲜开战—1894年9月黄海海战—1895年初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重要海战:
黄海海战 、威海卫战役、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人物:邓世昌、丁汝昌
4.结束标志: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5.结果: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6.《马关条约》内容:
7.战败原因:
①主观: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退让。
②客观:日本国力强大,蓄谋已久
8.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9.条约危害:
①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力量。
③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掠夺富庶的长江流域。
④便于列强经济侵略,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0.影响:
①中国: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使中华民族觉醒,救亡图存运动再掀高潮。
②日本:促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③列强: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复习提纲范文整理推荐 5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1、林则徐与虎门销烟(识记)P2---3
时间:1839年6月
人物: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英美等国商人的约110多万千克的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评价: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中国的禁烟运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沉重地打击了英国侵略者,英国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识记)P4
鸦片战争:1840.6—1842.8,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复习提纲范文整理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