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历史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参考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我们可以不喜欢历史,但我们不能不了解历史,我们祖国的历史以及外国的历史,我们都需要了解。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参考推荐 1

一、复习课的特点???

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课有三大特点:其一是复习课的教学任务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拓展学生知识面,落实高层次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复习方法须有新颖性,不能老调重弹,把复习课上为重复课。复习课教师要善于标新立异,给学生施以新异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其三,复习课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详略得当,讲清重点、难点和缺点,以提高复习效率。?

二、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研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使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以纲为纲,这个纲是指以《考试说明》为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紧扣《课程标准》,要深入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对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考试内容,排除考试要求以外的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三、从历年中考历史试题谈历史复习?从历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分析看,难度较大的题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影响并不大,试题一般为易、中、难的题目比例为3:5:2,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在历史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要只顾偏题怪题,容易好高骛远,考试时难题答不全,容易题失分率太高,中考历史试题逐渐从客观性试题向主观性试题转化,在搞好历史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只强调答案有几条,只要把要点答全即可,查阅近2~3年的中考历史试题,今年一般不再考,对此,教师要掌握近几年中考信息、试题题型,复习时对学生加以引导。?

四、历史复习过程中学科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它是对教材的进一步熟悉和对历史知识的进一步记忆,考前复习的读,立足点要高,仔细全面。读目录(章节目录),读子目,读关键词句、注释、插图、习题、大事年表。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对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做出标记,选读的内容是复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选读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有效措施。?

2.培养学生的记忆方法。历史知识头绪繁多,课时有限,记忆困难,而教师的授课时数又是有限的。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牢固扎实,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八种方法:①字头浓缩记忆法。就是将每句话的字头按序串联起来进行记忆。字头浓缩法在识记中形成整体知识结构的缩影,特别记忆较多的人名、地名时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如记清朝世系。可将努尔哈赤、皇太极、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又如法国.及拿破仑统治时期,当政派别先后为: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督政府、拿破仑等。浓缩为:“大鸡鸭、热都拿”,派别次序无人再错。字头浓缩法简单易学,方便好用,既提高兴趣,又便于记忆。所以在历史知识的记忆中应不拘一格地发挥它的作用。②歌谣记忆法。③地理方位记忆法。④谐音记忆法。⑤特征记忆法。⑥排列顺序记忆法。⑦触点联想记忆法。⑧列表图示记忆法。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参考推荐 2

卡尔·本茨

(汽车之父)(德国)

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

引起交通领域的变革,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汽车(1885年)

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莱特兄弟(美国)

“飞行者1号”飞机(1903年)

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爱迪生(发明大王)(美国)

“碳丝”灯泡

(1879年)

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为世界带来光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6、特点:

  (1)以电力为核心

  (2)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里面同时进行

  (4)从重工业开始,主要集中在重工业。

  7、影响:

  ①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加速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社会关系: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巨大调整,产生了垄断组织。

  ③社会生活: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④人类对能源利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造成了环境污染

  ⑤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从而间接地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拓展提升

  1、三次工业革命在影响上的相同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革命

生产力(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大机器生产出现,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高度发展,进入“电气时代”

极大发展,进入“太空时代”和“信息时代

社会关系(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

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城市化进程

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工人运动进入新的阶段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国际格局(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

东方从属于西方

确立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拉大了发达国家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国际经济格局调整

  2、三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1)从社会环境看:前两次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第三次开始于二战期间,延续至今;

  (2)从发明者看:第一次主要是劳动者凭借经验,后两次多是科学家,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取得的

  (3)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后两次在多国同时起步

  (4)从突破口看:第一次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以重工业为突破口;第三次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

  3、我们如何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挑战?

  从国家发展角度: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为科技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②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重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

  ④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从个人角度: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勇于开拓,才能适应经济知识时代的挑战。

  ②从身边做起,把握全球化发展机遇,

  4、科技革命给予我们的启发

  (1)政治变革是科技发展的前提,政治变革解放了生产力,应大胆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各个环节;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3)大力发展科技的同时,应扩大市场经济,筹集科技发展需要的资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考点五: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参考推荐 3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的繁荣

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三、斯巴达城邦的繁荣

1、经济:斯巴达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2、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专制;3、文化:崇尚武力,注重军事训练。

四、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1、布匿战争:

①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②原因:争夺地中海霸权;③对战国家:罗马?迦太基

2、西罗马的灭亡和罗马帝国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统治,以稳固政权;

②过程: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五、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①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日本

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大和不断征服扩张,于5世纪统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时间:7世纪中期)

1、背景: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2、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参考推荐 4

1、文艺复兴

时间:14世纪前后

地点:意大利

原因:最早出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人物、成就: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后的晚餐》、《蒙娜利莎》)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利叶》)

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经济的出现

过程: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亚士从葡萄牙往东航行,到达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人)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到达美洲。

(3)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葡萄牙支持)到达印度等地

(4)1519—1522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环球航行。

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对世界影响)……

(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

(3)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证明了地圆学说(同学补充,非重点)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1640—1688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文献:《权利法案》(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产阶级扫清了障碍,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革命特点:时间长、过程曲折、妥协(不彻底)

4、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

(1)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2)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3)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

时间:1775—1783

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

结束标志: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文献:《独立宣言》(革命中颁布)《美国宪法》(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联邦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参考推荐 5

一、慕尼黑阴谋

1.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

2.目的: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3.实质:纵容侵略,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4.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5.启示:对待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不能姑息养.,要坚决斗争。反对绥靖政策,制止争霸的局部侵略战争,是清除大战隐患的重要举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2.规模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3.进一步扩大的标志: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标志: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意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启示: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走向联合。

二、雅尔塔会议

1.召开时间:1945年2月

2.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3.与会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4.内容:

(1)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2)决定成立联合国

(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5.影响:为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二战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TAG标签: 历史 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参考推荐_精选范文网

我们可以不喜欢历史,但我们不能不了解历史,我们祖国的历史以及外国的历史,我们都需要了解。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 早期国家的形成 1.禅让制和世袭制的比较: 统治者产生方式特点 禅让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