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知识点部编版集锦推荐
相关文章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学习任何学科,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部编版集锦推荐 1
1、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1.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2.从东汉末开始,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工具、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种子。
2、吴国的经济: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越布),青瓷,三大造船中心(侯官、临海、番禺)。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今台湾)。
3、诸葛亮治蜀:堰官,锦官,平定南中地区(四川南部、云南和贵州一带)。
4、西晋都洛阳,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都建康(南京)。江南经济发展原因:①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②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③社会相对安定。④自然条件优越。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部编版集锦推荐 2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部编版集锦推荐 3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3、东汉时期的张衡制造的地动仪。作用:测定地震的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的创举。主要著作《五禽戏》。
5、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书中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部编版集锦推荐 4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
1.继秦汉之后,实现我国第二次大规模统一的朝代是隋朝
2.开创“开皇之治”盛世局面的统治者是隋文帝杨坚
3.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在历的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4.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589年
5.开凿京杭大运河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
6.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时,最后一个灭掉的南方政权是陈朝
7.成为沟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的是京杭大运河
8.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9.京杭大运河连通了五大水系,由北到南依次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10.京杭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
11.京杭大运河分为四段,由北到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12.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江都就是今天的扬州
13.京杭大运河的南北终点是余杭和涿郡
14.隋朝京杭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运输
15.今天的北京,在隋朝时被称作是涿郡
16.大运河的南端、在隋朝时被称作“余杭”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杭州
17.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隋炀帝的.
18.唐朝的建立者是唐高祖李渊
19.唐太宗李世民夺得政权的方式是玄武门之变
20.唐太宗李世民创立的盛世是贞观之治
21.三省六部制中,负责起草政令的是中书省
22.李世民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原因是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2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是《唐律疏议》
24.隋朝建立、唐朝得以发展使用的制度有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25.唐太宗时的谏臣,被唐太宗称为一面“镜子”的是魏征
26.三省六部制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门下省
27.记录唐太宗和他的大臣等议论古今得失的书是《贞观政要》
28.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29.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纳谏的根本原因是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
30.唐朝百姓不想服劳役,可以合法利用的方法是交纳实物代替
31.三省六部制中,负责管辖六部、执行政令的是尚书省
32.唐太宗的名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根源是儒家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33.武则天当皇帝后将国号改为周
34.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创新贡献是创立“武举”和“殿试”
35.有“贞观遗风”,被称作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是武则天统治时期
36.武则天为提高庶族地主等新贵族的政治地位而编修的是《姓氏录》
37.唐朝新发明的农业工具是曲辕犁和筒车
38.唐朝最鼎盛时期是开元盛世
39.唐朝时管理今天新疆的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40.唐朝用于灌溉的工具是筒车
41.唐代制陶业的突出成就代表是唐三彩
42.被誉为开元前期“救时之相”的是姚崇
43.武则天时期对于整个唐朝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44.唐朝用于耕地的工具是曲辕犁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部编版集锦推荐 5
1、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38年
(2)目的:联络大月氏(zhi),共同夹击匈奴。
(3)意义:了解了西域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19年
(2)目的: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3)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1)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
(2)张骞的优秀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忠于祖国、信守、不辱使命。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部编版集锦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