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亲情文章

母爱的故事汇总5篇

发布时间: 浏览量:11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母爱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但更多的时候,母亲是用其生命在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母爱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母爱的故事汇总1

发生在黄海边。在那里,吃鱼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一位老乡从集市上买回来几条活鲶鱼,照例放在大锅里烧水活煮鱼,眼看着鱼在沸水中狂蹦乱跳,绝望地探出头来,大口地呼吸着空气。

但其中有一条鱼与众不同,她没有挣扎,也没有本能地探头出水,而是将头和尾贴在烧热的锅底,并极力把腹部露出水面。

老乡好奇地观察着这一切,心里很纳闷。他试着用筷子帮助一下那条自讨苦吃的鲶鱼,让它的脑袋浮出水面,但是她很快又回复原状。水渐渐滚开了,那条鲶鱼的头部和尾巴已经被高温的铁锅烫得焦糊,但肚子基本没变样。

把鱼捞出锅后,老乡迫不及待地把那条“笨鱼”破开,想看看她到底是什么毛病。雪白的肚皮象窗帘似的拉开,里面露出一团团大米粒一般透明的鱼籽。

老乡全家都傻眼了,那一锅鱼据说他们没敢吃一口,而是象出殡一样送进了大海。事情传开去,乡亲们啧啧称奇,有的甚至唏嘘不已。从那以后,煮活鱼的做法在那里绝迹了。

母爱的故事汇总2

爱成绕指柔

从去年秋天我弟弟去北京上学以后,我母亲就常常催促我别忘了去邮局开信箱。其实,由于自己来往的信件多,我特地去小区邮局租了一只信箱,而开信箱的频率几乎是两三天一次的。

可母亲嫌少了,还是要催。我说决不会把弟弟的信给耽误的,母亲固执得很,硬要去了我的邮箱钥匙。

弟弟终于来了一封信,三页纸,顺夹了两张相片,背景是夜色下的王府井。我母亲常常在空闲时就坐下来,戴起老花镜,把那三页纸慢慢地端详,然后再拿起相片隔着一尺远:唉,又瘦又黑!馒头肯定吃不惯的,怎么办哪?我们就劝:没瘦,没瘦,晚上照相人都是显瘦的。母亲不依:下巴都尖成这个样子了,还不叫瘦啊!

父亲是海员。那次在电话里,母亲高兴得对父亲说:三子来信了,三子来信了。那氛围比过节时更浓烈更馥郁。父亲偶尔回来了,依旧拿起老花镜,把那三页纸和两张相片慢慢地端详。完了,跟母亲商量,哪一张相片里的弟弟好看些,他要带走的。

每次,当我们喝着藕炖排骨汤时,母亲都要轻轻地叹一口气:你弟弟他每餐是喝不到这么鲜的汤了。我们仿佛也酸酸地安慰:等他放假回来,你天天煲给他喝,不就补回来了吗?

我母亲,她是从来不看新闻联播的,但自打我弟弟走后,她每天必看。有一次,我和妹妹轮番笑话她:怎么关心起政治来了?她说:哪呀,我是在看后面的天气预报呢。我说难怪呢,怎么初秋时我们还穿着裙子,她就把毛衣毛裤全寄到了北京。原来,她是从天气预报里知道,北京已经很冷了。

后来,弟弟挂电话回来,要家里把父亲从香港买回的那只随身听邮过去,说要练习英语口语。我说路太远,这么贵的机子碰坏了划不来,不如就在北京随便买一只吧!母亲一把抢过听筒,大声说:寄,寄,明天就去寄,多包几层,保险碰不坏。

那一只随身听,被母亲像对婴儿那样,细致而缜密地包裹起来。第一层套了带孔的防震薄膜。第二层裹了一种很柔软的布。第三层附了棉花。然后才装进一个小木盒里,然后又套了一个小布袋,认认真真地填好地址,寄出去。中秋节那天晚上,弟弟挂电话回来。我母亲慌忙跑到卧室的分机上去接,她要弟弟去街上买几块月饼吃,她的声音压得很低,但被我听见了,是哽咽着的。

弟弟大学毕业后,很有可能不再回这座小城了。我母亲注定了要从这个秋天开始为她的儿子忙碌不停。海子有一句诗这样写:有一些花开在树上,有一些果结在地下。而我母亲就是一株树,一株开满紫色花朵的苦楝,她的孩子她的果实,即使真正成熟了,她都复不要他们坠到地上去。她要把她的果实高高地擎在枝头,穿云渡月,沐风浴雨。

母爱的故事汇总3

小时候,我时常见母亲在家门前的小路口等待父亲回家,那情景让我终身难忘。

在秋天的季节里,一层厚厚的落叶,铺满了无限延伸的小路,哗啦啦地响个不停,像一首很忧伤的曲子,母亲每天都徘徊在这条小路上,不停地向路的另一头张望。傍晚时分,家门前昏暗的灯光下,映出母亲焦急等待的一张脸,母亲的头发被风吹起,在凌乱中飞舞着,母亲眼望路口时的目光专注而急切,直到远处闪现出父亲的身影,母亲才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来,脸上绽开放心的笑容,轻声对父亲说:“你回来了?”然后和父亲并肩回家,那情景现在回想起来真有几分感动。

后来,我们慢慢地长大了,母亲的头发已经染霜,繁重的家务与扶老携幼的生活,使母亲那张脸上不再有年轻的容颜。在岁月的脚步声中,母亲又开始了在路口等待我们几个上学的儿女们回来,那一刻,母亲不再来回踱步,只是一动不动地站着,用手举过头顶,支一个凉篷,时而抬头看看天,时而低头看看表,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咋还没回呢,到点了,也该回来了……”

再后来,父亲去世了,我们几个子女也先后结婚生子,两个妹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外地工作,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母亲就准备好一桌丰盛的菜肴,站在阳台前向楼下张望,盼着孙子的到来。当门铃响起的时候,母亲就迈着颤巍巍的脚步,张开弯曲的胳膊,冲着门口喊着:“奶奶的大宝贝,你可来啦……”

母亲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延续着她的盼望,也延续着她的等待。

小的时候,有一次我问母亲:“你等我们放学回来,是因为我们太小,怕在外边贪玩。可父亲又不是小孩子了,难道父亲也不知道回家的路吗?”母亲总是不以为然地一笑。

等我长大了,特别是自己有了家,有了孩子,我也开始踏着母亲的脚步往下走,对母亲一如既往的等待才有了更多一些理解:女人喜欢等待,等待在许多时候也是一种幸福;等待,也是一种温馨。为了感情,为了爱,女人常把等待融会在自己的一生中,女人的一生都是在等待中度过的,然而,也正因为女人情有独钟的等待,才使女人的生活中多了许多温柔的故事……

母爱的故事汇总4

这是一个发生在奥地利的真实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刚满13岁的女孩罗莎琳和她的母亲。罗莎琳是个不幸的孩子,她刚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为了不让女儿再度遭遇可能的不幸,年轻的母亲选择了独自生活。她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靠菲薄的薪水养育着幼小的女儿。尽管有坚强母亲的用心护佑,可是贫困的家境、他人的歧视和欺侮,还是让罗莎琳长成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羞涩的女孩儿。

好在不管日子多么难过,小小的罗莎琳还是一直享受着“幸福”的感觉,因为她尚且拥有世界上最伟大、最纯洁、最不顾一切的母爱。可是有一天,上帝连她的母亲也夺去了。

那是2002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为了锻炼女儿的胆量,母亲带着她去阿尔卑斯山滑雪,不想在雪地里迷了路。没有任何雪地自救经验的母女俩惊慌失措,吓得大声呼救起来,谁知呼救声竟然引起了一连串的雪崩,她们一下子被埋进了深雪里。出于求生的本能,两人一直拼命地刨着雪,但当历经千辛万苦爬出雪堆时,黑暗的天色却令她们更加茫然不知归路了。

忽然,半空中传来了救援直升机的声音,母女俩顿时喜出望外地摇起手来,可是由于两人都穿着与雪色相近的银白色羽绒服,救援人员始终未能发现她们。

在冰天雪地里苦熬了一夜之后,体弱多病的罗莎琳已经昏了过去。望着女儿年轻娇嫩的面容,绝望的母亲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罗莎琳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医院里,而从未离开过她的母亲却不在身边守候着。

“我妈妈呢?”她十分虚弱地问道。

医生告诉她:为了救她,她的母亲用岩石片割断了自己的动脉,然后围着她爬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让血迹把女儿包围起来,以便让救援人员注意到。当救援人员发现时,母亲已经死去多时。

“妈妈——”罗莎琳撕心裂肺地哭起来。

在场的人都默默流着泪,谁也没劝罗莎琳,大家都知道,什么语言都劝阻不了失去母亲的悲痛,这是一个人所能经历的最悲惨的事情。

母爱的故事汇总5

舒淇一向是美艳的,她那性感的嘴唇不知迷倒了多少影迷。然而,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着舒淇困苦的童年。一路走来,舒淇终于明白,妈妈的关心是一种另类的爱。

“重男轻女”的父母亲让舒淇难以体验到家庭的温暖,高中未毕业的舒淇决定离家出走。几年间,对父母亲强烈不满的舒淇离家出走不下十次。

十六岁时,回到家里的舒淇发现三十多岁的母亲头发因操心自己而一夜变白了。那时,舒淇明白母亲还是挂念自己的,她的心里掠过一丝温暖。

2005年,舒淇积极参演导演侯孝贤导演的影片《的时光》。由于演技出众,舒淇毫无争议地获得了第四十二届台湾金马奖女主角。贵为“金马影后”,舒淇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在家守候的妈妈。于是,舒淇拿起话筒打电话给妈妈。

舒淇说:“拿到了。”

妈妈不明白女儿在说什么,傻傻地问:“拿到什么?”

舒淇简短地回答:“金马奖影后。”

说完之后,舒淇发现妈妈那边没有声音,接过电话的是弟弟。弟弟对姐姐说,妈妈哭了。舒淇知道,妈妈是因为开心才哭的,自己终于给家人一颗定心丸,母亲不用再为自己担惊受怕了。

母爱是温暖的,泪中的母爱闪闪发光,这种光芒照亮了舒淇不平凡的一生。体验不一样的母爱,美艳的舒淇越来越成熟了。

母爱的故事汇总5篇_精选范文网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母爱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但更多的时候,母亲是用其生命在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母爱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母爱的故事1他20岁时,智商却等同于一个三四岁的孩童,不会表达感情,不会与人沟通,不会与人相处,甚至不会微笑。他的人生哲学里没有给予和接受的概念,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无法进入。他什么都不会,生活上最基本的小事情都做不好,但他却会抢包。在街上,他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孩背着有斑马纹图案的皮包,忍不住过去动手抢。母亲赶来的时候,他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