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物理

学好初三物理电学的方法技巧经典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3

电学是物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电”的形成及其应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有关初三物理电学学习经验总结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学习!

学好初三物理电学的方法技巧经典合集 1

  (1)用电器正常工作电流: I额=P额/U额

  (2)用电器电阻: R =U额2/P额

  11.关于利用电能表的实际转速和标定转速来求所消耗的电能和功率的技巧

  (1)求电能用公式:

  W=n/n0kw·h=n/n0X3.6X106J 来求,

  n—指电能表实际转速 n0—指电能表标定转速

  (2)求功率用公式:

  P= n/n0t kw= n/n0t X3.6X106W来求,

  t—指工作时间 (前面的t单位是h,后面单位是s)

  12.判断家庭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的技巧

  (1)看开关是否接在火线上了;

  (2)看开关是否与用电器串联;

  (3)看火线是否接在灯泡尾部、零线是否接在螺纹;

  (4)看三孔插座否则接的是左零、右火、中间接地;

  (5)看电流是否能从火线,经过用电器回到零线上;

  (6)看线与线连接处是否用黑点连接。

  13.关于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有关问题汇总

  切忌:电流表与电压表没有使用前一定要校零,

  (一)电流、电压表:

  (1)在使用时若发现它们的指针偏转的很小,则原因是它们所选量程太大;

  (2)在使用时若发现它们的指针偏转的很大,且偏向了右边没有刻度处,则原因是它们所选量程太小;

  (3)在使用时若发现它们的指针偏向左边没有刻度处,则原因是它们的电流没有“正入负出”。

  (二)滑动变阻器:

  (1)在使用时若发现不论怎么移动滑片,电流中的电流都不变化,且电流很小,则原因是:滑动变阻器两接线柱同接下了,此时联入电路的阻值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在使用时若发现不论怎么移动滑片,电流中的电流都不变化,且电流很大,则原因是滑动变阻器两接线柱同接上了,此时联入电路的阻值为零。

  14.关于利用电能表上的电流、电压值求电路中允许承受的最大总功率的方法

  电路中允许承受的最大总功率=额定电压X电路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学好初三物理电学的方法技巧经典合集 2

首先,要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公式。

物理作为理科科目在期末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基础。如果基础没有打牢,再出色的成绩也是靠不住的,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把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公式、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部看一遍,对于不完全掌握的知识点你一定要在考试前弄懂、弄会。通常情况下,成绩中等的同学大部分是基础不牢,建议大家将重点放在课本上。

第二,结合错题本进行专项复习

错题本就是汇集了我们一学期所有错题的集合,这里能真实的反映出我们知识的薄弱点在哪里,把错题本上的错题再有选择的做一遍,看一下还错在哪里,然后进行重点修改,这样可以查漏补缺,用最快的速度让自己补齐短板。

专项练习中我们也可以对一些常考的题型进行重点练习,有一些题的题型在变,但是解题思路不变,这样我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不仅能够对所学提醒进行归纳整理,也能帮助我们提升复习效果。

第三,熟悉实验流程,掌握实验原理。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考试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实验,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实验没用,一个完整的实验要从实验筹划开始、到实验器材准备、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报告,整个过程都有可能成为考试的考点,因此在期末考试前我们将本学期学到的物理实验进行系统梳理,达到每提到一个实验都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流程,这样实验部分的分数我们就能得到大半。

此外,物理的计算要依赖数学,特别是一些解题方法,和数学有高度的类似,因此,想要学好物理,必须学好数学。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复习,我们就能夯实基础、补齐短板、熟悉实验,从而让期末复习效果更佳突出,在物理科目上取得理想的好成绩。

学好初三物理电学的方法技巧经典合集 3

电压表两接线,做成花环到处串,滑到谁的两端就测谁,可以滑过电流表、开关和导线,不能滑过电压表、用电器和电源

学好初三物理电学的方法技巧经典合集 4

  在电学中,避免不了就是在串并联电路中运用欧姆定律、电功率及焦耳定律进行计算,下面我就将电路计算中经常用到的几个重要公式一一陈列出来:

  (一)几个重要的公式

  (1)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及电阻规律

  串联时:I=I1=I2

  U=U1+U2

  R=R1+R2(若有几个等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则R=nR0)

  串联分压: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多)

  并联时:I=I1+I2

  U=U1=U2

  1/R=1/R1+1/R2(若有几个阻值为R0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O/n )

  并联分流:I1:I2=R1:R2

  (2)欧姆定律:I=U/R

  此公式中只有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但它的作用非常重要。在使用公式时要注意:①三个物理量都要针对同一段导体,或同一个电路而言;②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要使用国际单位,即分别为A、V、Ω;③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3)电功公式:W=UIt

  电功率公式:P=UI

  电功、电功率这两个物理量的计算由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影响,使计算电功率公式特别多,在选择使用时很难选择,所以要注意选取的技巧和方法,要求的问题所在电路为串联时:电功选用公式:W=I2 Rt,电功率选用P=I2 R;而当要求所在的电路为并联时,则分别选用W=U2/R.t,P=U2/R,这样的选择都利用了所在电路的特点(电流相等或电压相等)加快解题。

  (4)焦耳定律:Q=I2 Rt

  焦耳定律的公式与电功公式的形式基本一样,使用时同样要注意公式的选择问题,当所求问题的电路为纯电阻(除了电能转化为内能外,别无其他形式的能产生)电路时,几个公式可以任意选取;若不是纯电阻电路只可使用公式Q=I2 Rt不然的话计算有误。

  (二)单位的换算

  只要牵扯到计算的地方就少不了遇到单位换算,这部分内容完成的正确与否,直接确定最终计算的是否有效,因此一定要注意单位及换算。

  单位换算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记住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及表示符号;二是要牢记各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其中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较多,注意每个物理量的任何两个相邻的单位间的换算进率都为1000。还要注意一点,由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影响,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较多,产生的单位同样很多,使用时各物理量均使用国际单位。

  最后,给同学们两点建议,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有所帮助;

  1.加强训练,巩固知识: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练习去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样电学知识的巩固理解,熟练运用都要加大训练的力度,同时也要注意训练的题型,做题的策略培养。

  2.善于总结,归纳要领:解决问题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懂得“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总结错误的原因,归纳解题的规律,注意解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及时查漏补缺,成绩的提高肯定很快。

学好初三物理电学的方法技巧经典合集 5

  一、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电学试题时,有些题目的已知条件并不明显给出,而是隐藏在其中,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而这些隐含条件可从物理现象、关键用语等已知条件中挖掘。

  二、构建变化电路中的方程思想

  当电键断开或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路状态将发生变化.求解此类电路综合题时,构建电路中的方程思想尤为重要,其方法如下:

  1.分清电路在每个状态下的结构,即电路的连接方式,滑动变阻器使用的阻值范围,电压表、电流表所测定的物理量。

  2.针对每种状态画出相应的等效电路图,在图中标出这种状态下所对应的巳知量、不变量、待求量。

  3.以“不变量”为中心列出电路方程。

  当电路状态发生改变时,电路的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阻值—般不随电路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抓住以上“不变量”,利用欧姆定律、申并联电路特点、电功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可列出电路方程。

  4.以电路中的等量关系、比值关系引出方程或以此作为联系方程中的物理量间的纽带,代换求解。

TAG标签: 物理 公式

学好初三物理电学的方法技巧经典合集_精选范文网

电学是物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电”的形成及其应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有关初三物理电学学习经验总结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学习!【一】判断电路全国大部分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