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地理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选修二集锦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高二本身的知识体系而言,它主要其实是对高一知识的深入和新知识模块的补充。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可下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选修二集锦合集 1

最大的海:珊瑚海(太平洋西南) 479.1万Km2)、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

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亚、欧两洲之间,11350 Km2),其次亚速海和渤海

最咸的海:红海(北部盐度有42‰,比起世界海水准均盐度35‰高得多)

最年轻的海:红海(4000万年)

最温暖的海:红海

最淡的海:波罗的海(海水盐度只有7~8‰,各个海湾盐度更低,只有2%)

唯一没有海岸线的海:马尾藻海

最清澈的海:马尾藻海(目视可达72m)

岛屿最多的海:波罗的海(约有6500多个大小岛屿)(爱琴海?)

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

最大的洋:太平洋(面积17968.7万Km2,南北长度约15900Km,东西最大长约19900Km)

,也是最深的,水温最高的,锰结核最多的

最小的洋:北冰洋(面积1405.6万Km2)

最深的洋:太平洋(平均深度4028m,最深点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m)

最浅的洋:北冰洋(平均深度1200m,最深点南森海盆5449m)

海运最繁忙的洋:大西洋

最大的洋流:西风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亚洲)243万Km2,含印尼13000多个岛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

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北美洲)217.56万Km2(另数为216.6086万Km2)

最高的岛屿:新几内亚岛(查亚峰海拔4884m),也是分属两国的最大岛屿

唯一分属三国的岛屿:加里曼丹岛(分属于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亚洲)322万Km2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澳大利亚)21万Km2

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非洲)1670Km

最曲折的海峡:麦哲伦海峡

船只通过最多的海峡:英吉利海峡

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最深的海峡:德雷克海峡,也是最宽的海峡

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最深处)11034m

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印度洋)217万Km2;墨西哥湾,几内亚湾次之

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美洲)1.5万Km

最长的山脉:雄据七国的安第斯山脉,被称为“南美洲的脊梁”,南北纵长9000km。

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海拔7000m以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中、尼边境)海拔8848m(8844.43m?),是地球之巅,“世界屋脊”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海拔4000m以上

地震最频繁的国家:日本,平均每天4次

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山(南美洲)6960m

最大的火山口:阿苏山(日本)周长达100Km

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埃特纳火山(已达210次,意大利)

轮廓最完整的火山:马荣火山,其次富士山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500多万 Km2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560万Km2,其次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337万Km2

最大的自流盆地:大自流盆地

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

最大三角洲: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8万Km2,长江、湄公河三角洲次之

最低的洼地::死海(亚洲西部) 湖面海拔-392m(-400m?)属陆地表面最低点;吐鲁番盆地第4,死谷第7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777万Km2,其次维多利亚沙漠,阿拉伯沙漠

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中国最大沙漠)

最大的黄土地貌区:黄土高原(风积高原),全球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最大、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长496.3m;(平均深5000m,最深5382m)。其次为科罗拉多大峡谷。

最深的河流峡谷:金沙江的虎跳峡

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最深处达2000m,总长度超过6400Km,相当于地球周长的1/6,被人们称为“地球上的最大伤疤”)?

最长的洞穴:猛犸洞(美国)长240Km

岩溶地貌最发育的高原:喀斯特高原,其次云贵高原

海拔最高的长河:雅鲁藏布江(河床平均海拔3000m以上)

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南美洲)(长度6400km,世界第二)入海流量11万m3/s,(另有认为是222440m3/s),占全球入海流量的1/5,是尼罗河的50倍;

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南美洲)705万Km2,刚果河,密西西比次之

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内流河(欧洲,全长3690Km),长度中锡尔河,阿姆河次之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选修二集锦合集 2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1.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

2.震中--避震

(1)十几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2)室内避震--"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3)室外避震--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3.震后--自救与互救

(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1.防洪准备

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

2.洪水应急

措施: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

②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3.洪水中的救助

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互救,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①风灾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②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③大雾和沙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选修二集锦合集 3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爱自然因素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但造价高,占地广,耗费金属材料多。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范围广,周转快,装卸方便,但运量小,成本较高,运费较贵。适宜小量、近距离运输。

3、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运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最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4、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但投资大,运量小,运费最高。适宜运输急需,贵重且运量不大的物品。

5、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好,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适宜气态和液态运输。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技术因素。

2、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

3、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

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②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

4、机场建设:

①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②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③要避开低湿地区;

④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用地广、城市有烟幕等。

5、铁路建设:

①区位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稳定繁荣;先进科技是保障。

②意义:促进工业生产;加速区域开发;加强工农业城乡联系;促进文化科技交流;促进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利于政治统一、国家安全,巩固边防等。

6、公路的选线原则:

①平原地区:少占好地,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线路的总体走向决定于经济因素,而某一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

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①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多靠近大路等交通要道。

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

(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

(2)交通运输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

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大型超市等。

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

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售货等得到发展。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选修二集锦合集 4

1、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1)、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因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

(3)、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2、等温线形状的南北差异。

北半球比较曲折,南半球比较平直。因北半球海陆相间,下垫面性质差异大,等温线偏离纬线。而南半球主要是海洋,下垫面性质单一,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3、等温线的突变。

等温线的突变,既偏离纬线。影响的因素不同,偏离的程度和方向不一。一般情况下,陆地上等温线的突变是由地形因素所致,海洋上等温线的突变是洋流的影响。如上图所示:

(1)、A、B、C、D四处的等温线都向低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低。因这四地都有寒流经过,降温作用明显。

(2)、E、F、G、H、I五处的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高。因这五地都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3)、在青藏高原和科迪勒拉山脉等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低。因高原山地海拔高,降温作用明显。小范围闭合等温线也是地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

(4)、A、B两处凸向的纬度比C、D两处的更低。因A、B两处的寒流是由寒冷的西风漂流向低纬运动而形成的,水温更低,气温相应降低。而C、D两处的寒流是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向低纬运动而形成的,水温较高,气温相应较高。

(5)、从图中可以读出,同一纬度高温区等温线凸向高纬,低温区等温线凸向低纬。可简记为‘高温高凸,低温低凸’(同一纬度)。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选修二集锦合集 5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可能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

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

具体分析如下:

①总体分布及疏密状况:通过观察闭合线数值,说出最大区和最小区的位置在哪;通过观察等值线疏密,说出疏密分布位置。

②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

③凸凹变化(等值线弯曲情况——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说出凸点沿线数值高低的情况。

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纬度位置;地形。

TAG标签: seo_keywords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选修二集锦合集_精选范文网

高二本身的知识体系而言,它主要其实是对高一知识的深入和新知识模块的补充。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可下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东亚:中国西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二、南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