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要掌握的知识点经典整理
相关文章
不管此时的你是学霸级别还是学渣分子,不管此时的你成功还是失意,不管此时的你迷茫还是有方向,请你认识自己,好好爱自己。再怎么羡慕别人的钱包,身份,地位。那都不是自己的。收起你的伪装愚昧,好好地做自己,记住自己在糟糕也是自己,请善待自己。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欢迎阅读。
高二地理必要掌握的知识点经典整理 1
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促进人口转化-增加就业机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2)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3)推动工业发展-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4)推进科技进步——大城市是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促进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提升;
(5)改变文化、思想、观念——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渗透,全方位影响农村,利于城市与乡村间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
(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3)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
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为了使城市发展与社会、环境相协调,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
高二地理必要掌握的知识点经典整理 2
①由低纬向高纬流。②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
高二地理必要掌握的知识点经典整理 3
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⑴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⑵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
高二地理必要掌握的知识点经典整理 4
宇宙
空间和时间及天地万物的总称。宇宙就是物质世界,是不依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并处在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终结,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宇宙中的天体多种多样,例如像太阳那样的恒星,像我们生活的地球这样的行星,以及地球的卫星月亮、拖着长尾的彗星、在夜空中划过一道光迹的流星等等。宇宙空间无边无际。我们常用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即光年(94605亿千米)来测量宇宙。随着天文望远镜和观测技术的提高,目前人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大约为360亿光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范围还将不断扩大。
银河系
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称银河系。在夏季晴朗的夜空可以看到一条明亮的银白色的光带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像一条流经天空的长河,因而叫银河。它由2000多亿颗恒星组成,其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它是一个旋涡结构的圆盘状星系,中央厚,越向边缘越薄,形状像铁饼。银河系的主体部分直径为7万光年,中心厚度约1.5万光年。太阳位于距银河系中心3万光年的位置上绕中心运转,运转周期2.5亿年。
太阳系
由太阳及以太阳为中心、并受其引力控制而环绕它运动的天体所构成的系统。太阳是中心天体,其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以它巨大的引力吸引着九大行星(依距日远近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小行星(约2000颗)、卫星(约60多颗)、彗星(约1600多颗)及流行体等围绕它运动。太阳系的范围,估计最远可达4500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是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地球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根据人造卫星的测量,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1千米,极半径为6356.8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体积约10832亿千米3,质量约为5.976×1027克,平均密度为5.52克/厘米3。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千米2,其中70.8%是辽阔的海洋,其余为陆地。陆地上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以及河流,湖泊等众多地貌形态。海底有大陆架、海岭、海沟、洋盆等众多地貌形态。
地球是太阳系中有生命的星球。地球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生命的存在,这是由地球的宇宙位置和它的特点决定的。距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受太阳光热的烘烤,它们表面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100℃,而距离太阳比地球远的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接受的太阳热量甚少,异常寒冷,生命难以存活。质量比地球小得多的星体(水星、火星)吸引力也小,没有能力在自己周围控制住巨大而密集的大气圈。只有地球距太阳不远也不近,使地表能够得到和维持适合生物生存的热量,加上地球有液态水,又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这些都为生命的诞生和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高二地理必要掌握的知识点经典整理 5
一、概念
1.人口素质的概念
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共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他们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和相互制约,各自反映了人口素质的某个侧面,共同构成了人口素质的整体。
2.人口身体素质
人口身体素质是指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人口素质的好坏,一方取决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因素。即使是遗传因素,也受到环境的长期影响。其中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
二、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人类创造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等,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如果说早期人类的身体素质较多的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话,那么,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身体素质就更多地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
(师生活动举例说明)例如由于某些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的丧失,致使世界上吸毒人数、感染艾滋病的人数越来越多,由此引起的死亡人数也与日俱增等。
2.自然环境因素
(1)原生环境
主要指地形、气温、降水、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这些环境要素与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例如,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所需的某些化学元素,或过多的含有某种人体所需要的化学元素,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水,或食用这种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从而导致某些地方病的发生。
(师生共同活动)列举一些常见的地方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缺碘);甲亢(多碘);氟骨病(氟的含量过多);克山病、大骨节病(缺硒);还有某些地方,由于自然放射线较高,容易引起畸形胎儿出生率较高等现象。
这些疾病都会导致人口身体素质的下降。进而影响死亡率。
(2)次生环境
主要指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因素。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地球上无处不存在人类影响的环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环境污染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这种环境污染主要分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
(学生看课本13~14页)看完后组织学生归纳、总结。并列举事例说明环境污染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物理性污染:主要指放射性污染、微波辐射和噪声污染等。
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源,主要指原子能企业、医用和工农业用放射性废气物处理不当、核武器爆炸产物及原子能企业事故等。放射性污染通过空气、水体、土壤、食品等作用于人体,从而对人体形成损害或直接造成死亡。如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
环境中的微波辐射和噪声污染,主要是现代交通和电信发展造成的,特别是以交通和工业噪声为主的城市噪声污染,目前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噪声不仅对人的听力产生危害,同时,对人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说,噪声污染是当前城市的一大公害。
化学性污染:主要指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燃料燃烧排放的有害气体、工农业生产中的废液等污染物及农业生产中的农药污染。化学污染是环境污染中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污染。有害物质往往通过呼吸和食品进入人体,产生急慢性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据有关研究表明:某些食品化学添加剂对人体有致畸、致癌作用。其中黄曲霉素是目前已知的致癌性的物质之一,其次,亚硝基化合物及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也有一定的致畸、致癌作用。
生物性污染:主要指由于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污水和粪便,以及生物制品厂、食品厂、医院等的垃圾和废弃物,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而造成的水、土污染。生物性污染往往通过饮食传播疾病,对人口身体素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师生活动):列举生活中有关这三方面的事例,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转承)以上是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那么,人口素质的高低对环境又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部分,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三、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14-15页,并联系身边实际及以前学过的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及其之间的关系,谈谈人口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结果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差别?
(在学生看后的基础上,开始结组讨论,然后各派代表把讨论的结果说出来。在学生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总结性发言,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同时总结性指出,在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中,人类是主动的,既可以以自身的行动改善和保护环境,也可以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数量的多少和人口增长的快慢并不是最主要的,而人口素质,尤其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只有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才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最后,概括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3.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
4.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高二地理必要掌握的知识点经典整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