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政治

高一政治知识点归纳大全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在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下,文理之间的区别也渐渐缩小。一些理科生也可以搭配政治这么科目来考取心仪的大学。那么高中政治怎么学?怎么取得好成绩,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政治必修一,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政治知识点归纳大全整理 1

1.宗法色彩更加浓厚

成王时周公分封的诸侯国数量很多,对这些被封的诸侯,周王称其中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姓的为伯舅、叔舅。相对来说,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

2.同姓分封,范围扩大

对照《西周分封示意图》,不难看出同姓的诸侯在燕、鲁等地大有其人,打破了商朝同姓多内服的成例,使周王亲族的势力远达边鄙,扩大了周王的有效管辖范围。

3.义务更加明确

例如,诸侯必须定期朝觐周王,向周王贡献各种物产,接受周王之命出兵保卫王室或征伐反叛等;同时对周王的婚丧嫁娶、巡狩等也要尽义务。有时,诸侯大国可在周王授意下调动附近的中小诸侯国的军队,共同从事征伐战争。由于大国成为一方之长,所以又称之为方伯,有的方伯还被召入朝廷任职,辅佐周王。

4.逐级分封

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要以大宗的名分继续对自己的宗亲进行分封,这就使周王的势力随着血缘关系的逐级延展,渗透到诸侯国的每一个地区;商代未见如此严密的制度,商王对外服地域的控制力是很有限的。

5.等级爵位产生

被分封的诸侯,在爵位上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号,虽然从金文内容上看,尚未有等级差别具体如何不同的'记载,但已经分类定等级是可以确定的。

6.监国制度出现

周王为了防范诸侯叛乱,派人作为监官去监视他们。例如周灭商后,周武王令商纣王之子武庚仍居殷故地,管理殷民,同时又分封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在其周围进行监视,称为“三监"。出土的铜器铭文证实,西周还派有一些监官到其他诸侯国去。这是周王对地方诸侯加强控制的一种重要措施,也是中国古代确立监察制度的先声。

高一政治知识点归纳大全整理 2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二者是统一的。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2)二者又是对立的。①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价值,为此他必须让渡使用价值给购买者。②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他必须付出价值给生产者。③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2.正确理解“货币”的概念

①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只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3.正确理解“纸币”的概念和发行

①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②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③纸币不是商品,自身没有价值,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④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数量(正比)、商品价格水平(正比)、货币流通速度(反比),这个关系叫货币流通规律。⑤纸币的发行权在国家,一般由国家的中央银行负责发行。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但决定不了纸币实际代表的直接量(纸币的实际购买能力、币值)。

4.正确理解价值规律

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④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可以促进商品生产者实现优胜劣汰。

5.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②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直接因素。居民收入包括居民的当前收入、过去收入、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以及居民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价格高低影响消费水平。一般来讲,价格上涨,消费水平下降;价格下降,消费水平上升。④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影响消费水平。⑤居民家庭人口数量、消费观念等影响消费水平。

6.正确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以及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7.正确认识公有制为主体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②体现:共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③范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④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⑤意义:在我国只有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高一政治知识点归纳大全整理 3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的含义: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储蓄机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

3、利息:

①含义: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

②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③影响因素:本金、利息率水平、存款期限

4、存款储蓄的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5、商业银行:

①含义: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②组成:我国商业银行以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③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

④其它业务:债券买卖和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业务等。

⑤作用:“纽带”、“依据”、“监管”

二、股票、债券和保险

1、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①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②收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影响股票价格因素: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

③意义: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④性质:所有权凭证。(股东可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收取姑息或分享红利等。

2、债券——稳健的投资

①含义: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②性质:债务证书

③类型: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3、保险——规避风险

①含义: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②类型: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③投保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高一政治知识点归纳大全整理 4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民主选举:

选举方式:(1)直接选举(县或县级以下的选举)

(2)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选举)

(3)等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4)差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各自优点:

直接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

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差额选举——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

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选举方式的依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

2、民主决策:

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2)专家咨询制度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4)社会听证会制度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

第二、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第三、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3、民主管理

1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它们都是基层民主自治组织或机构,不是政府机构)

村民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2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意义: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4、民主监督:

1)民主监督的方式:

A信访举报制度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C舆论监督制度

D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2)民主监督的意义:

A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C有肋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高一政治知识点归纳大全整理 5

1、注重学习效率

政治等文综学习,需要阅读、理解、记忆、掌握运用的知识较多,一定要提高学习效率。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条理化清晰的内容,杂乱的知识点一头雾水,那么你就需要学会梳理自己学过的知识点;你可能擅于听老师讲,自己看书效率低下,那么你一定要抓住上课有限的时间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边听一边勾勾画画写写,纯粹的听纯粹的看都不会让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学习上的一些特性,这样才能有效有针对性的解决。

2、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

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眼脑直映”式的学习、复习方法。速读记忆的练习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3、在学习之后要学会整合知识点

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适当的做练习

做题练习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题海战术,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试题你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但题型是有限的,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学习中还要学会阶段性的总结,了解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进行调节和完善。

5、不能忽略基础

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要记住:基础,还是基础。

高一政治知识点归纳大全整理_精选范文网

在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下,文理之间的区别也渐渐缩小。一些理科生也可以搭配政治这么科目来考取心仪的大学。那么高中政治怎么学?怎么取得好成绩,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政治必修一,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一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总结一 、生活与消费1.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重要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