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励志故事及感悟精选
相关文章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三高考励志真实故事感人5个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更多关于励志故事的相关内容推荐↓↓↓
每天一则经典的三分钟励志故事10篇
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
名人励志故事精选5篇
优秀的励志故事大全
高中励志故事及感悟精选 1
有一种烦恼叫高三的烦恼。对于现状,你可能已经不只一次地抱怨、发牢骚。相信下面这些话,可以让你寻回自我,找到迷失的方向。
1
高三,你要习惯你只有自己
不要妄想有太多的人关注你的高三。
在你因为成绩不好情绪低落的时候,不要因为朋友没有给你一句鼓励而埋怨;老师会越来越严格,当你被老师批评后,不要奢求身边的同学来努力安慰你;学习压力会越来越大,当你痛苦于做题、背书、考试时,不要等着老师或者同学帮你解决问题。
能解决的,只有你自己。
因为所有人都开始拼,都开始埋头苦干,都开始刷夜学习,能帮你从其中脱颖而出的,只有你自己。
牢牢记住你的梦想,如果现在还没有,那就给自己定一个。哪怕现在实现它的可能微乎其微,你也要将它紧紧握在手中,作为你前行动力的来源。
2
不要拿“学不进去”当借口
很多同学苦恼自己想学,但就是学不进去。
我想说,如果你没有试过要求自己每天早上比别人早一点起床,早一点到教室,背诵语文英语;
如果你没有试过放弃周末玩玩玩的时间,来做一套理科试卷;
如果你没有试过狠下心告别手机、告别游戏、告别抖音、告别网络;
如果你没有试过在算了5遍某道几何题却仍然算不出的情况下,忍着不看答案,逼着自己拿出一张新的草稿纸上继续写第6遍的演算步骤;
如果这些你都没有试过,那你就没有资格说“学不进去”!因为你连想要学进去的欲望都没有。
3
高考,还没到你拼天赋的时候
不要老拿“没有天赋”当借口。
几乎所有参加过高考,进入大学学习的同学,都会感叹,高中好简单啊,简单到你只需要把课本认认真真学好,作业仔仔细细做完,就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所以,天赋不是问题,你的努力和毅力才是关键。
如果你语文作文总是及格都不到,却没有主动去搜集作文素材,去背满分范文,去学习写作技法,去多写几篇练习练习;
如果你数学次次考得不理想,却没有试过把教辅书上的基础部分认认真真记背几遍,把哪怕一丁点问题也要搞懂,然后不停地刷题、刷题、刷题;
如果你英语单选题总是错上两三道,却没有试过看着错题老老实实翻书找到答案,并把错因写在笔记本上用红笔标注出最容易出错的地方,然后经常翻看;
如果这些你都没有试过,那请你不要用“没有天赋”当作逃避的理由。
因为,区区高考,还没到你拼天赋的时候。
4
浮躁,只是弱者逃避现实的借口
嘴上说浮躁,或许心里只是想逃离作业、逃离教室、逃离那令人窒息的高三生活吧。这说的是你吗?
某个时刻,你只是翻开试题研究,看到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而留下的那片刺眼的空白,却没有勇气熬上一个通宵把空着的部分补上。所以你厌烦地合上它,跟自己说“我很浮躁”。
看着桌子上堆积的真题分类卷,一叠一叠的卷子像在无声地嘲讽,本来计划给自己业余时间刷题,却总是连翻开第一页的斗志都没有。所以你放下它,跟自己说“我很浮躁”。
或者,你只是翻开课本,看到因为上课打瞌睡而留下的干干净净的书页,却没有胆量找到老师让他留你在办公室补上你缺漏的笔记。所以你痛苦地合上教材,跟自己说“我很浮躁”。
浮躁不背这个锅,你的懒惰、懈怠才是罪魁祸首。
5
迷茫,是你对自己还不够狠
总是觉得迷茫不知所措,其实只是因为没有狠下心去做而已。
期中考试后,你拿着考试的排名,按照老师教的算法计算着自己的名次,再对照目标大学历年的分数线,你惊讶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然后呢?你想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总看不到效果。你开始迷茫不知所措,不知未来几何。你却从来没想过,现在立刻马上,就去动手把期中试卷全部分析整理一遍,把错的题全部搞懂弄清,并找来相同题型练一遍,再练一遍。
你要用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的走到牛人当中去,拉近和牛人之间的距离。当你觉得自己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时候,你才能成为了真正的牛人。
奔跑起来,缩小那个差距,你才配得上你的梦想。
6
你所做的努力,从来都不够
不要拿“以后有的是时间”来安慰自己,因为你“放松休息”的这个周末,很有可能就会累积成你和对手之间永远也追不回来的差距。
不要拿“我今天已经很努力地做完了作业”来满足自己,因为你踩着晚自习的下课铃声回家的时候,还有人正好在十点半前刷完一张你见都没见过的数学卷子,正拿着红笔在一道一道地订正……
“睡了五个小时的人,绝对赢不了睡了三个小时的人;看了一遍参考书的人,绝对赢不了看了五遍的人”。
这世界就是一拨人在昼夜不停的高速运转,另一拨人起床,发现世界变了。
记住,总有你所达不到的极致,总有你争取不来的完美,你所做的努力,从来不够。
7
高考还早?别人已经在奔跑
很多同学看到这里,可能还会想:“没事,高考还早”。
刚升高三的时候,有人问:“高一高二没学好,高三还能逆袭吗?”
寒假结束的时候,有人问:“高三上学期没学好,下学期还来得及吗?”
高考前一个月的时候,有人问:“最后一个月,怎么学才能逆袭黑马?”
在你一次次这样问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奔跑了;而当你想奔跑的时候,别人已经起飞了。
努力,从来都不嫌早。
因为高考成绩真的太重要,重要到只是一分,你就可以去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多做对一道题,你的大学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坚守梦想并为之去努力,你的梦想终将会实现,你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勤奋的你。
高中励志故事及感悟精选 2
时光过得很快,高二一年比高一更快速地从我的指尖流逝了。我感觉到了一丝的慌张。又是一年暑假,我开始认真审视自己在文科班过得这一年。一年里,我上课不是在手机上网就是在玩游戏聊天睡觉,周末就是打球上网,与老师的关系也不甚融洽。出于对政治老师的厌烦,我干脆不听政治课,考试一片空白。满分150的试卷,我还考不到60分,可想而知那时的我成绩有多糟糕。年段区区两个文科班,我的成绩只能排在年段100名开外。当初自命不凡的我在老师的眼里根本就是一个差生。我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心理落差。值得庆幸的是我处在一个负责任的学校里,在语数英这几个科目上,我不得不努力,所以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的地步。虽说如此,也是大厦将倾了。我知道我不努力只有沦为他人的笑柄,更对不起当初高一时一直看好我读文科的老师。更加对不起自己的父母。由于我是男生,又是在一所以理科见长的省重点中学,文科完全不受重视,父母让我读文科已经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只是我只顾自己感觉,没有体谅到这一点。
暑假里,学校开了一次高三动员大会,班主任也请来了去年考上厦大的一个学姐来给我们作报告。我在心底默默地想,我还有机会,但我真的输不起了。记得那年的夏天,我第一次主动自觉地看起了书本,第一次为自己因为看了一场奥运会比赛而浪费了读书的时间而感到一点后悔。或许高三的状态,就这样被我一点一点地找回来了。2008年的9月,高三正式开始了。大家此时拼搏的目标都很明确,那就是明年的高考了。我开始主动地学习,希望自己能把高二时遗落的全都补回来。我也和大家一样,把北京大学列为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可是我只能把这个目标默默放在心底,一个年段倒数的人想要上北大,那只不过是嫌自己被人看的不够K。我不再像以前那么自命不凡了,我发现有很多东西我只是一知半解,一些知识干脆就是一窍不通。前文说过了,我的高二生活被我乐呵呵地挥霍一空,我只能重头开始恶补我失去的一切。我开始学会尊重每一个老师,包括我原来一直很不屑的政治老师。我开始认真听课,始终保持着精神地高度集中。说实话我的政治老师讲课并不是那么引人入胜,但我相信高三的课堂一定是精华,我必须在课堂保持高效率。当那些好学生们在他们认为无关痛痒的课上做作业背课本时,我只是认真地倾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记录下每一个重点。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晚自习,其实就是补差班,给差生开小灶的。我抓住了这个机会,我并不单纯地把晚自习当做是补差,而是一个很好的与老师交流的机会。我把许多疑问与老师沟通,得到了最好的解答。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一定要在课堂上保持高效率,高三的课堂45分钟可以抵得上自己晚上苦读几个小时,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也十分重要。我相信大家都有着优秀的学习习惯,在这一点上一定比我做的更好。很快又来到了2009年。高三的第一个学期结束了。我已经进步到了年段的中游水平,即60左右。班主任开始对我这个混日子的差生另眼相待了,可我自己知道自己的实力,年段的中游只能保我上本一的末流大学,更不要提什么梦想中的北大了。但是在大考小考的不断进步中,我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心,但是我从不乐观,因为我根本没有资本乐观,要考个全班前20对我来说依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寒假开始之前,我们参加了第一次省质检。我认真地准备,由于我一个学期以来的自我充实,我感觉我高二留下的空白已经被我渐渐地填平,这是我上高中以来第一次考试之前感觉胸有成竹。最后的结果出来了,我考了全班20名,年段39名。班主任特意找到了我,表扬了我高三的状态。但是我的头脑依旧是清醒的。学校也开始在大考后举行年段规模的表彰大会,通常文科年段前20的同学会被点名表扬,然后有奖状之类的东西。当然这次没有我的份。我想起了新东方总裁俞敏洪的成功秘诀(我知道提这个很俗气,他也不是我最欣赏的人):向优秀的榜样学习。这些同学都是最精英的优秀分子,我必须向这些优秀的榜样学习,个人智慧永远都是渺小的。接下来,就完全进入了高考倒计时的时代。高三下,高三生们集体进入了鬼畜状态。我关掉了手机上网包年业务,开始真正地全心投入到这一场恶战中来。开学初的第一次市质检,我考了全班15名,年段30名。第二次市质检全班第十名。第二次省质检,全班第8名……是的,在我不断的进步中,高考也越来越近了。第二次省质检我考出了好成绩,彻底让班主任对我刮目相看了。但是,不断的进步也给我带来了压力,下次还能不能考得更好?这样的问题总是在考前出现。我只能尽量不去想他们,因为人在高三,确实要承受不少的压力。有许多同学在红榜上屹立不倒,也有很多上下颠簸昙花一现。我承认高考,尤其是文科高考,投机性是非常强的,也就是运气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可无论如何,终归是要拿实力说话。我承认我不是那种天生特别聪明的人,每一点的进步都要靠自己的汗水来换回。晚上,我在学校晚自习,周末,我参加了两个补习班。我开始享受这样的生活,因为我读的是我自己喜欢的东西,念得是我爱的文科,我从不为自己选择文科而后悔,高三在文科的享受中快速度过。大家也渐渐地把我视作高考的种子选手,我依旧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学习。直到最后高考波澜不惊地度过了。很遗憾,尽管我上高三以来不断地进步,一直进步到高考,但是我那年段第8的成绩还是没能让我搭上理想的北大末班车。不过我已经非常幸运了,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文科,庆幸自己真的在最后一年的努力中证明了自己,庆幸自己最后依然考到了一所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好大学。人的成长总要付出代价的,相信:文科从不负你,你定不负文科。
高中励志故事及感悟精选 3
以前我是一个二流毕业生,现在我是一流企业家
北大一直是我的心灵家园。每到春秋两季的雨天,我一定会开车到北大,在未名湖边坐上一两个小时。学生年代我在未名湖畔孤独地转过几千圈,却没有邂逅过一个雨中佳人,所以当我看到北大学生成双成对从我身旁经过,就有一种欣慰感。还有,新东方的办公地点最后选择了中关村最核心的那栋楼,就是为了有时候能看北大一眼,看博雅塔一眼。有关北大的种.种美好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们这一辈人当时都是背着诗歌长大的,对生命充满了诗意的渴望。我从小学到高中从来没有进过班级前20名。我背课文背得慢,但背得慢的好处是忘得也慢。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的同学都要重新背课文,我就不用背,因为每篇课文我都能立马背出来。在记忆学上有一个原则:速度与遗忘成正比。一篇课文你如果一天背出来了,一个星期后一定会忘记;但是你如果一个星期背出来,可能一年以后才会忘记。
但实际上,我在北大一直挺自卑的,从进北大到出北大的11年间,我一直生活在自卑里。直到离开北大以后,我才发现,北大是我自卑的原因。但是自卑也有好处,在自卑中我学会了两个本领。第一个是察言观色的能力,自卑就要看人脸色,因为我不相信自己,总要揣摩别人是怎么想的,因此看到别人的眼神、动作,我就会琢磨他的心理状态是什么。后来我发现,这个用在管理中非常有效,管理中就得揣摩员工想要什么,要揣摩与员工的关系怎么发展。这是在北大11年的自卑给我带来的第一个本领。第二个本领是练就了不把自己当人看的心态。就是因为自卑,所以有了这种坦然的心态。到最后就算我做成事情了,也不会太出格。人最怕的就是“飞”起来的感觉,你太把自己当人看了,动辄就会得罪人,动不动就会瞧不起周围的人,有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做出格的事情。
高中励志故事及感悟精选 4
01
可能是因为快高考了,最近抖音的推送都是高三毕业生们对老师的告别礼。满黑板恋恋不舍的话,老师的热泪盈眶和无语凝噎,加上催人泪下的音乐,总会想到自己过去的时光。可能年纪大了,虽然看了无数遍相似场面的视频,还是情绪不能自已。
那天看到一个话题说,如果让你回到高三,每天背书学习考试,你愿意吗?
所有人都流着眼泪说:非常愿意!
上学的时候,以为高三就是最高的山,爬到峰顶,未来再也没有比高考更难的是。
但高考过后才知道,高考只是艰难人生的第一步,而之后的每一步,都比高考更艰难,也更无法控制。
而考试的难,是人生最简单的事。生活的难,才是人生不可攀登的高峰。
看到一句话说:高考,是最后一次不看脸不拼爹的公平竞争了。混迹社会十年之后,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02
去年,高三班主任因病去世了。虽然已经过去了15年,但这个消息还是传遍了整个同学群。
以前联系的不联系的忘了的脸都认不出来的同学都在朋友圈表示震惊和哀悼。我们每个人都记得,班主任曾经说过的某一句话,还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
有个同学是钢琴特长生,钢琴谈的很好,但文化课很差。她一直记恨班主任对她妈妈说过的那句:“你家孩子文化课不行,再有特长降分有什么用?”
为了这句话,同学发愤图强,虽然最后并没有高到天际,但比自己的以前已经好太多太多,而现在的她已经去了世界闻名的艺术院校深造到博士,成为了一名钢琴演奏家。
到今天,她才明白,是班主任的那句话,送她上了大学。否则,她就真的被文化课拖后腿,现在只能做钢琴家教。
出了校门才知道,学校里的老师,是那么殷切的希望你好,而不会动不动背后捅你一刀。
他们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送他们远走高飞之后,自己一次次原路返回。这样诚心诚意对你好的人,从你进入社会的第一天,几乎没有了。
对你好已经是仁至义尽,不捅刀子不黑你就已经算好人了。
03
以前看过一个文章讲赚钱,有个刚毕业的女孩留言说:自由的大学生活,换来的是毕业第一个月730元的工资。如果人生能回头,我一定会好好学习。
大学之前都有老师有父母看着你管着你逼着你学,到了大学,所有人都放开了你的手,最可怕的是,你也放开了自己的手,还对可能发生的后果一无所知。
前几天看抖音上一个文章,讲自己的舍友从大学开始每天五点钟起床读英语,而其他人都在睡梦里,睡到经常上课都懒得去。
所有人都觉得舍友是个书呆子,大学四年女朋友都没有,算什么大学?
毕业时候,舍友成为了一名同声传译,第一个月的工资,是他们所有人工资加起来的5倍。
而十年后同学聚会的时候,所有人都成为拿着月薪抱怨社会的油腻肥胖的中年男人,而那个五点钟起床的舍友,成为一名跨国公司的VP,正在耶鲁读MBA。
他说:我们之间的差距从大学一年每个早晨的五点就拉开了,可惜当时的我们,不知道人生竟然是如此的公平。
人生越往后,就是一场孤独与自律的较量。所谓的成功人士,其实没有什么绝技,无非是自律两个字,而这两个字,拖垮了大多数人的一生。
04
前几天朋友参加孩子幼升小的家长面试,听旁边的家庭介绍自己的夫妻二人的背景,一个个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不是985就是国外名校。光听一个学校背景,就让朋友立刻泄了气。
30岁以前总觉得大学算什么,学霸都是书呆子,好学校毕业后赚钱不一定有我多。
30岁以后,很少有人这么说了,教育的影响力是个长线工程,越往后走,名校和知识的力量愈发显现出力量。
从大概率上来讲(别纠结某个人),30岁以后的圈子就是由社会阶层圈定的,而社会阶层大体由毕业学校圈定的。
虽然上了班之后依然可以深造,但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付出的代价无法同日而语。
名校不仅仅是学什么,跟谁学,更重要的是环境和人脉。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当你混迹在一群优秀的人中间的时候,你不仅会感叹自己的差距,还会看到这个世界上最顶端的让你叹为观止的一切,人的视野和格局就是由此而来。
我没有名校背景,所以只能拼命的工作,让自己的工作成绩能稍微好看一点,即便这样,思想和视野的差距还是很大。
05
高考真是只是人生无数辛苦中最不辛苦的一个,因为有好多人心无旁骛的帮你,全社会都在你考试那一天帮你。但高考结束后的一切,就全靠你自己了!
千万别觉得,学校差也没关系,以后努力就是了,千万千万别这样想,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要付出多大努力,才能跟那些名校出来的孩子平起平坐。人生就这么现实又辛苦!
这条路,我走过,十年一刻不敢懈怠的努力,即使有了一些些成绩,但依然内心有自卑,生活有桎梏,思想有禁锢,内心有围墙。我都有好多白头发了!
看着视频里一个个朴实无华的高中学校,看着周边学校里一个个穿着校服出来的18岁少年们,羡慕你们,正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更羡慕你们,还有机会心无旁骛的好好学习,为自己的未来铺一条路。
你们不知道,上班后再学习,对自己人性的弱点,是多么大的挑战。
今天是高考,两天后,你们的高中生涯将落下帷幕。无论你考上什么样的学校,都一定要更加好好学习。记得龙应台的那句话:
读书,不是因为要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高考加油!
高中励志故事及感悟精选 5
前两天,我收到粉丝的一封私信:“财女你好,实在困惑才想找你咨询,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得到你的回信。我自己现在处于一个很迷茫的阶段,自己创业失败,也做过投资失败,现在面临很严峻的现状,快30了,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打算先找份工作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我看了这封信,特别想给她讲一个故事。后来一想,不如讲给大家一起听。
大部分人都吃过肯德基吧?都认得出红白色标志上那个白头发白胡子打领结的肯德基爷爷吧?都承认肯德基是全球最成功的快餐连锁店之一吧?
标志上的老爷爷是肯德基的创始人Sanders,他66岁以前是一个打工失败,创业失败,生活失败,什么都倒霉的人。
Sanders于1890年9月9日出生于美国南部印第安纳州Henryville郊区的一个农场。6岁的时候父亲发了一场烧就去世了,妈妈不得不整天工作养家,Sanders就负责照顾弟弟妹妹。因为要给他们做饭,Sanders7岁的时候已经成了一个不错的厨师。10岁开始,他就开始打工挣钱了。
Sanders的妈妈在他12岁时再嫁了,继父不喜欢男孩子,就把他弟弟送去了跟姨妈住,而他则被送到80英里以外的一个农场做工。Sanders发现自己喜欢打工不喜欢读书,所以7年级就辍学了。
20岁前,他做过农夫,公交车驾驶员,参过军,做过铁匠的助手,锅炉工……
22岁的时候,Sanders因为跟同事打架被就职的铁路公司开除了。24岁的时候,他成了一名阿肯色州律师,但是因为跟客户在法庭上拳脚相斗被拘留,而且被永远禁止在律师行业从业。26岁的时候,他成了一名保险销售员,但是因为不愿意听管理层的指挥又被开除了。30岁的时候他开了一间轮渡公司。开始还运行得不错,可是不久政府在他经营的河流上面造了一座桥,用不着轮渡就可以过河了。33岁的时候他开了一间煤气灯公司,可是电灯的发明让他被 迫关门。34岁的时候,他本来卖米其林轮胎卖得挺好,可是他出了个车祸,自己受伤了不算,车子还报废了。因为买不起新车子,米其林把他炒掉了。他就自己再创业开了一家加油站,可是到他37岁的时候,大萧条来了又把他搞破产了。
这些都发生在美国经济蓬勃向上的20年代,周围的人全部发了财,只有他总是失败。他虽然有点压抑,但是没有泄气。
“我认为我面对的每一个失败都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去尝试新东西。”——Sanders肯德基爷爷
40岁的时候,他又开了一家壳牌加油站。一边经营加油站,一边向客人卖炸鸡增加收入,结果炸鸡很受欢迎,他就关掉了加油泵,把加油站变成了一家餐厅。42岁的时候,他20岁的的儿子阑尾手术后发炎死掉了。49岁的时候,他开了一家带餐厅和汽车旅馆的加油站,用压力锅和自己的“11种香料和辣椒”配方,终于做出了统一味道的理想炸鸡。可是同年的感恩节,他的餐厅被大火烧掉了。
“我们应该记住,失败是走向好事情的垫脚石。”——Sanders肯德基爷爷
Sanders重建了一个140个座位的餐厅,为压力锅炸鸡申请了专利。1950年,51岁的Sanders被肯塔基州认可他对“本州美食做出了贡献”,封予他“上校”的荣誉称号。从此Sanders穿上白制 服和黑领结。52岁的时候,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缺乏游客,他的汽车旅店倒闭了。为了生存,他跑到西雅图和田纳西的咖啡厅和餐厅打工,当了一阵餐厅副经理之类的工作。
“我认为梦想就是建议你开始什么,做些什么。”——Sanders肯德基爷爷
Sanders突然有了一个梦想,就是要特许经营他的炸鸡秘方。他一边经营自己的餐厅,一边走遍全美国,到各个餐厅演示自己的炸鸡,推销特许经营权。57岁的时候,太太忍受不了他不停的失败,跟他离婚了。62岁的时候,Sanders在犹他州PeteHarman的店里签下了第一个特许经营,店里每卖出一块炸鸡就付给Sanders5分钱。在这之后,Sanders慢慢又跟其他餐厅签下了特许合约。
“你得喜欢你的工作。你得喜欢你正在做的事情,你得做有意义的事情才能喜欢——因为有意义,才与众不同。”——Sanders肯德基爷爷
正当自家餐厅生意还不错的时候,有一条新洲际公路的建设,正好路过他的餐厅。因为门口每天都是施工现场,客人根本无法来就餐。在1956年,66岁的他不得不把这家经营了20年的餐厅卖掉。一共卖了75000元,仅仅勉强交了税还了债。他没有了收入,只能靠每月105美金的社会安全福利生存。
当时,他的同龄朋友们都退休了,而且都很有钱。他自己呢?破产了。
Sanders不甘心就这样下去。66岁的他,把压力锅,面粉,配料装满汽车和后备箱,靠105美金的福利支付汽油费和旅费,自己开车到每个州的各个餐厅演示炸鸡,推销特许权生意。为了省钱,很多夜里他睡在车里,早上到加油站服务站的厕所里刮胡子。
被拒绝了超过1000次后,到1964年,Sanders74岁的时候,全国终于有600家餐厅特许卖肯德基炸鸡。75岁的时候,Sanders肯德基爷爷以2百万美金(今天的价值超过1500万美金)的价格卖掉了肯德基。
“财富,就像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够得来的。是提供有价值的服务的副产品。”——Sanders肯德基爷爷
1966年肯德基上市。1971年在全球已经有了3500家自营和特许经营店,被Heublein用2.85亿美金买下。1982年Heublein被R.J.Reynolds收购。1986年肯德基被百事可乐从R.J.Reynolds以8.4亿美金收购。
肯德基爷爷40岁才创业,62岁才卖出第一个特许经营权,75岁卖掉了公司后才成名。他用了52年才“成功”,成功之前全部都是“失败”。肯德基爷爷的创业之路跟很多小企业主差不多,一个想法接一个想法地挣扎,直到成功。对于肯德基爷爷来说,不放弃,努力工作,永远相信成功在转角等着自己是成功的关键。
“全力以赴,做到。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得到成就感。”——Sanders肯德基爷爷
人们记得他工作起来不知疲倦。他的孙女Josephine说,“他从不放弃,从不对任何事情放弃。”她说,“外公不相信为了快乐而工作。他认为人应该每时每刻都在工作。”Sanders的女儿Margaret说,父亲拥有“很大的动力去战胜人生中所有的逆境。”
Sanders的勤奋一直持续到老年到他去世,他坚持每年都旅行25万英里视察不同的肯德基店,帮助在媒体上宣传肯德基。他活到了90岁。他说:“工作,比什么维他命,营养品都延长生命。”
我想,一个人如果可以一直都有激 情,很努力地去做事情,不怕失败,吸取教训,那么成功的概率应该会提高很多,对不对?既然人家66岁开始都不迟,咱们这么年轻怕什么呢?
高中励志故事及感悟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