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生物学习方法

初中一年级生物知识点(详细)范文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4

高中生物学了三年,你知道高一生物哪些知识是重点吗?为了方便广大同学们学习生物以及更好的复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一上册生物相关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一年级生物知识点(详细)范文推荐 1

1、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元素组成】: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R基中)

【基本单位】:氨基酸 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约20种 (取决于R基)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同点:R基不同)

【肽键】:-NH-CO-

【有关计算】: 脱水的个数 = 肽键个数 = 氨基酸个数 – 肽链数=水解时耗水数

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氨基酸个数 – 脱去水分子的个数 ×18

肽含有N个氨基酸,含有N – 1个肽键

【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构成蛋白质多肽链数目、空间结构不同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决定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

【功能】:1、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催化作用,即酶

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5、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

【小结】: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2、(A)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元素组成】:C、H、O、N、P

【基本单位】: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功能】:①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②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极其重要的作用

3、(B)糖类的种类与作用

【元素组成】: C、H、O

【主要功能】: 构成生物体结构重要成分(植物细胞壁)、主要能源物质

【种类】: 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构成RNA)、脱氧核糖(构成DNA)、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植物;果糖+葡萄糖)、麦芽糖(植物;葡萄糖+葡萄糖); 乳糖(动物;半乳糖+葡萄糖)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 糖原(动物)

4、(A)脂质的种类与作用

【元素组成】:主要由C、H、O组成,有些还含N、P

【分类】:脂肪、类脂(如磷脂)、固醇(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共同特征】: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功能】:①脂肪:储能、维持体温 、缓冲和减压的作用,保护内脏器官。

②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

【小结】: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等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约是糖类的2倍)

生物体内能源物质利用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

脂肪的元素组成是C、H、O; 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

5、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主要化学元素种类】:

(1)、C是最基本的元素(因为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2)、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O、N 、H。

(3)、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因为鲜重水最多);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干重蛋白质最多)

(4)、常见种类有20多种;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常见化学元素作用】①缺钙动物会发生抽搐、佝偻病等

②Mg是组成叶绿素的主要成分 ③铁(Fe2+)是人体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④碘是组成甲状腺激素的元素

所有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

初中一年级生物知识点(详细)范文推荐 2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 淡水:水绵,衣藻 海水:紫菜、海带) (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

(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 鱼类饵料)

(3)供食用(如 海带 紫菜)

(4)药用

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

(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 里白、贯众、满江红)。

(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可供食用,如蕨菜。

(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

(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4)煤的来源

6、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

(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如 蚕豆、大豆、花生。

(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如 水稻、小麦、高粱。

7、种子的结构:

(1)种皮:保护作用。

(2)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3)只有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子叶、胚乳中储藏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

8、种子和孢子的比较: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

9、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①裸子植物(如:松、银杏、苏铁、红豆杉、水杉、圆柏、侧柏)②被子植物

10、被子植物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原因: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从而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高效率地运输;它们一般都能开花和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

初中一年级生物知识点(详细)范文推荐 3

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减数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在减数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两次。减数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7、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8、减数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

9、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10、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1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2、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3、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15、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6、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7、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18、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

19、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20、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2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3、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24、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

25、修改后的中心法则增加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

26、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以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一般来说,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7、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进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8、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9、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30、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初中一年级生物知识点(详细)范文推荐 4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如: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种子→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1)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 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2)植物的扦插

a. 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 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减少水分散失。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

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如图:课本P17

卵黄:主要营养物质

卵黄膜:起保护作用,卵细胞的细胞膜

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含细胞核

(以上三个为真正的卵细胞)

卵白:含有营养和大量水分

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系带:固定和减震

卵壳:保护作用,能进行气体交换

卵壳膜:保护作用

3.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

4. 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初中一年级生物知识点(详细)范文推荐 5

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我们在学习生物的时候,一定要把书本的知识掌握清楚,有一些原理性的东西一定要研究透彻,生物每个章节可能都会有联系,所以我们要把每个掌握建立相应的框架,这样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会简单很多,我们在背生物知识的时候,一定不要死记硬背,要加以理解,这样我们在才能融汇贯通。

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生物其实是有很多的实验题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生物实验,我们要学习生物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我们必须要注重生物实验。

观察方法

生物中的知识有很多是需要我们细心的观察的,生物和生活中的事物息息相关,无论我们在做什么的时候,都会有生物的相关知识,所以我们在学习生物的时候一定要善于观察,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我们才能学好高中生物。

TAG标签: 生物 知识点

初中一年级生物知识点(详细)范文推荐_精选范文网

高中生物学了三年,你知道高一生物哪些知识是重点吗?为了方便广大同学们学习生物以及更好的复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一上册生物相关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高一上册生物相关知识点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