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政治学习方法

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部编版参考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我在书海中寻找着,我相信书中的知识将给我插上飞翔的翅膀,我相信只要我能刻苦努力,我就一定能走向成功。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小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部编版参考集锦 1

  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重视商品的质量是为了更的实现其价值。

  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就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8.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9.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反过来,价格也影响供求,使供求最终趋于平衡。

  10.价值规律的作用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11.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种形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应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要作用的基础上,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12.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3.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措施。

  14.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动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5.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

  16.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17.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

  1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要发展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农业。

  19、工业的地位及作用,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20、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21、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22、国民收入的分配及原则。

  23.财政收支及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

  24、税收的作用,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25.存款储蓄的作用。

  26.市场交易原则包括自愿原则、平等原则、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27.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要努力扩大内需。

  28、消费者的地位和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9.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30、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部编版参考集锦 2

一、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二、特点、特征

1、目前,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具备如下特点: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在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具有两大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5、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三、内涵、含义、定义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涵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3、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

5、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7、环境问题的定义: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9、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10、继承权的含义: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11、智力成果权的定义: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一权利同时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

12、内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四、机关、机构

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

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微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五、制度、原则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或叫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部编版参考集锦 3

  (1)每个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在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范围。(注意: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个人所得)

  (2)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就要提高税收的税率。(注意:二者无必然联系)

  (3)不同性质国家的税收,其分配主体都是国家,税款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注意: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注意:固定性是指不经过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而不是不能改变)

  (5)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最终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注意:应该是直接负有纳税义务)

  (6)在我国,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纳税人,人人都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注意: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纳税人)

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部编版参考集锦 4

1.关于党的领导地位:

⑴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⑷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2.关于党的领导方式:

⑴党的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集中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⑵党的思想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是坚持用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种复杂问题,就是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⑶党的组织领导:就是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培养、选拔、使用和监督党员干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及全体党员的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从而实现党对国家的各个领域、部门、组织的统一领导。

3.关于党的执政方式:

⑴科学执政(科学执政是前提)

①含义: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要求:科学执政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坚持科学执政是要真正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当前,实行科学执政最重要的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决策科学化。

⑵民主执政:(民主执政是本质)

①含义: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② 要求:实行民主执政,一定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二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⑶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保障)

①含义: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②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③体现:支持人大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4.关于党的指导思想:

⑴内容:

⑵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就在于它是用先进的指导思想武装起来的。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灵魂和根本,是党的事业开拓前进的先导。

5.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地位: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④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①主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②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⑶科学发展观:

①主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②地位: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内容:a.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部编版参考集锦 5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①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②民族团结原则。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是指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处理民族关系三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TAG标签: 政治 知识点

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部编版参考集锦_精选范文网

我在书海中寻找着,我相信书中的知识将给我插上飞翔的翅膀,我相信只要我能刻苦努力,我就一定能走向成功。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小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0高一必修一知识点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