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的优秀心得体会参考整理
相关文章
时代楷模事迹应该被学习,快来写感悟吧。事迹有两种用途:一是宣传典型,二是评选先进。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文秀事迹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的优秀心得体会参考整理 1
2019年6月17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结束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她就是脱贫攻坚一线干部黄文秀同志,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0岁。对她的离世,我们无比痛心和惋惜。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强调:“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黄文秀同志从北师大研究生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投身家乡建设,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她有着为人民服务的的坚定信念,把对贫困山区每一寸土地、对群众每一份爱,化为群众服务力量,始终践行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需要勇于担当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勇于担当,就是要主动把责任扛在“肩”上。当官必须尽责,权责相辅相成。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黄文秀同志面对扶贫攻坚任务,敢于啃硬骨头,敢于亮剑,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的就是新时代年轻干部的担当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需要勤政务实作风。“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在打赢脱贫攻坚关键时期,黄文秀同志放弃优越条件,扎根农村,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基层,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无愧人民、无愧时代、无愧历史。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要真抓实干,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以勤政务实作风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努力奋斗。
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的优秀心得体会参考整理 2
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广大青年同志应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年3月26日,黄文秀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6月16日晚,黄文秀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岁。
2019年7月1日,追授“时代楷模”称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西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先进事迹,在八桂大地引起强烈反响。她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奔走一线倾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初心如磐,革命理想高于天。”党的扶贫政策,黄文秀一家摆脱贫困,让她坚定了铭记党恩跟党走的决心,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只有饮水思源,不改本色,战胜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才能在新长征路上取得新胜利。
勇于担当、甘于奉献,黄文秀作为一名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凭借自身的优势和学到的知识,到北京甚至海外去发展,让自身的学识“变现”,为自己和亲人谋取更好的生活条件,让自己和家人先富起来,先过上好日子,这个应该不成问题吧!可是黄文秀没这么做,她选择了回乡扶贫,把眼光盯上了乡亲们最最关注的扶贫事业。和大城市豪华型办公场所相比,百色乡下的条件可想而知,其艰苦和落后程度自不必说。黄文秀为什么要抛弃城市优越的条件,选择回乡扶贫?把祖国利益放在第一位,勇于为国担当,是其众多美德中的一大亮点,黄文秀回乡扶贫,同样是把乡亲们的脱贫工作放在心上。
攻坚克难,精准扶贫。从黄文秀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位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的责任担当。任职一年多来,黄文秀从一名农村工作新手,到熟练开展扶贫工作的能手,其间的艰苦与困难可想而知,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吓”走这名女第一书记,而是让她迅速成长起来。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扶贫任务重、压力大,脱贫攻坚时间紧,需要每一位第一书记、每一名扶贫队员,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需要八桂儿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这场硬仗中。只有众人齐心“划大船”,广西才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实现小康。
从黄文秀身上,我们对每一名时代青年干事创业有着深刻的思考。建设壮美广西,是一篇时代宏篇巨著。其中,既有壮美雄阔的宏大叙事,也有涓涓细流汇聚向海的清音丽歌。全区各地各部门的党员干部,要向黄文秀学习,积极践行“担当为要、实干为本、发展为重、奋斗为荣”的为政理念,谱写自己的生命之歌,成为这宏篇巨著里的铿锵乐音。
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的优秀心得体会参考整理 3
“一个人,燃尽了青春,把爱与希望种在无数人心中……你赋予的力量,再艰难的道路,我们继续着征程……”最近,在广西百色市,许多人都在动情地传唱着这首名为《力量》的歌。它是百色市一位村民为哀悼因公殉职的黄文秀所作。(7月1日,人民日报)
对于百坭村的村民来说,黄文秀这个名字饱含深情:北师大硕士毕业的女娃娃,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让百坭村的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实现了贫困户户户有产业,村集体经济项目增收翻倍。习近平总书记称黄文秀“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她从革命老区走出来,又投身于贫困山区建设,面对险情,朝着受灾群众方向笃定前行,强降雨引发的山洪让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这是一位以生命赴使命的共产党人,她以无悔青春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初心与担当,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纵观历史,“逆行”也是我党一脉相承的优秀品质。革命年代,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在探索国家出路上负重“逆行”;灾害第一现场,党共产党员率先驰援;灾情最重的地方,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正是这些“以生命赴使命”的“逆行”,在砥砺前行中亮起了党旗,照亮了新时代的“长征”路。
“ 逆”的是环境险情,书写的是时代命题。有人说农村是“3亿人离家的世界”,黄文秀却说“我就是要回来的人”。她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将“乡村振兴”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让青春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绽放芳华。面对的恶劣的天气,她选择做风雨中坚定的“逆行”者,“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黄文秀的初心,朴实而坚定,是当之无愧的青年榜样。
“行”的是英勇无畏,彰显的是使命担当。回顾2018年3月刚上任时受到的挫折,黄文秀写道:“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她把自己的扶贫路比喻为“新的长征”,从“新手”到“熟路”,面对险阻从未退缩,也不曾放弃。如何寻找扶贫最佳路径,彻底改变贫困面貌,考验的是党员干部克难攻坚的智慧,检验的是执政为民的使命担当,越是紧迫,越要实干,越是困难,越要突围。
“冲”的是大爱大义,擦亮的是先锋底色。“百色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自己的家乡,面对如此情况,怎么还有理由不回来呢?”黄文秀决口不提家庭困难,毅然投身到最艰苦、最偏远的乡村山野。即使是在陪护父亲做完肝癌手术不久,仍惦记百坭村的防汛抗洪工作,连夜冒雨也要返回岗位。她像一名战士冲锋在前,将火热的青春化作号角,激励更多党员干部砥砺前行。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这条脱贫攻坚的“长征”路与初心永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读懂“以生命赴使命”的“逆行”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的优秀心得体会参考整理 4
青春无悔,她将自己的一切投入到为民服务的事业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仍然心系群众安危,黄文秀的生命最终定格在了30岁。她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楷模,她是新时代青年干部的榜样,她是家乡父老的好女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文秀同志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乡情难割舍。黄文秀是北师大的研究生,去大城市、发达地区找一份“舒服”的工作不成问题,但是她毕业后坚持回到家乡,回到革命老区,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一线,把双脚扎进泥土,为群众脱贫攻坚殚精竭虑。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她志愿到艰苦的地方去,因为她说过“百色是脱贫的主战场,我有什么理由不来呢?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言必行,行必果,正因为她热爱基层工作,用真情真心换来了百姓的交心放心,她发挥自身眼界开阔、知识丰富的优势打开了特色农产品电商大门,2018年销售砂糖橘4万多斤,销售额22万元,种植砂糖橘的贫困户每户增收2500余元,8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下降到2.71%。这些数据变化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迎来了新的生活,孩子上学不用愁了,老人生病不用怕了,自己的好日子有奔头了,真正践行了“两不愁三保障”。同样作为基层干部,黄文秀在背后做出的种.种努力,我们知道有多么不容易,但是获得百姓的信任和收获丰收的喜悦更让人向往。
亲情难忘怀。黄文秀常常提起父亲对她说的“你入了党,就要为党工作,回到家乡做一个干干净净的人民公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家风家教,她才会义无反顾地回报家乡,她才能倾其所有地投身基层,因为家庭是她强大地精神支柱。“我把党来比母亲”由于父母亲身体不好,家境贫寒,黄文秀通过国家的助学政策完成了学业,上大学后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以自己品学兼优的表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父母的言传身教让黄文秀感恩于党,她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在心、落在行动,从内心把群众当亲人,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真正和他们打成一片。黄文秀请教有驻村经验的同事和村里的老支书,悟出了道理。很快她改变了工作方法,到贫困户家不再拿着本子问东问西,而是脱下外套帮助扫院子干农活;贫困户不在家,她就去田里,一边干活一边唠家常,她与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
黄文秀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她的名字永远在八桂大地流传,她的事迹鼓舞着无数共产党员在本职岗位上默默付出,全体党员要谨记总书记殷切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的优秀心得体会参考整理 5
黄文秀同志的事迹,让我想到了早期的共产党人高君宇,他的诗“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既是对他自己,也是对黄文秀同志短暂30年生命的最好注解。
黄文秀同志的生命定格在2019年6月16日晚,定格在从百色返回乐业的途中,定格在脱贫攻坚的路上。
黄文秀用她短暂的人生,走出了许多人一辈子也无法企及的人生境界和生命的高度。1989年4月18日,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巴别乡德爱村多柳屯,2008年跨越1900多公里,走出大山到长治学院求学,靠着助学贷款完成学业,201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读研,靠勤工俭学完成学业,2016年7月毕业时作为广西选调生回到家乡白色市委宣传部工作,2018年3月26日,作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首位女第一书记,走上了脱贫攻坚路。自此,她走村串户,挨家走访,了解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克服种.种困难,和贫困户打成一片,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走遍了全村所有贫困户。接着她分门别类,通过易地搬迁脱贫、教育脱贫、发展生产脱贫等方式,当年就带领88户417人脱贫,使该村贫困户由102户降到了14户,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38万元,实现翻倍增收。她注重乡风文明建设,将百坭村建成“乡风文明”红旗村。一年的时间,扶贫成效显著!2019年6月16日,黄文秀走完自己短暂的一生。山河呜咽,青山含泪!
简单的履历,短暂的人生,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时代楷模”的形象,一场山洪夺取了黄文秀年轻的生命,但是黄文秀生前求学、特别是扶贫故事在中国大地上,在9000万共产党员的心中必将永远的传唱。
在入党时,黄文秀说:没有党的好政策,家里不可能供我来上大学,我选择读思政专业,选择入党,是发自内心的是由衷的。在担任第一书记的手记中她写到: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
黄文秀同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用自己短暂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时代奋进之歌。
黄文秀同志一路走好!你未竟的扶贫路,毕将有千万个像你一样的党员接过来,继续不怕牺牲,继续努力前行,直到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完成这场“心的长征”。
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的优秀心得体会参考整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