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南岳衡山导游词5篇
相关文章
衡山(MountHeng),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体部分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衡山的命名,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是上古时期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湖南南岳衡山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湖南南岳衡山导游词1
就是为了纪念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哲学家、辩证唯物主义集大成者王夫之的出生地——“此君轩”和王船山出生地纪念馆。“此君”在《清泉县志》里解释就是“竹子”的意思。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人变瘦,无竹人变俗”,竹子是高风亮节,刚正不阿的象征。大家看这亭之窗棂、亭之护栏、墙之壁画均以竹子装饰。配以“此间应号筼筜谷,君辈有吟淇澳诗”的楹联,中间有王夫之先生提笔凝思的塑像。他是在思索“反清复明”的大业未成的原因?还是在怀念“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的仕途?王夫之自喻船山,后人也叫他船山先生。他一生发奋著书立说达四十年之久,对天文、地理、历法、诗歌、哲学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史、文学。现有著作七十余种,后人把他的著作编为《船山遗书》,共358卷,800多万字。轩内还镌刻有王夫之用“摸鱼儿”词牌写成的潇湘小八景,也就是衡阳古八景。雁峰烟雨、石鼓江山、东州桃浪、西湖荷花、花药春溪、岳亭雪岭、朱陵仙洞、青草渔灯,大家有时间可以细细吟赏,韵味无穷喔。王船山出生地纪念馆是2007年8月落成的一幢仿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占地1200平方米,里面陈列了船山先生曾用过的鞋、伞、床和他全部的著作,以及他的生平介绍。
各位朋友,请大家往对面的山头看看,您发现什么特别的建筑没有?在高层建筑旁有一座古朴的砖塔,建于公元1696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当时一位叫周燮的县令在这一带修建城墙,挖出许多白骨,为了告慰亡灵,也为了驱灾避邪修建了此塔。塔高15米,五层,八角,实心,砖石结构。塔竣工之日,该县令就请了许多文人雅士来题塔名,可一时没有人想出很适当的名字,只留下一个“塔”字在上面。因其座落在接龙山上,所以我们称之为“接龙塔”,也有人称它“白骨塔”。1944年,惨烈的衡阳保卫战,此地是中日争夺的制高点之一。“接龙塔”在日军的炮火攻击下保存完好,也算是一个奇迹。
我们来到了“南岳第一峰”新区景点参观游览。新区是2004年2006年9月建成的,面积3.43公顷,由“落雁景区”、“船山景区”和“回雁景区”三个部分组成。这里是“回雁景区”。大家看到这座宏伟的建筑就是“回雁阁”。它可以和“岳阳楼”相媲美,已成为衡阳的标志性建筑。阁由一个主阁和两个副阁组成。主阁是“回雁阁”,高度为35米,为四层,顶部重檐,呈“金字塔”型。副阁由“听瀑亭和揽翠亭”组成,四周有木护栏,突出檐口形式,使之如雁张翼,整体造型庄重古朴、典雅大方,既有浓烈的古建筑韵味,又展现现代风格。回雁阁有七十二根柱子,象征南岳七十二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数一数,看是不是七十二根柱子!2007年9月市政府投资80多万元,征集名人字画、楹联,将阁楼装饰一新,整个阁楼文化气氛浓郁,反映了衡阳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
沿着这条由无数鹅卵石铺成的阶梯,我们来到了“落雁景区”。落雁景区致力于表现潇湘八景之一的“平沙落雁”景观。蒸水、湘水与耒水在衡阳市区汇合。秋天水落沙平如雪,芦苇萧疏,美丽的大雁在此过冬,形成了“平沙落雁”这样的美景。由于历史、气候、环境的变迁,“秋雁戏沙”的美景已不存在。我们通过人工的意境再创一个“微缩平沙落雁景观”供大家观赏。在花坛的东侧,有一条条长的石碑廊,每块石头上镌刻着历代诗人题咏回雁峰的诗词佳句,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一首首吟赏。再往前走,我们看到的是“南岳第一峰”牌坊,牌坊上“南岳第一峰”五个大字,是赵朴初先生的手迹。
穿过一条宽敞的游路,我们来到南岳第一峰假山瀑布前。假山再现了南岳诸峰的形、神、韵,有“衡山千仞一峰高”的观赏效果。山石错落有致,中间有“水雾”喷出,形成云烟缭绕的效果。山顶有瀑布飞流直下,水击山石、飞流碎玉。瀑布下有“雁影潭”,山、水、石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美丽画卷。
湖南南岳衡山导游词2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南岳衡山做客!张家界旅游
衡山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和湖南省惟一的“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衡山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素有“五岳独秀”、“中华寿岳”之称。衡山有七十二峰,南起衡阳市城南回雁峰,北抵长沙市区的岳麓山,峰峰秀丽,峰峰神奇,逶迤八百里,气势雄浑,正如清代著名学者魏源在《衡岳吟》中所形容的一样“惟有南岳独如飞。”
南岳衡山名称的由来,自古就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化为山川林木,其头化为东岳泰山,其足化为西岳华山,右臂化为北岳恒山,腹部化为中岳嵩山,左臂则化为了南岳衡山。另一种说法是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氏追赶仙鸟,用神鞭将朱鸟打落变成了南岳,现在衡山的山徽“朱鸟”便是由此得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人根据天空星象来占卜人间祸福,正所谓“天则有星宿,地则有州城”。南岳衡山所对应的是天上二十八宿之中的轸星之翼,“度应玑衡”,能够像秤一样衡量天地之重,所以叫做衡山。在轸星旁还有一颗“长沙星”,主管凡人寿数,而衡山古属长沙,所以又有了“寿岳”之称。人们祝寿时常说的“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
南岳衡山之所以能够在全国众多名山中脱颖而出,首先应归功于它那旖旎多姿的风光、丰富多样的物种和瑰丽无比的气象。
南岳号称“五岳独秀”,以“秀”为主要景观特色。这里群峦叠翠,万木争荣,云雾缭绕,溪泉丁冬,真是“五里不同景,十里两重天”呀!衡山的风景美不胜收、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衡山四绝”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祝融峰之高和水帘洞之奇。
湖南南岳衡山导游词3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衡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欢迎您们来到“南岳第一峰”——回雁峰景区参观游览。
在我们湖南有两个著名的八百里:一是“八百里南岳”;一是“八百里洞庭”。南北朝时期有个名叫徐灵期的道士,在他的《南岳记》中首次提出:“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回雁峰既是衡阳城市的标志景观,雁城的城徽就立在回雁峰景区的门前,回雁峰景区处处表现着雁意象的魅力;又是衡阳城市的底蕴所在。这里是伟大思想家王船山的诞生地,回雁峰寿佛殿是南岳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山作为“寿岳”“南山”的重要佐证;还是衡阳城市的地理依托---回雁峰不但是凝聚衡阳人想象力和自豪感的精神靠山,而且是结聚整个湖湘地理灵气的重要“穴位”。八百里南岳犹如一条“巨龙”,我们现在就是站在“龙头”的风水宝地上。
回雁峰——南岳第一峰,峰高96.8米,面积6.32公顷,位于衡阳市城南。2006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区。走进回雁峰景区,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雁峰广场。广场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座高12米的大雁雕塑,四只铜铝合金铸成的大雁形态各异,昂首云天,象是欢迎各位的到来。大家猜猜,为什么是四只,而不是其它数字呢?对了,四只大雁就是表示我们“南岳第一峰”一年四季都欢迎四面八方贵宾的到来,同时祝大家四季发财。“雁雕”的创作者是出生于湖南安仁县,曾留学日本、法国的浙江美院已故著名雕塑家周轻鼎教授。现在这座雕像已成为衡阳市的标志,我们衡阳也有“雁城”之称
现在我们来到了回雁峰的北门入口,这座仿古式的门厅采用的是对称式的建筑,琉璃黄瓦,典雅古朴,门厅上方“南岳第一峰”五个大字的匾额,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社会活动家赵朴初先生的墨宝。两边的对联是:
雁阵破长空展翅腾云俯仰方知天地阔
峰头揽胜景骋怀极目登临不尽古今情
此联撰文是已故衡阳市政协秘书长李兆璜,本市书法家陈文质书写。请大家看看这幅用东北松雕刻的南岳群峰图,绵延七十二峰,气势磅礴,引人入胜。两边的对联也是由李兆璜撰文,本市已故著名书法家邓磐石书写。
瞰城廓雾散云开四面氛烟皆扫尽
临福地神怡心旷千年名胜又重新
门厅前后两幅对联,对仗工整,生动而形象地把回雁峰的特点和登峰揽胜的怡情逸趣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回雁峰。峰头上有出生于湖南安仁、毕业于黄埔军校、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唐天际将军手书的“回雁峰”三个大字。在回雁峰留下了湖南安仁“一文一武”著名人物的大作:文是大雁雕塑的创作者周轻鼎教授,武就是唐天际将军。
“回雁峰”之名来源有三,一曰:北雁南来,至此越冬,待来年春暖北归;二曰:山形似雁,张翼回旋,是以其山势而得名;三是因为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有个叫“雁妹子”的姑娘,曾经救过一只受伤的大雁,后来姑娘因生活贫困劳疾而死,葬在回雁峰下,每年秋天那只被救的大雁都要来此凭吊她,鸣叫不止,哀伤回旋。
这里就是衡阳八景之冠的“雁峰烟雨”。传说天将下雨池中水气袅袅升腾,如烟似雾,萦绕峰顶。由于历史的变迁,当年的景致已不复存在。现在我们站在此地可遥想当时那种雨雾飞溅,紫气升腾的景观,领略“雁峰烟雨实堪夸”的意境。
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留下了“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佳句。明朝诗人陈宗契赞誉道“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有诗云“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赞雁、咏雁,以雁寄情,托物言志,叙发思乡之情,“衡阳雁”已成为人们传情达意,思乡怀古,情深意长的代名词了。
回雁峰景色宜人,亭台楼阁布局合理,建设精美,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上达”牌坊,是仿明朝图式重建的。厚重的拱形山门,上面是用汉白玉制作的“麒麟吐书(须)、狮子戏球、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的浮雕,古色古香。拱门上“上达”两字寓意就是上山、登高从此起步,就可以达到人生的顶点;同时也含有一种禅意,佛教认为人性有三毒,就是“贪、嗔、痴”,大家只要过了这个“山(三)门”,就能灭绝这三毒,达到心灵上的快乐自由。上达的两边是衡阳的“雁城长联”,撰联作者衡阳诗人郭龙;书法作者是加籍华人、祖籍衡阳、有“诗魔”之称的洛夫先生。此联气势磅礴,用典贴切,170个字把衡阳数千年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都表述出来。
大家再看看背面的这幅“莫作等闲观”的匾额,它的书法作者是民国初期的蒋铨蘅。蒋先生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很有名气。“莫作等闲观”字面直意是莫等闲观看这小小回雁峰,山虽不高,却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佛教文化。它的喻意是莫等、莫靠,要世人脚踏实地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你们看这滴泉,日积月累在泉下形成一水池,终年不涸,人们叫它“净手池”。烧香之前,香客们都习惯先来此净手:一来表示对菩萨的虔诚;二来洗去人世间的烦恼,三是表示要清清白白的做人做事。各位游客可以试一下,心诚则灵相信会带给你更好的财气、福气、运气的!
湖南南岳衡山导游词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