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导游词大全 > 其他导游词

河北山海关的导游词总结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河北避暑山庄的景点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

河北山海关的导游词总结合集 1

老龙头地势险峻,天容海色,澄海楼更是居高临下,吞波吐浪。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即兴赋诗。

1987年,复建澄海楼时,在楼两侧墙壁上镶嵌了8块卧碑。其中有4首清帝诗,分别是康熙八年九月,康熙皇帝写的《澄海楼》,雍正在康熙38年写的《澄海楼》诗,乾隆20_年(1754年)的《再题澄海楼壁》,以及道光皇帝的七言绝句《澄海楼》。还有四首诗均写于明朝,作者分别是万历年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张时显、崇祯年间兵部分司主事朱国梓、文人蔡可贤(一说朝鲜使臣)和民族英雄戚继光。我来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

澄海楼

作者:爱新觉罗·玄烨

危楼千尺压洪荒,聘目云霞入渺茫。

吞吐百川归领袖,往来万国奉梯航。

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

阆苑蓬壶何处是,岂贪汉武觅神方。

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1720_年),是清朝第二代皇帝,年号康熙,8岁嗣位,在位61年,治国颇具才干,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有重大贡献。这首诗是康熙八年九月写的。那时康熙皇帝刚18岁,却流露出君临天下踌躇满志的心情与气魄。此诗写得很有气势,高高的澄海楼俯镇_大海,放眼远望云雾茫茫。大海容纳江河无数,海面上船只来来往往。波涛滚滚显得天地更大,天空明亮借的是日月之光。面对着这样壮观的景象,诗人不禁发问,神仙住地在哪里?我是不会学汉武帝那样寻找神仙的方法,因为这里就是仙境。登澄海楼

作者:爱新觉罗?胤禛

观海登楼日未斜,晴空万里净云霞。

才经一阵风过槛,倏起千堆雪浪花。

贝阙鳌峰如可接,鹏津鲛室岂终遐。

诡词未许张融赋,到此方知语不夸。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1722-1735年在位。此诗写于康熙38年,当时他22岁是雍亲王,是代表父亲康熙皇帝到东北祭祖,经山海关登澄海楼所作。这首诗着意写风和日丽突变,风起浪涌展现的涛天景象。可想而知,大海在雍正帝的眼里是多么神奇壮观。

河北山海关的导游词总结合集 2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旧称白羊淀,又称西淀。因电影《小兵张嘎》而驰名中外。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现有大小淀泊143个,其中以白洋淀较大,总称白洋淀。面积336平方千米。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有50多种,白洋淀由堤防围护,淀内壕沟纵横,河淀相通,田园交错,水村掩映。淀上波光荡漾,水鸟啁啾,芦苇婆娑,荷香暗送,构成了一幅生态美景。素有华北明珠之称、亦有“北国江南、北地西湖”之誉。20_年,保定市白洋淀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旅游景区。

白洋淀,又名西淀,古称掘鲤。

白洋淀上游接纳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上源唐河、潴龙河来水,下游由大清河排出。湖区水产丰富,芦苇分布面积广。环湖洼地大多已改为稻田。

白洋淀是国家级5A景区白洋淀在河北安新县境,地处京、津、石腹地,各距离150公里左右,总面积366平方公里,这里古有“北地西湖”之称,今有“华北明珠”之誉,诗赞“北国江南”,歌咏“鱼米之乡”,是帝王巡幸之所,“荷花淀派”诞生之地,雁翎神兵扬威之处,“小兵张嘎”造就之域。

白洋淀水域辽阔,烟波浩淼,势连天际,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淀区被39个村落、3700条沟壕、12万亩芦苇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143个淀泊。

白洋淀气候宜人,风景绝美,四季竞秀,妙趣天成。春光降临,芦芽竞出,满淀碧翠;每至盛夏,“蒲绿荷红”,岸柳如烟;时逢金秋,芦荡飞雪,稻俗飘香;隆冬时节,坚冰似玉,坦荡无垠。

白洋淀是典型的北方湿地,自古以来就以物产丰富著称。它是鸟的王国、鱼的乐园、多种水生植的博物馆,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白洋淀游区分六大景区,即鸳鸯岛民俗文化景区、荷花观赏景区、生态游乐景区、休闲娱乐景区、码头观光景区、民俗村观光景区。每个景区各具特色,它们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使所有的客人游得尽兴,玩得开心、吃得爽意,住得温馨。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旧称白羊淀华北明珠——白洋淀区域图。

西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现有大小淀泊143个,其中以白洋淀、烧车淀、羊角淀、池鱼淀、后塘淀等较大,总称白洋淀。面积336平方千米。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13.2亿立方米。为控制湖区水位,在白洋淀东部自然泄水处建有枣林庄大闸,引入大清河北支的南拒马河,扩大水源。由于南拒马河含泥沙量大,淤积严重,湖泊面积和容积有不断缩小的趋势。

这里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有50多种,并以大面积的芦苇荡和千亩连片的荷花淀而闻名,素有华北明珠之称。抗日战争时期水上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脍炙人口。1982年干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淀湖区恢复,成为旅游胜地。20_年5月8日,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旅游景区。

河北山海关的导游词总结合集 3

在碧波万顷的渤海之滨,绵延起伏的燕山山麓,有一座雄伟的城楼,依山临海,景色十分壮丽,这就是历史名关,万里长城东部的重要关隘,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山海关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的山海关关城和附近长城、城堡、墩台都是明代建筑。据历史记载,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军魏国公徐达见这里“襟山枕海,实辽蓟咽喉,乃移关于此”,建关设卫。“山海关”因关在山海之间而得名。

山海关位于秦皇岛市东北部,北依燕山,东临渤海,地扼东北通向华北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平时,这里是关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战时,则是兵家必争之地。前人曾以“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诗句,来形容其险要。把它比作燕京(北京)、盛京(沈阳)之间的“锁”是恰如其分的。山海关之所以又称为“天下第一关”,乃极言其地势险要,修筑精巧,作用重大。当年,山海关关城周长8里多,外有宽5丈、深2.5丈的护城河,城高4.1丈。城的四面各有一个关门,其东门曰“镇东”,即“天下第一关”门。在关城的东西各筑罗城,关城南北各筑翼城,以驻军队,互为犄角。关城东数里外又筑威远城、烽火台、敌台等附属工程。以上这些建筑,好像众星捧月般拱卫着主体建筑山海关关城,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起着长城东首要害重镇的作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建筑艺术和军事才能。

山海关东门城楼上悬挂着“天下第一关”匾额,这五个字每字高达1.6米,笔力顿挫凝重,雄劲浑厚。其中“一”字一笔,不显淡薄;繁体“关”字笔画虽多,不显臃繁。匾额的艺术风格与关山险隘的建筑格局十分谐调,使整个城楼显得更加奇伟俊秀。它是明朝当地进士肖显书写的。现在,原匾收藏在箭楼内,楼外悬挂的是公元1920_年摹刻的。

登上“天下第一关”城楼,南眺渤海,白浪滔天,烟波浩渺;北望长城,蜿蜒起伏,气势磅礴。在那连绵起伏的城墙上,每隔半里或一里,就有敌台高耸,台上的箭窗宛如一只只睁大的眼睛,注视着祖国的山河和原野。在城楼上,俯瞰附近座座敌楼、烽火台,凝视楼内兵器盔甲和青龙偃月刀的寒光,顿时感到关高城重,壁垒森严,仿佛置身于古代战场。面对这一幅壮丽图景,人们会想到,古代劳动人民为了建筑如此浩大的工程,曾经付出了多么巨大的牺牲。

长城自关城蜿蜒南下,在南海口急骤转折与海岸平行,在距山海关4公里的渤海入海。长城入海的端头部分,俗称“老龙头”。如果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巨龙,那么长城入海的部分,就宛如这条巨龙在引颈戏水,“老龙头”正是这条巨龙之首。伸入渤海的这段长城,筑于渤海之滨,伏在燕山支脉松岭高地之上,长674米,墙体沿海岸线自然弯曲延伸。“老龙头”素来享有“中华之魂”的盛誉,它英姿勃发,每日迎风击浪,形成了海滨长城的独特风貌,称为万里长城中的一绝。

20_年新世纪来临之际,山海关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旅游景区(包括天下第一关、老龙头、孟姜女庙、角山)被列入国家最高级别“4A”级旅游景区。

河北山海关的导游词总结合集 4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唐山抗震纪念碑,我是你们的导游__。

唐山抗震纪念碑建在市中心新华道以南(建设路和文化路之间)纪念碑广场内。广场东西长 320米,南北宽 170米,占地 5.44公顷。广场东部是抗震纪念碑; 西部是抗震纪念馆。两个主要建筑坐落在东西向同一个轴线上,纪念碑和纪念馆之间设有一座大型水池,并通过红色地砖铺砌的地面使两座建筑相连。

纪念碑由主碑和副碑组成。主碑碑座高 3米,碑身高 30米,由 4根相互独立的梯形变截面钢筋混凝土碑柱组成,主体上端造型有四个收缩口,犹如伸向天际的巨手,象征人定胜天。碑身四周高 1.5米处,为 8 幅花岗岩浮雕,象征着全国四面八方的支援。浮雕记述了地震灾害和唐山人民在全国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英雄业绩。在碑身高 8.5米处镶有一块长 3.86米、宽 1.6米的不锈钢匾额,上刻原中共中央胡耀邦题写的“唐山抗震纪念碑”七个大字。

副碑位于主碑北侧 33.5米处,碑宽 9.5米,高 2.96米,用花岗岩石块以废墟形式砌成,表现唐山地震的历史事件。碑身长 4.3米,高 1.6米,正面为磨光青花岗石镶嵌,上面镌刻碑文,记载地震时间、灾害以及抢险救灾,建设新唐山等内容,由中国书协常务理事夏湘平书写。背面为磨光青花岗岩镶嵌,上镌刻英文碑文。

主碑和副碑建在一个大型台基座上,台基四面有四组台阶,踏步均为4段,每段 7步,共 28步,象征“七·二八”这一难忘的时刻。

好,游客朋友们,唐山抗震纪念碑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河北山海关的导游词总结合集 5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我们现在来到了著名的狼牙山。今天,就由我带领您来了解历史闻名的狼牙山吧。狼牙山位于河北易县城,雾海云腾,莽莽苍苍,主峰海拔1105米,属于太行山脉,与山西五台山绵延相连,方圆百里,大小山峰七十二座,当地有“狼牙山七十二尖,保定府七十二官”的民谣。我们可以看到狼牙山高耸入云,非常壮观,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也介绍了狼牙山,它的山峰像鸟的翅膀一样舒展,像宝剑一样锋利。所以当地百姓看它万柱擎天,像野狼的牙齿一样狰狞,便把它叫作“狼牙山”。

狼牙山古称“郎山”,“郎山竞秀”是“古燕十景”之一。狼牙山到了近现代更是充满红军文化的英雄之山,以八路军五壮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现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千千万万爱好和平的人们登上狼牙山,瞻仰五勇士纪念塔,凭吊先烈英灵。所以狼牙山既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又是河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的狼牙山成为了集爱国主义教育、山岳、溶洞、森林观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20_年,狼牙山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_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接下来,就由我带领您一起感受狼牙山的历史人文和壮丽的景色吧。

1942年1月,抗日战争尚未结束,晋察冀一分区决定在棋盘坨顶峰五勇士跳崖的地方修建纪念塔。三层楼高的“三烈士纪念塔”于当年9月底便基本建成。然而在1943年9月,在日本帝国主义再次大扫荡中,“三烈士纪念塔”因遭到敌人山炮的轰击而被毁。为了纪念五勇士的英雄功绩,传承他们宁死不屈的精神,1959年易县人民重修纪念塔,聂荣臻(zhēn)亲自题写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的塔名。但由于"_"和地震的破坏,六十年代末再次遭到毁坏。

纪念塔两次修建、两次被毁,但毁不掉人民对五勇士的怀念。1986年第三次修建 “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新塔便是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这座塔有5层,呈正五边形,塔顶设有凉亭式黄琉璃的瓦塔帽,塔身正面还嵌着聂荣臻题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9个金黄色大字。现在历史的动荡已然过去许久,我们处在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内乱的新兴时代、富强国家。正是这些无惧无畏的英雄给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我想,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秉承着他们的精神和信念建设祖国更美好的未来。

河北山海关的导游词总结合集_精选范文网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河北避暑山庄的景点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