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导游词怎么写参考经典
相关文章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的8个自治州之一,首府景洪市。地处北纬约21°10’,东经99°55’至101°50’之间,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云南西双版纳的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
云南导游词怎么写参考经典 1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玉龙雪山。玉龙雪山位于丽江西北,呈南北走向,东西宽约13公里,南北长约35公里,与哈巴雪山对峙,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奔腾相间。全山13峰,峰峰终年积雪不化,如一条矫健的玉龙横卧山巅,有一跃而入金沙江之势,故名“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不仅巍峨壮丽,而且随四时的更换,阴晴的变化,显示奇丽多姿,时而云雾缠裹,雪山乍隐乍现,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神态;时而山顶云封,似乎深奥莫测;时而上下俱开,白云横腰一围,另具一番风姿;时而碧空万云,群峰如洗,闪烁着晶莹的银光。即使在一天之中,玉龙雪山也是变化无穷。凌晨,山村尚在酣睡,而雪山却已早迎曙光,峰顶染上晨曦,朝霞映着雪峰,霞光雪光相互辉印;傍晚,夕阳西下,余辉山顶,雪山像一位披着红纱巾的少女,亭亭玉立;月出,星光闪烁,月光柔溶,使雪山似躲进白纱帐中,渐入甜蜜的梦乡……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下面,我们将要去的地方是云杉坪。来,跟我走。现在我们要坐登山缆车上云杉坪。大家坐在缆车上向下看一看,是不是有好多大树。噢!大家准备好,我们已经到站了。慢一点,小朋友!这里是沿着林间铺设的木板栈道,大家走过栈道,就会到玉龙雪山的又一佳境——云杉坪。各位向栈道两旁看看,会看到树大参天,枯枝倒挂,树上的树胡子,林间随处横呈的腐木,枯枝败叶,长满青苔,好像千百年都没人来打扰过,就像一个天然的乐园。大家可以在这里拍拍照。
现在我们继续往前走。看,云杉已经在我们脚下了。在些游客可能会想,云杉只是一块草地?其实啊,云杉坪只是玉龙雪山东面的一块林间草地,约0.5平方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雪山如玉屏,高耸入云;云杉坪环绕如黛城,郁郁葱葱。大家可以坐在草坪上休息一会儿,给半个小时时间,自由活动。
时间到!大家应该都转了转。我们现在要原路返回,大家可以边走边拍照。
我们已经到出口了,我在此祝各位游客身体健康,再见!
云南导游词怎么写参考经典 2
翠湖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山西路,在市中心.
现在是冬天,翠湖引来了一群群西北利亚的海欧,海鸥在昆明的翠湖安家已经有十一年了,为什么每到冬天海鸥都要来昆明呢?原来,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所以叫“春城”。
翠湖的围栏边,站着许许多多的人,有的在卖海鸥吃的面包,有的在吃棉花糖,有的向天上扔去海鸥爱吃的面包.所有的人都像天上飞着的“快乐海鸥”。
园内,一行行整齐的柳树随风飘舞,好象是在迎接新春.湖面平静,真像一面大镜子.大镜子的里面倒映着雪白的海鸥,真有趣。
哇,翠湖公园里的石拱桥还真好看,它非常弯,简直就是个石头砌的“彩虹”.人们称它“定西桥”。
翠湖公园最有意思的就是那座连着鱼池的亭子了.池里游着很多很多大大小小的红鲤鱼,那池叫“观鱼池”,那亭称“湖心亭”.在湖心亭的东西两边,还建有两座“八角亭”。
早晨,人们都来这里锻炼身体.傍晚人们都来这里散步,为什么人们都喜欢来翠湖公园呢?因为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绿树成荫.充满欢乐的大花园!
云南导游词怎么写参考经典 3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由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红山片区之属都湖景区两部分构成,距香格里拉县城22公里,公园处于滇西北亚高山寒温性针叶林植被带,最高点在弥里塘北部山顶,海拔4159米;最低点在碧塔海东部金子沟,海拔3200米,相对高差959米。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它集环境保护、生态文化旅游、环境教育和社区受益功能为一体,在保护国家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前提下,为国内外游客提供观光机会。
“普达措”的“普达”为梵文音译,译为舟船,“措”是藏语,译为海、湖。“普达措”意为普度众生到达理想彼岸的舟湖。最早文字记载于藏传佛教噶玛巴活佛第十世法王(1604—1674年)《曲英多杰传记》。书中曾这样记载:法王往姜人辖下的圣地以及山川游历观赏,在建塘边上有一具“八种德”的名叫普达的湖泊。尤如卫地观音净土(布达拉)之特征。此地僻静无喧嚣,湖水明眼净心。湖中有一型如珍珠装点之曼佗罗的小岛耸立其间,周围环绕普达措湖水,周边是无限艳丽的草甸,由各种药草和鲜花点缀。山上森林茂
密,树种繁多。堪称建塘天生之“普达胜境”。
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旅游资源由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两部分构成。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分地质地貌景观资源、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森林草甸生态旅游资源、河谷溪流旅游资源、珍稀动植物和观赏植物资源五大部分。人文景观资源是为普达措国家公园自然生态景观注入活的灵魂的藏族传统文化,包括宗教文化、农牧文化、民俗风情以及房屋建筑等等。
普达措国家公园一期工程主要由“两湖一坝”三个景点构成:“高原仙子”属都胡、“佛眼状的草甸”弥里塘和“高原明珠”碧塔海。公园现已开通一条贯穿“两湖一坝”的“8”字形观光车道。
普达措国家公园带给你的将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满足,而且,这里是个无任何污染的童话世界,水质和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湖清清,天湛蓝,林涛载水声,鸟语伴花香,是游客修身养性和陶冶情操的最佳净域。漫步其中,你将心旷神怡,流连往返,忘却世间烦恼。
云南导游词怎么写参考经典 4
“七彩云南,温泉之乡!”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腾冲热海来观光游览。各位朋友可能知道,中国的温泉有20_多处,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所以号称“温泉之乡”的市县随处可见,但是像腾冲热海这样面积之广、泉眼之多的却十分罕见。腾冲热海就位于腾冲县城西南20千米处,其温泉群的面积为9平方千米。由于腾冲热海处于印度和欧亚两大板块的边缘,因此在这里有众多的休眠火山。火山活动之后这里的岩浆的水蒸气通过裂隙上涌,最后就形成了腾冲独特的地热景观。20_年,保山市腾冲县火山热海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腾冲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地热区之一。据统计,这里有较大的气泉、温泉群共80余处,其中14个温泉群的水温达90T以上,您可以随处看到呼呼喷涌的热泉。这些热泉按照化学成分又可分为碳酸泉、硫黄泉、硫酸泉等。其中在碳酸泉和硫黄泉区域是草木茂盛,一片青绿;在硫酸泉区看到的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这里地表沙石裸露,寸草不生,是人们不敢涉足的一个天然“禁区”。
腾冲是名副其实的温泉之乡,这里的地热分布在全县各地,按照它的区域、构造、方向,一共可以分成东、中、西三个泉水地带。我们先来说说东带,东带北起大头河,南到龙文桥;中带是从黄瓜箐到黑石河这一带;而西带主要指的逝永河和缅箐河谷地区。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景区参观游览吧!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著名的“大滚锅”了。这个大滚锅指的就是我们的眼前的这个形似八卦的热泉了。大滚锅是腾冲地热最著名的景观之一,大滚锅又称“一泓热海”,因盛产硫黄,又称硫黄塘,直径大概为3米,水深度大约为1.5米,里面一共有三个喷水孔。大家走到这里是不是感觉脚底有点热呢?热就对了,大滚锅的水温可是将近971。据说曾经有一头黄牛摔了进去,几十分钟后捞起来就成了美味佳肴了,所以这里是不能泡温泉的。虽然不能泡温泉,但是我们可以用大滚锅水来泡脚,这对我们的身体也是十分的有益,不过大家一定要记得掺点凉水,否则脚丫子就煮熟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来这里享受一下大自然的“关东煮”。这个热泉不仅叫作“锅”,当地人还真的把它当作锅来用。他们常常会在旁边将玉米、鸡蛋、花生放人锅内煮食,生鸡蛋只需要五分钟就可以煮熟了,其他食 物则是立刻可以取,如果大家不信我们也可以用生鸡蛋来这里试一试!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继续前行!
各位游客朋友,看了这么多的水,我想大家一定想看看山了吧!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最悠久的来凤山,个头最高、年纪最轻的打鹰山,我们还要参观腾冲形貌最美的一处火山^顺江“姐妹湖”,这是一对相邻的火山口积水而成的“眉眼儿”,它们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所以人们就把它们叫作“姐妹湖”,而且在浑圆的湖岸线周围都是黑乎乎的岩石,是当时火山喷发遗物,包括了火山锥、火山蛇等。好了,就请各位游客随我去参观吧!
云南导游词怎么写参考经典 5
西双版纳在云南省的南部,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聚居着10多个民族,其中以傣族人口最多,是傣族自治州。作为一个风景旅游胜地,西双版纳是很有特色的。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还保留着各自特有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傣族、布朗族的彩色缤纷的头饰和统裙,他们居住的竹楼,吃的竹筒饭
每年4月中旬,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佳节--泼水节。节日期间,无论在竹楼、村寨里,还是在街道、公路上,也不论男女老少,过路行人,到处都是热闹的泼水活动,他们有的端着脸盆,有的提着水桶,互相用手泼水,每个人都是水淋淋的。按当地的习俗,这意味着用水冲洗掉身上的污垢,消除灾难,得到幸福。在过泼水节的日子里,人们还尽情地唱歌、跳舞,饮酒欢宴。去西双版纳参加泼水节,已成了一个十分吸引人的旅游节目
傣族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面积相当大,整个楼阁用几十根大木柱支撑着,地板用竹片辅砌。楼下四面敞开,不住人,只是堆放杂物和养牲畜。楼上住人。房顶盖着很薄的小平瓦,其形状很像古代人戴的帽子,据当地人说,这是孔明帽,说是当年孔明层教会当地人种水稻,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便把竹楼的房顶设计成孔明的帽子那样.
可以欣赏到热带雨林的景致之外,您还可以领略到奇木异草的风姿,如跳舞草、含羞草、望天树、桫椤树、箭毒木、铁力木、王莲、旅人蕉、神秘果(树)、四数木大板根……还可以观赏到“鱼赶摆”的场面,可以碰到开屏的孔雀,可与野象合张影……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时间在每年4月中旬,即傣历正月。泼水节是傣历新年。节日一般持续三至十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全村男女老幼盛装到佛寺赕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塔尖耍插上几枝缠着花布、彩纸的竹校。
人们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和讲解历史传说,青年男女成群结队上山采摘野花做花房。中午,妇女们各挑一担清水泼到佛像身上为佛洗尘。接着,男女老少提着水桶,端着脸盆,互相泼洒,互相祝福,认为这样可以消灾除病,平安吉祥。成千上万的人随着优美的傣族音乐翩翩起舞,边跳边呼喊"水!水!水产,喊声动地,鼓锣之声响彻云霄,场面十分壮观。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丢包做游戏。
花包用漂亮的花啊缝抨,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先是无目的的抛来掷去,后渐渐有了固定的目标,等姑娘有意识的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妨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泼水节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聚集到澜沧江边,观看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竞赛,傣家儿女在"瞠瞠瞠"的茫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欢乐的气氛。
放高升和孔明灯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人们在节前就搭好高高的高升架,届时将自制的土火箭点燃,它一边喷出白烟,一边"嗖 嗖 嗖 "的尖啸着飞上蓝天,引得人们举目张望,不时发出喝采声,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优胜者还将获奖。入夜,人们又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放河船、跳象脚鼓舞、孔雀舞,斗鸡等,也是泼水节的活动内容。近几年,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经贸洽谈等内容,使得泼水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采。泼水节的活动在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同时举行,两地均可从昆明乘飞机直达。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傣族地区有个法力无边的魔王,他无恶不作,人民不堪其苦。他先后霸占了六个姑娘,后来又强占了人间最美丽的公主楠棕布,七个姑娘受尽凌辱,伺机报仇。聪明的七姑娘在酒宴上把魔王灌醉,从他口中了解到他的致命弱点。一天晚上魔王醉后昏睡,楠棕布按照魔王所说,拔下一根魔王的头发勒到魔王的脖子上,魔王的头立刻掉到地上。但从魔头上滴下来的血却变成了熊熊大火,并迅速漫延到人间。楠棕布赶忙抱起魔头,地上的火也就熄灭了。一放下,火又重烧起来。于是七个姑娘轮流抱着魔王的头,其他的人则用清水朝她身上浇泼,一直坚持了九百九十九天,才把大火扑灭,乡亲们从此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云南导游词怎么写参考经典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