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六一儿童节上的讲话5篇
相关文章
六一”国际儿童节又要来到了,这是少年儿童们自己的盛大节日!气球带着心愿迎风飞扬,礼花带着希望尽情绽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校长在六一儿童节上的讲话,欢迎查阅。
校长在六一儿童节上的讲话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学建校30周年。
今天,在这样一个喜庆而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抚今追昔,感怀万千。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是你们数十年如一日的热情关爱和大力支持,为--中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指明了明天奋斗的目标。衷心感谢曾经在--中学工作过的历任领导、所有教职员工——是您以无比崇高的敬业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为--中学人才的辈出、声誉的鹊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衷心感谢--中学的历届校友——近年来,广友通过不同形式,为--中学的建设与发展献计出力,奉献爱心,在推动学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如翻新教学楼、校园硬底化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衷心感谢广友长期以来对我们的母校的支持和捐助,并真切地希望大家通过这次校庆活动,帮助母校为建设篮球场、运动场、修建200米中考跑道,建设学校文化长廊,营造良好的育人场所等贡献一份真诚的爱心、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最后,我代表--中学全体师生衷心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衷心祝各位校友、各位朋友事业发达、万事如意!
衷心祝愿我们--中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铸就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校长在六一儿童节上的讲话2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六月的阳光格外艳,天空格外蓝,花儿格外香,笑声格外甜,歌声洒满了整个校园。因为六月一日是同学们共同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在此,我代表所有的老师祝同学们节日快乐!同时我们也应该向辛勤耕耘、呕心沥血培育大家的老师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同学们,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也有儿童节,是每年的四月四日。可那时的儿童节不是劳动人民孩子的节日。漫画家张乐平爷爷的漫画《三毛流浪记》控诉了黑暗的旧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儿童真正成了国家的小主人,并且和世界劳动人民的儿童建立起兄弟般的密切关系,为了培养广大儿童的国际主义思想,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发出通令,确定6月1日国际儿童节亦为中国儿童节,同时废除原中华民国1931年作出的4月4日为国际儿童节的规定。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热爱儿童,爱好和平,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受教育权利而斗争的纪念日。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我们在父母的怀抱里一天天长大,享受着亲人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在老师慈祥的目光里一天天成长,感受着老师们亲切的谆谆教诲。在爱的海洋里,我们在思索,我们在立志,绝不辜负祖国的培育,要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时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建设祖国的栋梁。有一首歌唱道:六一的歌儿是甜甜的,六一的花儿是香香的,六一的小朋友个个都是美美的。
同学们,“六一”是你们最快乐的节日,“六一”也是你们最高兴的日子。因为:你们是家庭的宝贝,更是家庭的希望。你们能够快乐地成长,家庭就充满欢歌与笑语。你们是学校的孩子,更是学校的希望。你们能够全面地发展,学校就充满生机与活力。你们是社会的未来,更是社会的希望。你们能够和谐地发展,社会就充满热情与友爱。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希望。你们能够茁壮地成长,祖国就充满美好与希望。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也是肩负重担的一代。古人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少年时代是美好人生的开端,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高尚的情操在这里萌生,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生命的辉煌在这里奠基,繁荣昌盛的美好前景在召唤着我们。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新的人生起点上,再接再厉,使自己成为新世纪祖国建设需要的栋粱之材。
校长在六一儿童节上的讲话3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大家下午好!坦白地说:在我那颇为贫乏的词库里,我实在找不到更为确切的词语来概括我今天的演讲,于是,我把它取名为追求!!!由学生到教师——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想想去年的这段日子,我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徘徊着,矛盾着,斗争着……20__年的6月份,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由那有寒装素裹之称的北国来到了秀美的江南水乡;从那一刻起,我真正领略到了江南风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碧
如蓝,谁不忆江南?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不是这风景,而是这里的人!!!他们的热情好客,他们的团结进取,他们的精明强干,他们的年轻有为……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月,我带着
一颗赤诚的心踏上了工作岗位,来到了这美丽的万红小学,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又一次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身上那独有的特点!正是因为他们的热情,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正是因为他们的团结,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正是因为他们的精明强干,年轻有为,让我有了一股向上的冲劲!在这里,我的收获很大,我不但很
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迅速成长起来,制定了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各教研组组织了结对子活动,以老带新,有经验的老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积极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子。听过一节节的师傅示范课以及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后,我收益匪浅:他们的课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民主,什么叫合作,什么叫个性,什么叫创新……是啊,作为教师,把课上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对我们青年教师而言,要想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那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但正是因为有了师傅的带领,有了优秀教师的示范,才让我们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它们就象一对孪生兄弟,密不可分。的确,在这里,不但我的头脑充实了许多,而且我的心灵也得到了进一步净化:老师们的那种兢兢业业,勤于奉献的精神更为让我感动!我们都知道,教师不是伟人,不能象伟人一样成为偶像,受人景仰;教师不是英雄,不能象英雄一样树碑立传,流芳千古;我们更知道,教师不是明星,不能象明星一样妇孺皆知……相比之下,教师所做的一切,是那么普通,那么
平凡,那么琐碎!但是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每天晚上4:30是老师的下班时间,但是当那下班的零声敲响时,却无一人准时走出办公室,好象那就是正常的下课零声一样,老师们皆扶在案上,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批作业的批作业,辅导学生的辅导学生……有的老师甚至加班到9点,10点!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敬业呢?那就是教师对事业的这份执着的追求!是啊!青年就该有青年的干劲!正是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要有所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一直相信
初中的班主任对我的寄语:勤奋,进取,不断地追求,总有成功的一天!您是否还记得李大钊先生的话: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问花哪得艳如许?惟有绿叶衬托之。老一代教育家们已用他们的青春写下了最撼人的宣言,今天,就让我们也留下我们的16字宣言吧:热情工作,大胆追求,勇于创新,争创品牌!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无穷期。年轻的万红,就如同那刚刚起飞的大雁,承负着一份份厚重与博大。年轻的翅膀不能停止飞翔,年轻的万红更不能停止飞翔!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同仁的支持下,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万红定能飞出那蓝天,白云的空间,定能飞出那海阔天空的舞台,万红将永远万紫千红!!!
校长在六一儿童节上的讲话4
老师、同学们: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
传统节日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春节、端午、中秋节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彰显着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分布如此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节日民俗的存在。这些节日已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节日,体现着共同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节日。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我们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文化传统在漫漫的消失或降低,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学习,也要关注古老深厚的传统文化。
现在,许多旅居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历经几十年甚至更长久的国外生活,但是依然保持着我们的传统,他们虽然身在国外,依旧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我们的民族节日。然而,现在我们国内的学生却喜欢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巧克力;看的是日本的动画片及韩国电视剧,过的是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我们的民族节日却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索。
2004年,韩国将端午节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2005年,端午节被正式认定为韩国的非物质遗产。用骇人听闻来形容这个消息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至少它发人深思。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却成了别国的珍宝,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内心又会作何感想?
同学们,我们肩负着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复兴中华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或许无法改变端午节已被韩国申报的事实,但我们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来勉励自己。当父亲或母亲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时,你能否为他递上一杯热茶?当你的朋友陷入困境的时候,你能否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当你对别人许下承诺时,你能否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当你自己在考试中失利时,你能否不灰心不放弃,而是寻找原因,总结教训?我们在做好这些平凡的小事的时候,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如果人人都做好这些平凡的小事,那将会是一件不平凡的大事。
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就像一条历史的长河,我们不能让它断流;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应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挽救中华文化。
校长在六一儿童节上的讲话5
老师们、同仁们: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师德师风学习会,目的就在于动员全校教职工树师德、立师表、铸师魂、强师能、正师风,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一流的工作业绩,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围绕“做一个有良心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做一个有本领的教师”这一活动主题,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创人民满意学校”为目标,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解决教师队伍中的突出问题为关键,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严格恪守师德规范,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切实提高师德素养,造就一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下面,我就师德师风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投身师德教育建设的自觉性
1.加强师德建设是改善师风学风校风,创人民满意学校的迫切需要。
所谓师德,就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所谓师风,就是一个教师,一个教师集体,乃至整个教育行业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和由此而表现出的精神风貌、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就一所学校而言,师德师风决定着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人文风格和精神风貌,决定着学校的形象和声誉,是学校办学软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最重要标志,是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最强大的竞争力。“师风、师德、师魂”任何时候都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是一种历史积淀下来的最重要的传统,也是校风、校魂之本,师德已成为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的精神保障。
近年来,学校师德建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定成效,学校教职工没有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的,但是,我们对照新师德规范的要求,对照新时期教育工作对教师素质提升的要求,对照学校师风学风校风建设的要求,我校在师德建设中确实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我们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手段还缺乏创新;我们的师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足以成为事业有为的精神支撑;部分教师心境浮躁,缺乏事业心、进取心,缺乏爱校、爱教、爱生的基本职业道德,缺乏为人师表的教育良心和责任感,精神空虚,师德失范。一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影响的是教育形象、教师形象、学校形象,危害的是学生利益、家长利益、群众利益,对此,我们全校教职工都应从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增强师德建设的时代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投身到师德教育月活动中去,认真排查并扎实有效地解决我们自身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问题,让崇高的师德深深扎根在我们每位教师的思想中,落实在我们每位教师的一言一行上,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与共同追求,努力促进学校师风学风校风的根本好转,把我校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改善学校形象的迫切需要师德师风具体要求:做教师的最起码要求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⑴做一个正派的人,做一个光明正大的人,只有为人光明磊落,诚实守信,才能赢得同行们的尊重,也才能夯实教师的职业基础。
⑵做一个受学生爱戴的人,做一个容易让学生亲近的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师表形象、学识水平、师德表现、为人之道都是赢得学生尊重的要素。
⑶做一个敬业的人,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教师的职业风险就是在于教师的职业责任上,学生的安全责任、成才责任、良好习惯养成责任等都是教师必须勇于承担的责任。
⑷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做一个肯学习善钻研的人,教师的美德在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或他人的经历,体会生命的可贵,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从而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懂得如何去善待别人,珍惜身边的人、事、物,注重情感的交流和体验亲情友情的温暖,尊重他人的存在,甚至普及到珍爱地球,珍爱地球上所有动植物的生命。
3.加强师德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体现。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统领教育工作,是进一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在教育上就是教学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根本目的就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尺,师德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就是为了解决我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4.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必然要求。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校全体教职工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注重言教和身教,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师德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教师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所有教职员工都应该认真学习践行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职业道德,是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操守师德不是一种规章,也不是具体的规定,更不是口号或标语,而是教师要时刻明确的,用于规范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职业操守。
第一,每位教师都要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师德是教师的第一位素养,无德无以为师,做教师必须先学会做人;第二,每位教师都要时刻树立师德意识,处处用师德来规范和要求自己的行为,教师必须立于形表,教师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去、什么话都能说、什么事都能做的人;
第三,每位教师都要明确师德是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职业操守,师德最根本的职业表现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不负责任、不敬业、不务正业、不信守教师操行的人永远做不好教师。
三、清晰认识教师师德师风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我校师德师风整体是好的,广大教师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能够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执行教育规范;能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维护教师形象,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能够摆正个人与集体和他人的关系,顾全大局,维护学校利益,关心集体,尊重同志,团结协作等等。这些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我们也要对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尽人意的状况和现象给予高度的重视,有的还必须予以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比如,有的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不强;有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较差。我们要坚决反对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敷衍塞责的行为;坚决反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有偿办班、补课或搞第二职业;坚决反对教师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用粗鲁言行对待学生及家长;坚决反对教师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坚决反对教师参与聚众赌博。
首先说明一下,这里所提到的存在问题只是个别现象,但也应该引起我们所有教师的关注。下面就存在的一些问题谈几方面的内容。
1.师德与师能的关系
有的老师认为师德是虚的,师能是实的,师德不重要,师能才重要。表现为不注意个人修养,不像一个老师;有的老师对学历进修、技能培训能积极参加,而对加强个人修养、法制教育学习、道德教育学习等,却不感兴趣,不想参加学校的政治活动和学习活动;有的教师人际关系不融洽、不和谐,与别的老师关系紧张,很难融入教学团队;有的教师参加会议总是迟到早退,懒懒散散,不拘小节;只顾自己的利益;有的老师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就事论人,甚至嘲讽、攻击别人;等等,这些都是不重师德的表现。师德方面出现的这些问题,小则影响工作,大则损害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我们常常说,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要做学生的表率。教师的专业化首先要看职业道德,就如同当一名医生首先要看其医德如何一样。师德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是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素质;它与师能两者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师德可以促进师能的发展,在师能中又能充分体现师德的高尚。师能是发展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高尚的师德是提高师能的前提,精湛的师能又是实践师德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德高才能为师。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作一名教师,必须正确看待和处理好师德与师能的关系,不能只重师能,不重师德。
2.崇高与底线的关系
误区:不仅不追求崇高,而且漠视道德底线表现为一些老师认可自己是称职的,但不认可教师这个职业的崇高性。汶川地震出了个“范跑跑”(范美忠),地震时,他抛下学生,率先从教室跑到足球场上,此后他在网络发帖表示自己“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而引起众怒。范美忠认为,教师职业并不神圣,但自己是一名称职的老师,而且应该是中国最优秀的老师之一。范美忠的观点可以说代表了目前一些教师的思想境界,就是不追求崇高,只满足于做“称职”教师。这个称职要打上引号,正是这种“称职”标准,让范美忠丢了饭碗,没有资格做教师了。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标准发生了变化,表现为不仅不追求崇高,而且还漠视道德底线,不断探底。师德底线下移而不感到问题的严重,漠视道德底线。而教育要求我们学校教师要坚守道德底线,这条道德底线就是不要误人子弟。
3.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误区:“这是学校的事”
表现为学校是否发展与我无关,只关心自己的发展,自己的利益。对学校的事情关心不多,经常看不到学校的通知,不了解学校的规定;不是个人需要服从学校需要,而是要求学校服从自己的需要;有的老师对学校的管理吹毛求疵,片面而过分地强调服务,好像学校欠他很多一样的,也不知道职能部门除了服务,还有管理的职能。
学校是教师发展的平台,是教师发展的沃土。作为教师,是否应该思考一下,自己又有多少关心过学校呢?离开了学校,自己又如何谈及发展呢?我们要知道,教师是学校的一分子,教师的发展是跟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的,没有学校的发展,也就没有教师的发展,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所在。
4.份内与份外的关系
误区:教书是本职工作,育人不是本职工作
这个问题本来是一个管理问题,所有的岗位都应该是职责分明,各负其责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这即是一个管理问题,又是一个师德师风问题。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份内与份外工作有时是很难分得清楚的。什么是份内的事,什么是份外的事?有些老师把有没有报酬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有钱给的就是份内的,没钱给的就是份外的。但事实上,有些工作则分得不是那么清楚,比如育人工作就很难分清楚,教师的育人工作很多是没有报酬的,是一种义务,你说这是份内的是还是份外的事?
我在这里重申一下,教书是教师的本份工作,育人也是教师的本份工作。教师法中对教师是这样定义的:“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教师除了教书,还要育人。
各位老师,师德师风是个永恒的话题,崇高的风范是在平凡的本职工作中体现出来的。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嘎吉小学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努力。做一个师德高尚、有责任心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校长在六一儿童节上的讲话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