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中国节日 > 端午节

端午节挂艾草习俗的由来传说集锦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多个名称由来,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端午节挂艾草习俗的由来传说集锦合集 1

据传说,黄巢造反的时候,所到之处基本上都是屠城。

一天他带兵路过乡下一条小路的时候,看见一位妇人和两个小孩子,妇人身上背着大的孩子,小的孩子跟着走。黄巢觉得奇怪,经询问知道:背的是丈夫的前妻所生,路上走的是自己亲生。

黄巢深受感动,于是告诉妇人,决定不杀这一家人。让她在端午节的早晨在家里屋檐下挂上艾草和桃枝。于是,妇人把消息告诉了大家。

随后黄巢把这一命令通知了手下所有人。没想到第二天一进城,士兵们发现城内所有人家都高悬桃枝和艾草。城内所有人躲过一劫。

黄巢率兵经过,发现每位人家门前都挂着桃枝和艾草。知道了一定是那位善良的妇人所为。黄巢遵守了诺言,军队没有杀这个城一个人。

后来端午节清晨挂艾草和桃枝这一典故就做为一种保平安的习俗延续了下来。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投江的故事。当年,屈原参政时主张:对内举贤授能,修明法度,改革弊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坚持合纵联盟。这一主张遭到贵族的反对与陷害,导致屈原被流放。

公元前277年白起攻破楚国郢都,屈原痛感国家的败亡,而自己又不能力挽狂澜,于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悲愤地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爱国主义者,每年都要到江边祭奠屈原,表达哀思!后来,农历五月初五逐渐演变成为端午节。每到节日,人们包粽子、赛龙舟。

gt;>>返回目录

端午节挂艾草习俗的由来传说集锦合集 2

端午节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

“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龙舟节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当五汛

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

天中节

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礼节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

端午节除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gt;>>返回目录

端午节挂艾草习俗的由来传说集锦合集 3

端午节戴香包习俗的由来及起源

端午故事传说

端午节带五彩绳的由来

端午节挂艾草习俗的由来传说集锦合集 4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南方)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上海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

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五月初五系龙舟节,阿妈叫我去睇龙船。(广东)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

端午节挂艾草习俗的由来传说集锦合集 5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古老的《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取名“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TAG标签: 由来 起源

端午节挂艾草习俗的由来传说集锦合集_精选范文网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多个名称由来,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端午节多个名称由来●端阳节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