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谷雨

谷雨节气祭海习俗有什么意义5篇

发布时间: 浏览量:9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谷雨节气祭海习俗有什么意义,希望能帮到大家!

谷雨节气祭海习俗有什么意义1

谷雨的传统风俗习惯有哪些

谷雨养生方法

谷雨后种什么菜

谷雨下雨代表什么

谷雨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谷雨节气祭海习俗有什么意义2

谷雨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之一,每一年的四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历史上的各种美丽的传说,如仓颉造字功绩颇佳,黄帝褒赏金人。唐宗祯元年,黄河发大水谷雨奋不顾身救牡丹仙子的故事,都属于民间美丽的传说而已。

三月中旬,自雨水后,土膏萌动,雨水增多,最适于及时的春播,民间有谷雨前后种瓜种豆之说。故人云:“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种,自上而下也。”意指谷雨前后,天气土壤湿度温和,雨水明显增多,适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正是种瓜点豆,插秧务棉的大好时节。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时节对现代农业气候的真实含义。

传说一

关于谷雨节的来历,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这一天,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传说二

开天辟地以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朝中出了个能人仓颉。他立志要使人间摆脱没有汉字的苦难,辞官外出,遍访九州,回到家乡杨武村,独独一个住在沟里没人处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听到这件事,大受感动,决定重奖仓颉。奖啥呢?奖了个金人。

那一天晚上,仓颉正在甜睡,忽听有人喊他;“仓颉,快来领奖。”仓颉迷迷糊糊地挣开眼睛,却见满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这是啥缘故,急忙坐起来四下里看。这一看不要紧,却看见地上立着个金人。他心里嘀咕了:这是咋搞的,哪儿来的这金人?莫非是在做梦?正想着,东邻西舍的公鸡呜呜啼叫,不一会天亮了,金人仍稳稳当当地立在地上。他想起梦中听见的喊声,明白了这金人是天上神仙给自己的奖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应该做的事,不配受这样的奖励。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对神灵的感谢。第二天,他叫来全村的小伙子,连抬带推地把金人送到黄帝宫中。黄帝问起金人来历,他只说偶然捡的,并说这是天下之物。理应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捡得,不敢占为私有,特来晋献。黄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着收受了。可是,过了四五天,正当黄帝和群臣观赏金人时,突然飞来一道霞光,金人不见了。黄帝心里非常难受,却弄不清金人哪儿去了,便派人去给仓颉报讯。

却说仓颉正在酣睡,梦中又听到有人大喊:“仓颉,玉帝给你奖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那人又说:“好,我去报告玉帝让他把金人收回去,给你送些谷子。”听到这儿,仓颉醒来了,一看窗外,只见满天繁星,知道是在做梦,也就没有多想,又呼呼地入睡了。

谷雨节气祭海习俗有什么意义3

摘谷雨茶

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泡水饮。

祭海

祭海的习俗。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谷雨时节海水回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因此,谷雨节也叫作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旧时海边,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祭祀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

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吃春

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

祭祀文祖仓颉

据说自汉代以来,陕西白水县谷雨有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传说中,仓颉创造文字,功盖天地,黄帝为之感动,以“天降谷子雨”作为其造字的酬劳,从此便有了“谷雨”节。此后每年谷雨节,附近村民都要组织庙会纪念仓颉。

谷雨贴

禁杀五毒,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十分流行。旧时,山西临汾一带谷雨日画张天师符贴在门上,名曰“禁蝎”。

谷雨贴,属于年画的一种,上面刻绘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有的还附有诸如“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持七星剑,单斩蝎子精”等文字说明,寄托人们查杀害虫、盼望丰收、安宁的心理。

赏花

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乐活动。

谷雨节气祭海习俗有什么意义4

又逢一年谷雨时,正值条山采茶季。

谷雨,一个散发着温润的诗意名字,濡湿在农谚上,轮回在季候里,芳菲在茶园中。有联曰:“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民谚曰:“谷雨谷雨,采茶对雨。”明代深谙茶理的许次纾在所撰的《茶疏》中谈到了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这一点,对于北国的茶园来说,最为合适不过了。

细雨微风的日子,泗交河畔厚民茶园,漫眼的青山呈合围之势,绿波流转的小溪依山静淌,河沿的垂柳倒影波中,不时被涟漪搅醒;90%的森林覆盖率,完全有理由让我们的目光、心灵与肺腑在绿色中被濯亮。晨曦如同油彩的画笔,点红描紫,横泼竖染,造化着这梦幻般的北国高山茶园。北宋文学家范仲淹诗云:“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静谧在茶园里的茶树,厚蓄了漫长冬季的营养,吮吸谷雨滋润,期待绽放一场春之花事,萌动的茶蕊依次苏醒,娇羞的茶瓣次第舒眉,宛若丛丛绿色的云朵,空气中也流淌着一股浓馥的生命气息……

湿漉漉的谷雨,翠绿绿的茶。从谷雨初萌的第一片芽叶始,我就试图跃上这“泗交绿”的叶尖尖,听飞鸟的吟唱,听茶树的长势,还有自己薄如蝉翼的呼吸和心跳,仿佛魂萦梦绕多年,又似猝不及防,我得以投身茶园的怀抱,眺望中条山复苏的铺天绿意,尽享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澄明芳香。那种茶的山坡,生长着一个国度的精神。那种茶的身影,是一个民族的写真。一片绿叶,仪态万方,从中华远古走来,从江南水乡走来,挟着仙风道骨,讲着神话故事,与丝绸古道相约,与翰墨书香为伴,是绿色的诗经楚辞,是飘香的唐诗宋词……

谁说山西不产茶,中条深山绽奇葩!厚民晋茶,泗交绿者,这“南茶北移”的娇儿,把思想植于北国高山砾壤,把眸子放进碧水溪河,把梦想长在云雾风中,芬芳着南国基因,蓬勃着山西性格,洋溢着中华气质。含英咀华,吐香蕴玉,与清泉飞瀑为伴,与松涛柏风为邻,没有人为的干扰,没有环境的污染,感受清新自然气息熏陶,被富含微量营养元素的泉水滋润,芽叶滋味醇厚回甘,香气弥久高远。这不是舜耕历山的勤劳在传承吗?这不是大禹寻茶解民毒的爱心在芬芳吗?这不是后稷教民稼穑的愿景在延伸吗?这不是嫘祖养蚕的故事在续写吗?这不是陆羽的《茶经》在山西的新版吗?

北国的春天姗姗来迟。海拔1000多米的中条山,终年云雾缭绕,茶区内升温迟缓。茶树们,非常沉得住气,须得过了谷雨才能采,且最好是在清晨的雾中采摘。“雨前雨后采茶忙,嫩绿新抽一寸香。”晨风柔柔的,采茶女,清纯的女子,头戴着青蓝色碎花头巾,在蜿蜒的山道上行走,如行云流水。她们挽着竹篮,轻盈而出,浅笑如花,远远望去,如同仙女下凡一般。风在山坡上奔跑,蝴蝶身边飞舞,一双双灵巧的双手,拨青弄翠,如小鸟在茶丛上雀跃,啄食着露珠和阳光。山泉流过她们的喉嗓,茶园飞出了歌声,如铃似玉的:“茶园的阿妹俏模样,十指尖尖采茶忙。引得蝴蝶翩翩飞,引得蜜蜂嗡嗡唱。引来了对面坡上一群羊,还有一个放牧的少年郎……”

“春歌何其甜,春茶何其香?彩云落玉枝,清溪饶山梁。谷雨柳丝长,茶娘上山岗。泗交绿茶茗,幽情寄茶庄。”突然内心涌出几句诗来,为自己的此行,更为这谷雨茶的幽香。谷雨茶,坊间也称之为谷雨尖,以其色泽、香气、口感,被视为茶中之珍品。最受品茗人追捧的便是谷雨茶独特的“旗枪”、“雀舌”了。一芽一叶的茶泡在杯中像展开的旌旗,被称之为“旗枪”;一芽两叶的则像鸟雀的舌头,故称之为“雀舌”。一位名叫阿尔贝蒂的西班牙诗人,第一次喝到了中国谷雨茶,青绿的茶水比他的爱情更加纯粹,甚至让他忘记了心爱的姑娘,这位诗人抬头望着西班牙的月亮,可是低头写下的却是这“旗枪”和“雀舌”了……

泡一壶谷雨尖,品一杯泗交绿,便可以尽揽春色,将万绿萌动的青山全身受用。新绿,嫩芽,在杯中舒展,炫舞,水乳交融,渐渐沉入杯底,一种熟炒板栗的清香扑鼻而来。闻之品之,宛若咀嚼佳蔬,味蕾润春。让你在瞬间体会到天地间刚刚苏醒的那份清明与和畅,如同重新回到山峦上、峰谷尖,回到一丛丛的茶树上,回到沾满露水的清晨,回到若有若无的薄雾里……茶之品、茶之性、茶之韵,尽在这谷雨茶中。突然想起一位懂茶人说过的一句话:“沉下去的,都是好茶!”那“旗枪”、那“雀舌”,通过采芽、杀青、揉捻、烘干、提毫等一系列的传统茶艺后,不知蕴涵了晋茶人多少情愫啊。叶短情长,中华风物的灵气,就这样迢递于上下五千年,绵延至华夏子孙的血管末梢了。我想起了渺远如神农,禅定如陆羽,潇洒如李白,清脱如东坡,高洁如易安,风流如唐寅,傲气如乾隆……那一位位茶人茗客了……

茶,嘉“木”者,以“锅炒杀青”,属“金”;煮茶用“火”;冲泡用“水”;以陶或瓷盛之,属“土”。一茶中“金木水火土”皆在,阴阳五行兼容。故饮谷雨茶,最能清火、避邪、明目,香而不浮,爽而不浊,能以茶驱腥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神农本草》中记载:“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谷雨品新茶,茗香诗意浓。”从古至今,诗人对其的褒扬多姿多彩,用春风之笔蘸着鲜艳茶露。宋·黄庭坚:“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元·元好问:“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明·文徵明:“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清·严虞惇:“谷雨新晴采露芽,清泉活火试瓯华。”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写到家乡的谷雨春茶:“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春到谷雨,喝茶养生正当时。与陆羽忘年交的释皎然在题为《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诗中写到:“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寰宇。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且饮一杯“泗交绿”吧!听着催生百谷、泽润大地的雨声,看茶烟聚散,细品心中的宁静致远。恰如当代作家苏叔阳所言:“饮一口这暖暖的谷雨茶,就像整个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身体卸下了冬天所有的寒冷和沉重。”

>>>返回目录

谷雨节气祭海习俗有什么意义5

民间流传着“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和“芍药打头,牡丹修脚”的说法,还有“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的谚语,形容这一节气百花盛开的人间春色。

民谚之中,有着一个凄婉的传说:传说在唐代高宗年间,有位叫谷雨的年轻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乡曹州发大水,他凭借着这个本领救出了村民,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颗牡丹花,并拜托一位花匠师傅好好地栽养。

几年后,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谷雨一边要照顾母亲,一边要做事,很是辛苦,这时有位美丽的女子出现在他的家里,并每天都来照看他的母亲,谷雨与这位女子日久生情,就在谷雨想提出与这位姑娘成亲的时候,却得知这位美丽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几年前他救起来的那颗牡丹。牡丹仙女约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

后来,牡丹花仙的仇人秃鹰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为其酿造花蕊丹酒医病。牡丹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供恶贼饮用,却被秃鹰抓走关押。谷雨历尽艰险,在自己生日那天,终于闯入魔洞战胜秃鹰,救出了众花仙。当大家准备回家时,尚未咽气的秃鹰一支暗剑刺中了谷雨。

牡丹修女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谷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这些花朵们的生命。从此,在谷雨死的那一天,天空就会下起雨,所有的牡丹都会开放,以此来纪念谷雨。

谷雨节气祭海习俗有什么意义5篇_精选范文网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谷雨节气祭海习俗有什么意义,希望能帮到大家! 谷雨节气祭海习俗有什么意义 谷雨节气常识中祭海习俗的意义是什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