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文殊兰整理总结
相关文章
文殊兰叶色嫩绿亮丽,花形奇美,清香宜人,家庭中常作盆花栽培以供观赏。今天小编就和你们一起去看看文殊兰应该怎么养吧。
花卉文殊兰整理总结 1
文殊兰为南传佛教五树六花之一,在西双版纳地区尤为多,原因为傣族的原住地居民比较信封佛教,几乎每个院落中皆有佛教的寺庙。因此,文殊兰便被定义为佛教的“五树六花“,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佛教谈佛的鲜花。
文殊兰还有一个称呼叫做“十八学士”,将其塑造成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是非常贴切的。所以文殊兰也拥有教诲引导人们的作用,能够让人们团结起来,共乘智慧之舟划向智慧的彼岸,因为它代表着特殊的愿意义,人们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也能如文殊兰一样充满智慧,所以衍生出与君同行的花语。
花卉文殊兰整理总结 2
台湾原住民雅美族,从文殊兰的假茎中撕下一片片的薄片绑于绳子上,形成长串再撕成细长条,再于底部绑上重物垂入水中,作为吸引鱼类入网之用。雅美族亦利用文殊兰的叶片,包住烧石灰的陶锅以减低陶锅温度下降的速度,使烧出来的石灰能成为搭配槟榔一起嚼食的美食。排湾族、平埔族、卑南族及绿岛人,以文殊兰作为地界指标植物。
南传佛教视文殊兰为五树六花之一,在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栽培得尤其多,因为该地区的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几乎每个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文殊兰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即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种树,六种花之一,文殊兰亦作为宗教活动中赕佛的鲜花。
花卉文殊兰整理总结 3
文殊兰全株有毒,当中以鳞茎毒性最强。全株均含石蒜碱(Lyco·rine)、多花水仙碱(Tazettine)等多种生物碱。误服可引致呕吐,腹痛,先便秘后剧烈下泻,呼吸不整,脉搏加快,体温上升等;大量误服可引致神经系统麻痹而死亡。
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文殊兰性味辛、凉、有小毒。有消肿止痛、行血散瘀之效,对跌打损伤、痈疖肿毒、咽喉炎及蛇咬伤等有治疗之用。新鲜的叶和鳞茎,捣碎后敷上患处,对治疗软组织受损、闭合式骨折有帮助。台湾原住民排湾族及阿美族,则以文殊兰治疗刀伤、消肿止痛及蛇咬。
文殊兰花叶并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既可作园林景区、校园、机关的绿地、住宅小区的草坪的点缀品,又可作庭院装饰花卉,还可作房舍周边的绿篱;如用盆栽,则可置于庄重的会议厅、富丽的宾馆、宴会厅门口等,雅丽大方,满堂生香,令人赏心悦目。
文殊兰花语:与君同行 夫妇之爱。多年生常绿草本,植株粗壮,带状披针形,叶缘波状,浅绿色,从鳞茎基部抽出。花葶从叶丛中抽出,花茎直立,高与叶相等,实心、伞形,花序顶生,簇生,白色,芳香,花被筒细长,裂片线形。
花卉文殊兰整理总结 4
种植方法
夏季充足供水,保持盆土湿润;每周追施稀薄液肥一次,花葶抽出前宜施过磷酸钙一次。花后要及时剪去花梗。于3~4月将鳞茎栽于20~25厘米的盆中,不能过浅,以不见鳞茎为准,栽后充分浇水,置于阴处。地栽文殊兰每2~3年要分栽一次,以保持植株健壮,开花繁茂,否则生长不旺,开花稀少。
花卉文殊兰整理总结 5
1 大盆深栽。
深栽文殊兰是为了满足生长期间所需要的养分,栽培的时候,选择大一点的花盆,才能保水保土,根系发育才能好。
2 夏季降温增湿。
文殊兰在夏季怕烈日曝晒,因此进入夏季后,应将植株移到荫棚或北面阳台上养护,并经常向地面洒水,创造凉爽湿润的小环境。
3 生长期勤施肥。
在生长期内要勤施薄肥。春季施以氮肥为主的薄肥,抽葶孕蕾期施以磷钾肥为主的液肥,秋季施以腐熟的饼肥。施肥的间隔时间为2周。入冬之后记得停止施肥。
4 生长期勤浇水。
春季每隔1~2天浇1次水,夏季每天傍晚浇1次水,进入秋季后则减少浇水,冬季严格控制浇水(一般间隔2周左右浇1次水)。
5 抹除孽芽,剪掉花葶。
生长旺盛时期的文殊兰总会从根茎冒出许多的孽芽,为了让株型挺直了,根茎整齐了,也为了全株的正常生长,孽芽应该及时地抹杀掉。
6 日照与遮阴。
为了文殊兰的叶片碧绿油亮,美观整齐又不影响光照,酷暑盛夏的时候,文殊兰需要适当地遮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早上七点到十二点要接受全日照,十二点到十五点阳光最毒辣的时候应该遮阴。
7 冬季做好保暖工作。
北方地区在10月上旬,南方地区在11月上旬将植株搬入室内,放在向阳处,温度保持在8~10℃之间即可越冬。
花卉文殊兰整理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