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其它节日

三伏天的注意事项整理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伏天的注意事项整理集锦 1

传说一: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则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把儿子当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平日格外想念。

这天,老太婆吩咐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走路的人,两人越说越熟,闲谈之中,老汉得知此人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他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的人慷慨应允,嘱咐他不要告诉别人。见了儿子,老汉假装得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惊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见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的人,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就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传说二:

江淮一带的传说则说灶王爷不是神,只是个好吃懒做的野鬼,白天藏在野地里,一到晚上就跑到百姓家偷吃东西。“土地”和“门神”都奈何不了他,只得想了个办法,让他到百姓家当灶王爷,在锅台上吃些残羹冷饭。可是没过多久,这野鬼就不满足了,便放出话来吓唬老百姓说:“我要在腊月二十三上天奏事,谁好谁坏,全凭我说了算。”人们为了让灶王爷上天后不说自己坏话,就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在锅台上供两块豆腐、一块麻糖,让他吃了嘴软嘴甜,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

传说三:

传说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经常给玉皇大帝打小报告,说人间的坏话。在很短的时间内,玉皇大帝就收到了他的很多张密报,说人间要谋反天庭。玉帝看后大怒,立即召见三尸神,命他把说玉帝坏话的人家墙上写上他们的罪行,再让蜘蛛结张大网,挂在屋檐下。玉帝又命王灵官除夕之夜下界,凡见到三尸神做了记号的人家,就满门抄斩。三尸神见阴谋将要得逞,自己可以独占美好的人间了,就飞快下凡,将每户人家的墙上都做了记号。灶君发现了三尸神的阴谋,急忙找来各家的灶王爷商量对策:从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打扫得干干净净。等王灵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时,发现家家户户都很干净,没有任何标记,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劳动。玉帝从王灵官和灶君嘴里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万丈,将三尸神永押于牢。从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拥戴,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二十四扫尘也随之成为民间的习俗。

三伏天的注意事项整理集锦 2

饮食宜淡

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

食物宜杂

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因此,每天都要吃谷类、蔬果、菌藻等多种食物,还要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色泽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

质量宜高

质量高不意味着价格高,如豆制品、蛋、奶等都是质量高的食品,老人应当经常食用。还要注意多吃鱼,少吃肉。糖的主要来源是主食和蔬果,尽量减少白糖、红糖、砂糖等精制糖的食用。

数量宜少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老人要吃多种食物,但每种食物数量不宜过多,每餐七八分饱。

温度宜热

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过程是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的。老人对寒冷抵抗能力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会影响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肠道疾病。因此,老人的食物以温热为主。

蔬果宜鲜

新鲜、有色的蔬果类,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有刺激食欲增加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

质地宜软

老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好,所以,饭菜质地以软烂为好,可采用蒸、煮、炖、烩等的烹调方法。选择的食物尽量避免纤维较粗、不宜咀嚼的食品,如肉类可多选择纤维短,肉质细嫩的鱼肉;牛奶、鸡蛋、豆制品都是最佳选择食物。

速度宜缓

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尤其在吃鱼时更要注意。鱼肉由于肉质松软、细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优点,是老人的首选食品。但由于鱼刺的问题,限制了许多老人的食用。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要选鱼刺较少的鱼类,吃鱼时,最好不要与米饭、馒头同时吃。

饭菜宜香

老人食欲降低,在食品的制作方面要更加精心,注意色、香、味、形的调配。此外,优雅、安静、整洁的就餐环境;集体或结伴就餐的形式,都可提高老人的就餐兴趣。

饮水宜多

老人对口渴的感觉不像年轻人那么敏感,因此,要自觉多喝水,可选择淡茶或白开水。千万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以免缺水。缺水会引起老人便秘和体内代谢失调。

三伏天的注意事项整理集锦 3

1、沐浴理发

小年的习俗之一就是沐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按民间说法正月期间是不能剪头发的,否则头发就会长不出来的,小年期间把头发剃了,直到来年过了二月二龙抬头后才可以再剪的。

2、贴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多是为了过大年做准备,剪贴窗花也是其中一项。

3、换灶神画像

小年这一天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4、大扫除

过了小年,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忙活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

三伏天的注意事项整理集锦 4

头一年新嫁了女儿的人家买一盏漂亮的灯和一个面粉做的小老鼠送到女儿的夫家,这就是送灯,其意义不外是祝她多生贵子罢了。与送灯相似的还有偷桩的俗例,不过这多在江苏一带。“桩”是小渔船用来代锚的东西,一些结婚多年没有生育的夫妇,望子心切,便在新年中某一晚乘人不备将桩偷回家,据说能够生子且极为灵验,但一定不能为渔人察觉,否则不灵验的,这和八月十五的送瓜也极相似。

三伏天的注意事项整理集锦 5

浙江仙居

浙江仙居会在小年的时候,众多村民都会忙于赶制热气腾腾的年糕,整个加工场内散发着糯米香味。新年临近,仙居城乡居民都有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各地的年糕加工厂又为村民加工年糕忙开了。

吉林

商贩会在街头叫卖的传统节令食品——灶糖。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阴清火、润肺止咳的功效。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于是人民便敬祭灶,意为用糖糊住灶王爷嘴,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免于天后给凡间降灾。

湖北襄阳

当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来,民间称“小年”,民间有祭灶和吃灶糖、灶饼的习俗。在当地马王庙街上,市民排队两个小时,只为吃灶饼,为的就是一个小年的味道与氛围。

TAG标签: 风俗 习俗

三伏天的注意事项整理集锦_精选范文网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