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祭祀需哪些物品参考精选
相关文章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那么你知道中元节的时候,要干什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年中元节要干什么_中元节的由来与意思。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中元节祭祀需哪些物品参考精选 1
中元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俗称“鬼节”。
很多人都想鬼节出生的人,他们的性格以及命运好不好,因为7月人们认为是不吉利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那么,你知道鬼节出生的人命运如何吗?一起来看看吧。
鬼节出生的人,
好不好?七月十五是鬼节,这天百鬼放假,可以上阳间放松放松。十四的半夜鬼门开,一直到十五的半夜关,所有的鬼必须在鬼门关闭之前回阴间,否则就滞留阳间成为孤魂野鬼!
同时整个阴历七月也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月份,游魂增多,夜间不能啼哭,不能吹哨,否则易引来百鬼!
在鬼节出生的孩子称为鬼仔。据说阴气重的人容易气虚,容易胃寒,四肢冰凉,而且很容易招来恶鬼。
鬼节出生的人
八字命运十五日生:此日生人,夫妻敬重,子孙刑克,强争好斗,破害前程,二十五之后方来馀庆,男者离租,他乡发展,女人克夫,必配硬命,平安之命。 据说中元节出生的朋友会看见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有的说中元节出生的人命运会比较坎坷。也有的说鬼节左右出生的人,大多与地藏菩萨有缘。
lt;<<返回目录
中元节祭祀需哪些物品参考精选 2
每逢七月,民间必定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全国各地,无论是商业区还是组屋区,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普度”仪式是中元节中最最重要的环节,大致可分为街普、市普、庙普等,以街坊为主的普度称为“街普”,以市场为主的普度称为“市普”,由庙宇住持的普度称为“庙普”。普度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祀,也有很多人在家门前摆放供桌,陈设祭品,还会在屋檐下挂纸灯。
祭祖是中元节习俗之一,中元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所以简称“七月半”祭祖。但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了祭祀的时候,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一请出,恭恭敬敬地摆放在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三十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送回时,要选择断黑之后,一般是一家之长及家中男丁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衣物,称烧包衣,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
现在,中元节习俗的祭祖仪式已经简化,大部分地区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或七月十四傍晚开始举行祭祖仪式。祭祖仪式也已经简化了,逐渐剔除了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中元节祭祀需哪些物品参考精选 3
1、烧街衣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段日子里,地府鬼魂返回阳间跟亲人团聚的时候也有很多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会涌到阳间,所以要点香、烧纸钱给他们,免得怨气太重了。
烧街衣
人们会在傍晚带着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2、放天灯
鬼节放天灯的意义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得越远越好。二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3、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泊。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4、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5、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6、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十五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
中元节祭祀需哪些物品参考精选 4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孟兰盆会”。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节祭祀需哪些物品参考精选 5
祭祖
祭祖,民间信仰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但祭祀活动一般在旧历七月底之前进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某些地区通过一定仪式,夜晚接祖先灵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教的超事。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或重阳节更重要的祭祖日。
放河灯
河灯一般就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农历七月俗称“鬼月”,鬼节当天是阴气最重的一天。民间也流传着很多关于中元节的禁忌,日常家居生活中,大家千万别触犯。
中元普渡
中元节,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亡魂的戾气。
据说七月半恰逢夏秋交替,此时恰恰是天地阴阳交替的节点,阳气盛极而衰,阴气显现,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放出鬼,所以普遍进行祭祀鬼的活动。后世亦有说法认为,整个农历七月都应当是“鬼节”,阎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把鬼放出来到阳间觅食,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最后一天,重关鬼门,群鬼又得返回阴间。
烧纸
中元节日中,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尤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中元节祭祀需哪些物品参考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