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其它节日

腊八节可以吃什么范文经典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一进腊八,“年”以倒计时的脚步临近. 年味儿越来越浓,面对即将到来的腊八,不晓得你们了解过多少这个节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腊八节有什么典故_腊八节的童谣儿歌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腊八节可以吃什么范文经典 1

我国自汉朝起,每年农历十二月要举行年终腊祭,故此农历十二月叫做腊月,十二月初八又叫腊八。也许还因为腊月初五才煮了“五豆粥”,初八又煮便显得重复,为调节、变换口味,农历腊月八这天,关中地区尤其是陕西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一带,都要在早上吃一顿面条,俗称“腊八面”。

每天总吃粗粮“忆苦思甜”也不是办法,借给佛献礼,自己也跟着吃点好的,也算沾了佛的光吧。因为关中人一向认为豆类、包谷均是粗粮杂粮、而小麦面粉是细粮,营养高、且好吃,村人向往的好日子也就是“白面馍馍干捞面,油泼辣子调一碗”。

据说,人吃了“腊八面”,福寿、康乐,平安;鸡吃了,爱下蛋;羊吃了,爱下羔;牛吃了,一胎能生两个牛犊子……因而,庄稼人特别敬重腊八节的“腊八面”。

腊八面的介绍

腊八面俗称臊子面,首先面讲究薄、细、筋,用擀面杖把醒好的面擀成尽量薄的大面皮,圆形、将面皮擀成一致的厚度,把面皮层叠起来然后进行切条。其次臊子要油、煎、酸、辣,沸水锅里下面条,煮好后盛上一大碗,再舀两大勺臊子,搅拌开来,岂是一个香字了得…吃上一碗腊八面,“腊”走你的烦恼,“八”快乐释放;“腊”走你的霉运,“八”好运带上;“腊”走你的忧伤,“八”幸福延长;“腊”走你的疾病,“八”健康变强。

臊子面对关中地区的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大,无论喜事丧事、逢年过节、老人过寿、还是小孩满月或是家里来了亲朋都离不开臊子面。关中地区办红白事、老人过寿、孩子满月等都一般招待两顿,所谓早饭和午飨,而早饭臊子面即为主食

腊八吃面不喝粥

俗话说,十里同乡不同俗。全国之大,腊八这天的民俗吃法,多了去了。关中地区尤其是渭南的白水、渭北合阳、澄城农村一带,在腊月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关中不喝腊八粥的原因,有种一种说法是,按照关中的习俗,腊月初五是吃“五豆粥”,腊八就不想再喝粥了,所以,根据关中人爱食面的习惯,改吃了腊八面。

另一种说法更可信些,据考证,在清朝中页,腊八粥在关中依旧流行,可能是清朝后期的几次大灾荒,整日以野菜稀粥度日的普通百姓,在祭祖的腊八节也想给列祖列宗(其实是给自己)吃口硬货,腊八面才得以流行。

腊八节可以吃什么范文经典 2

腊八蒜通常是指用醋腌制的蒜,成品颜色翠绿,口味偏酸、微辣。因多在腊月初八进行腌制,故称“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腊八蒜的腌制方法

所需原料:紫皮蒜、米醋、玻璃瓶、白糖、白酒、保鲜袋

步骤一:玻璃瓶先用开水里外烫一下,然后自然控干水分。为什么用玻璃瓶,因为玻璃耐腐蚀,其它材质是不行的。

步骤二:大蒜挑紫皮蒜,外表没有伤痕的,没有腐烂的地方。然后扒皮,蒜瓣量大约到玻璃瓶五分之四的地方就可以了。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切记把蒜头切下来,蒜头切下来绿的很快,但是米醋只是从一点进入蒜中发生作用,由内往外的变化,会影响蒜的脆度,这是老人最忌讳的。还有一点,蒜千万不要清洗,是生水的原因还是别的,我也不知道,老辈人就是这么教的,而且再三叮嘱的。

步骤三:将蒜瓣放入玻璃瓶中,倒入米醋没过蒜瓣。记住一定是米醋,有人说陈醋、白醋都是不对的,这里面有化学反应,蒜达不到脆绿而且还发黑。

步骤四:关键的地方来了,需要加入两种调料。一加入2-5克白糖,再加入几滴高度白酒,来促进大蒜的发酵,这样腊八蒜腌制的时间短,而且颜色好看不会变质。

步骤五:取一个保鲜袋,放入玻璃瓶上,然后扣紧瓶盖,放入冰箱冷藏。一周之后蒜瓣就会变绿,但是要等最好吃的时候,还是过年吧。

腌腊八蒜,千万别放错醋了,多加这两样,蒜脆绿味道还特别正。大家记住,醋要米醋、再加一点白糖与白酒,腊八蒜颜色翠绿还好吃。

〈〈〈返回目录

腊八节可以吃什么范文经典 3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成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腊八节可以吃什么范文经典 4

有说是当年朱元璋落难入狱之时,冷饿交加,无意中从老鼠洞中扒出七八种杂粮,然后熬成了粥,从而解了一时之困。后朱元璋当上皇帝,便以那次吃粥的日子为名,将这锅杂粮粥美名曰腊八粥。

有说腊八这天正是释迦牟尼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后人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在修行时每日仅食一麻一米的苦难,便以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作为纪念。至今,很多寺庙都会在这天为善男信女进行施粥活动。

也有说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当年岳飞带领部队勇猛抗金,但衣食不济,众百姓便自发集粮送粥,以“千家粥”助岳家军大胜而归。后岳飞含冤而死,百姓为了纪念他,每每腊月初八煮粥食用,便有了腊八粥之说。

除了腊八粥,在全国各地还有更多的特色美食

在东北,腊八蒜算是腊月的象征。

陕西关中地区,腊八节一般不喝粥,而是要吃碗腊八面。

青海西宁腊八节也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

青海地区还会在腊八节前一天,用钢盆舀水结出冰,据说腊八节敲碎吃了它一年都不会肚子疼。

腊八节前,安徽黟县地区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腊八豆腐”。

很多地区都会腌制的“腊肉”。

“莫笑农家腊酒浑”,不同地区酿制原料不同的“腊酒”。

虽然习俗众多,但不一样的习俗,带着不一样的乡味。腊八节发展到今日,其中更多的还是所寄托的情感和对新年的期盼。

〈〈〈返回目录

腊八节可以吃什么范文经典 5

古有谚语:“过了腊八就是年”,所以腊八节被视为春节习俗的开始,而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关于腊八节的习俗也不少。

习俗一,腊八粥。腊八粥的原料很多,除了白米,人们会将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桂圆、葡萄、红豆、花生等不下20中原料提前泡发,在第二条慢慢熬制成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古人由于生活条件所限,食物较为匮乏,能喝上腊八粥,在当时是一件很开心很期待的事情。

习俗二,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大家在腊月初八这天泡制蒜,而腊八蒜的做法简单,把剥了皮的大蒜瓣儿放到密封罐子里,泡上醋即可。同时,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古代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

习俗三,腊八面。陕西关中地区流行吃腊八面,腊八面以面和各种豆类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备用,豆类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即制作完成腊八面。

习俗四,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腊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习俗五,煮“五豆”。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腊八节可以吃什么范文经典_精选范文网

一进腊八,“年”以倒计时的脚步临近. 年味儿越来越浓,面对即将到来的腊八,不晓得你们了解过多少这个节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腊八节有什么典故_腊八节的童谣儿歌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腊八节有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