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寓意风俗大全总结
相关文章
在我们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桥节”、“女儿节”或“七夕情人节”,被外国人称做:“中国情人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七夕节的起源及寓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七夕节寓意风俗大全总结 1
福建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
浙江
浙江各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广州
在广州,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山东
山东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七夕节寓意风俗大全总结 2
古籍记录:七夕起源为一个节令
七夕起源很早,刚开始时只是作为一个节令。从历史文献来看,七夕节起源时间至少在三四千年以前,其起源与星象、物候密切相关。
据说七夕的节日在战国时期可能就已经有了。据明代罗颀《物源》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但因作者与所载时间相隔太远,恐不足信。
关于七夕乞巧风俗最早 的记载当数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
文中记载:“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中时,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 之‘相爱连’。” 又载:“汉丝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开于襟褸。”
这两条记载都可以说明,西汉初宫中过七月七日的盛况,而汉代这些风俗活动中都不见有关牛郎织女故事的记 载。由此可见,七夕并非是牛郎织女传说所衍生出来的岁时节日。
关于七夕节的起源,我们可以从七夕风俗中去探寻。我们会发现,“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星神,也就是对自然的崇拜。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东晋周处《风士记》:“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 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此处的河鼓和织女,指的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牵牛星是视为谷物神,织女则传说是天帝之女桑蚕神,谷物神和桑 蚕神都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的先民极为重视的神袛。那时的人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星宿。至于在七夕拜牵牛和织女二星,是因为两 星的运行七月显得最为突出。
“七夕”也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
据《太平御览》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 “七月七日为良日”,所以把它作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汉魏时把这一天作为集会游乐的日子。这一天还是天宫神仙们聚会的日子。
《续齐谐记》记载:“织女渡 河,诸仙悉还宫。”七数在民间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完满。
因此,在七夕风俗里,有乞巧乞福乞情等风俗,都是源于七月七日 是良日,以此祈求丰收美满之意。对时间的崇拜,也延伸到对生命的崇拜上。在七夕风俗中,就有乞子和祭祖的风俗。古人将七月七日作为节日是崇拜七这个神秘之数的结果,其实质是对生殖的期盼和膜拜。因而,在古代,很多女性为了提高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在七夕节这天往往会 进行乞子的活动。
七夕节寓意风俗大全总结 3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lt;<<返回目录
七夕节寓意风俗大全总结 4
1、七夕文化歌颂了忠贞不渝的婚爱观,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它传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不同于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浪漫色彩的爱情观。在农耕社会中,家庭不但是一个基本的生产生活单元,而且是社会构成的细胞,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弘扬牛郎织女故事传说倡导的追求美好生活和坚贞爱情的婚姻爱情观,在当前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谈到中华民族的婚爱观,就提起宋人秦观的《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话,既是对中华民族婚爱观的一个概括,又对它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他不是单纯地对牛女悲剧的同情,而是以一个新的视角,讴歌真挚、纯洁、坚贞的爱情。在责任心的驱使下,虽远隔万里,长期分离,却还能够保持婚姻的稳定性、长久性,不仅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即使在现在这都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这里责任与爱情达到了统一。从另一个视角看,这也是导致中国封建社会中妇女婚爱悲剧的重要原因。
2、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勇于创造,不断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文化精神就是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文化精神既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大多数人民所接受领会,又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之所在。一个失去精神支撑的人如同一具僵尸,一个失去文化精神的民族就等于该民族的消失。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就是这种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乞巧活动的开展就是激励人们追求聪明才智,不断创新,自强不息,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年年创新,代代传承,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故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乞巧活动恰恰就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而开展的。如果让乞巧活动进一步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将会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乞巧看重的是人们素质的提高,而祈福更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祈福从根本上讲就是祈求平安、幸福、和谐、和平,它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精神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是中和,道家文化和墨家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亦是中和,而民间文化追求和合圆满的精神更是以上文化精神的根源。因此,和合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从最近接触的资料来看,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民间在七夕祭活动中也非常看重祈福,祈求平安、幸福、和谐、和平。足见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动的开展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精神和促进世界和平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lt;<<返回目录
七夕节寓意风俗大全总结 5
打火机
如果另一半抽烟的的话,送他个打火机,显然是个不错的想法。女人送男人打火机表示她对男人的理解和宽容。在有的国家,不管另一半吸不吸烟,送打火机有着点燃“爱情之火”的说法,还有一种意思是非你不嫁,代表一生的承诺。一个女孩送男孩打火机,就表示要和他一生一世的意思。
钱包
送男人钱包,是希望男人事业顺利,财源滚滚。从爱情角度分析,是希望这个男人好好珍惜自己,随身携带,必不可少,就像钱包一样。钱是珍贵的,钱包是用来装钱的,更珍贵。送男人钱包就是希望男人珍惜自己,永远不离。
剃须刀
男人其实也很注重形象,所以送上一款剃须刀会让他有一种很贴心很实用的感觉。帮助他保持一个干净利落的形象,而且也是男人必备的东西。总之每当他用起剃须刀的时候都会想起你,会有种幸福满足感。送剃须刀代表你关心他,希望他做个成熟干净的男人。
手链
手链是一款非常大众化的礼物。作为送恋人的礼物,手链寓意着“守恋”,是希望对方能一直深爱自己。对于较为年轻的男人来说,送他们精钢手链,或者一些个性手链都是不错的选择。
手表
手表的含义是“表心意”。相当于古代的信物,是一种委婉含蓄表达心意的方式。表示时刻在你身边,预示着一辈子不分离。希望男生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自己,想到他和自己的美好时光。
皮带
送腰带也是不错的,每个男人必备的物品,体贴实用。送男人腰带简单的来说就是一辈子要把你栓住,很明显的一个爱情暗示。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束缚,送给他皮带就是希望可以抓住他的心,牢牢拴住你们的爱情,永远在一起。
男士香水
送香水代表一种暧昧,一种好感,一种欣赏,一种我喜欢你身上味道的意思。一般送男生香水代表好感,有表白的含义,如果已经是恋人关系的话就有欣赏男生,希望男生身上有你喜欢的味道,还有一种捍卫主权宣布领地的意思!
围巾
围巾一般情况是爱的表示,代表我永远爱你。围巾,围绕你的颈脖,是贴肤之上品,寓意深长哦。代表关怀,体贴说明你很关心他。希望一辈子能缠住他,给他温暖,一辈子不分离。
游戏道具或皮肤
如果你的男朋友喜欢玩游戏,可以考虑送他个游戏皮肤或者游戏道具之类的。也许会让他很震惊,你玩游戏,我陪你。这样的你也许他更喜欢,更感动你的包容与体贴。
七夕节寓意风俗大全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