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中国节日 > 七夕节

七夕节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精选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关于这个节日如果非要深追溯的话,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一个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七夕节的由来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夕节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精选总结 1

1、牵牛星和织女星传说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开启了对于天文的观察,那个时候的环境还是比较好的,并不像现在的夜空一样抬头不见星星,由于牵牛星和织女星分别坐落于天空的最南和最北,并且是最亮的两颗星星,中间隔着一条波浪式的银河,因此喜欢追求秩序的古代人们就将这两颗星星和银河化为了崇拜对象,这也是七夕节的初始由来原因。

2、重叠数字寓意美好

中国古代的人们特别在意天地交融,而对于1月1,2月2,3月3,5月五,6月6这种重叠的日子他们就会热烈庆祝,因为他们以为这几天都是天人相通的日子,对于这种重叠数字的崇拜,使得他们将1~10中除了4月4节日之外,7月7也成了一个寓意美好的节日,因为古代常说七七四十九天,本来主要的寓意在于计数,后来慢慢的产生了对于双七的崇拜。

3、民间牛郎织女故事

现在人们关于七夕节的由来一把认定就是董永和织女一起相会的故事,传说董永虽然是一个凡人,但是为人朴实,一次王母娘娘的七仙女洗澡的时候,董永不小心偷走了老七衣服,老七回不到天庭,阴差阳错的与董永相爱,有了自己在凡间的一个孩子,王母娘娘知道之后十分气愤,但是董永养的老牛竟然能开口说话,你要是想见那女的就把我牛角割下来,果真割下来,牛角之后就有了飞天的能力,董永带上了自己的儿女,一起去追织女,马上就要遇见的时候王母娘娘使用自己的金簪画出一道天河。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抬头看牛郎星和织女星中间,会隔着一条银河的原因,其实和传说没多大关系,都是古人对于七夕节的美好猜想。牛郎和织女坐在对岸哭泣,全天下的喜鹊被感动,达成一道鹊桥让两人相会,这个神话故事,可以说将关于七夕节的所有由来全部进行了概述,但毕竟是神话故事。

七夕节拥有着很美好的神话故事,传说在七夕节这一天,家里有葡萄架的可以在下面偷听到牛郎和织女的对话,主要的由来就是以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为载体,赞叹爱情的伟大。

七夕节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精选总结 2

乞巧,中国岁时风俗,农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传统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七夕节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精选总结 3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

还有些地区的未婚女子,喜欢在节日时用皂角树等树的液浆或枝叶汁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

以前,广西靖西等地的壮族妇女于七夕日喜欢下河洗发。据民间传说,七夕日仙女下凡人间,洗澡于江河,因而这天的水特别清沽甘甜并有神奇功效。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储存在干净的水缸坛罐中,以供一年内特殊之用。

习俗认为,“七水”有神效:用来染布,布发亮并永不褪色;用来制醋,醋清酸爽口。可长期保存而不变质,名为“七醋”,以前副食商店多以“七醋”之名出售酸醋;用来酿酒,酒味香醉,可作保健饮料,名为“长寿酒”;用来洗发,发黑亮不脱落。

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这当中除了女性祈愿仙子佑护之外,也有一定的医学道理。如皂角树枝叶煎汤沐发,能够清热化湿、祛除多余脂肪、通畅毛囊,对防脱发和乌发效果颇佳,不会刺激头皮。再如黑骨木树浆黑发功效也是极佳。

“七夕”用槿叶洗头,是江南的习俗。接了解,槿树是一种矮矮的树木,在江南的农村随处可见。用木槿花煎水洗脸,可美化容颜;用叶子汁洗头可治头皮癣,头发容易梳通,滋润秀发,能让头发自然乌黑而且能除去头皮屑。

lt;<<返回目录

七夕节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精选总结 4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所谓投针验巧,即是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原来面盆里的水,经过半天太阳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兰夜斗巧

兰夜斗巧是一种游戏。七月旧时称为“兰月”,而七月初七即七夕这天晚上又叫作兰夜。将五彩线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女性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

七姐诞

广州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一带把七夕节称为“七姐诞”,又叫“七娘诞”、“摆七娘”、“拜七娘”,是岭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续。七夕之日,由社区组织“拜七娘”仪式,祭拜对象除了牛郎、织女二星,还有织女的6个姐妹。社区女性展示手工艺制品,是“摆巧”活动的主要内容。

种生求子

汉族节日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姑娘洗发

姑娘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七夕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让女性年轻美丽,而且还可让未婚的少女尽快找到如意郎君。

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乞求姻缘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即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七夕夜晚对着星空向织女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游七姐水

民间传说七夕节天上的七位仙女会下凡到河流中洗澡,这时的河水因沾了仙气,人们洗了不但会带来桃花运,还可以预防疾病。在广西百色、靖西等民间认为,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的水是非常圣洁干净的,七夕的水既可以驱邪避病,又能使其爱情美满、生活幸福。

储七夕水

“七夕水”亦称“七月七水”,据说“七夕水”有神奇的功能,久储不变、可以治疗烫伤、去除疮毒等。广东、广西一带都有储存“七夕水”的风俗,就是在初七早晨头遍鸡鸣之后,各家到井边或者河边汲水储藏。

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七夕节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精选总结 5

江南

江南的刺绣女孩会在夜晚月光下,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表面张力将针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针周围会出现水波纹,哪一个波纹最复杂,就会绣出最好的作品,有时针上穿有红丝,也是向七仙女“乞巧”。唐代诗人林杰的诗《乞巧》说:“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西南

染指甲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年轻姑娘们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这样可以年轻美丽,对未婚女子而言还意味着找到如意郎君。

胶东

胶东地区则多在七夕拜七神姐。妇女们穿上新装,欢聚一堂、盟结七姐妹;少女们则制作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称巧饼,用来祭祀织女。

广东

在广东,人们六月开始准备,把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等待发芽。临近七夕便扎糊起一座鹊桥,还会制作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七夕之夜,人们在厅堂中摆放八仙桌,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和女红巧物。

返回目录>>>

TAG标签: 七夕 表白

七夕节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精选总结_精选范文网

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关于这个节日如果非要深追溯的话,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一个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七夕节的由来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2七夕节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