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生活小常识

三伏天的常识合集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4

文言讲,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2三伏天如何养生_什么是三伏天,欢迎阅读!

三伏天的常识合集推荐 1

什么是三伏天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含义

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

三伏天有什么好处

三伏天要注意什么

三伏天的常识合集推荐 2

2020年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2020年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

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共10天

三伏天的常识合集推荐 3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的常识合集推荐 4

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一般持续30-40天。这段时间该如何养生,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呢?其实,这个季节是我们调养身心的最佳时节。根据中医经典养生理论,松江医生总结出了三伏季节健康养生“五宜”,一起来看看吧。

一、宜补阳

中医养生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最适宜温补阳气,驱散寒邪。此时补阳可以去除冬季内伏寒邪,达到其他季节所达不到的双重功效。一旦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被赶出体外,疾病能更好被治愈,将邪气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也不会闷热、烦躁。

二、宜食补

三伏天湿气极盛,湿性重浊。湿邪最易伤脾,常使人四肢发软、胸闷、食欲不振。且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疾病。因此,此时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有营养、易消化、忌生冷油腻。三伏天的中医食疗文化由来已久,流传甚广。在食补时,知悉以下几点十分有益。

瓜菜

清热

冬瓜、黄瓜、苦瓜、山药、芹菜等都是清热祛湿佳品。黄瓜生吃最好,苦瓜是体热者最好的选择,炒冬瓜籽可以祛湿,把西瓜皮洗净炒菜吃也能清热,还有薏米红豆可达到良好的祛湿效果。

酸能

生津

流汗过多可耗气伤阴。因此,多吃酸味食物可起到预防作用,且能生津解渴,增强食欲,帮助消化。酸味食物包括很多水果,如柠檬、乌梅、山楂、番茄、葡萄、菠萝、芒果、猕猴桃等。

多食

鱼类

各种鱼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也有其侧重的养生功能。如鲫鱼汤祛湿,常见的草鱼有暖胃明目之效;鲈鱼则能补益肝肾,无腥味,红烧、清蒸、炖汤均可。

多食

豆类

宋代医著《朱氏集验方》载有“三豆汤”之方,即绿豆、赤小豆和黑豆。绿豆、赤小豆清热、解暑、利湿,黑豆健脾补肾。“三豆汤”取上述三种豆类各20克,洗净浸泡1小时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滚后转小火慢煮1小时,豆子开花后也可放入适量的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可一周喝两次。

三、宜有度

夏天人体阳气最重,中医养生讲究的原则之一就是顺应自然规律。

夏季切勿贪凉,用冷饮解暑降温、食用凉菜未尝不可,但不知节制则对身体有害无益。还有就是不宜大量饮用含有菊花、金银花、荷叶等祛火中药成分的凉茶类饮料。另外,空调温度不宜过低,最好根据体质调温。

四、宜缓动

炎热的夏季,人们本来就容易出汗,如果锻炼,更容易出汗,且运动过度会损伤身体机能。人们应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适度锻炼,如练太极拳,鼓舞阳气的生发、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增强体质。

五、宜补水

补水养生是三伏天的重中之重。三伏天稍动就容易大汗淋漓,继而产生强烈的口渴感。要按出汗量饮水,不能等到口渴才想到喝水,还要定时喝水,白开水、茶水等就是比较好的选择。其中,中药饮品以防暑清热饮、防暑和胃饮及利喉清咽茶居多。

三伏天养生,首重在“养”。我们要按照中医理论,科学养生。中医最注重的就是平衡,因此,我们在养生之时,更要注重平衡,补益有度,以便获得更好的养生效果。

三伏天的常识合集推荐 5

三伏天养生食谱——素炒豆皮

材料:豆皮二张,植物油、食盐、葱、味精各适量。

做法:豆皮切丝,葱洗净切丝。油锅烧至6成热,葱丝下锅,烹出香味,将豆皮丝入锅翻炒,随后加食盐,炒数分钟后,加味精,淋上香油搅匀起锅。

功效:补虚,止汗。适合多汗、自汗、盗汗者食用。

三伏天养生食谱——蚕豆炖牛肉

材料:鲜蚕豆或水发蚕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盐少许,味精、香油适量。

做法:牛肉切小块,先在水锅内汆一下,捞出淋水,将沙锅内放入适量的水,待水温时,牛肉入锅,炖至六成熟,将蚕豆入锅,开锅后改文火,放盐煨炖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锅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补虚强体。

三伏天养生食谱——牛奶菜心

材料:白菜心750克,水发冬菇25克,净冬笋25克,生鸡脯肉30克,虾仁50克,鲜牛奶150克,鸡汤750克,精盐3克,味精2克,料酒10克,水淀粉10克,植物油适量。

做法:

1、在白菜心根部,横竖剞4刀,成“井”字形,深度为5厘米,并用粗线将菜心上端扎紧;冬菇、冬笋、鸡脯肉,分别收拾干净,切成5厘米长的薄片。

2、炒锅置火上,放入植物油,烧至4成热,放入菜心至半熟离火,用漏勺捞起沥油。

3、取1个大沙锅,用竹篾垫底,放入大白菜心,倒入鸡汤,加入精盐、味精、料酒,上旺火烧沸,再转用微火焖熟离火,捞出菜心,拆去粗线,横放在盘中。

4、炒锅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5成热,下冬笋片、冬菇片、虾仁、鸡脯肉片,滑熟,捞出沥油。

5、将沙锅内的原汤滗入炒锅烧沸,下入虾仁、冬笋、冬菇、鸡脯肉,加精盐、牛奶,沸3分钟,用水淀粉勾芡,淋少许熟油,浇在盛菜心的盘内,拌匀即成。

功效:降脂健身,美容益智。本膳色彩缤纷,滑润鲜美,富含蛋白质,肥而不腻。

三伏天养生食谱——炒绿豆芽

材料:新鲜绿豆芽500克,花椒少许几粒,植物油、白醋、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豆芽洗净水淋干,油锅烧热,花椒入锅,烹出香味,将豆芽下锅爆炒几下,倒入白醋继续翻炒数分钟,起锅时放入食盐、味精,装盘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疗疮疡。

三伏天养生食谱——玉竹丝瓜肉片汤

材料:瘦猪肉50克,丝瓜1条(重约50克),玉竹12克,枸杞子15克。

做法:将猪肉洗净,切 薄片后上浆备用。玉竹、枸杞子放碗中,加水少许,上笼蒸软透;丝瓜削去皮后切片。炒锅烧热,加少些植物油,约4成热时,下肉片滑炒,变色起锅,锅内留底 油,先炒丝瓜,加清汤、盐少许,并将玉竹、枸杞入锅,沸5分钟,肉片下锅,再沸4分钟,加味精调味,即可装盆佐餐。

三伏天养生食谱——炝拌什锦

材料:豆腐1块,嫩豆角50克,西红柿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盐、味精葱末各适量。

做法: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均切成丁。锅内加水烧开,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分别焯透(西红柿略烫即可),捞出淋干水分,装盘备用。炒锅烧热,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锅,炝出香味,再将葱末、盐、西红柿、味精同入锅内,搅拌均匀,倒在烫过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搅匀即可。

功效:此菜能生津止渴,健脾清暑,解毒化湿,尤其适合三伏天食用。

三伏天的常识合集推荐_精选范文网

文言讲,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2三伏天如何养生_什么是三伏天,欢迎阅读!三伏天的养生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