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教育常识知识精选总结
相关文章
小学消防安全教育的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自燃、雷击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风灾等引起。一起来看看小学消防安全教育的知识点,欢迎查阅!
消防安全教育常识知识精选总结 1
1、在被困房间内可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设置或者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并确定专职或者兼职的消防管理人员;其他单位应当确定专职或者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可以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在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等内容。
4、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大中型企业、专用仓库以及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古建筑群管理单位等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并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演练。
5、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要组织员工进行一次逃生自救和扑救初期火灾的演练。
6、定期对本单位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要时刻保持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7、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不得占用疏散通道或者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上设置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不得在营业、生产、工作期间封闭安全出口,不得遮挡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8、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
9、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销售、运输或者销毁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
10、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消防安全教育常识知识精选总结 2
1、灭火后防止复燃
2、拔下保险销,对准火焰根部压下压把喷射;
3、使用前,先把灭火器摇动数次,使瓶内干粉松散;
4、在灭火过程中,应始终持续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
逃生自救常识
1、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3、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
4、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8、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6、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7、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8、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消防安全教育常识知识精选总结 3
逃生的方法因火场上的火势大小、被围困人员所处的位置和使用器材不同而有所不同。概括起来讲,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立即离开危险区
一旦发现自己处在火场的最危险地区,生命受到威胁时,要立即停止一切工作,争分夺秒,设法脱险。脱险时,要观察、判断火势情况,明确自己所处环境的危险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逃生措施和方法。
(二)选择简便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
选择逃生路线,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简便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措施。如楼房着火时,首先要选用安全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普通楼梯、消防楼梯等,特别是防烟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更为安全可靠,在火场逃生时应充分利用。
若以上通道被烟火封锁,可考虑利用阳台、窗口、屋顶、落水管、避雷针等脱险。
(三)使用简便防护器材
火场上的烟雾含有许多有毒有害的粒子,因此逃生时要注意隔开浓烟,可用湿毛巾、湿口罩捂住口鼻,若无水时,使用干毛巾、干口罩也可以,在穿过烟雾区时,要将口鼻捂严,还要尽量贴近地面行进或爬行。
如果出口被烟火封住,冲出险区有危险,可以将身上浇冷水,或者用湿床单、湿棉被等将身体裹住,有条件的可穿上阻燃服,然后快速冲出危险区。
(四)自制简易救生器材
当各个通道全被烟火封锁,难以冲出时,千万要保持冷静,并想方设法自制简易救生器材逃生。高楼层着火时,可利用各种结实的绳带,或将被褥、床单、窗帘布等撕成长条,拧成绳,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窗框、床架或室内其他牢固物件上,再沿绳缓缓滑到地面或下层的安全区域,若情况紧急,低楼层或不高的地方,地面十分柔软,可以跳下逃生,但地面硬时,要先抛掷一些棉被等铺垫,以减少伤害,但在高楼层处千万不能跳楼,否则伤亡情况严重。
(五)寻求暂时避难
在所有通道均被烟火严密封锁又无人救助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场所。利用设在电梯间、走廊末端等避难间或卫生间,躲避烟火的侵害,应关闭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若发现有烟进入室内,要赶紧把窗户关上,用手巾等织物堵住漏烟的门窗缝隙,向高温处或地面洒水,坚持到逃生机会的到来。
消防安全教育常识知识精选总结 4
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注意消防安全,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材料,正确使用电器 备,不乱接设电源线,不超负荷用 ,及时更换老电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消防安全教育常识知识精选总结 5
电梯安全提示乘梯安全常识:
1.乘坐电梯应使用厅门外上下按钮来呼叫电梯,在轿厢内要等待电梯停稳并自动开门后再迅速走出电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外力扒门。有人以为扒开厅门就能进入电梯轿厢,但万一电梯轿厢不在该层,扒门者就极易跌落井道。因此,乘梯时一定要待电梯到所在楼层,停稳、门开,看清后再出入。
2.电梯轿厢里面禁止吸烟、打闹。
3.乘坐自动扶梯时,乘客应面朝扶梯的运行方向站立,手握住扶梯扶手,脚站在梯级踏板四周黄线以内,防止裤脚边卷入运动的缝隙中。
4.儿童乘坐自动扶梯需由成年人陪同,并由成年人拉住孩童,严禁在扶梯上蹦跳、打闹。如携带宠物,必须抱住宠物。
5.乘坐自动扶梯时,头和手不要伸出扶梯,防止在自动扶梯运行过程中被旁边的障碍物碰伤。
6.不要在自动扶梯上用手推车运送货物。不可推着婴儿车直接上自动扶梯,一定要收好婴儿车,抱住婴儿才可上自动扶梯。
突发状况应对要点:
1.电梯速度不正常,应两腿微微弯曲、上身向前倾斜,以应对可能受到的冲击。
2.被困电梯内,应保持镇静,立即用电梯内的警铃、对讲机或电话与管理人员联系,等待外部救援,不要强行扒开电梯门。如果报警无效,可以大声呼叫或间歇性地拍打电梯门。
3.电梯停运时,不要轻易扒门爬出,以防电梯突然开动。
4.运行中的电梯进水时,应将电梯开到顶层,并通知维修人员。
5.如果乘梯途中发生火灾,应将电梯在就近楼层停梯,并迅速利用楼梯逃生。
gt;>>返回目录
消防法有关规定
1、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指定本法。
2、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3、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4、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5、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6、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组织引导群众疏散的义务。
7、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火灾。
8、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造成人身伤亡,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9、违反本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gt;>>返回目录
消防安全教育常识知识精选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