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灯谜有哪些参考整理
相关文章
2022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不论民间还是官方,自古就有猜灯谜闹花灯的习俗,那么为了方便大家,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2元宵节猜灯谜(含答案100条),欢迎阅读!
元宵灯谜有哪些参考整理 1
对于人们来讲,其实在南北朝的时候,元宵节燃灯已成气候, 而真正让元宵节燃灯之俗发扬光大的则是隋唐。隋朝时,正月十五元宵节已盛况空前。《隋书·柳彧传》记载:”每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当时的长安城居民都会出来观灯看戏,街头表演也丰富有趣,”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伎,诡状异形。“所以在元宵节的时候,燃灯着一种情况已经是十分常见了。
元宵灯谜有哪些参考整理 2
谜面:小儿二月去南宁 (打一节日)
谜底:元宵
解析:“去南宁”别解为“宁”字去掉南部,剩下“宀”,与“小儿二月”组合,可成“元宵”二字。
谜面:分完已是月当头 (打二字食品)
谜底:元宵
解析:“完”字拆分后成“宀元”,“宀”与“月”、“当”字的前头组合,成“宵”字。
谜面:白色梅子真稀奇,没核来也没皮,轻轻一戳吐黑籽,全家吃它过十五。 (打一食物)
谜底:元宵
解析:元宵一般只用素的固体甜馅料,将其切成小块,蘸水后在糯米粉中反复滚圆至大小合适,它的表面是干的。汤圆馅料有荤有素,先把糯米粉和成面团,像包饺子一样将馅包入再揉圆。汤圆的口感比元宵细腻爽滑。
谜面:家家户户挂花灯,汤圆香味扑鼻来。满街人儿如潮水,明月挂上青云稍。 (打一节日)
谜底:元宵节
解析: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谜面:腹内香甜如蜜,心中花红柳绿,白沙滩上打滚,清水河中沐浴。 (打一食物)
谜底:元宵
解析:元宵又叫汤圆,是中国汉族的代表小吃之一,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谜面:白白的,圆圆的,下锅一煮黏黏的,吃上一口甜甜的,正月十五有卖的。 (打一食物)
谜底:元宵
解析:元宵是中国传统小吃之一,属于节日食俗。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均为不同的食品。
谜面:年初一晚上 (打一节日)
谜底:元宵
解析:“元宵”别解为第一个晚上。
谜面:清明前夜(打一传统节日)
谜底:元宵
谜面:老赵一走开,完全就变样 (打一食品)
谜底:元宵
解析:“老赵”别指赵字的繁体,即“趙”;“趙”字的“走”离开后,剩下“肖”。“肖”与全变了样的“完”组合,可成为“元宵”。
谜面:园外隐约闻猿叫,小桥星月听萧声 (打一节日)
谜底:元宵
解析:“园”字的外围隐藏去,余下“元”;“猿叫”提示“元”的读音。“星”的象形为一“丶”,“桥”的象形为“冖”,“丶冖”与“月小”组合成为“宵”字;“听萧声”暗示“宵”之读音。
谜面:头一个晚上,最好悠着点 (打四字常用语)
谜底:元宵佳节
解析:“元”字义为第一,“宵”字义为夜,“元宵”别解为“第一个晚上”;“佳”的字义与“最好”之意相扣,“悠着点”提示“节制”之意。
谜面:清明前夜 (打一食品)
谜底:元宵
解析:清朝明朝之前是“元”朝,“夜”即“宵”。
谜面:白白圆果真稀奇,也没核来也没皮,正月十五沿街卖,过了正月没人提。 (打一食物)
谜底:元宵
解析: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故有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之说。
谜面:园中观夜景 (打二字节日)
谜底:元宵
解析:“园”字中间是“元”,“夜景”提示“宵”之意。
谜面:化装完人显俏 (打一节日名)
谜底:元宵
解析:“肖”字与“人”组合,方显现“俏”字。“肖”与“完人”化装后,可成“元宵”二字。
谜面:园中赏月小窗前 (打二字节日)
谜底:元宵
解析:“园”字中间为“元”;“窗”字的前头为“宀”,与“小月”组合成“宵”字。
谜面:园中月露初觉寒 (打二字节日)
谜底:元宵
解析:“园”字的中间为“元”;“觉寒”二字的头(初)部分别取“小宀”,与“月”字组合成“宵”。
谜面:蛇年除夕钟声响 (打四字国家名)
谜底:马尔代夫
谜面:除夕盼佳人 (打五字称谓)
谜底:更年期妇女
谜面:除夕守岁数钟声。 (打一商业用语)
谜底:年终盘点
谜面:除夕即是岁末 (打一字)
谜底:多
谜面:初一离家除夕回 (打一成语)
谜底:满载而归
谜面:戊辰除夕守岁 (电影名二)
谜底:等,蛇
谜面:除夕晚会迎新年 (年龄用语)
谜底:三十多岁
谜面:友情雨下永相拌,人情相遇有艾时,大雁南飞非人字,方知缘了应无点,除夕过后是何天。 (打一表白语)
谜底:爱你一万年
谜面:一岁除夕 (打一字)
谜底:山
元宵灯谜有哪些参考整理 3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习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灯谜有哪些参考整理 4
1.左手五个,左手五个。拿去十个,还剩十个(打一日常用品)——手套
2.四角方方,常随常往。伤风咳嗽,数它最忙(打一日常用品)——手帕
3.半个西瓜样,口朝上面搁。上头不怕水,下头不怕火(打一日常用品)——锅
4.中间是火山,四边是大海。海里宝贝多,快快捞上来(打一日常用品)——火锅
5.红娘子,上高楼,心里疼,眼泪流(打一日常用品名)——蜡烛
6.猛将百余人,无事不出城。出城就放火,引火自烧身(打一日常用品)——火柴
7.一只八宝袋,样样都能装。能装棉和纱,能装铁和钢(打一日常用品)——针线包
8.远看两个零,近看两个零。有人用了行不得,有人不用不得行(打一日常用品)——眼镜
9.有面无口,有脚无手。听人讲话,陪人吃酒(打一日常用品)——桌子
10.带着平顶帽,身穿圆筒袄,虽然一只眼,暗中逞英豪(打一日常用品)——手电筒
11.前面来只船,舵手在上边,来时下小雨,走后路已干(打一日常用品)——熨斗
12.小小东西,放在腋底。有病没病,看它肚皮(打一日常用品)——温度计
13.一只雀,飞上桌,捏尾巴,跳下河(打日常用品)——汤匙
14.鼻子朝天,嘴巴朝地。敲它一锤,惊天动地(打一日常用品)——大钟
15.金钩吊银圈,姐妹隔座山。若要来相会,需到天色晚(打一日常用品)——耳环
16.生在山崖,落在人家,凉水浇背,千刀万剐(打一日用品)——磨刀石
17.薄薄一张口,能啃硬骨头。吃肉不喝汤,吃瓜不嚼豆(打一日常用品)——菜刀
18.外面冷冰冰,里面热心肠,一夜到天亮,肚里还不凉(打一日常用品)——暖壶
19.有硬有软,有长有宽。白天空闲,夜晚上班(打一日常用品)——床
20.有风吹不动,它动就生风,若要不动它,待到起秋风(打一日常用品)——扇子
21.一间小药房,药品里面藏。房子涂白色,十字画中央(打一日常用品)——医药箱
22.一物生得巧,地位比人高。戴上御风寒,脱下有礼貌(打一日常用品)——帽子
23.一颗小红枣,一屋盛不了。只要一开门,枣儿往外跑打一日常用品)——油灯
24.屋里一座亭,亭中有个人,天天荡秋千,不荡就有病(打一日常用品)——钟摆
25.不是点心不是糖,软软凉凉肚里藏,不能吃来不能喝,每天也要尝一尝(打一日常用品)——牙膏
26.红艳艳,飘胸前。像火苗,暖心间(打一日常用品)——红领巾
27.头上亮光光,出门就成双。背上缚绳子,驮人走四方(打一日常用品)——皮鞋
28.口比肚子大,给啥就吃啥。它吃为了你,你吃端着它(打一日常用品)——饭碗
29.楼台接楼台,一层一层接起来,上面冒白气,下面水开花(打一日常用品)——蒸笼
30.平日不思,中秋想你。有方有圆,又甜又蜜(打一日常用品)——月饼
元宵灯谜有哪些参考整理 5
1.滔滔不绝(打一中草药名)—长流水
2.左手五个,左手五个。拿去十个,还剩十个(打一日常用品)—手套
3.四角方方,常随常往。伤风咳嗽,数它最忙(打一日常用品)—手帕
4.半个西瓜样,口朝上面搁。上头不怕水,下头不怕火(打一日常用品)—锅
5.中间是火山,四边是大海。海里宝贝多,快快捞上来(打一日常用品)—火锅
6.一(打一成语)。接二连三
7.乖(打一成语)。乘人不备
8.亚(打一成语)。有口难言
9.主(打一成语)。一往无前
10.呀(打一成语)。唇齿相依
11.判(打一成语)。一刀两断
12.者(打一成语)。有目共睹
13.泵(打一成语)。水落石出
14.扰(打一成语)。半推半就
15.黯(打一成语)。有声有色
16.田(打一成语)。挖空心思
17.十(打一成语)。纵横交错
18.板(打一成语)。残茶剩饭
19.咄(打一成语)。脱口而出
20.票(打一成语)。闻风而起
元宵灯谜有哪些参考整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