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中国节日 > 中秋节

2022中秋节的来历简介推荐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3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2022中秋节的来历简介推荐模板 1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1]。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历史发展,后来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所以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据记载,在汉代时,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晋时期中秋节在我国北方地区还不很流行。

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已流行。《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到了明清时,中秋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功利性的拜祭、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22中秋节的来历简介推荐模板 2

糍粑

糍粑是圆的凝聚,它始终与圆相伴。蒸糯米的蒸笼,打糍粑的碓窝,放糍粑的簸箕,做馅的黄豆、花生、芝麻等等无不与圆同在,在四川民间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捣制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黄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别具一番风味。

麻饼

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烤肉

中秋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烤肉,在内地现在许多商场中秋前夕也搞起了烤肉特卖会,所以很多人光顾。在不知不觉中,中秋节吃烤肉也变成了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菜肴。

吃南瓜

在江南地区非常盛行中秋节吃老南瓜,不仅是因为中秋正值南瓜丰收之时,而且还有一个关于“八月半吃南瓜”的故事。传说,南山脚下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病在床上,八月十五那天,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南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两老吃了后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所以在八月十五的那天吃南瓜,也寓意健康成长、延年益寿。

吃菱角

中秋节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节日,有很多饮食习俗,而吃菱角就是其中很常见的一种饮食习俗。在江浙一带,每到中秋节,街上到处都是卖菱角和买菱角的人。菱角长成于七月,但中秋期间,正是菱角最为饱满成熟之时。菱角甘甜,清脆,既可生吃,也可以熟食。而且中秋吃菱角有“聪明伶俐”的寓意,所以很多大人都会在中秋节这天给自己的孩子买菱角吃。

大闸蟹

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一轮满月,一壶清酒,几个老友,一盘大闸蟹,个中滋味让神往。回到世俗的生活:不过今年的大闸蟹一定够贵,不妨吃点别的。

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物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 “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2022中秋节的来历简介推荐模板 3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一:

后羿射日之后成为英雄,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二人恩爱的过着日子。偶然一天后羿巧遇王母求得不死药,本打算和妻子一块成仙,不想被小人惦记,趁后羿不在家的时候要抢夺。嫦娥无奈,危急之时吞下不死药,立时成仙飞上了天空。

后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更加思念自己的妻子,于是在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妻子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此后,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二: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领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为中秋节。又因此夜皓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三: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记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技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以具雏形,唐时,中秋节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展(公元七百八十五——约八百二十七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急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缠魂园,故曰中秋。”

2022中秋节的来历简介推荐模板 4

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缓慢发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时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更多地被赋予了思念亲人的色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贴切地反映了中秋佳节的意义,反映了人们对月圆的期盼和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寓意着家人团圆圈家欢乐,正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很圆很亮的原因,所以这个节日又被称“团圆节”。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是全民的节日,但从前有的地方妇女在中秋有她们独特的节俗活动,如“拜月”,俗传中秋是月亮生日,月亮被称为女神。俗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吴地有“走月亮”之俗,妇女盛装出游,互相往还,直到天明鸡唱,犹婆娑月下。妇女拜月之俗的形成,可能和古代月亮主生育的民间信仰有关,有些地方拜月活动结合求子仪式,是其证明。闽南及台湾地区的妇女,中秋节有“听香”之俗,听香人燃香礼拜后,或静立或出游,注意窃听别人语言,以占卜吉凶。

月是民族和谐、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当然,现在看来,名义上拜月亮,其实念念不忘的应该是自己的祖先吧,还有就是思念那些远方不能够团圆的亲人们。总之,中秋节,就是团圆节,就是溯宗追远,就是一家团聚的节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022中秋节的来历简介推荐模板 5

1、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2、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0、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11、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4、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5、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16、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17、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9、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2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1、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2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3、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24、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2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7、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28、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29、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30、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沉醉。

TAG标签: 中秋节

2022中秋节的来历简介推荐模板_精选范文网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内容,欢迎使用学习!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