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节气的由来和习俗大全精选
相关文章
不知不觉间,又一年小满节气马上就要到来,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当又一年小满来临之时,让我们读一读小满古诗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10首】,以供大家参考!
小满节气的由来和习俗大全精选 1
1、不要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当我们进入到了小满节气之后,气温会变得越来越高,许多朋友都喜欢在这个时候买些冷饮来降温。
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2、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小满过后,雨水渐多,空气滋潮湿热,皮肤蕴湿生热,容易引起风疹、风湿疹、汗斑、湿疹、湿性皮肤病、足癣等,《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所以在饮食方面要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因此,诸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各种海鲜发物、牛、羊、狗、鹅肉此类的美味,要在小满节后适当节制摄取,避免诱发各种皮肤病,从源头做到“防热防湿”,“未病先防”。
3、少吃羊肉串、火锅、烧烤类食物
小满到来,相信大家已经感到炎热夏天的到来。这时,三五个朋友相约吃大排档、羊肉串、火锅等可谓吃的热火朝天,兴致盎然,然后几瓶冰镇啤酒下肚,直呼爽歪歪。然而,这是一种很不卫生、极不健康的饮食方式。正如前述,油煎熏烤、牛羊虾蟹发物本是高热量、温热助火之物,容易引起肠胃积热,而冰镇啤酒刺激肠胃,正邪相侵,容易引起脾胃不和,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肠胃疾病的发生。
当然,这段时期路边如果有烧烤还有觥筹交错声总是会不自觉地吸引你的脚步。
如果实在禁不住这些所谓美味的诱惑,那但坐无妨,适当饮食,满足下味蕾也未尝不可。但要注意下你所食用的肉菜是否新鲜,有无异味,最重要的你吃的是否真的牛羊肉?最近新闻里到处是老鼠肉冒充牛羊肉、人工合成牛羊肉的报道,也许就发生你身边,所以不得不注意。
返回目录>>>
小满节气的由来和习俗大全精选 2
1、玉米
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2、高梁
有健脾益肾、渗湿止痢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症。
3、苡仁
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病症。
4、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5、水芹
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6、冬瓜
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7、洋葱
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8、马齿苋
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9、鲫鱼
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10、鲍鱼
具有养血柔肝、滋阴清热、益精明目、利湿行痹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血枯经闭、乳汁不足、阴虚阳亢、夜盲内障,以及湿热内蕴所致的五淋、黄疸等病症。
返回目录>>>
小满节气的由来和习俗大全精选 3
一、小满节气的寓意和传统
1、小满的寓意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时节到来的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夏季,这个时候的农作物颗粒开始灌浆,但是还未成熟,也就是小满。
2、小满的传统
小满节气有祭车神、祭蚕神、绕三灵、忙收种、吃苦菜、抢水等传统风俗。
二、人生最好是小满的寓意
1、古人云:“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意味:着自然万物还有向上生长的空间,生命也是如此,顺势而为,把握好尺度,身体将获得新的能量。
2、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一切达到极致后必然走下坡路。
大满并不是古人所追求的完美境界,而“小得盈满”,是将熟未熟还有向上的空间,还可以“继长增高”,这恰好也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返回目录
小满节气的由来和习俗大全精选 4
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盆地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一般来说,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长江中下游:“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因此有民谚说“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黄河中下游:“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小满节气时,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一险"就是指小麦在此时刚刚进入乳熟阶段,非常容易遭受干热风的侵害,从而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防御干热风的方法很多,比如营造防护林带、喷洒化学药物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江南地区:“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人们(chong)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农活自然不能耽误。可家里的蚕宝宝也要细心照料,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sao一声)丝。
《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此外,小满节气期间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安徽、江西、湖北3省有“小满不满,无水洗碗”的说法;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区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的农谚;四川省还有“小满不下,犁耙高挂”之说。这里的“满”字,不是指作物颗粒饱满,而是雨水多的意思了。
返回目录>>>
小满节气的由来和习俗大全精选 5
1.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2. 小满未满,还有危险。
3. 灌浆足墒,粒饱穗方。
4. 小满麦定胎。
5. 小满节无雨,黄梅节少雨。
6. 去杂用镰砍,低穗剩田间。
7. 小满见三鲜:黄瓜、樱桃和蒜薹。
8. 风刮小麦倒,自己把头翘。
9. 小满过后温度升,时时注意防鱼病。
10. 小满花,不归家。
11. 热干风,风干热,三管齐下就是祸。
12. 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
13. 先种后浇较牢靠,先浇再种遭鼠咬。
14. 麦黄不喜风,有风减收成。
15. 小满种棉花,光长柴禾架。
16. 好蚕不吃小满叶。
17. 小满黍子芒种麻。
18.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19. 小满栽早禾,不够养鸭婆。
20. 小满三新见:樱桃、茧和蒜。
21. 西瓜怕热雨,麦子怕热风。
22. 挖得深,盖得薄,结得棒子像牛角。
23. 小满前后,点瓜种豆。
24. 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
25. 串种技术严,苗足苗齐是关键。
26. 小满种胡麻,至老也开花。
27. 小满前后蜜蜂飞。
28. 小满后,芒种前,麦田串上粮油棉。
29. 秧过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30. 小满栽秧家把家,芒种栽秧普天下。
31. 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32. 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
33. 小满芝麻芒种豆,秋分种麦好时候。
34. 小满见三新:樱桃、黄瓜、大麦仁。
35. 小满大风,树头要空。
36. 辣椒栽花,茄子栽芽。
37. 大麦上场小麦黄,豌豆在地泪汪汪。
38. 小满三日望麦黄。
39. 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立夏种黍黍。
40. 小满好插田,芒种快种豆。
41. 小满桑葚黑,芒种小麦割。
42. 挖得深,盖得薄,结得棒子像牛角。
43. 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44. 冬季管理重保温,还要严防鼬鼠损。
45. 小满见新茧。
46. 小满麦定胎。
47. 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
48. 蚕老不宜留,留下断丝头。
49. 麦种去杂在田间,运到场里难分辨。
50.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51. 小满十日刀下死。
52. 麦到小满日夜黄。
53. 小满种棉花,秋后不归家。
54.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55. 好蚕不吃小满叶。
56. 小满十日满地黄。
57. 麦套花生能增产,技术措施要把关。
58. 蚕老一个闪,麦熟一眨眼。
59. 临近收割麦扑地,抓紧收获莫迟疑。
60. 小满不见苗,庚桃无,伏桃少。
61. 今年乌麦拔得净,来年地里就干净。
62. 大雨下在小满前,农民不愁水灌田。
63. 小满不满,芒种开镰。
64. 小满芝麻芒种黍。
65.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66. 麦田把水浇,快把玉米套。
67. 提纯复壮,单打单放。
68. 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立夏种黍黍。
69. 节到小满,亲鱼催产。
70. 枪杆乌霉拔个遍,来年地里就少见。
71. 小满玉米芒种黍。
72. 小满小满,还得半月二十天。
73. 小满种棉花,有柴少疙瘩。
74. 小满十八天,不熟自干。
75. 小满十日见白面。
76. 去杂务必连根拔,大穗小穗莫剩下。
77. 小满天赶天,芒种刻赶刻。
78. 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
79. 冷收麦,热进仓。
80.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
小满节气的由来和习俗大全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