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元节参考大全
相关文章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以及祭祖节等等,即将迎来又一年的中元节,知道中元节的古诗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代表中元节的古诗_中元节古诗名句10首,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中元节参考大全 1
《中元日观法事》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
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
关于中元节参考大全 2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佛教传入后,佛教中也有一种追荐祖先的超度仪式,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盆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且佛教也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返回目录<<<
关于中元节参考大全 3
《中元夜百花洲作》
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壸。
从来酷署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关于中元节参考大全 4
1、祭祖
在我国的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
2.烧纸
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尤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3.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晚,在门外焚香燃炮,每个地区风俗会有一些差别。
返回目录<<<
关于中元节参考大全 5
1.黑曜石貔貅手链
黑曜石貔貅手链有镇宅辟邪的作用,晚上将开光的貔貅手链安放在家中,可令家运好转,好运加强,赶走邪气,有镇宅之功效,成为家中的守护神,保合家的平安。
2.桃木
桃木木质细腻,有美观装饰的作用。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伐邪制鬼材料。家中悬挂桃木饰品,起到镇宅纳福,保平安的功效。佩戴手串,更可驱除邪气,护佑平安。
3.朱砂
古人认为朱砂有“开运祈福,镇静安神”之用。
4.玉器
“玉碎挡灾”的说法,一直流传于民间,跟随自己多年的玉器无故出现裂纹,或者断裂,一定是牺牲自己为主人挡了某些灾祸。当然灵性的古玉才有很好的辟邪效果。
lt;<<返回目录
关于中元节参考大全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