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必读书目

寓言故事好文参考精选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寓言故事在于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作某种批评,或对某一阶级、某一个人有所讽刺,或提供某种生活的教训,或进行某种善意的箴诫。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寓言故事好文参考精选 1

木老爷当土官时,丽江坝子还是一片烂泥地,庄稼收成很不好。一年,木家的一个佃户在租来的两亩地周围都挖了沟。地里的积水都落到沟里去了,涝地里的烂泥变成了疏松的好土。包谷收成翻了两番。附近的农民都来学他挖沟。木老爷摊派大量佃户到木家田地上拼死拚活地挖沟,逢年过节也不准回家。大家都为过年发愁,请阿一旦想个法子。

腊月二十四那天,阿一旦跑回木家,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刚才挖到有石头的地方,不知什么东西从泥巴里发出‘咣’地一声,像打雷一样,把我们的手都震疼了。我们高高举起锄头去挖,锄头还没落下,手膀子就像刀戳一样,疼得昏倒了,怕是有神灵..”

阿一旦领着木老爷到地边,举起锄头狠劲砸在上下的大石头上,只听“咣”的一声,锄头被甩到一边,阿一旦跌坐在沟里。其他人举着锄头还没有落下,一个个都叫着“哎哟”,甩掉了锄头,摸着手膀子瘫下去。木老爷看看这个情景,吓得目瞪口呆。阿一旦慢慢爬上沟来:“木老爷是有身份的贤人圣人,又是做官的贵人,怕只有你能压得住神灵,要不要试挖几锄?也说不定有什么宝贝等着老爷来挖呢。”

木老爷听得很入耳,扎起长衫,卷起裤腿,下沟去挖土。挖下第一锄,手不疼,臂不痛;挖下第二锄,手不麻,臂不酸,想不到自己压得住神灵,心里一高兴,一个劲地下去,挖着挖着前面埋着块大石头,很难挖出来,累得他直喘气,刚想放下锄头坐一阵,阿一旦又赶紧指着石头背后喊:“老爷您看,石头后面有一道红光,怕是有好宝贝,快挖吧!”

木老爷挖了大半天,用尽吃奶力气,把那块大石头挖出来了,阿一旦往石头背后一指,原来有一片黄亮黄亮的东西。木老爷赶紧抢在手里,揩掉泥土,露出几行字来,他念道:“裂足破衣,欺我神灵;腊月正月,不该挖泥;十猪十羊,吃尽不疼;新鞋新衣,穿起吉行。木家大兴,听命于神。”

阿一旦抢先说:“这是天神给木老爷说话呢。说的是我们赤着开裂的脚,穿着烂衣裳挖沟,是对神灵不恭敬了;腊月正月不能挖沟,我们不知道,神灵就降罪打疼了我们的手膀;要我们吃了10 头猪10 头羊,穿上新鞋子新衣服再来挖,神灵才喜欢,木老爷家才会兴旺。这是神灵要木老爷‘听命于神’。”

木老爷看着“木家大兴”四个字,又得意又恶狠狠地说:“你们到我家去拉10 头猪10 只羊,每人一双新鞋子,一套新衣裳,二月初一天不亮就要到这里来挖沟,哪个迟来一步,当心我的马鞭子!”说完捧着字牌走了。

看着木老爷的那副神气,阿一旦和佃农们笑得肚子都痛了。原来那块字牌是撒过尿变黄了的木板,阿一旦请识字的人写上那几行字埋在石头背后的。

寓言故事好文参考精选 2

灯鱼,又称脂鲤或加拉辛,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它们性情温顺,体型娇小,色彩丰富,常见品种有黑裙、头尾灯、红尾玻璃等,是热带观赏鱼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说到灯鱼的特色,大家一定会对它们小巧、闪闪发亮的身体印象深刻。让人们好奇的是,体型如此小的鱼,是如何在环境复杂的水域中生存的呢?原来,为了抵御其他鱼种的攻击,它们从来不单独行动,总是成千上万聚集在一起,只要遇到敌人,就会集体行动,共同防御,形成非常壮观的场面,

灯鱼们集体出游时,看起来阵容非常庞大,让其他鱼类望而生畏,从而不敢贸然入侵。此外,灯鱼出游时,只要发现周围有异样的情况,就会发出独特的警报,其他的灯鱼发现情况不妙,就会立刻游开。

正是因为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弱小的灯鱼才能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无论我们在干什么,都应该学习灯鱼的这种合作能力。因为,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如果你在人生的旅途中发现了同行者,那么不妨学做一条“带灯行走的鱼”,照亮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更美好的前程。

很多同学喜欢跟自己班上的同学争,跟自己的同桌争,甚至跟家里的兄弟姐妹争,如果是良性的,当然可以,但如果纯粹是为了争输赢,而不是为了在竞争中学习,寻求共同进步,那就不可取了。要知道,世界大得很,在这么狭小的范围内争得死去活来,往往会给外面的敌人机会,从而被一锅端。

寓言故事好文参考精选 3

一个大湖的岸边,经常飞来许多鸟,在这里捕食,在这里栖息。多的时候,鸟儿黑压压的一大片,常引得过往行人驻足观看。

有一个人就想,若能捉到这些鸟,就能烧制成美味佳肴,或吃,或卖,都可以。

这个人就在湖边架起了一张很大的网,并在网下投放了一些鸟们爱吃的食物。然后,他躲在岸边的大石头后边。有个迷路的人,看见天上一群鸟带着网子飞,地上一个人跑着追,就笑了起来,说:“你又没有双翅,怎么能追上天上的飞鸟呢?快别费力气去干这样的蠢事啦!”

捕鸟人并不生气,他对那个迷路人说:“你看,太阳就快要落山了,鸟们一定会寻找夜间栖息的地方。不同的鸟儿有不同的栖息习惯,那时就会各找各的栖息地,它们一奔东西,就哪儿也飞不去了,因为大网死死罩住了它们。到那时,我很容易就会捉到它们了。”

路人点点头,说道:“此话有理,此话有理啊!”就继续赶自己的路去了。

捕鸟人也继续追踪着那些网中之鸟,累得浑身出汗。他咬着牙想:“这些可恶的鸟,等我抓到你们,非把你们一个一个全宰了,好出我这口恶气!”

又迫了一会儿,太阳真的落山了,天渐渐地变得暗了下来。飞累了的鸟儿们也各想各的,为自己寻找着栖息之地,有的往东飞,有的往西飞,有的想寻找树木,有的想寻找山涧.有的升腾,有的下降,把个大网扯来扯去,谁也挣脱不了,反而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从天上掉了下来,摔在地上只剩喘气的份儿了。

捕鸟人一见鸟儿落了下来,快步上前,终于把网中的鸟儿全捉住了。他一边杀这些鸟,一边狠狠地说:“叫你们飞,叫你们飞!”

寓言故事好文参考精选 4

早先,西藏乃东地方在名目繁多的差役中,有一项酥油差。百姓家里养的奶牛挤下奶炼出来的酥油,差不多全给乃东王搞去了。

一天,乃东王在屋顶平台上散步,聂局桑布见一只小驴子跑去吃母驴的奶,就故意大声地喊叫起儿子来:“喂!平错,别叫小驴去吃奶,小驴子把奶吃完了,咱们拿什么去给乃东王上酥油差啊!”

“你们拿驴奶酥油给我吃吗?”乃东王责问。

聂局桑布装作害怕的样子说:“我们实在缴不上牛奶酥油给您啊!”

乃东王吼道:“难道你不知道吃了驴奶酥油会变傻吗?还不快到仓库里把你们缴的驴奶酥油都扔出来!”

从那以后,乃东地方免了酥油差。 聂局桑布宰肥猪

一天,聂局桑布悄悄地把乃东王家的一头大肥猪宰了,而对乃东王说是肥猪病死了。乃东王吩咐他去卖了。

聂局桑布在街上大喊:“病猪肉,病猪肉,谁买病猪肉!”结果没人来买,就又把病猪带回来了。

乃东王就吩咐煮一煮自己吃。聂局桑布问:“老爷,您吃猪肉呢,还是喝肉汤。”

乃东王答道:“猪肉。”

头一顿吃肉,聂局桑布把猪肉切得细细的,同猪皮一起煮。煮到最后,猪肉全煮化了,只剩下一张猪皮。聂局桑布和佣人们把又浓又香的肉汤全喝了,只给乃东王端去一张猪皮。

乃东王很生气,说:“下次我喝肉汤,你们吃猪肉好了。”

第二顿,聂局桑布把猪肉煮一会就捞出来,大伙分着吃了,给乃东王的是连肉香味也没有的清汤。

寓言故事好文参考精选 5

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有人认为这是小兔子的弱点,于是,小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就强制它去学游泳。兔子耗了大半生的时间也没学会。它不仅很疑惑。而且非常痛苦。

猫头鹰说:“兔子是为奔跑而生的,应该有一个地方让它发挥奔跑的特长。”

看来世界上还是有智者。

看看我们的四周吧!大多数公司、学校、家庭以及各种机构。都遵循一条不成文的定律:让人们努力改正弱点。

我们整个教育制度的设计,就像捕鼠器一样,完全针对人的弱点。而不是发现和激励一个人的优点与特长。

公司经理人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有缺点的人身上,旨在帮助他减少过失。

父母师长注意的是孩子成绩最差的一科,而不是最擅长的科目。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集中力量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发现优势。

人人都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只要能改正一个人的缺点,他就会变得更好;只要能修正一个公司的缺点,这个公司就会更优良。可悲的是,这种推断是完全错误的。只注意改正一个人或一家公司的缺点,而不重视发挥它的优点,只能造就一个平常或平庸的人或公司。

寓言故事好文参考精选_精选范文网

寓言故事在于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作某种批评,或对某一阶级、某一个人有所讽刺,或提供某种生活的教训,或进行某种善意的箴诫。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一):取人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