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爱的故事合集5篇
相关文章
成长是一座高峰,母爱是助我们攀登的力量;人生是一场旅行,母亲是相伴一路的温暖风景。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古代有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古至今母爱都是伟大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关于母爱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母爱的故事合集1
我有一个平凡的母亲,在别人看来,是如此。可对我来说,她是不平凡的。她辛辛苦苦把我生下来,培养我,交给我做人的道理。直到把我培育得那么优秀。还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
您可记得那一次,由于在班上太过于要面子,看见别人有什么就想要什么,家里摆满了我的东西。这次,我又要您给我买一台古筝“妈妈,妈妈,我要,给我买嘛,买嘛。”“不行,你买来又不会弹,买来干什么嘛。”“我可以学呀。”我反驳道。妈妈用迟疑的眼神问我“你真要学吗?不怕难吗?”“嗯。”我肯定的回答。第2天,一台闪亮亮的古筝摆在了我家。此外,我还报了补习班,可我哪受得了这重压。不过两天,我就放弃了。妈妈自然不同意,还骂了我一顿。这让我逃课的心突然萌发了出来。没想到,逃课事件很快传到了妈妈的耳朵里,妈妈恼怒极了,真想把我撕了。完全不知情的我回了家,妈妈正在看电视,我跑到妈妈身旁,妈妈终于忍不住了。拉起我就开打,“啊!痛,痛。”我这时才知道,我的逃课事件被妈妈识破了,妈妈发完气后,偷偷的哭了,我在心里想;要是我听话一点,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一切了呢?
从此,我再也没有要面子,才发现,原来这样的生活更有趣。
关于母爱的故事合集2
这是一个发生在奥地利的真实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刚满13岁的女孩罗莎琳和她的母亲。罗莎琳是个不幸的孩子,她刚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为了不让女儿再度遭遇可能的不幸,年轻的母亲选择了独自生活。她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靠菲薄的薪水养育着幼小的女儿。尽管有坚强母亲的用心护佑,可是贫困的家境、他人的歧视和欺侮,还是让罗莎琳长成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羞涩的女孩儿。
好在不管日子多么难过,小小的罗莎琳还是一直享受着“幸福”的感觉,因为她尚且拥有世界上最伟大、最纯洁、最不顾一切的母爱。可是有一天,上帝连她的母亲也夺去了。
那是2002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为了锻炼女儿的胆量,母亲带着她去阿尔卑斯山滑雪,不想在雪地里迷了路。没有任何雪地自救经验的母女俩惊慌失措,吓得大声呼救起来,谁知呼救声竟然引起了一连串的雪崩,她们一下子被埋进了深雪里。出于求生的本能,两人一直拼命地刨着雪,但当历经千辛万苦爬出雪堆时,黑暗的天色却令她们更加茫然不知归路了。
忽然,半空中传来了救援直升机的声音,母女俩顿时喜出望外地摇起手来,可是由于两人都穿着与雪色相近的银白色羽绒服,救援人员始终未能发现她们。
在冰天雪地里苦熬了一夜之后,体弱多病的罗莎琳已经昏了过去。望着女儿年轻娇嫩的面容,绝望的母亲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罗莎琳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医院里,而从未离开过她的母亲却不在身边守候着。
“我妈妈呢?”她十分虚弱地问道。
医生告诉她:为了救她,她的母亲用岩石片割断了自己的动脉,然后围着她爬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让血迹把女儿包围起来,以便让救援人员注意到。当救援人员发现时,母亲已经死去多时。
“妈妈——”罗莎琳撕心裂肺地哭起来。
在场的人都默默流着泪,谁也没劝罗莎琳,大家都知道,什么语言都劝阻不了失去母亲的悲痛,这是一个人所能经历的最悲惨的事情。
关于母爱的故事合集3
2007年6月,15岁的安徽男孩曹蕴涵出版了一本15万字的魔幻小说,一时间成为了媒体争相报道的少年作家。可报道的背后,人们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写作天才的成长故事,而是一个15岁少年演绎沉香救母的现实故事。这个文静内向的柔弱少年为了博得母亲一笑,为了救治母亲的病,下定决心二个月内写成了这部小说。他说,我要用稿费给母亲治病,还要带着妈妈去北京看奥运!
母子连心,儿吃蛋母食壳
曹蕴涵出生在安徽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4岁的时候,母亲左敦平得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左敦平成了家里名副其实的“药罐子”。由于家境贫寒,左敦平为了给小蕴涵补身子,每次偷偷从丈夫给的买药钱中扣出部分,还偷偷地变卖了家里仅有的一点首饰,每天弄些鸡蛋给儿子吃。在这个家里,鸡蛋已经是罕见的高级食品了!
已上小学的曹蕴涵非常懂事,每当他看到妈妈把剥得干干净净的两个鸡蛋送到碗里时,就央求妈妈同吃,可左敦平总是说:“乖儿子,妈妈的那份留着呢,你先吃完上学去吧!”一个星期天上午,曹蕴涵不上学,当他醒来时听到灶间有种怪怪的细微响声,他起床透过卧室房门的细缝看到妈妈端着个空碗,正细细地舔食着蛋壳上一丁点蛋白,然后连蛋壳也要吞下去。曹蕴涵惊呆了,心里既感动又愧疚。他猛地推开门,冲出去夺掉妈妈手中的碗,“妈妈,你骗我这是何苦啊?我再也不吃鸡蛋了!”左敦平也被儿子吓了一跳,她一把抱住儿子轻声说:“蕴涵,妈妈没骗你,书上说蛋壳里也有营养,扔了怪可惜的,妈妈就不忍心浪费了。”为了让儿子相信,她又说:“你看,鸡和鸭子都吃小石子和细沙呢,那是能增强胃动力帮助消化呢,妈妈吃蛋壳也是这个道理。”儿子将信将疑地望着她,后来,每次吃蛋时蕴涵都坚持与妈妈分享,常常是争的鸡蛋变凉也没人吃。
曹蕴涵自小就爱看些历史名著,临摹书画,家里无钱买书,父亲便经常带他来到合肥花冲公园旧书市场淘书,常常花5元钱就能买十几本旧书给曹蕴涵看。2004年,曹蕴涵上初一时,班上同学间流行过生日,可蕴涵总是躲得远远的。那年冬天的一个傍晚,他对妈妈叹道:“妈妈,我都13岁了,是个男子汉了,后天又是我的生日了,却从没吃过生日蛋糕,真郁闷。”左敦平听了心里也很难过。第二天凌晨,左敦平拖着病体坐长途车回老家,带了两桶百来斤的腌菜来到合肥,然后又租辆三轮车骑到8公里外的一个大菜市去卖。傍晚天降大雪,蕴涵见母亲一整天都没有回来,心里又急又怕。夜里10点多,左敦平像雪人般地回来了,她从菜桶里捧出一盒子瘪了半边的蛋糕,笑着说:“蕴涵,吃吧,妈妈提前祝你生日快乐!”蕴涵欣喜万分,尽管蛋糕上沾有许多泥土砂子还浸着黑色菜汁,但他仍然一下子把蛋糕扫荡一空。忽然,蕴涵见妈妈在里屋正用热毛巾擦拭膝盖处一大片伤口,他急切地问:“妈,怎么了?”“不小心摔的。”“都是我不好,我以后不再吵着吃蛋糕了。”“不,是妈妈对不起你,你长那么大,连块蛋糕也没买给你吃……”蕴涵上去抱紧妈妈,他的泪水早已经挂在了脸上,他在心里默默地想:只要我挣到第一笔钱,一定也给妈妈买个蛋糕。
出走打工50元血汗钱圆母亲生日梦
由于买不起好药,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父亲在一家汽车修理厂打工,白天修车,晚上到旅社值班挣钱补贴家用,一家人每月靠父亲900多元的血汗钱维持生活。
2005年底,43岁的左敦平再次受寒发病。为了省钱,从医院回家后,她就托家门口的小诊所医生来帮忙吊水。曹蕴涵则在家里当起了母亲的护士。可他毕竟人还小,一次帮母亲换药水时,不小心搞错了药瓶,将一瓶用来捂手的水当作药水挂上去了,不一会,左敦平就大汗淋漓脸色青紫,呼吸困难即将休克。曹蕴涵吓得大哭,急忙拨下针头,哭喊着向邻居大声求救。3个小时后,母亲恢复正常,曹蕴涵用拳头使劲锤大腿骂自己太不中用。也就是在医院的那个冰冷的晚上,左敦平第一次萌发了自杀的念头:我的存在只会给这个贫弱的家庭雪上加霜,还是不要连累孩子了……深夜,左敦平偷偷拔掉输液针头,静静等候死亡的到来。俗话说母子连心,折腾了一夜稍微打了个盹的曹蕴涵及时醒了过来,他急忙叫来医生,一遍遍地唤醒妈妈。左敦平经过抢救以后,脱离了危险,看到身边懂事的儿子,她渐渐平复了心情,觉得自己的做法太极端了。不久,左敦平就出院了,那天是腊月二十九,可家里穷得连一粒米都没有。
“爸爸的担子太重了,妈妈的心情太糟了,我得为他们分担点。”曹蕴涵忽然想起,自己可以通过写小说挣稿费,然后帮妈妈买药,还要用自己的力量圆一个妈妈的生日梦。那天,他对整天在家养病的妈妈说:“妈妈,我从小时候到现在都感觉自己想象力比较丰富,我想把这些想象记下来写成书。妈妈你身体不好很少出门,我想写好后就给你看,让你解闷,好改善下你的心情。”左敦平对儿子的想法一开始没在意,只是告诫他专心学习,别耽误了功课。
曹蕴涵怕惹妈妈生气,不在家写小说,决定把小说写在活页本上。每天上学时,他将活页纸偷偷扯下,带到学校去写。然而纸包不住火,2006年4月,他在将写好书稿的活页纸装到本上时被妈妈发现,心疼至极的左敦平大发雷霆,狠着心说:“不听话的孩子,你走,我不想再看到你了,看到你会把我气死!”
母亲的气话,曹蕴涵当真了,怕引起母亲血压上升,他连夜离家,走时不忘将活页本带着。第二天刚好是五一长假,曹蕴涵在合肥一家饭店找了份迎宾的工作,想利用那几天时间打工挣点钱补贴家用。焦急的左敦平强忍着病痛,天天守在窗户边,希望能看到儿子的身影,然而一天又一天的等待都失望了。孩子没了踪影,左敦平度日如年,每天都在哭。其实蕴涵并没有走远,每天深夜下班后,他都会来到家门口的这条小巷子,默默地注视着窗户里的妈妈,听到妈妈熟悉的咳嗽后,才放心离去。直到5月6日傍晚,曹蕴涵悄悄回家探望母亲,发现左敦平病倒在床了,他赶紧向老板辞了工,拿了50元工钱就回家了。他花了其中的35元买了盒大蛋糕,回家后就马上跪在母亲的床前认错。“妈妈,过几天就是你44岁的生日,儿子是个男子汉了,也能赚钱给妈妈过生日了。”原本在气头上的左敦平听了这话,早已经泪流满面,她翻身起床,用手抚摸着儿子满是灰尘的脸,颤颤巍巍地说:“遭这么大的罪,都怪妈妈说话太重,孩子,你想写就写吧!”蕴涵把剩下的15元钱交给母亲,然后保证说:“妈妈,我再也不和你赌气出走了,再也不惹你生气了,这是儿子挣的钱,明天你买点猪肉补补身子吧!”蕴涵还在蛋糕上插满了蜡烛,拖着妈妈过来许愿。左敦平拉着儿子的手说:“妈妈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你天天健康早日成才!”
北京出书赚取稿费为母亲治病
左敦平虽然同意儿子写小说,但限制他必须是在假期里写,不能耽误了学业。2006年的暑假,曹蕴涵成天待在家里,不停地写着。对于少年蕴涵来说,写小说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和健康,他一天要花上10多个小时来写作,由于用眼过度,他的眼睛常常感到瑟瑟的肿痛,后来实在撑不下去了,才到附近的一家小诊所就医。医生非常严肃地告诉他,如果再这么不要命地用眼,就会变成重度近视眼。听了医生的话,蕴涵吓得整整一天没再敢碰小说,可是晚上大脑一进入小说中的人物世界,他的手就开始痒痒,欲罢不能,只得翻身起床挑灯疾书。
那个暑假,蕴涵整个人好像进入到一种痴迷疯狂的状态中,白天吃饭想着小说的事情,连晚上睡觉做梦也是小说人物,常常是睡到半夜醒来,突然想到什么好的词句或情节,马上从枕头底下拿出纸和笔记下来。有一次,蕴涵要写一段主人公登山的情节,但是写了很多次都不能让自己满意。为了真真切切体验一把登山的感觉,蕴涵冒着38度高温,骑着自行车到15公里外的肥西紫蓬山爬山体验。爬到山顶后,终于找到了灵感,他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一气呵成,那种感觉真是畅快淋漓啊!每写完一章,妈妈总是第一个读者,儿子的小说给病痛中的母亲带来了无限的欢乐。这样,到当年8月,书稿全部完成,共15万字。小说中的主人公阿风无数次冒险,出生入死制服了无数个妖魔鬼怪,为消灭不死之魔,阿风在险恶和困苦中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磨练成胆识过人、除恶去邪的民间英雄。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罗列了各种妖魔鬼怪和各种降魔手法,想象力非常大胆丰富。书里书外,异曲同工,阿风的母亲非常伟大,但受人控制,阿风誓言即使是赔了生命也要救回母亲。现实生活中,敏感内向的蕴涵,变身为书中无所不能的阿风,在奇幻的世界中自由驰骋,发誓要救回自己的母亲。
左敦平想让儿子的价值能体现,开始积极寻找出版机构。那段时间,左敦平每天的重要工作就是拖着病体,拎着3公斤重的打印书稿,走遍合肥的各家出版社。然而,投稿十多家,碰壁十余次,写书难,出书更难!无心插柳柳成荫。直到去年下半年,左敦平一个20多年未见的中学同窗梅子寒,突然打电话告诉左敦平要从北京回老家来探亲,顺便取道来合肥来探望她这个老同学。左敦平当时病得不轻,她说:“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想让我这种病态影响你们的心情。”同学一听急了,赶紧说:“你如果生活得好,我们不见你也就罢了,可是你现在生活得不好,我们理所当然要来看看你。”当梅子寒看到昔日的校花被病魔折磨的不成人样,体重不足100斤时,这个北京小有名气的律师同窗拉着她的手哭了。当梅子寒了解了同窗的一切,随后看到《阿风之冒险记》后大为赞赏,她决定将这部手稿带到北京去,给那里的出版社看一下。后来中国文联出版社的一位负责人了解了蕴涵的事迹,感动于一个少年竟然能有这样的孝心,看了手稿后,他立即决定出版。曹蕴涵的梦想终于开花了,按照约定,根据销售情况,曹蕴涵将得到一笔不菲稿酬。
2007年6月,曹蕴涵在学校收到一个包裹,纳闷中打开一看,竟然是北京寄来的样书,印刷后14万字!看着手稿变成了书册,蕴涵惊喜的头皮一阵阵发麻发炸,“天哪,这不是做梦吧?”曹蕴涵百感交织,他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妈妈。“是的,蕴涵是妈妈心目中最完美的骄傲!”左敦平双手捧着孩子的脸,也忍不住喜极而泣。同学和老师间也竞相传阅着曹蕴涵的新书,直夸他写得好。一个农家初三学生竟然在北京出书了,这个爆炸性的消息迅速传遍了附近的大街小巷和老家亲朋好友,他们纷纷前来祝贺慰问才子曹蕴涵和左敦平。当地的一个企业老板得知后,也多次给左敦平打电话说:“你丈夫可以在我企业上班,办理各项社会保险,曹蕴涵一直到大学的学费都由我负责!”可奇怪的是,左敦平却拒绝了老板的好心,她不肯把自己的地址告诉好心的老板。这个坚强自尊的女性的解释是:“我只要一生病就从不出自家屋子,我不想让不健康的形象影响社会上任何一个人,这个社会和亲友已经给我们太多的关爱了,虽然我们看病还欠债9万多元,可我们还没到那种走投无路的绝境,我实在不想欠社会太多的爱心,我怕将来没机会偿还啊!”原来蕴涵学校知道了他家的情况后,减免了蕴涵很多学杂费用,而且还有很多人来帮助他们家。这些,他们一家人都一笔笔记下了,左敦平说等儿子长大有能力了,要全部还掉。
目前该书首版2000册每本定价18元,卖得非常好。安徽一家图书城得知这个消息后,辗转找到左敦平表示想策划个曹蕴涵签名出售会,为她的儿子造势扬名。可左敦平却说:“作品太稚嫩了,孩子的路才刚刚开始,不能把他捧得太高了。”北京的出版社和同学多次打电话来要左敦平提供银行卡号,好给她儿子汇额外的稿费,可左敦平又拒绝了:“同学为儿子出书付出那么多,即便是有点微薄的奖励,干脆就请出版社的老师们还有北京的同学吃饭吧。”
这本书的出版,更加坚定了曹蕴涵决心走写作这条路的决心。今年中考过后,蕴涵以优异成绩考取合肥一所重点高中。整个暑假,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写,一个月后,10多万字的《阿风之冒险记》的续集《阿风之寻母记》已经完成。左敦平看了这部书稿后,表扬儿子说:“如果说《阿风之冒险记》是个贪玩孩子的心路历程的话,《阿风之寻母记》更加成熟了,作品有了更多对现实的思考。”中国文联出版社的负责人在第一本书出版后多次来电话说,只要曹蕴涵愿意去北京,出版社将推荐编辑老师让他跟随学习创作。这次左敦平决定让儿子在暑假带着续集作品和书画作品去北京,接受一些老师们的点拨,并商讨一下第二部书的出版事宜,“孩子该去北京开拓下视野,接受新思维了。”
《阿风之冒险记》在合肥的书市卖得很不错,左敦平很欣慰,“儿子的创作之路让我看到了希望,已经使我在精神上战胜了病魔,以前我每天都睡在床上无事可做,席子都睡烂了。现在可以看看儿子的书,心情好很多,血糖也控制住了,冠心病也很少发作,体重恢复到60多公斤。这些都要感谢儿子。”其实,这也是曹蕴涵写作的初衷啊。
关于母爱的故事合集4
山里有个狐狸窝。小狐狸正在窝里哭:“饿,我饿!”
狐狸妈妈赶紧说:“宝宝别哭,妈妈这就给你弄好吃的来。”小狐狸这才止住哭声。
“妈妈去给你摘串好吃的葡萄来。”狐狸妈妈说着,去寻找葡萄了。
小狐狸乖乖地等着妈妈回来。一个小时过去了,妈妈没有回来。两个小时过去了,窝外静悄悄的。三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一点动静。小狐狸饿得受不了,又哭起来:“啊,我饿,饿极啦!”
再说狐狸妈妈吧。狐狸妈妈拼命地跑着,想去找一串又大又香甜的葡萄。它跑过一座山,又跑过一座山,跑完第三座山,才好不容易看见一片葡萄园。
“对不起,我的孩子饿得直哭,让我摘一串葡萄吧!”狐狸妈妈说完,跳上一棵葡萄树,摘了一大串葡萄。
狐狸妈妈把葡萄叼在嘴里,连忙往回跑。翻过一座山,又翻过一座山,最后翻过第三座山。自己的家就近在眼前了。
狐狸妈妈想:在我去摘葡萄的这段时间里,孩子会不会被可怕的老鹰什么的叼走呢?
这时候,窝里传来了小狐狸呜呜的`哭声,狐狸妈妈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可一下子,狐狸妈妈忽然感到浑身上下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口里叼的葡萄变得很重很重,重得简直叼不住了。
“哎呀,累死了!”狐狸妈妈把葡萄放到一棵大树下,准备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传来了汪汪的狗叫声。不好!猎人已经带着猎狗来了。怎么办?狐狸妈妈生怕小狐狸被打死,根本顾不上危险,放声大叫起来,
“宝宝,危险!快跑啊!”
小狐狸在窝里听见妈妈的叫声,吓了一跳。赶紧起来,没命地朝山里跑去。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这句话是妈妈在危险的时候喊的。
从那以后过了好长好长时间,狐狸妈妈始终没有回来。小狐狸到处找妈妈,就这样一天一天地长大了。
有一天,小狐狸来到了以前和妈妈一起住过的那个窝附近,它发现一棵大树下长了一株葡萄。葡萄藤盘在大树上,结了许多许多可爱的葡萄。
“这地方怎么会有葡萄呢?”小狐狸感到很奇怪。
它摘下一串葡萄吃了起来。啊,多么好吃的葡萄呀,个儿大而且汁甜。
小狐狸狼吞虎咽地吃了好多好多。吃着吃着,它忽然想起了妈妈说过的话:“宝宝别哭,妈妈这就给你弄好吃的来。”小狐狸一下子明白了这里长葡萄的原因了。
为了向现在仍不知道下落的妈妈表示感谢,小狐狸放开嗓子大叫:“谢谢您啦!”
人们都说,妈妈的爱是世界
上最伟大的爱,因为只有妈妈才舍得为儿女付出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
小狐狸的妈妈就是一位好妈妈,她连跑三座山,只是为了给小狐狸摘一串葡萄,为了救小狐狸,她自己死掉了。
小狐狸感觉到了,可爱的小朋友,你们感觉到了吗?记得向妈妈说声“谢谢您啊”!
关于母爱的故事合集5
有一次,一位老乡从集市上买回来几条活鲶鱼,照例放在大锅里烧水活煮,眼看着鱼在沸水中狂蹦乱跳,绝望地探出头来,大口地呼吸着空气。
但其中有一条鱼与众不同,她没有挣扎,也没有本能地探头出水,而是将头和尾贴在烧热的锅底,并极力把腹部露出水面。
老乡好奇地观察着这一切,心里很纳闷。他试着用筷子帮助一下那条自讨苦吃的鲶鱼,让它的脑袋浮出水面,但是她很快又回复原状。水渐渐滚开了,那条鲶鱼的头部和尾巴已经被高温的铁锅烫得焦糊,但肚子基本没变样。
把鱼捞出锅后,老乡迫不及待地先把那条“笨鱼”破开,想看看她到底是什么“毛病”。雪白的肚皮象窗帘似的拉开,里面露出一团团大米粒一般透明的鱼籽。
老乡全家都傻眼了,那一锅鱼据说他们没敢吃一口,而是象出殡一样送进了大海。事情传开去,乡亲们啧啧称奇,有的甚至唏嘘不已。从那以后,煮活鱼的做法在那里绝迹了。
关于母爱的故事合集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