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范文精选
相关文章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是我们这辈子最爱我们的人,自从有了我们,她便不在牵挂自己,她的牵挂就全在了我们身上。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追忆母亲的短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追忆范文精选 1
我在梦里见到您慈祥的目光,您那温馨的笑容温暖着我的心,耳边轻轻回响起我反感的唠叨声如今现在听起来感觉是那么亲切。
孤独的站在窗前心中难平静您的养育恩情我无法报答轻弹曲韵梦中送怀念在心头现在只有一个人偷偷的哭泣。
期盼您在天堂过的很如意!儿女会为您祈祷一路走好!如今只剩下永久的回忆。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是多么的甜蜜,希望您在天堂
过的很如意。
儿女会为您祈祷一路走好!
如今只剩下永久的回忆,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是多么的甜蜜。
冰冷的泪水以模糊我的视线想您念您在梦中精神以恍惚看到母亲的白发晚风中飘拂明净月亮被冷风吹得以破碎。
温暖的话语慈祥的笑容已经离我远去离我远去
但愿有来生愿做您的儿女今生养育的大恩来世报答。
希望您在天堂过的很如意.儿女会为您祈祷一路走好如今只剩下永久的回忆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是多么的甜蜜
希望您在天堂过的很如意儿女会为您祈祷一路走好!
希望您在天堂过的很如意儿女会为您祈祷一路走好!
儿女会为您祈祷一路走好!
追忆范文精选 2
敬爱的父亲大人,您就这样悄然地去了另一个世界,风树之悲,千万声的呼唤,也无法唤回您的生命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在泪眼中,您还是那样的慈祥,您总是穿着那套蓝色的中山装出此刻我们的梦境里,我们不相信,您已经离开我们了。怎样能忘记2012年农历3月28日下午的5点47分,您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兄妹唯有泪千行。悲心长泪忆我父,摧肝裂胆思音容。
父亲大人,您平凡的一生是用善良和朴实来书写的。您虽言语不多,却处处充满睿智。您,一个耕田犁园的农夫,凭着自己一手的好农活,养活了一家人,撑起了一片天地,我们兄妹三人在您和母亲的呵护下,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您一生最大的官职就是生产队的仓管员,因为您的无私,因为您的老实,才获得了这个职位,这是大家对您的信任。此刻您的曾孙女也已经两岁了,父亲大人,您也能够含笑九泉了,您就安心地一路远行吧,去那个极乐世界好好地生活,别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了。您的子孙会在您的庇护下,健康地成长,平安地生活,正直地做人。
父亲大人,您深爱着您脚下的这片土地,一生勤耕不息,直到生命的最后尽头,您还在喂鸡养鸭,自己舍不得吃,总是把最好吃的送给您的子孙。惭愧阿,我们并没有给您多少的回报。在您罹患恶病的90天里,有72天的时间,您是在母亲的帮忙下自理生活的,唯有最后的18天,我们才守在您的床前,尽了儿女的一份微薄之力,我们愧对您老人家。父亲阿,您在临走之前还一再叮嘱我们要勤俭办丧事,在生命之灯即将燃尽之时,您仍然惦记着这个家,惦记着您的子孙。
父亲大人,您一生对我们兄妹的好,我们永久铭记在心,您从不打骂我们,您尊重我们的选取,支持我们的事业。曾记得,您经常下河捕鱼摸螺,讨小海赶潮水地为我们淘来美味佳肴。您心灵手巧,修瓦补箩,砌砖筑墙,样样都是能手。您经常帮忙邻里,74年的岁月,您从未与别人吵过架,为人之善,做人之正,堪称典范。在您老人家病痛期间,有关领导,亲朋好友,邻里老友前来探望您,他们都念叨着您的好,您的善。父亲大人,您平凡的一生又是多么地不平凡。我们必须会继承您的遗志,光大您的美德,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
amp;ldquo;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大人您走后,我们无数次在心中念着这句话,无数次任悲泪长流,让思念永驻。而今我们再怎样呼唤父亲也不能回应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痛心疾首,心如刀绞!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返哺之情,何况人呢儿女不孝,未能在床侧朝夕伺候,空留孝心,愧对父恩!如今梦境缥缈,纸灰摇曳,我父何在悔!痛!未能朝夕陪伴。此时儿女哽咽难耐,眼泪奔涌而出,数次失声,真想大声疾呼父亲安在
父恩如山高,高不可攀;父恩似海深,深不可测。父恩何报呜呼!一腔悲情何日能谴数行泪水今朝尽流。如今难睹我父音容,不尽为儿女之孝道,欲想念只有合目追思,长痛在心!
纸短情长,笔拙意远,十分才思不尽我父滴水之恩,万千泪水难报我父养育之情。胸闷难耐,思情难排,寥寥数语,权泄寸寸相思之苦,且谴片片追念之郁。
悲哉,善良的父亲,
哀哉,痛楚的心灵!
夏风炎热,呜咽着儿女无尽的悲伤,
流云无语,带走了我们永久的牵挂。
尊敬的父亲,您太累了,您是需要休息了,安息吧,父亲!我们相信,逝去的只是您衰弱的身体,升华的将是您永恒的灵魂。让您的灵魂如同春日的朝晖永久照耀着您的子孙,保佑我们这个大家庭,世世生息,代代繁衍,人人健康,处处平安,家家和睦。
尊敬的父亲,您一路走好,安息吧!
追忆范文精选 3
清明节前,我从广州回到老家白莲河,给我逝去39年的母亲及其他过世的亲人扫墓。39年来,尽管世事变幻,物换星移,但是,母亲在我心中的情结却永远挥之不去。
1975年,我还在黄冈师范学校读书,3月19日(农历2月初七)晚上10点多钟,我和同学正在紧张地准备校运动会开幕式,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母亲去世了。我虽然知道母亲病危,但是还是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晚上我躺在学生宿舍的被窝里偷偷哭了一整夜。那时还是交通、通讯十分落后,每天去县市的班车只有一趟,第二天的客票早在头天卖完了,幸运的是我终于找到一位好心的货车司机,在他的帮助下,天黑赶回了家乡。只见父亲带着3个年幼的妹妹和6岁的弟弟早已等候在村头。此时,我才知道交通和通讯不畅,耽误了我两天的时间,母亲已经入土下葬了,顿时我感觉天旋地转、五雷轰顶和父亲他们哭作一团。
母亲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为儿女操劳的一生。1925年,农历7月21日,母亲出生在浠水县蔡河镇官塘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兄弟姐妹5人,母亲是长女,13岁外公就去世了。母亲小时候,受尽苦难和生活的折磨,为了生存3岁就跟着外婆学习纺线织布、挑花做鞋,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天不亮就起床,鸡不啼不睡觉。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小姨在饥寒交迫中夭亡,外婆也在过渡劳累中去世。由于长期劳累,缺乏营养,母亲从小患上了支气管哮喘病,身体十分柔弱,解放后又接连生下我们兄弟姐妹6人,家大口阔,过着艰难困苦的日子。“四年三灾”时期,全家伴着糠菜、喝着粥水度日,母亲和父亲经常把碗面上的清水喝完,把碗底里的几粒稀粥留给我们儿女,含辛茹苦地抚育着我们成长。
母亲精打细算,勤俭治家。洗脸毛巾总是剪成两截使用,家里虽然穷,她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我们的衣服破旧了,她补了又补,洗干净了再让我们穿上。哥哥的衣服小了,改成弟弟穿,姐姐的衣服小了,改成妹妹穿。她说:“新三年,旧三年,补补纳纳又三年”,其实我们家的衣服何止穿九年。父亲有件外衣,穿了20年,直至母亲去世很多年后,这件由母亲亲手打满了补丁的衣服,父亲舍不得丢掉,还经常穿在身上。母亲很会做鞋,全家人穿的鞋子都是母亲做,我们慢慢长大了,鞋子破得快,母亲要铁匠打了一个T字形的鞋座,到商店买了钉锤、钉子,锥子、钳子等修鞋工具,自己修、自己补、自己订,既省事又节约。现在家里没有人穿旧鞋了,母亲的补鞋工具一直保留在家中,成了我们教育孩子的“文物”。
母亲为人善良贤惠。那些年我们国家穷,经常有逃水荒和要饭的上门,母亲总要挤出一碗半碗来接济这些人。有一次,一个要饭的老太婆病倒在村边的路旁,母亲把她叫到我家,给她烧水、做饭,直到第二天下午,老太婆身体好转了才离开我家。我家隔壁有个伯母,双眼失明了,伯父早年亡故,伯母带着两个儿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母亲经常接济他们一家。母亲对别人那么大度,而对自己却十分“小气”,从来舍不得为自己花一分钱,经常卖完菜再饿着肚子回家。我的祖父去世很早,祖母改嫁邻村,母亲经常去那里看望她,有好吃的总不忘留给祖母,祖母也很爱母亲,多少年来,婆媳之间象母女一样,相处十分融洽。祖母病重之时,母亲要父亲把祖母接回家中照料,直至祖母在家去世,亲戚朋友和四乡八里都称赞母亲善良贤惠,品德高尚。
母亲虽然没有读书,但是她很有见识,经常给我们讲故事,如“凿壁偷光”、“孔融让梨”的故事都是我很小的时候,母亲讲给我听的,我至今不忘。她用这些故事教育我们,让我从中领悟了发奋和做人的道理。尽管家境贫寒,她和父亲坚持要我们读书 。1968年,家庭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我辍学在家劳动。1970年,母亲顶着重重压力,到生产队和大队干部那里求情,让我又回到了学校,最后完成了初中至高中的学业。为了供我们读书,母亲修好坏掉多年的织布机,起早睡晚,白天在队里劳动挣工分,晚上在家纺线织布,还要养猪、养鸡、耕地种菜,整天忙个不停,哪怕是过年过节,从没空闲之时。她和父亲用他们那瘦弱之躯支撑着我们的家,为我们营造避风遮雨的港湾,用他们生命的雨露滋润着我们成长。她用自己一辈子的心血和汗水诠释着无私的母爱。
小弟弟出世以后,母亲的身体逐渐支撑不住了,支气管哮喘一直折磨着她。寒冷的冬季是母亲最为难受之时,她常常夜间发病,咳喘不停,胸闷闭气,呼吸困难。我清楚地记得多少次深更夜静,我和哥哥摸黑去医院请医生为母亲救急,多少次我们父子抬着母亲赶往医院就医。全家人想尽千方百计为母亲治病,可是母亲的病反反复复没有根本好转,后来支气管哮喘又发展到肺气肿 ,由于肺部长期肿大压迫肝脏,致使母亲肝脏坏死。
1975年春节前后,母亲已经骨瘦如柴,奄奄一息了,我知道留给母亲的日子已经不多,特请假在家陪伴母亲。我想着自己即将走向社会,参加工作,能够报答母亲的时候,而母亲却等不到这一天,看到母亲那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而我却束手无策,只有流过不停的眼泪,我多么痛恨自己无能,痛恨无情的病魔。半个月过去了,母亲怕耽搁我的学业,数次催促我去上学,我知道这是母亲最后能够为儿子做到的,只好听从母亲,离开了家乡。最后母亲为我们耗尽了生命的光华,给儿女们留下伟大无私的母爱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安详地走了。她用自己的一切为我们铺就了一条人生之路,她和父亲对我们的爱,我们倾其一生也无法报答,我们这辈子欠他们的太多太多。
多年来,我写了很多的文章,更想写我的母亲,可是每次动笔却发现是那么的艰难。一提起笔来就心痛了,泪眼模糊了,思绪混乱了,辛酸的泪水湿透了眼睛,湿透了心灵。39年来我经常梦见母亲,她还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每次醒来都让我心碎泪流,更让我心痛、思念、牵挂母亲。
今天是母亲节,天上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心中思绪起伏,泪水蒙蒙。我终于在凌乱的往事中,平静了思绪,鼓起了勇气再次揭开尘封已久、让我心痛的思念和回忆,以此纪念逝去39年的母亲。祝愿她在天国母亲节快乐!
追忆范文精选 4
正月十二是爸爸的祭日,爸爸离开我们两周年了。爸爸的祭日,我在四川不能回家为爸爸上坟扫墓,不能在他的坟前为他烧几摞纸钱,哭他几声。我的心里头别的悲苦,几夜都没有合眼。所以我借此网络写写我对爸爸怀念之情,告知九泉之下的父亲!
爸爸的一生我就用这十个字来概括;“平凡而伟大,勤劳又朴实。”爸爸生长在战乱年代,在他小时候爷爷就离开了人世,奶奶领着几个没有成年的孩子,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十几岁爸爸就成了家中的顶梁柱。饱受了人间的疾苦,这也培养了他那坚忍不拔的性格。
从我记事起爸爸就独自支撑着十口之家,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在挣工分的年代,爸爸从来舍不得耽误一个工,整天在队里干着,一年到头却连口粮都挣不回来。只有靠家养两头猪,几只兔子维持家里的开销。
爸爸特别能吃苦,曾记得七二年的冬天。天特别的冷,雪下的特大,白茫茫的,道路上全是厚厚的冰。队里的活已经接近尾声,却没有钱给社员分红,只好派车进城拉脚。天寒地冻的,没有人愿去。可爸爸为了这个家,为了每天八角钱的出差费。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家,在那寒冷的冬天里,妈妈和我们每天都盼着爸爸早点回家。可他整个冬天都在外面坚持着,直到大年二十七才回来。
在那贫穷的年代,不但吃粮难以糊口,就连烧柴也都难维持。爸爸为了这个家,把一年队里分的柴草能卖的都卖掉,靠捡供家里的烧柴。春天打垄到夏天犁地,爸爸利用田间休息的时间,在新犁出的垄勾里捡犁出的茬头。有时太累了就把捡的柴草放在爬犁上拉着,可时间一长,就有人告诉了队长。队长是个不讲情面的人,当着社员的面把爸爸痛骂了一顿。从那天起,爸爸每天捡的柴草只好用肩扛着。
不管生活怎么坚难,爸爸都咬着牙坚持过来了。到了七七年,我和哥哥都回家参加了队里的劳动,我们家生活确实有了改变。爸爸就把心用在养兔子身上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养兔能手。并且引来了公社电台的采访,还上了致富带头人的光荣榜。
到了七九年,爸爸终于退出了集体,成了养羊的专业户。一天风里来雨里去的,严寒的冬天爸爸也坚守在空旷的田野里,看着他那一群绵羊。爸爸的辛苦换来了家里的富有。到了八几年,家里的存款已超过万元,真的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爸爸放羊的生活持续了十几年,生活富裕了,爸爸的身体也累坏了。爸爸的一生太勤劳了,勤劳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爸爸胳膊弯了腿也累弯了,还患了心脏病。他难以接受疾病的折磨,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一度出现了轻生的念头。在妈妈的细心照顾和儿女们的关心下,爸爸的病情有了好转。到了九六年一个特大的喜讯,姐姐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爸爸的精神彻底的振奋了起来。从那以后,我们姐弟七人生育的十三个孩子每年都有考大学的,爸爸以此为荣,到处讲给别人,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记得在爸爸病重期间,儿子去看他,他拉住儿子的手关切的问:“小宇,能不能考上大学?”我儿子坚定的回答“能”,爸爸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每当回忆起我的爸爸,每件往事都让我终生难忘。
追忆范文精选 5
清明节前,我从广州回到老家白莲河,给我逝去39年的母亲及其他过世的亲人扫墓。39年来,尽管世事变幻,物换星移,但是,母亲在我心中的情结却永远挥之不去。
1975年,我还在黄冈师范学校读书,3月19日(农历2月初七)晚上10点多钟,我和同学正在紧张地准备校运动会开幕式,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母亲去世了。我虽然知道母亲病危,但是还是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晚上我躺在学生宿舍的被窝里偷偷哭了一整夜。那时还是期间,交通、通讯十分落后,每天去县市的班车只有一趟,第二天的客票早在头天卖完了,幸运的是我终于找到一位好心的货车司机,在他的帮助下,天黑赶回了家乡。只见父亲带着3个年幼的妹妹和6岁的弟弟早已等候在村头。此时,我才知道交通和通讯不畅,耽误了我两天的时间,母亲已经入土下葬了,顿时我感觉天旋地转、五雷轰顶和父亲他们哭作一团。
母亲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为儿女操劳的一生。1925年,农历7月21日,母亲出生在浠水县蔡河镇官塘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兄弟姐妹5人,母亲是长女,13岁外公就去世了。母亲小时候,受尽苦难和生活的折磨,为了生存3岁就跟着外婆学习纺线织布、挑花做鞋,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天不亮就起床,鸡不啼不睡觉。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小姨在饥寒交迫中夭亡,外婆也在过渡劳累中去世。由于长期劳累,缺乏营养,母亲从小患上了支气管哮喘病,身体十分柔弱,解放后又接连生下我们兄弟姐妹6人,家大口阔,过着艰难困苦的日子。“四年三灾”时期,全家伴着糠菜、喝着粥水度日,母亲和父亲经常把碗面上的清水喝完,把碗底里的几粒稀粥留给我们儿女,含辛茹苦地抚育着我们成长。
母亲精打细算,勤俭治家。洗脸毛巾总是剪成两截使用,家里虽然穷,她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我们的衣服破旧了,她补了又补,洗干净了再让我们穿上。哥哥的衣服小了,改成弟弟穿,姐姐的衣服小了,改成妹妹穿。她说:“新三年,旧三年,补补纳纳又三年”,其实我们家的衣服何止穿九年。父亲有件外衣,穿了20年,直至母亲去世很多年后,这件由母亲亲手打满了补丁的衣服,父亲舍不得丢掉,还经常穿在身上。母亲很会做鞋,全家人穿的鞋子都是母亲做,我们慢慢长大了,鞋子破得快,母亲要铁匠打了一个T字形的鞋座,到商店买了钉锤、钉子,锥子、钳子等修鞋工具,自己修、自己补、自己订,既省事又节约。现在家里没有人穿旧鞋了,母亲的补鞋工具一直保留在家中,成了我们教育孩子的“文物”。
母亲为人善良贤惠。那些年我们国家穷,经常有逃水荒和要饭的上门,母亲总要挤出一碗半碗来接济这些人。有一次,一个要饭的老太婆病倒在村边的路旁,母亲把她叫到我家,给她烧水、做饭,直到第二天下午,老太婆身体好转了才离开我家。我家隔壁有个伯母,双眼失明了,伯父早年亡故,伯母带着两个儿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母亲经常接济他们一家。母亲对别人那么大度,而对自己却十分“小气”,从来舍不得为自己花一分钱,经常卖完菜再饿着肚子回家。我的祖父去世很早,祖母改嫁邻村,母亲经常去那里看望她,有好吃的总不忘留给祖母,祖母也很爱母亲,多少年来,婆媳之间象母女一样,相处十分融洽。祖母病重之时,母亲要父亲把祖母接回家中照料,直至祖母在家去世,亲戚朋友和四乡八里都称赞母亲善良贤惠,品德高尚。
母亲虽然没有读书,但是她很有见识,经常给我们讲故事,如“凿壁偷光”、“孔融让梨”的故事都是我很小的时候,母亲讲给我听的,我至今不忘。她用这些故事教育我们,让我从中领悟了发奋和做人的道理。尽管家境贫寒,她和父亲坚持要我们读书 。1968年,家庭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我辍学在家劳动。1970年,母亲顶着重重压力,到生产队和大队干部那里求情,让我又回到了学校,最后完成了初中至高中的学业。为了供我们读书,母亲修好坏掉多年的织布机,起早睡晚,白天在队里劳动挣工分,晚上在家纺线织布,还要养猪、养鸡、耕地种菜,整天忙个不停,哪怕是过年过节,从没空闲之时。她和父亲用他们那瘦弱之躯支撑着我们的家,为我们营造避风遮雨的港湾,用他们生命的雨露滋润着我们成长。她用自己一辈子的心血和汗水诠释着无私的母爱。
小弟弟出世以后,母亲的身体逐渐支撑不住了,支气管哮喘一直折磨着她。寒冷的冬季是母亲最为难受之时,她常常夜间发病,咳喘不停,胸闷闭气,呼吸困难。我清楚地记得多少次深更夜静,我和哥哥摸黑去医院请医生为母亲救急,多少次我们父子抬着母亲赶往医院就医。全家人想尽千方百计为母亲治病,可是母亲的病反反复复没有根本好转,后来支气管哮喘又发展到肺气肿 ,由于肺部长期肿大压迫肝脏,致使母亲肝脏坏死。
1975年春节前后,母亲已经骨瘦如柴,奄奄一息了,我知道留给母亲的日子已经不多,特请假在家陪伴母亲。我想着自己即将走向社会,参加工作,能够报答母亲的时候,而母亲却等不到这一天,看到母亲那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而我却束手无策,只有流过不停的眼泪,我多么痛恨自己无能,痛恨无情的病魔。半个月过去了,母亲怕耽搁我的学业,数次催促我去上学,我知道这是母亲最后能够为儿子做到的,只好听从母亲,离开了家乡。最后母亲为我们耗尽了生命的光华,给儿女们留下伟大无私的母爱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安详地走了。她用自己的一切为我们铺就了一条人生之路,她和父亲对我们的爱,我们倾其一生也无法报答,我们这辈子欠他们的太多太多。
多年来,我写了很多的文章,更想写我的母亲,可是每次动笔却发现是那么的艰难。一提起笔来就心痛了,泪眼模糊了,思绪混乱了,辛酸的泪水湿透了眼睛,湿透了心灵。39年来我经常梦见母亲,她还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每次醒来都让我心碎泪流,更让我心痛、思念、牵挂母亲。
今天是母亲节,天上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心中思绪起伏,泪水蒙蒙。我终于在凌乱的往事中,平静了思绪,鼓起了勇气再次揭开尘封已久、让我心痛的思念和回忆,以此纪念逝去39年的母亲。祝愿她在天国母亲节快乐!
追忆范文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