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神话故事

简短神话故事四年级整理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神话故事是处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蛮荒时代的人们凭借幻想支配自然、征服自然而创作的,是人类最早的艺术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学的先河,关于精彩的神话故事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六年级编写神话故事,欢迎查阅。

简短神话故事四年级整理推荐 1

最早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后来,才发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上,已发现用火的痕迹,说明那时候已经知道利用火)。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可是原始人开始看到火,不会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挺香。经过多少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又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ì)敲敲打打,敲出火来。这就懂得了工人能够取火(从考古材料发现,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劳动人民,但是传说中又说成是一个人,叫做“燧人氏”。

人工取火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从那时候起,人们就随时可以吃到烧熟的东西,而且食物的品种也增加了。据说,燧人氏还教人捕鱼。原来像鱼、鳖、蚌、蛤一类东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办法,就可以烧熟来吃了。

传说中的神农氏还亲自尝过各种野草野果的味儿,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碰到有毒的。他不但发现了许多可以吃的食物,还发现了许多可以治病的药材。据说,医药事业,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从有巢氏到神农氏,这些传说中的大人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是从构木为巢,钻木取火,一直到渔猎、畜牧,发展农业,反映了原始人生产力的发展,倒是有一定道理的。公元1952年,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了一处大约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村落遗址。从遗址中发掘出来的东西,知道那个时期的人已经学会饲养跟农耕了。

简短神话故事四年级整理推荐 2

太阳神炎帝是女娲神升 天若干年后,又出现在大地的一位大神。他和他的玄孙火神祝融共同治理着南方一万二千里的大地,是南方的上帝。

炎帝曾是位非常慈爱的大神。当他出现在世的时候,大地上的人类由于生育繁多,自然界生产的食物已经不够人们吃了,于是,仁爱的炎帝便教给人类如何播种五谷,收获五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换取生活所需要的一切。

当他要教给人类种五谷时,从天空纷纷降落下许多谷种,他把这些谷种收集起来,播种在开垦出来的土地上,一次,他看到一只遍身通红的鸟,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禾苗在空中飞过,穗上的谷粒落在地上,炎帝把它们拾起来种到了田里。这些谷物长成后,人们吃了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可以长生不死。人类从此有了足够的粮食,生活就十分安定了。

那时候,人类共同劳动,互相帮助,既没有主人,也没有奴隶,人们收获的果实大家平均分配,感情像亲兄弟姐妹一般亲密。为了能让人类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炎帝又让太阳发射出足够的光和热,使五谷孕育生长,使人们生活在灿烂、温暖的光明中。从此,人类再也不愁衣食,人们非常感谢炎帝的恩德,便尊称他为“神农”。那时,炎帝的样子是牛头人身,这大约是与他的这一贡献分不开的。

炎帝不但是农业之神,他同时又是医药之神。因为,太阳光是健康的源泉。炎帝有一根神鞭,被称做“赭鞭”。他用这根鞭子来抽打各种各样的药草,药草经过赭鞭的抽打,有毒无毒或寒或热的各种药性就自然地呈现出来。于是,他就根据这些药草的不同药性来给人们治病。为了更加确定药性,他还亲自去品尝百草。为了尝药,曾在一天里中毒过七十多次。一次,他尝了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竟然被烂断了肠子。

炎帝看到人类衣食虽然富足了,但在生活上却还有许多不方便,于是又让人们设立了市场,把彼此需要的东西拿到市场上来交换。在市场上,可用五谷换兽皮,或用珍珠交换石斧等。有了这种交换,人们的财富更丰富了。那时没有钟表,也没有其他记录时间的方法,凭什么来确定交换的时间呢?人们又不能放下手中的劳动整天地守在市场上。于是,炎帝又教给人们一个方法,当太阳照在人们头顶上的时候,就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过了这段时间,大家便自动离去,也就是散市了。人们实行起来,感觉到真是又简便,又准确。

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后代也为人类做出了许多贡献。如他的重孙殳制作了射箭用的箭靶;鼓和延又制作出了一种叫“钟”的乐器,后来,他们两人又经过努力,制作了许多歌曲,使音乐在人间得到普及。

简短神话故事四年级整理推荐 3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样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简短神话故事四年级整理推荐 4

泰山有个小伙子叫石敢当,他上山砍柴时遇到一个道士,道士教给他一身武艺和一些道术。

有一年,泰安城的员外家里突然出现了妖怪,这个妖怪经常骚扰员外的女儿。员外请了很多道士作法,都拿妖怪没办法。看着奄奄一息的女儿,员外急忙四处贴告示:“谁能降妖,一定重重酬谢。”

石敢当看见了,想道:“什么妖怪竟敢害人,我倒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他揭下了告示,来到了员外的府上。

员外见石敢当只是一个年轻小伙子,心想:“那些道行深的老道都不能降妖,他年纪轻轻能行吗?”可当时实在想不出其他方法,只得让石敢当试一试。

石敢当先是在员外家里贴了很多符咒,然后埋伏在房间里。

到了晚上,那妖怪又来到了员外府上,他看到咒符,以为和以前一样,并没有太在意。妖怪刚一进屋,就听见门后的人大喝一声:“你是哪里的妖怪?”这时,一道白光刺向妖怪,吓得他赶紧跑开了。

石敢当立即前去捉妖,妖怪一看是石敢当来了,吓得逃之夭夭。可石敢当刚刚离开员外府,妖怪又来了。妖怪趁石敢当不在,就出来捣乱。就这样一个追一个逃,花费了很长时间都没有结果。石敢当想:“我得想出更巧妙的方法。”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个好主意。

第二天,石敢当让大家在城门口写上“石敢当”三个大字,那妖怪见了一定不敢再进城作怪。果然,从那以后,泰安城再没出现过妖怪。

石敢当与妖怪斗争,不仅靠勇气,还靠智慧。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勇气和智慧,如果能把这两样合理地结合起来,取得成功就更容易了。

简短神话故事四年级整理推荐 5

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孤儿,是好心的邻居们收养了他,才使他长大成人。小伙子长到二十来岁时,就在村边搭了两间茅屋,开始独立生活了。无论谁家遇到了困难,他都会热心地帮助,大家都夸小伙子是个勤劳、善良的孩子。

他每天早出晚归地辛苦耕种,但是忙了地里的活儿,顾不上屋里的活儿,经常吃凉饭、剩菜。有一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家,看见路边有一只很大的田螺,出于好奇,他就将这只田螺带回家,把它养在水缸里。

第二天,小伙子照旧到地里去干活儿,可是当他回到家,准备做饭时却发现,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了。小伙子以为这是好心的邻居们帮他做的?

没想到,接连几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到家,都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于是,小伙子向邻居们道谢,可是邻居们都说不是他们做的。小伙子很纳闷儿,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

这天早晨,小伙子又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儿了,他没有等到傍晚,就早早地回来躲在篱笆外面看屋里的动静。只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出来,忙着生火、做饭,不一会儿,屋里就飘出了饭菜的香味。

小伙子飞快地推门进屋,直奔水缸,看见那只大田螺只剩下一个空壳静静地躺在水缸里。小伙子走向正在做饭的姑娘,问道:“姑娘,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帮助我呢?”姑娘见小伙子突然闯进来,不知如何是好,她想回到水缸里,又被小伙子挡住了去路,只得说出实情。

原来,姑娘是天上银河里的白水素女,因为玉皇大帝知道小伙子从小没有父母,很同情他,还因为小伙子乐于帮助别人,就派她扮作田螺来帮助小伙子。

田螺姑娘说:“我本来想多帮助你几年,等你生活富裕了、娶了妻子以后再走,可是你今天突然闯进来,知道了我的身份,我不能在人间呆下去了。”小伙子非常后悔,责怪自己的举动太鲁莽,再三请求田螺姑娘留下来。田螺姑娘指着水缸里的田螺壳说:“我把田螺壳留给你,你用它盛粮食,就会有很多粮食出来,你用这些粮食帮助乡亲们吧。”

忽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阵大风,接着下起了大雨。风雨过后,田螺姑娘已经不见了踪影。小伙子望着田螺壳,呆呆地看了很久,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后来,小伙子就用这个田螺壳来盛粮食,壳里的粮食总是满满的,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多。但小伙子仍然辛勤地劳动,还拿出很多粮食送给乡亲们。

受到帮助的乡亲们都十分感激田螺姑娘,大家建庙立祠,来纪念这位乐于助人的田螺姑娘。

简短神话故事四年级整理推荐_精选范文网

神话故事是处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蛮荒时代的人们凭借幻想支配自然、征服自然而创作的,是人类最早的艺术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学的先河,关于精彩的神话故事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六年级编写神话故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