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神话故事

儿童神话故事范文精选

发布时间: 浏览量:4

儿童非常喜欢阅读神话故事,多阅读神话故事可以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儿童神话故事,始终伴随孩子们成长!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儿童神话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儿童神话故事范文精选 1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罪恶滔天的妖怪,他无恶不作,害了许许多多的人。因为他会喷水,所以人们都把他叫作:“风妖”。

有一年秋天,果园里硕果累累,有像胖娃娃的苹果,有珍珠似的葡萄,有像小船的香蕉,有像皮球的西瓜......果农们正忙碌地采摘着水果,喜出望外,脸上绽开了美丽的笑容!就在这欢呼雀跃的时候,十恶不赦的风妖来了,开始抢夺人们的劳动成果了!风妖肆无忌惮了四天,弄得满地都是水果。

这事被千里眼看见了,他迅速禀报玉帝:“玉皇大帝,人间来了一只风妖,请您派兵,将他降服。”玉帝一听,火冒三丈,立刻命令卷帘大将去降服此妖怪。

卷帘大将来到了人间,他和风妖苦战了三天三夜,也不能取胜,只有跑回去向玉皇大帝告急。玉皇大帝一听,怒发冲冠,说道:“看来只有让齐天大圣去捉拿这只风妖了。”

孙悟空神通广大,一个筋斗云就到了人间。他找到风妖后就大吼一声:“妖怪!你真是胆大包天!就让你尝尝我的厉害。”风妖得意洋洋地说:“你这只瘦猴,怎么能胜过我!”孙悟空一听,勃然大怒,举起金箍棒用力地向风妖打去,风妖躲开了攻击,就这样大战了五百回合,依旧不分胜负。孙悟空静下心来,仔细一想:“这妖怪这么厉害,看来我只能智取。”孙悟空摸了一下脑袋,计上心头:“白杨可以抵挡风沙,我不是会七十二变吗?为什么不变出一片白杨呢?”拔下一根毫毛,吹了一下,眼前就出现了高大挺秀的白杨。风妖刮了一阵阵大风,但是对森林毫发无损,风妖用尽了方法,想把白杨吹走,但是白杨仍然像铜墙铁臂似的,毫发无损。

风妖用尽了法力,还是不攻自破,孙悟空把他降服,风妖只好向玉帝负荆请罪。

从此以后,那里的人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儿童神话故事范文精选 2

八仙过海之后,诸仙各自云游去了。

单说那吕洞宾,这天正踩着祥云路过山阳县上空,忽见有一股邪恶之气直冲天庭,便拨开云头向下望去。这一望,着实让吕仙吃了一惊:只见山阳县内有行骗的、有滋事斗殴的、有抢掠的、有不忠不义的、有忤逆不孝的……居然有那么多不法之徒。见此情景,吕洞宾急忙调转云头,直奔灵霄宝殿而去。

玉帝见吕洞宾一脸沮丧,便问道:“吕仙,何以如此扫兴?”吕洞宾垂着头说道:“山阳县内无好人。”玉帝抚须道:“有这等事?吕仙,不要忘记‘狗咬吕洞宾’的事啊!切不可把人都看扁了。”吕洞宾自然没有忘记此事,急忙应道:“小仙明白。”玉帝道:“既然如此,还请吕仙下凡到山阳县走一遭吧。”吕洞宾忙应道:“遵命!如果真如我所奏,该如何处置?”玉帝叹道:“沉了吧。”

吕洞宾化装成一个卖油郎,挑着一副油担来到山阳县集市叫卖:“三个铜钱一盅油!不论大盅小盅,三个铜钱一盅油呀!”叫卖声引来了不少顾客,都拿着盆呀罐的,却一再声称自己拿的是盅。

吕洞宾默默给这些贪婪成性的人们盛满了油。这时,又来了两个人,一个是四十出头的壮汉,五短身材、目露凶光、满脸横肉,手里拿着一只大水盆;另一个是衣衫褴褛的青年,手里拿着一只小盅。青年认识那壮汉,知道他姓沈,是本地的操刀屠户,见他拿着大盆走来,便问:“沈屠户,拿着盆到哪去宰猪呀?”沈屠户听了把眼一瞪,道:“谁要去杀猪?谁说这是盆?这是盅,是大盅!”说着大大咧咧来到吕洞宾面前:“舀油!”

吕洞宾看了他一眼问道:“舀满吗?”沈屠户大声说:“当然!”吕洞宾笑着说:“舀满了怕你拿不动呀!”沈屠户撇着嘴说:“满满一盆水都能端着跑,一盆油就拿不动了?”吕洞宾不再说话,给他舀满油。沈屠户付了三个铜钱,便欢欢喜喜来端盆,谁知端了半天,使出吃奶的力气也端不起那盆。吕洞宾笑着说:“吃饱了再来拿吧!”沈屠户瞪了他一眼,悻悻离去了。

那青年看呆了,吕洞宾提醒他:“年轻人,你也是来舀油的吗?”青年连声说:“是是!”吕洞宾望着他手中的小盅问:“人家都拿盆盆罐罐的来买油,你怎么拿个小盅呀?”青年说:“我以前都拿这盅买的,我换个大盅来,你不是要亏本了吗?我娘说不可沾人便宜。”吕洞宾听了,想起自己说的“山阳县内无好人”那句话,便有点愧疚地给他舀了一盅油。

且说这青年姓高,住在南街的破庙里,一个瞎眼老娘和他相依为命。因为他孝顺,邻里都称他高孝子。平日里母子俩靠磨豆腐糊口,每天卖罢豆腐,高孝子总要买些吃食孝敬老娘。离破庙不远有一处废墟,杂草丛生,却有一只石狮子完好无损。每天高孝子从这里过,总会看见那只石狮子。这天,高孝子卖完豆腐又路过废墟,发现石狮子前围满了人。他卸下豆腐担挤进去一看,只见地上躺着个衣衫破烂的老人,老人双眼紧闭,分明是昏过去了。高孝子仔细一看,吃了一惊:这不是前几天那个卖油的老人家吗?围观的人只是议论,谁也不上前救助。高孝子动了恻隐之心,急忙从怀中摸出千层糕,喂老人吃了几片,又到河边舀了点水给他喝。老人终于醒了,一睁眼就用怪异的目光望了望围观的人,对高孝子也没道谢,拍了拍身上的土,蹒跚着走了。

从此以后,高孝子每天卖完豆腐回家,总会在石狮子旁看到那个老人家躺在那里,他总会给老人一点吃的。

有一次,高孝子忍不住问:“老人家,你为何躺在这里?是不是卖油亏本了?要不就住到我家去吧!”老人家看了高孝子一眼,叹了口气说:“我是在看这石狮子呀!年轻人,难得你生性仁慈,我今天告诉你一个秘密:哪天你若看见这石狮子的眼睛出血,山阳县就要沉没了,你赶快背着你娘向东南方向逃。记住,千万不要回头。”说着,他搔起痒痒来,搔着搔着手中有了一小团污垢,他把污垢小心翼翼地交给高孝子,郑重地说:“回家后,先把这宝贝放在你娘的眼睛上揉一揉,然后藏在身上,千万不要离身,记住了?”高孝子疑惑地接过污垢,还想问些什么,再抬头,老人家已不见了踪影。

高孝子回家后,急忙把污垢放在老娘的眼睛上揉搓。当他把手拿开时,老娘忽然睁开双眼,流着泪说:“儿呀,我看见你了!”高孝子见老娘双眼复明,抱着娘哭了起来,娘俩知道这是碰上了活神仙。

此后,高孝子每次卖完豆腐回家,总要在石狮子旁停留片刻,把石狮子的眼睛细细端详一番,看看是不是真会冒出血来。半个月过去,石狮子的眼睛没有丝毫变化。

再说集市上那个沈屠户,那天买油不成反丢了个盆,心有不甘,当天就叫了两个壮汉想把盆抬回家去,但三个人折腾半天,那盆却不动分毫。几天后下了一场大雨,盆里的油流了个精光,沈屠户想倒掉水把盆拿回家去,谁知那水盆像生了根似的丝毫挪动不得。

沈屠户每天去宰猪,也要路过废墟。最近,他常看见高孝子在废墟旁的石狮子前徘徊,觉得十分奇怪,便问道:“喂!高孝子,只听说你最孝顺老娘,最近怎么孝顺起石狮子来了?”

沈屠户生性刁滑奸诈,名声不好,听到这话高孝子本想一走了之,但经不起沈屠户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纠缠,只得把石狮子眼睛出血山阳县要沉没的消息告诉了他。谁知沈屠户听了哈哈大笑,笑罢对高孝子神秘地说:“原来是这事呀!高孝子你可不知,我沈某人也是半仙呢!不信,你明朝再看石狮子,它眼睛里准会出血!”

高孝子将信将疑地回了家,把沈屠户的话和娘说起,娘说那就防着点吧,娘俩连夜就做好了出逃的准备。

第二天,高孝子没有去卖豆腐,一早就来到废墟旁的石狮子跟前,他忐忑不安地向石狮子的眼睛望去,这一望把高孝子吓得魂儿都出了窍,原来石狮子的眼睛里真的出血了!

高孝子一溜烟跑回家,背起老娘就往外跑,边跑边和娘说:“石狮子眼睛里真的有血了。”娘问:“那你跑得不对呀,仙人不是让你朝东南方向跑吗?”高孝子说:“我这是去集市,叫大家一起逃呀!”娘说:“对!应该叫大家一起逃!”

来到集市,高孝子背着娘一边跑一边喊:“山阳县要沉没了,大家快跑吧!”可谁也不信他的话,任凭高孝子喊哑了嗓子也没人理睬他。

这时,高孝子忽然看见上次沈屠户盛油的盆子。那盆子慢慢开裂了,一缕清水正从裂缝中汩汩流出。奇怪的是,周围已经是满地积水,而盆里的水却丝毫不见少,但那裂口还在逐渐扩大。高孝子知道事情怪异,急忙又大声喊道:“山阳县真要沉了!真要沉了,快逃吧!”可大家好像都没看见盆子里的变化似的,高孝子只好独自背着老娘朝东南方向飞奔而去。

这时,集市里独有一个人在偷着乐,他就是沈屠户,因为石狮子眼睛里的血是他用杀猪刀抹上去的猪血。他看着高孝子背着老娘一路狂奔而去,直笑得他一身胖肉直打颤。

高孝子背着娘逃到吴县地界,再也跑不动了,他听到身后好像有哗哗的水声,忍不住回头去望。这一望,只吓得他两腿发软,一屁股坐到地上,他身上那颗污垢也掉落在地。

在高孝子的身后,白茫茫的一片,山阳县已经成了一片汪洋。这时,滚滚巨浪卷着人畜草木从身后涌来。说来也怪,这洪水居然绕过了高孝子娘俩歇脚的地方,向前奔涌而去。

山阳县沉了,成了现在的太湖。太湖边长满了芦苇、蒿草,远远望去,恰似一条锯齿形的翠带。但在吴县正湖乡的湖边,却有一条狭长的土堤孤零零地伸向湖中,长度竟达一华里。这块狭长的绿土虽然高出湖面不多,但始终没有被大水淹没过。这就是高孝子母子俩逃出山阳县后落脚的地方,也是渔民们老幼皆知的孝子堤——高至。

儿童神话故事范文精选 3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罪恶滔天的妖怪,他无恶不作,害了许许多多的人。因为他会喷水,所以人们都把他叫作:“风妖”。

有一年秋天,果园里硕果累累,有像胖娃娃的苹果,有珍珠似的葡萄,有像小船的香蕉,有像皮球的西瓜......果农们正忙碌地采摘着水果,喜出望外,脸上绽开了美丽的笑容!就在这欢呼雀跃的时候,十恶不赦的风妖来了,开始抢夺人们的劳动成果了!风妖肆无忌惮了四天,弄得满地都是水果。

这事被千里眼看见了,他迅速禀报玉帝:“玉皇大帝,人间来了一只风妖,请您派兵,将他降服。”玉帝一听,火冒三丈,立刻命令卷帘大将去降服此妖怪。

卷帘大将来到了人间,他和风妖苦战了三天三夜,也不能取胜,只有跑回去向玉皇大帝告急。玉皇大帝一听,怒发冲冠,说道:“看来只有让齐天大圣去捉拿这只风妖了。”

孙悟空神通广大,一个筋斗云就到了人间。他找到风妖后就大吼一声:“妖怪!你真是胆大包天!就让你尝尝我的厉害。”风妖得意洋洋地说:“你这只瘦猴,怎么能胜过我!”孙悟空一听,勃然大怒,举起金箍棒用力地向风妖打去,风妖躲开了攻击,就这样大战了五百回合,依旧不分胜负。孙悟空静下心来,仔细一想:“这妖怪这么厉害,看来我只能智取。”孙悟空摸了一下脑袋,计上心头:“白杨可以抵挡风沙,我不是会七十二变吗?为什么不变出一片白杨呢?”拔下一根毫毛,吹了一下,眼前就出现了高大挺秀的白杨。风妖刮了一阵阵大风,但是对森林毫发无损,风妖用尽了方法,想把白杨吹走,但是白杨仍然像铜墙铁臂似的,毫发无损。

风妖用尽了法力,还是不攻自破,孙悟空把他降服,风妖只好向玉帝负荆请罪。

从此以后,那里的人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儿童神话故事范文精选 4

悟空曾经观音指点,愿皈依佛门,日夜等待取经人。玄奘路经五行山,揭起如来的压帖,救出悟空,为他取名孙行者。师徒同行,夜宿农舍,一道白光中,唐僧的白马消失,悟空寻到鹰愁涧,与小白龙恶战,不曾取胜。

夜间,三强盗来打劫农舍,悟空打死全部匪徒,唐僧责他杀生,悟空赌气离开师父。在东海老龙王劝导下,悟空回心转意,并从老龙王的讲述中,明白了西海龙太子的遭遇。唐僧独自西行,路遇观音变幻的妇女,赠他织锦花帽,并教以紧箍咒。悟空回到师父身边,戴上了花帽,从此便受到了紧箍咒的制约。

观音前来点化,小白龙变成了唐僧的白龙马。

儿童神话故事范文精选 5

农历七月七日是民间的“乞巧”节,妇女们这晚在庭院中摆下酒脯瓜果,虔诚地向夜空膜拜,以盼望织女星赐予技巧。由于诗人的吟咏,画家的描绘,文人的铺排,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于是流传人间,缠绵绯恻,委婉动人,这便是牛郎与织女的故事。

《诗经》的《小雅》中有一首诗:

“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而为之眷念不已。

可见在西周时代,就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像与传说。《史记天宫书》和《汉书天文志》中,也都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里,说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一个鲜明的轮廓。到了南北朝时,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这项记载准确他讲是从“古诗十九首”中获得灵感,其中的一首描写《七夕双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携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儿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比起《诗经》中的那首,更描绘得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愁昔满怀的悲凉况味。

此外,晋代于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甫北朝时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女嫁牛郎也’。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头之约。

宋代秦少游专门写过一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总之,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诗词、戏曲,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可以推断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大约是发生在西周时代,当时的奴隶社会,等级十分严苛,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托言天上双星,也就是人间的实情。

据说西周时齐地,也就是今山东一带,有一贫苦人家,父母早丧,幼弟依兄嫂度日,每日出外牧牛,人们都把他叫作“牛郎”。

牛郎渐渐长大了,他的嫂子一直不喜欢他,于是他牵着一条老黄牛流浪到一片荒山下结茅而居。一面垦荒,一面哭泣,泪珠点点滴滴落地上,不久后就生出一朵朵艳丽的牵牛花来。继而,有粉蝶双双在上面飞舞,小鸟在枝头碉啾和呜,叫个不停,田地里也长出了茂盛的庄稼。

老黄牛的来历不凡,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触犯天条而被谪降人间受苦受难,有感于小主人牛郎对它的饲养和爱护,除了感恩图报辛勤耕作外,还挖空心思想要为牛郎撮合一段美满的良缘。

终于,金牛星得知天上的七仙女,时常结伴到人间来溜达,甚至在东边山谷中的明镜湖里沐浴。于是便在夜间托梦给牛郎,要他第二天清晨天未明时到湖畔,趁仙女们戏水时,取走一件仙女挂在树上的衣衫,头也不回地跑回家来,便会获得一位美丽的仙女做妻子。

牛郎将信将疑地翻山越岭,在晓雾弥漫中,果然瞥见七个绝色美女在湖中嬉戏,粉装玉饰,云鬓花颜,不觉为之心神荡漾;旋即抱起矮树上一件粉红衣衫,飞奔而回。

这个被抢走衣衫而无法返回天庭的仙女就是织女,当天夜里,她趁着夜幕的掩护,赤身露体地轻敲牛郎的柴扉。在微明的灯影里,一个是诚实憨厚,壮硕俊朗的少年农夫,一个是美艳如花,柔情似水的天上仙女,四目相接,一见钟情,于是在静褴的春夜里,两情相悦,同赴巫山云雨。

幸福的生活过得总比痛苦的生活要快一些,时光荏苒,眨眼三年,织女已为牛郎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老黄牛已死,留下的一对牛角挂在墙上,牛郎舍不得老黄牛,天天对着牛角发楞。织女私自偷下凡间的事终于被天帝知道,天兵天将把她拘回宫里,牛郎此时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一对小儿女也天天哭着要妈妈,牛郎肝肠寸断,想着曾给过他无限帮助和关怀的老黄牛,抱着牛角痛哭。谁料一不小心,牛角掉到地上,奇迹发生了,两只牛角竟然变成两只箩筐,牛郎把两个孩子放入箩筐中,准备一肩挑起,寻找娇妻,一阵清风吹过,两只箩筐像两只强有力的翅膀,蓦然平地飞升,腾云驾雾,风驰电掣般地飘飞在霄汉之中,眼看娇妻就在前面,牛郎奋力追求,眼看赶上了,却被王母娘娘察觉,拔下头上的金钗,在牛郎与织女之间一划,立刻出现了波涛汹涌,白浪滔天地银色河川,从此一个河东,一个在河西,遥遥相对,却无法相见。

鹊鸟非常同情牛郎与织女的情真意挚,每年夏秋之间,趁银河风平浪静的时候,群集河上,口尾相衔,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相聚。“鹊桥崔鬼河宛转,织女牵牛夜相见。”据说七夕过后,鹊鸟的羽毛都会七零八落地脱掉不少,就是因为辛苦搭桥的缘故。

牛郎织女的故事大致如此,后世的《天河配》、《天仙配》、《鹊桥会》等平话或戏曲都大同小异;不但把人仙化,也把神仙凡人化,仙女可以下凡,凡人也可以升天,一段天人揉合的爱情故事,充满了馥郁甜蜜的人情味,也洋溢着农牧社会的生活面貌与伦理道德色彩。

杜牧的《秋夕诗》:“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甫《银河诗》:“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波生?”

这些都为世人传诵,还有: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儿百条。”

这诗传说是一个六岁的儿童,唐代的林杰写的,可见一般人对七夕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连六岁小儿也能执笔成诗,朗朗上口。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最为少年男女所向慕。南北朝所谓“七夕节”,禁中优伶扮演《鹊桥仙》戏曲,进时新果品,市井儿童手执荷叶,欢呼雀跃。唐时在七夕夜登高楼危树,安排筵会,以赏节序。宋时以七夕为“女儿节”,妇女在庭院中以巾帕蒙面,仰首空际,默默祷告,根据所看到的迷蒙景象,以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元、明、清各代,称七夕为“七巧节”,当夜的花样更多。

最常见的是在庭中摆设香案,盛陈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后一口气在朦胧中以丝线连穿七个针孔,能有如此眼力,想必也有一双巧手,还有捉取小蜘蛛以小盒盛着,翌晨观看如果网丝圆正,叫“得巧”,另有“丢针”,盛清水一碗,在星光下把绣花针轻轻地丢在水中,能浮在水面的叫“大吉”,事实上这就是物理学上的表面张力,只要小心翼翼,大概不难办到。

还有两首描写七夕的诗,字丽句清,可堪一读。一首是:

“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

邻家少女都相学,斗取金盆卜他生。”

一首是: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寻看。”

这两首诗对七夕夜晚妇女们的活动和心态形容得入木三分。

时至今日,少男少女们的情感已了无阻隔,不只是抽象的银河无法隔绝,就连实质的尊长约束,社会道德法律,也已发生不了多大效果,然而重温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则可对少年男女的情爱,产生了一种虚幻而浪漫的憧憬,从而唤起更加珍惜的意念,则认七夕为“情人节”,就有了积极的意义。

TAG标签: 儿童 神话故事

儿童神话故事范文精选_精选范文网

儿童非常喜欢阅读神话故事,多阅读神话故事可以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儿童神话故事,始终伴随孩子们成长!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儿童神话故事,方便大家学习。儿童神话故事1从前有一位大将军,叫做李靖,他的夫人生孩子,生下来一个圆圆的肉球,在地上滚来滚去,李靖说:“这一定是个妖怪。”拿出宝剑来,朝着那肉球一劈,真怪,那肉球一裂开,从里面跳出一个男娃娃来,胖胖的脸,可逗人喜欢了。李靖看呆了,正不知道该怎么好,一位神仙找他来了。这位神仙说:“恭喜,恭喜!我知道你生了个男娃娃。这娃娃很了不起,让我收他当徒弟吧。”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