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神话故事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高中参考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纵观历史传承,每一历史事迹无一不是通过历史故事源远流长,从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与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来看,故事都是整个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将知识传承的主要途径。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初中,欢迎查阅。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高中参考总结 1

有一年,天大旱。火一样的太阳烤焦了地上的庄稼,晒干了河里的流水。人们热得难受,实在无法生活。夸父见到这种情景,就立下雄心壮志,发誓要把太阳捉住,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一天,太阳刚刚从海上升起,夸父就从东海边上迈开大步开始了他逐日的征程。

太阳在空中飞快地转,夸父在地上疾风一样地追。夸父不停地追呀追,饿了,摘个野果充饥;渴了,捧口河水解渴;累了,也仅仅打盹。他心里一直在鼓励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阳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幸福了。”他追了九天九夜,离太阳越来越近,红彤彤、热辣辣的太阳就在他自己的头上啦。

夸父又跨过了一座座高山,穿过了一条条大河,终于在禺谷就要追上太阳了。这时,夸父心里兴奋极了。可就在他伸手要捉住太阳的时候,由于过度激动,身心憔悴,突然,夸父感到头昏眼花,竟晕过去了。他醒来时,太阳早已不见了。

夸父依然不气馁,他鼓足全身的力气,又准备出发了。可是离太阳越近,太阳光就越强烈,夸父越来越感到焦躁难耐,他觉得他浑身的水分都被蒸干了,当务之急,他需要喝大量的水。于是,夸父站起来走到东南方的黄河边,伏下身子,猛喝黄河里的水,黄河水被他喝干了,他又去喝渭河里的水。谁知道,他喝干了渭河水,还是不解渴。于是,他打算向北走,去喝一个大泽的水。可是,夸父实在太累太渴了,当他走到中途时,身体就再也支持不住了,慢慢地倒下去,死了。

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大山。这就是“夸父山”,据说,位于现在河南省灵宝县西三十五里灵湖峪和池峪中间。夸父死时扔下的手杖,也变成了一片五彩云霞一样的桃林。桃林的地势险要,后人把这里叫做“桃林寨”。

夸父死了,他并没捉住太阳。可是天帝被他的牺牲、勇敢的英雄精神所感动,惩罚了太阳。从此,他的部族年年风调雨顺,万物兴盛。夸父的后代子孙居住在夸父山下,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生活是非常幸福。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高中参考总结 2

从前,沙坪鱼潭和洱海是相连的。那时,鱼潭洞里住着一条修炼了千年的大鱼精。

大鱼精躲在洞里,只要发现有人从洞外经过,就会猛地伸出头去,一口把人吞掉。

后来人们知道了这里有一条大鱼精,谁也不从这里经过了。这下大鱼精没有了食物,整天饿得肚子“咕咕”叫。于是大鱼精想呀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坏主意。

它在鱼潭中乱滚乱蹦。由于它有妖法,经它这么一闹腾,鱼潭之中涛起浪涌,使附近的地面上洪水泛滥。刹时,田园被毁,庄稼被淹,人们倾家荡产,流离失所。

怎样才能让大鱼精不兴风作浪泛滥洪水呢?于是人们诚地向鱼精跪拜祈求,鱼精便对人们说:“从今以后让你们安居乐业也可以,但你们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每年给我送一个漂亮的姑娘来。否则,我年年兴风作浪,让你们永远不得安宁。”

人们别无他法,为了不让鱼精把附近的村庄都毁掉,只好答应了鱼精的要求。从此,附近村庄的老百姓可就苦了,每年要给鱼精送姑娘,村里轮到谁家出姑娘,谁家就会传出撕心裂肺的痛哭声。年复一年,许许多多的好姑娘都被鱼精吃掉了。

这一年,一个叫阿凤的姑娘将要被送给鱼精。阿凤姑娘心灵手巧,非常能干,这时她已和一个以打鱼为生的小伙子定了终身。打鱼郎怎么能让自己心爱的人去喂鱼精呢。

打鱼郎从小就在水边长大,练就了一身的好水性,他能抓住水中的游鱼,擒住海底的蛟龙。为了不让心上人遭受不幸,勇敢的打鱼郎决心带上鱼叉,到鱼潭洞里将鱼精杀死,为乡亲们除害。

打鱼郎带着几个强壮的小伙子,在洞的最深处找到了鱼精。打鱼郎猛地窜了上去,一把将鱼精的尾巴揪住,猛地一拽,顺手将鱼叉从鱼精肚子直插了进去,叉梢穿过鱼精的五脏,竟从嘴巴里出来了。这样,鱼精乖乖地被治服了。打鱼郎还是不肯罢休,又用一根粗大坚固的铁链把鱼精拴在一根大铁柱上,并告诫它说:“记住,你这只作恶多端的鱼精,从今以后不准你再随便乱动,只有每年八月十五这天才准你翻一个身。”

打鱼郎降服了鱼精,回到岸上,乡亲们夹道欢迎他胜利归来,欢天喜地庆贺他为民除了一大害。阿凤的妈妈对打鱼郎说:“你对我的女儿有救命之恩,既然你和她早就相爱了,我就把她嫁给你了吧!”于是,人们欢欢喜喜地给阿凤和打鱼郎举办了婚礼。从此,没有了鱼精的侵扰,人们过上了安乐的日子。

后来,每到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担心鱼精借翻身的机会又兴风作浪,所以人们都在这一天来渔潭坡赶集。人们在集上唱戏对歌,用吵闹的人声来镇住鱼精。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高中参考总结 3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天,没有地,没有山川湖泊,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飞禽走兽,更不用说有人类。

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才有了万物生灵。不知哪一年,西天突然塌了一块,天河中的水哗哗地从缺口流下人间,淹死了无数人畜,天下顿时沦为泽国。

当时,有个姑娘名叫女娲,住在再大的水也淹不到的山崖洞里。她目睹百姓颠沛流离,动了恻隐之心,立誓要把天上缺口补起来。她离开所住的崖洞,爬过无数高山,淌过许多大河,到处寻求补天的办法,可是都无结果。

她疲倦极了,坐下来歇息,不知不觉睡着了,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中有一位神仙告诉她,昆仑山顶堆满许多五色宝石,用大火将宝石炼过,就可以拿来补天。

女娲醒来后,就直奔昆仑山。昆仑山高耸陡峭,更有狮虎等恶兽无数,等闲人上不了山。但她一心一意想早日找到补天的宝石替天下百姓消灾,道路崎岖险恶,全不加理会,日夜兼程,来到昆仑山下。

举头一望,到处是处锯似的荆棘、犬齿般的乱石,不但上山无路,山顶更高不可攀。然而她不怕险阻,拨开荆棘,攀过乱石,手脚伤痕累累,脸也被剌花,仍不分日夜往上爬,正当爬得疲惫不堪时,荆棘丛中突然扑出一只老虎,对她张牙舞爪。女娲正要躲避,老虎抢先一步一把抓住了她,张开血盆大口,要咬她的头。她镇定地说:“老虎,你先别性急,我这个头可以给你吃,可要等我去山顶找到宝石,补好天上缺口,你再来吃好不好?”

老虎似知人意,就放她走了。女娲再往上走,山越来越陡,雾也越来越浓,累得走不动了。她跌跌撞撞,爬爬滚滚,始终不停步。突然一阵狂风吹来,一只金毛雄狮从林中跃出,一口咬住女娲的头发。老虎从后面赶上来,对着狮子咆吼说:“这妞儿是我先抓到的,说好她补完天后让我吃,你竟敢抢先?”

狮子听了放下女娲,和老虎厮斗起来。结果狮子不敌,被老虎赶跑了。但老虎生怕女娲再让狮子抢去,就尾随女娲,一直跟到山顶。

女娲在山顶上终于找到五色宝石。她捡了许多,堆在山顶上,烧起一把大火,炼了九九八十一天,把宝石炼成熔浆。眼看熔浆炼成,女娲高兴极了,一次又一次用双手捧起熔浆拿去补天,直至天上缺口滴水不漏,她才舒了口气。这时,地上的百姓见天河水不再漏下来,纷纷重整家园,再过快活的日子。

女娲知道大功告成,完成了心愿,于是履行诺言,满心欢喜地对老虎说:“你现在可以吃我了!”

说完,她伸长颈项,等老虎来吃。说也奇怪,老虎并不来吃,反而和气地说:“像你这样一个为民造福、舍已为人的姑娘,我怎么能吃?况且,你将天补得完整无缺,我看了也开心。只是你还有剩余熔浆,多补一些,不是更牢靠吗?”

女娲听了,觉得老虎的话有道理,于是把剩下的熔浆全捧起来,高举双手,预备将缺口再加填补。眼看就要到天顶了,哪知突然从南海刮来一股狂风,吹得树倒山摇,女娲手中捧着的熔浆也吹掉了。

女娲一急,竟哭了起来。老虎见她这样,就对她说:“姑娘先不要哭,快骑到我背上,我们去把熔浆追回来。”

女娲果然止住泪,立即骑到老虎背上。老虎飞身跳下山崖,脚踏彩云,向光彩夺目的熔浆追去。

老虎背着女娲飞过三山五岳,飞过黄河长江,因为风太急了,始终没有追上。其后风渐渐平息了,他们加快脚步,哪知色彩斑斓的熔浆又慢慢向茫茫的大地落下去,他们唯有加一把劲向下追。追到洞庭湖上空,眼看就要追上了,老虎一时高兴,吼叫数声,慢了脚步。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刹那,女娲来不及接回熔浆,眼看着熔浆直泻洞庭湖。

熔浆一落到湖里,霎时间五彩缤纷,霞光万道,照得湖水通明透亮,不久熔浆就变成了七十二座形态不同的山峰,在水中半沉半浮,那白玉盘似的洞庭湖,添上了迷人的景致。

女娲虽然惋惜,但又觉得熔浆落入人间,也是好事。她落下来,站在还没有凝固的山峰上,脚下踩的是绿宝石熔浆,留下了一双深深的脚印。她再行几步。原来带软的山峰就凝结了,成为一个小岛。

也不知过了多久,娥皇、女英追寻夫君舜帝来到这儿,知道舜的噩耗,哭死在山上,后人就称这座山为“君山”。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高中参考总结 4

瑶姬是西天王母的小女儿,住在天上的瑶池宫里。她自幼跟三元仙君学道,有一身变化无穷的仙术。后来,她被封为云华夫人,专司教导仙童玉女之职。

瑶姬喜欢游玩。一日,她来到巫山上空,不禁为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不料,有十二条蛟龙正在此兴风作浪,使当地云雨茫茫。瑶姬决心为人间除去恶龙。于是她手指蛟龙,施展法术。但闻惊雷滚滚,地动山摇。风平浪静后,十二条蛟龙已然化作了十二座大山。

这十二座大山堵住了巫峡,壅塞了长江,四周一片。为了治理水患,人间司职治水的大禹赶到此地。然而,这里山势高,水势急,治水十分不容易。大禹日夜忧愁。

瑶姬为大禹治水的精神所感动,便派侍女传授给他一些法术,同时,还派六位侍臣,施展仙术,疏导了三峡水道,让洪水畅通东海。大禹十分感谢神女瑶姬的帮助,就登上巫山,当面致谢。

大禹上到巫山之顶,见到了在游龙、彩凤、白鹤等簇拥下的瑶姬。瑶姬说:“你治水有功,但还要懂得天地间事物变化的道理。”说完,又赠予大禹一部治水用的黄绫宝卷。大禹得了天书,拜谢而去。

水患治理后,瑶姬继续留在巫山过她的神仙日子。她喜欢变幻成一座秀丽挺拔的山峰,长久的伫立在巫山上观看日出日落,欣赏这美景。她的侍从也化作了一座座山峰,静静的守卫在神女的身旁。

至今,在今天四川巫山一带,还流传着由瑶姬幻化的神女峰的传说。当地百姓尊称瑶姬为“妙用真人”,还在飞凤峰山麓,为她修建了一座凝真观(即神女庙)。山腰上的一块平台,即神女向夏禹授书的授书台。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高中参考总结 5

很早很早以前,一个叫阿牛的农民家里很穷, 他和母亲靠纺织生活。生活艰辛,母亲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阿牛长到13岁,他对母亲说:“妈妈,你眼睛不好,今后不要再日夜纺纱织布,我已经长大,我能养活你!”于是他就去张财主家做小长工, 两年后,母亲的眼病越来越严重失明了。 阿牛想,无论如何也要医好她的眼睛。

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漂亮的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有个天花地,地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菊花。他在那里找了很久,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从中一个小土墩旁的草丛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白菊花能治眼病的消息村上都知道了,人纷纷前来看这株野菊花。这一消息也传到了张财主那里。张财主便派了几个手下人赶到阿牛家强抢那株白菊花,结果菊花被折断,他们才离开。阿牛见这白菊被折断,十分伤心,坐在被折断的白菊旁哭到天黑,他朦胧的泪眼前猛然一亮,上次梦见的那位漂亮姑娘突然来到他的身边。姑娘劝他说:“阿牛,你的孝心已经有了好报,不要伤心,回去睡吧!”阿牛说:“这株菊花救过我的亲人,它被折死,叫我怎么活?”姑娘说:“这菊花梗子虽然断了,但根还在,她没有死,你只要将根挖出来,移植到另一个地方,就会长出白菊花。”阿牛根据菊花仙子的指点去做了,后来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条。他又剪下这些枝条去扦插,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便开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后来阿牛将种菊的技能教给了村上的穷百姓,这一带种白菊花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因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这株白菊花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九月九称作菊花节,并形成了赏菊花、吃菊花茶、饮菊花酒等风俗。

TAG标签: 中国 古代 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高中参考总结_精选范文网

纵观历史传承,每一历史事迹无一不是通过历史故事源远流长,从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与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来看,故事都是整个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将知识传承的主要途径。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国古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