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寓言故事

中国小神话故事经典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3

成语是浓缩的历史,学习和运用它能使我们知古鉴今,以史为镜。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神话成语故事大全,欢迎阅读!

中国小神话故事经典推荐 1

北京是我国传统建筑,尤其是皇家建筑最集中的地方。这些传统建筑如:宫廷、庙宇和楼、台、亭、阁等屋角的飞檐,装饰非常精美。飞檐上坐立着用琉璃烧制的或黄或绿的一个龙头和数目不等的龙子。

中国古代传说:龙生九子。李东阳《怀麓堂集》:“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音:牙字),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凤,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狻猊(音:酸尼),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狴犴(音:毕案),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赑屃(音:毕戏),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鸱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龙子传说还得从刘伯温说起

龙子和龙一样,也是不断发展、沿革逐渐形成的。虽然有关龙子的说法不一,但有一点,龙子的昆仲数目是取得共识的,即龙有九个儿子,龙承九子,子子不同。这是自古以来众所周知的,但它们怎么会留在人间各司一职,就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了,这还要从刘伯温说起。

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原来,神功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无量的),又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能镇四方神鬼。八子眼看大哥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但发誓永不现真身。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弃朱棣而去,脱离肉身返回天廷。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中国小神话故事经典推荐 2

话说元始天妖魂飞魄散之后,仙界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此消彼长,妖怪们全部过起了暗无天日的东躲西藏的生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充满传奇色彩的牛魔王的崛起。牛魔王的身世,并不为人知,只知道他曾经以一己之力,独闯西天须弥山,西天的教派婆罗门教被他打的封门闭户,谈牛色变。他自己又好广交朋友,义薄云天,天下足有一半的妖王受过他的恩惠。

一天,牛魔王发下请贴,召集各路妖王在千魔谷举行一次大聚会,在这次大会上,牛魔王成功创立妖道联盟,自己则被称为平天大圣,荣登盟主之位。

在当时的妖魔界中,对牛魔王当盟主不服的还是不少,特别是被称为河中的蛟魔王、被称为山林大帝的狮驼王与被称为天南霸主的野象王,他们根本不把牛魔王放在眼里。牛魔王认为只有妖界的力量都集中在一起,才可能拥有与仙界谈判的实力,于是他亲自出马,先是与蛟魔王义结金兰,然后又收伏了狮驼王,这时候野象王主动找上门来挑战,他们在积雷山上大战一场后,野象王略逊一筹,输的心服口服,愿意从此奉他为尊,牛魔王仍以兄弟之礼待之。不久后大鹏与六耳弥猴闻风而至,英雄视英雄,六大魔王惺惺相惜,齐心协力为推动妖界的发展而努力经营,在这不久之后妖魔道开始进入了真正繁荣的时期。由于牛魔王奉行你不犯我,我不惹你的策略,峨眉青城两派的地仙虽然仍旧经常出动除妖,但其结果反倒变成象在帮助牛魔王清除异类似的。

妖魔道的实力在慢慢的积累中增强,就在牛魔王犹豫着是否率领群妖走出山林,正式向天庭要求平等生存的权力时,一个盖世英雄诞生了,他就是孙悟空。孙悟空的性格是天不怕地不怕,敢做敢为,先是扫荡龙宫得如意金箍棒,然后棒扫阴曹地府勾消生死簿。玉皇大帝从没见过这么嚣张的妖怪,便把孙悟空请上天庭,给了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他当。孙悟空发觉受骗,大怒之下反出天庭,在花果山前打败十万天兵,当时整个乾坤都被他震住了,这当中就包括有平天大圣牛魔王。六大魔王一起来到花果山看望这位妖道英雄,七大王在花果山上拜了把子。此后不久,又到了千魔谷的妖王聚会的时候了,孙悟空在千魔谷的比武大会上一鸣惊人,再次威震八方,并得到白骨夫人的倾慕,可惜孙悟空不解风情,让白骨夫人伤透芳心。

不久,孙悟空被再次请上天庭做齐天大圣,因为误闯玉宇宫,遇到了玉宇公主。这时四个妖道出现,掳走了当时一点神通也没有的幻仙子,孙悟空见义勇为的追了下去,大战陷空岛,营救玉宇公主。这时四道的师父三笑神君突然现身暗算,孙悟空才发现已陷身于一个大阴谋之中。孙悟空决心找出幕后指使,却发现敌人异常的强大,幸好蛟魔王闻讯赶来才救出被深陷重围的孙悟空。孙悟空发现自己爱上了幻仙子,决定为天宫做点事,七兄弟全部聚到一起,在雾障坪与三笑神君及毒龙尊者决战,在这个过程中幻仙子体内涵藏已久的玉帝九成功力也被引发了,最终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消灭了这两个大魔头,但在这次除魔的过程中,野象王失去了爱侣天罗公主。

孙悟空回天庭提亲,玉皇大帝却以天规为限,令孙悟空与幻仙子好事多磨。孙悟空认死理一定要光明正大的迎娶幻仙子,把天宫搅得大乱,可惜众神都无法令玉帝改变主意。孙悟空心冷,幻仙子却决定下界与他私奔。牛魔王要帮孙悟空举办一场盛大的婚礼,与娘子罗刹女在积雷山摆下了绵延八百里的宴席,而且在孙悟空与幻仙子正式行礼时,集合百万妖精释放妖气,冲射灵宵宝殿,目的纯粹是为了出一口恶气。玉皇大帝大惊,忙派太白金星前往积雷山,假意说改变了主意,请孙悟空与幻仙子先回天宫,孙悟空与幻仙子信以为真,返回天界,在橎桃园里过起了神仙眷属的生活。

不久后王母娘娘发下请贴,要在瑶池宴请诸仙,其实是共商除妖之策,这次大会当然不会邀请孙悟空了。孙悟空却认为自己官封齐天大圣还没有受邀,而自己与幻仙子返回天庭后,玉帝又迟迟未肯相见,心中忿忿不平,便大闹了橎桃会场,还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仙丹。玉皇大帝本来因为孙悟空诛杀了毒龙尊者等魔头,为天庭立下大功,派兵擒他师出无名,此时有了这个借口,便出动大军,还请来一直不问世事的无敌将杨戬挂帅,一番苦战后,因为关心花果山猴兵猴将的生死而走神的孙悟空被太上老君偷袭得手,擒回天宫。可是想不到孙悟空吃过九转金丹后,刀枪不入,竟是杀不了他,最后太上老君只好启用八卦炉,希望用三昧真火炼化他。

在孙悟空被擒的同时,太上老君发动三昧真火,火烧积雷山八百里,仙妖两界的大战爆发。牛魔王率众兄弟杀上天庭,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血战后,蛟魔王战死在南天门,仙界开始占据上风,但就在这个时候孙悟空从炼丹炉中逃了出来,六兄弟里应外合,终于击溃了天兵,把玉帝围在灵宵宝殿之上。眼看就要性命不保之际,先有幻仙子阻拦,后有如来赶到,他以激将法与孙悟空打赌,经过那场着名的赌约后,孙悟空认输,幻仙子自刎,牛魔王等众兄弟也退回了人间。

中国小神话故事经典推荐 3

农历七月七日是民间的“乞巧”节,妇女们这晚在庭院中摆下酒脯瓜果,虔诚地向夜空膜拜,以盼望织女星赐予技巧。由于诗人的吟咏,画家的描绘,文人的铺排,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于是流传人间,缠绵绯恻,委婉动人,这便是牛郎与织女的故事。

《诗经》的《小雅》中有一首诗:

“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而为之眷念不已。

可见在西周时代,就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像与传说。《史记天宫书》和《汉书天文志》中,也都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里,说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一个鲜明的轮廓。到了南北朝时,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这项记载准确他讲是从“古诗十九首”中获得灵感,其中的一首描写《七夕双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携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儿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比起《诗经》中的那首,更描绘得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愁昔满怀的悲凉况味。

此外,晋代于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甫北朝时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女嫁牛郎也’。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头之约。

宋代秦少游专门写过一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总之,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诗词、戏曲,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可以推断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大约是发生在西周时代,当时的奴隶社会,等级十分严苛,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托言天上双星,也就是人间的实情。

据说西周时齐地,也就是今山东一带,有一贫苦人家,父母早丧,幼弟依兄嫂度日,每日出外牧牛,人们都把他叫作“牛郎”。

牛郎渐渐长大了,他的嫂子一直不喜欢他,于是他牵着一条老黄牛流浪到一片荒山下结茅而居。一面垦荒,一面哭泣,泪珠点点滴滴落地上,不久后就生出一朵朵艳丽的牵牛花来。继而,有粉蝶双双在上面飞舞,小鸟在枝头碉啾和呜,叫个不停,田地里也长出了茂盛的庄稼。

老黄牛的来历不凡,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触犯天条而被谪降人间受苦受难,有感于小主人牛郎对它的饲养和爱护,除了感恩图报辛勤耕作外,还挖空心思想要为牛郎撮合一段美满的良缘。

终于,金牛星得知天上的七仙女,时常结伴到人间来溜达,甚至在东边山谷中的明镜湖里沐浴。于是便在夜间托梦给牛郎,要他第二天清晨天未明时到湖畔,趁仙女们戏水时,取走一件仙女挂在树上的衣衫,头也不回地跑回家来,便会获得一位美丽的仙女做妻子。

中国小神话故事经典推荐 4

清朝末年,蜀中折弓镇金刚寺住着一户姓任的人家,夫妻俩老来才得一子,自然对儿子万般宠爱,一心想让他科举做大官,便给他取名任显贵。这任显贵从小到大就一件事——读书,一转眼,显贵快到而立之年了,还只是一个秀才,不管如何努力,再也爬不上去了。任秀才着急起来,眼看父母一天比一天老,家境一日不如一日,自己却还是光棍一条,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说媒的人也不愿意踏进他家门,谁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到这样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家里来呢?

又过了几年,任秀才的父亲去世了,母亲伤心过度,很快也跟老头子走了,秀才失去了双亲,伤心欲绝。第二天,好心的村民帮助他安葬父母,在他家祖坟的那块地上挖坟坑时,一个村民挖到了一个布包袱,大家好奇,打开来一看,是一本书,封面上写着“天书”两个字。村民们迫不及待地翻开来,可是里面全是白纸,一个字也没有。大家觉得奇怪,以为是谁在搞恶作剧。想到是从任秀才祖坟地里挖出来的,就交给了他。任秀才拿到书一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竟然看到那书上满页满页都是字!他开始以为自己眼花了,揉了揉,没错!是密密麻麻的字。他又叫来村民们看,大家看见的还是白纸。

晚上,任秀才暂时忘记了失去双亲的痛苦,在昏暗的油灯下翻阅起那本天书来。打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一段话:凡有缘者方可见书中字也,既见字则说明有缘者已现也,四句话,切莫忘也。下边是四句话:无字天书非无字,字字可改凡尘事,识字君子需正直,作法之前请三思。再往下翻,里面全是教人作法的口诀。任秀才半信半疑,恰逢邻居端来一碗稀粥叫秀才吃,秀才想想自己已经揭不开锅了,不由得悲从心中涌起,看看邻居的那碗粥,也是清得可以照出人影来,秀才叹了口气,想到天书中有教人如何饱肚的方法,秀才想,我何不试一下呢?于是秀才从地上抓起一把沙子,投入碗中,闭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等他念完睁眼一看,碗中已全是白花花的米饭。秀才大喜,夜不成寐。

第二天,秀才出了门,田里几个农人正在插秧,见秀才,一农人笑着说:“任秀才,你分得清秧苗和稗子吗?”其他农人也笑,说:“秀才只知道读书,可惜啊,书中读不出大米来,酸秀才,以后你怎么办啊?吃什么啊?”任秀才很生气,说:“我吃书,我就是要从书中读出大米来!”众人大笑,说他痴傻。秀才很恼怒,看农人一大片田已经插得差不多了,就问:“你们今天插得完这秧么?”农人说:“当然,插完了这田,还要插其他的呢。”秀才说:“那可不一定。”他看田边几个小孩在那里玩,就随手从竹子上扯下一大把竹叶,念了几句咒语,将竹叶往田里一丢,那些叶子就幻化成一条条鲜活的鱼在田里穿来穿去,小孩子一看那么多鱼,就纷纷挽起裤管下田逮鱼,农人呵斥不住,最后自己也加入到逮鱼的行列中来,当然,秧没插完,插好的也被踩到泥里去了。

秀才回到家,心里很是得意。想想几十年寒窗,真是苦了自己,现在要什么就可以有什么,何苦还去读那些四书五经?秀才便将那些诗书付之一炬。晚上,秀才一人形影相吊,觉得寂寞,他找来一张白纸,铺开,在上面画了一个绝色美人,画完最后一笔,忽然吹来一阵大风,将蜡烛吹灭了。秀才随手将毛笔搁在桌上,关了窗户,也懒得去点蜡烛,就对着画念起了咒语。不久,秀才就听见屋子里有女子温柔的声音:“相公——”秀才心花怒放,抱着女子上了床,度过了一个销魂的夜晚。

第二天醒来,秀才看了看躺在身边的女子,大吃一惊。女子五官端正,眉眼和画上绝无两样,但腮边多了一抹长长的黑斑,秀才急忙跑到桌边一看,傻眼了,自己昨晚放毛笔,刚好放在画中女子的脸上,将女子的脸涂黑了,秀才看着熟睡的女子,不由得厌恶起来。想想自己要什么有什么,怎么能一辈子和这样的丑陋女子生活在一起?秀才想,既然大家都不知道我有过这样的一个娘子,那就让她悄悄消失吧!今晚我会另画美娇娘为妻。于是他将心一横,找来一根绳子,将还在熟睡的女子活活勒死在床上。

晚上,秀才将女子的尸体背往后山荒野之中丢弃,等他气喘吁吁地回家,刚推开门,却发现那女子正坐在床沿上梳头!秀才吓得魂不附体,以为见到鬼了。那女子见他回来了,顾不上整理头发,热情地上来搀扶,秀才颤巍巍地迈步进屋,偷偷抬眼观察女子,她此时长发掩盖着脸颊,看起来特别恐怖。当晚秀才躺在女子身边,不敢闭眼。半夜他听见女子气息均匀,知道她已经进入了梦乡,这才偷偷爬起来,拿一面镜子来照女子,女子在镜中有影子,秀才这才确定她不是鬼。他想,看来我今早晨并未杀死她,可能是晕过去了,在后山醒了才跑了回来,她嘴上不说,但肯定会恨我,说不定会对我下毒手,我还不如……秀才急忙跑去厨房,拿了一把锋利的菜刀,割断了女子的咽喉,可怜的女子连哼都没哼一声就没气了。确定女子死了后,秀才再次将她抛尸荒野,一来一去,秀才累得不得了,想赶快回家好好睡一觉,可是当他回到家躺上床,却听有微微的呼吸声!秀才热汗未干,又惊出一身冷汗。他用手一摸,有人躺在床里侧熟睡!秀才连忙点燃蜡烛,床上果然睡着那女子。他找出那本天书,想看看有什么解救的方法,但他惊奇地发现,天书上一个字也没有了。秀才痴痴地坐了半晌,终于记起天书首页的字来。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一本天书,将我变成了如此不仁不义之人,哎!如此天书,不要也罢!”

第二天,秀才将书埋在了后山,准备回家和丑妻好好过日子,哪知回家却发现以前靠天书变来的东西都不见了,那女子也不知去向。秀才住在破旧的茅草屋里,埋头苦读,四十岁终于中了举人。

几十年后,一群石匠在后山开山采石,发现那里的石头都是如瓦片一样薄薄的,一层一层像书页,老人讲,那就是任秀才当年埋天书的地方。

中国小神话故事经典推荐 5

从前有一位大将军,叫做李靖,他的夫人生孩子,生下来一个圆圆的肉球,在地上滚来滚去,李靖说:“这一定是个妖怪。”拿出宝剑来,朝着那肉球一劈,真怪,那肉球一裂开,从里面跳出一个男娃娃来,胖胖的脸,可逗人喜欢了。

李靖看呆了,正不知道该怎么好,一位神仙找他来了。这位神仙说:“恭喜,恭喜!我知道你生了个男娃娃。这娃娃很了不起,让我收他当徒弟吧。”说着,拿出一个镯子,一块手帕,交给李靖,“这是我送给徒弟的礼物,这镯子叫做乾坤圈,这手帕叫混天绫。”

这娃娃就是哪吒。七岁那年,一天天气热极了,他到大海里去洗澡,拿着混天绫在水里一晃,就掀起大浪,大浪把东海龙王的水晶宫震得东摇西晃。龙王吓了一大跳,就派了一个夜叉上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夜叉钻出水面一看,原来是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就砍。哪吒可机灵啦,连忙把身于一闪,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别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正好打中夜叉的脑袋,一下就把他打死了。

龙玉听说夜又给打死了,气得一个劲地吹胡子,就叫他的儿子三太子带上兵,去把哪吒捉来。他的兵是什么呀,是虾、鱼、蚌、螃蟹,哩哩啦啦的一大串。

三太子冲出水面,对哪吒说:“打死我家夜叉的是你吗?”

哪吒说。“是我,是我。我好好儿的在洗澡,你家夜叉话不问一句,就拿斧头劈我,我用乾坤圈碰了他一下,他就死了.他那么大的个儿,怎么一点儿也挨不起打呀?”

三太子蛮不讲理,举起枪就刺,哪吒让了他好几次,可是三太子就是不放过他。哪吒急了,就把混天绫一扔,这混天绫马上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怎么也逃不掉。哪呢又拿乾坤圈一打,把三太子也打死了,吓得那些虾兵蟹将连滚带爬地钻到水里去。

三太子一死,就现出原形来了,原来是一条小龙。哪吒把他拖到岸上,心想:爸爸少一根腰带,我把这小龙的龙筋抽出来,搓一根腰带送给爸爸不好吗?他就把小龙的龙筋一根根的抽了出来,带回家去。

龙王听说自己的儿子也被哪吒打死了,又是伤心,又是生气,就变成一个读书人的样子,离开水晶宫,来找李靖了。龙王气冲冲地对李靖说;“你生的好儿子,打死了我家夜叉,又打肥我的三太子!”

李靖说;“你弄错了吧,我的儿子哪吒才七岁,能打死人吗?”

龙王说:“你不信,就把他找来问一问。”

李靖找了前屋我后屋,又找到花园里,哪儿也没找着哪吒。原来哪吒躲在一间小屋子里,在搓龙筋呢。李娟好容易才找到他:“你在这小屋子里做什么?”

哪旺说:“爸爸,我今天打死了一条小龙,抽了他的筋,正在给你搓腰带呢。”

李靖这才知道哪吒真的闯了大祸。只好带了他去见龙王。哪吒看见龙王就说:“老伯伯,请您别生气。我不是故意打死你家三太子的。他用枪刺我,我让了他好几次,可是他还一个劲地追着打我。我没法儿了,才还了手,不小心把他打死了。您瞧,这是从他身上抽下来的龙筋,还给您就是了。”

龙王看见儿子的龙筋,更加伤心了,就说:“我的儿子能让你白白打死吗?我要到天宫去告你的状。”说完,就乘着云彩上天宫去了。

TAG标签: seo_keywords

中国小神话故事经典推荐_精选范文网

成语是浓缩的历史,学习和运用它能使我们知古鉴今,以史为镜。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神话成语故事大全,欢迎阅读!神话故事大全1“精卫填海”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炎帝不仅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阳升起,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家。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这一天,女娃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