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有什么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参考整理
相关文章
现代儿童的心理状况非常需要得到家长的重视,例如孩子常常出现缺乏安全感、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问题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九岁儿童的心理特点,欢迎阅读。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有什么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参考整理 1
让孩子多接触自然
谁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很多家长就急着教孩子识字、算术、背唐诗。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效果很可能事与愿违,过早的单纯知识性学习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的认知思维过早符号化,不利于孩子天赋的开发。
6岁前的孩子是用非语言系统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这个阶段,应重点发展孩子的右脑,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尽量用形体、绘画和想象的方式来与孩子交流。
国外很多家长会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尽量不用语言来教育孩子,而是让孩子用眼睛、用心灵感受世界。比如对“苹果”的认识,当孩子还不会说话、不会用文字来表达时,他脑海中的“苹果”是一个个形象而生动的苹果样子。但是如果过早地让孩子生硬地认字,孩子就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苹果”这一语言符号,而无法形成关于“苹果”的形象记忆,这对孩子的右脑开发是非常不利的。
实际上,孩子在出生前,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是远超过大脑实际需要的。而生命早期的大脑就像是一个大胆的剪裁师,随着出生后接触的刺激逐渐增加,那些经常受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就会被保留下来,而那些不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细胞所连接的突触就会被修剪掉。如果一味地对6岁不到的孩子灌输知识,我们就容易以成年人的思维限制了孩子天赋的发展。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有什么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参考整理 2
允许孩子犯错误
毫无疑问,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让父母真正操心起来了。他们普遍进入小学,开始面临各种升学竞争,人际关系也比之前更为复杂。这个阶段, 父母要记住的黄金定律是“要尊重孩子”、“要有耐心”。
刚进入小学的孩子,可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的作息和学习压力,不能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容易走神。此时,家长不能一味责备孩子,毕竟这一阶段孩子的自控能力有限,对孩子提过高、过急的要求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积极性。
孩子的有些行为,在家长看来是错误的,但可能是孩子探索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比如,玩弄家里的药罐,到塘里捉鱼等,对于这样的行为,家长应合理引导,既不打击孩子认识世界的积极性,又要避免孩子受伤。
而对于孩子反复犯错, 家长要抱着“理解”的态度,保持足够的耐心。家长可以试着与孩子一起制定计划,与孩子作约定,在孩子上下学路上对各种注意事项反复提醒。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形成习惯。如果孩子表现得不错,家长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这样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也帮助孩子逐渐树立信心。
对于这个阶段孩子的教育,最忌讳的就数度责骂孩子。一味责骂不但起不了矫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效果,还容易伤孩子的自尊心,影响今后的亲子沟通。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也应该注意避免其他亲友在场,不要说有辱孩子人格的话。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有什么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参考整理 3
这个阶段的孩子面临这切切实实的幼升小的压力。如果要进好的学校,一定要孩子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那么幼小衔接方面的学习就特别必要了。关于幼小衔接,相信大家听到过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幼小衔接不用做,支持零基础入学。有的却说现在小学压力太大,功课紧张,一定要先学起来。
其实幼小衔接要适度的做。基本的认字、写字、英语、数学启蒙必须要做,因为6岁的孩子已经具备足够的学习能力了。
六岁儿童心理特点有哪些?上文已经做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孩子的心理有了基础的掌握,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做出相应的答复,才能让孩子和家长交流时没有负担。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正确的思想引导,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处事为人。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有什么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参考整理 4
5-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绝对可以称为天使,与3、4岁处于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动不动就哭闹撒泼的孩子,和7、8、9岁狗都嫌的孩子相比,5-6岁的孩子绝对可以用甜美两个字来形容。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很乖,很听话。
如果非要说问题的话,5-6岁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争强好胜。因为在乎结果,所以他们也会习惯性推卸责任,明明是自己干的,他们却会故意找一些借口说不是自己干的。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会批评甚至惩罚孩子,其实这时候家长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有什么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参考整理 5
1、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同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不要欺骗和无谓的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
7、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样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赞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9、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有什么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参考整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