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春节的日记大全总结推荐5篇
相关文章
日记的内容要真实。诚实,是一种美德,自己怎样想,就怎样写,不要说假话。正文的篇幅可长可短,长的可以写成千字,短的可以只写一两句话。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中写春节的日记大全总结推荐,欢迎阅读!
初中写春节的日记大全总结推荐1
过年是我们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可以吃年糕、包饺子、放烟花爆竹······。不过,我更喜欢得到红包。因为我可以把红包的钱存起来买我自己想要的东西。
除夕夜。我为了快点拿到红包,就匆匆地扒饭,可刚吃了两三口,就噎住了,所以读者们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哟。这时多亏了姨娘递给我一杯”救命水“,否则的话,我会不停地打嗝。
吃完了年夜饭,我就对奶奶(指外婆,以下皆同)说了现在应该做的事(其实是发红包)。奶奶刚发到妹妹(表妹)。妹妹嘴甜,说了一句祝福奶奶的话,奶奶就多给了她30元。哥哥(表哥)不服,说:”奶奶偏心!“妹妹急中生智,说:”奶奶本来就对我偏心。“
为了不使她们再闹下去,我就上前劝她们,可没想到他们一齐吼:”这没你的事,给我死开点!“听到他们说的话,我只好走开了。
俗话说得好:老将出马,一个顶三(我改了一下)。奶奶(以下指婆婆):”既然这样,那就三个人平分了吧。“于是,这件事总算解决了。
当轮到我时,奶奶问:”你知道年和红包是怎么来的吗:“我回答:”年和红包的来历有两个故事,我讲出来吧。年的故事是,传说‘年’是一种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野兽,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年’便出来掠食吃人,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但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斗争中,发现这种野兽有‘三怕’——怕声、怕光、怕红颜色。为了驱赶它。人们用红颜色的桃木做成牌子挂在门口称为‘桃符’。还有人用燃烧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并有火光,这就是爆竹的来历。‘年’见了桃符,又听到爆竹的响声,吓得赶快逃跑,这样大家就安然无恙了。第二天一早——也就是大年初一,人们便互相拱手祝贺——这就是‘拜年’。‘红包’的来历是:传说‘崇’是一种讨厌的怪兽。总喜欢在腊月最后的一天晚上来搔扰小孩。有一对夫妻好不容易得了一个儿子,为了不使他受‘崇’的搔扰,就把一个装了钱的红袋子放在不孩枕边。半夜,‘崇’又来搔扰小孩,不想,小孩枕边迸出一道金光,‘崇’被吓得屁滚尿流。从此,发红包的来就流传了下来。“
旁边的人都夸这学识渊博。我回答:”我只不过是多看了几本书而已,不至于这么抬举我吧!“
过年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初中写春节的日记大全总结推荐2
我家的春节差不多就是从腊月二十九开始的,这一天家家都是最忙的时候,很少有人闲着无事。姐姐忙着洗衣服,换床单,我帮妈妈一起忙着擦玻璃,拖地板打扫卫生,以便在新的一年中显示出新的气象。当然了,对联、窗花、日历是必不可少的,打扫完卫生,家里一下子变的干净整洁还漂亮。
二十九这天,重要性仅次于洗衣服的应该算是做年夜饭了,大人在一边忙活着洗菜切菜,包饺子,给咱们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而忙碌着,而咱们却蹦蹦跳跳,想尽办法帮个忙,却总插不上手,只有干着急罢了。
咱们的年夜饭和往年一样依旧是鸡鸭鱼肉之类,但我白天中无事时吃尽了甜品,往往吃不了多少这些珍奇,只好随便选几样来一品好坏,往往留下一大堆剩菜,让劳动一番的爸爸妈妈目瞪口呆。可爸爸妈妈是不会说我的,因为剩菜剩饭此时此刻便成了年年有余的象征。
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的一家人合合美美地吃完年夜饭,随后便是咱们的自由时间了,桌上摆好糖果、水果和各类糕点,想吃就吃。全家人喜气洋洋,其中当属我最欢喜,因为可以靠几句甜言蜜语换得鼓鼓囊囊一大包压岁钱。如果你问咱们明天的愿望,应该就是多来点拜年的了。
除夕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快乐的,但是守岁却不是我能接受的,看完春节晚会,听完倒计时的钟声,刚想闭上眼睛睡个好觉,窗外就“劈里啪啦”地响起了礼花声,弄得人睡意全无,却又筋疲力尽。
正月初一我睡到太阳升的老高才起床,匆匆吃完了早饭,找出咱们新年的衣服,打扮整齐,和一家人一起去拜年。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尽了尾声。春节迎着人们的忙碌缓缓来临,却在无声无息中远去,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眷恋。无论春节那些日子是怎么度过的,每当想起它,我仍不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感到惊叹,骄傲和自豪,祝咱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咱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初中写春节的日记大全总结推荐3
寒冬腊月,银装素裹,万物枯萎,一片荒凉;新春佳节,红红火火,张灯结彩,合家欢乐。
在这新年之际,一家人围坐一团,吃着可口的饭菜,看着精彩的春晚,脸上荡漾着微微的笑,那笑脸是那样甜美,仿佛能笑出一个春天。窄小而又温馨的小屋中洋溢着欢快的笑声,陈旧而又美丽的老屋里充满着喜悦的气氛。相信此时即使狂风暴雪袭来,身处绝对零度,受尽寒冷的折磨,而那热闹非凡的画面也能融化所有冰雪,温暖一切寒冷,让整个冬天都沸腾起来!
窗外是寒冷刺骨的坚冰,窗里是热热闹闹的一家人。春节就是这么神奇,最寒冷的季节中最寒冷的一天却是一年中最喜庆的一天。
吃完热气腾腾、鲜香味美、皮薄馅大的饺子,喝一杯或浓或淡的香茶,推开房门,去外面放鞭炮。各式各样的烟花出现,腾空,绽放,最后在漆黑的夜空中留下一道道美丽的残影,令人神往。那烟花能与星星媲美,能与月亮争宠,能和春花争奇斗艳。幽暗的夜空因这些烟花变得亮堂堂的,恍如白天,但它确实是黑夜,一朵朵烟花在空中盛开后马上消失,它们是美丽的,也是短暂的,我拿出照相机,按下快门,将这转瞬即逝的美定格为永恒,珍藏到永远。放完烟火,看完春晚,人们躺在床上,带着对明天的期盼,带着岁月的祝福,带着甜甜的微笑,进入美妙的梦乡……
冬日的夜是漫长的,仿佛没有终点。人们总是耐不住欣喜一次次从梦中醒来,认为“明天”来临,却发现“明天”早着到呢,于是不得不感叹夜的漫漫无际,“明天”的遥遥无期。
熬了一晚上,大年初一终于到了。还是黑灯瞎火的五更天,人们早已出了家门,组成人数或多或少的队伍去拜年,给亲人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送上最真切的爱……
春节就是这样,即使在寒冬腊月,人们也能热血沸腾,即使千里冰封,人们也会热泪盈眶。春节总是少不了温馨与感动,少不了传统与新意,少不了情,少不了爱。春节不仅是一个普通的节日,让人们在这样的节日里开开心心地笑一会。
初中写春节的日记大全总结推荐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唐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诗,名叫《元日》,诗的意思是:在爆竹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春风吹拂,暖气融融,大家喝着屠苏酒,旭日东升,千家万户沐浴在阳光之中,喜迎新春,大家都拿新桃符换掉旧桃符。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除夕这一天里的情况,人们开开心心地过着大年。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贴春联的习俗在古代是由贴两道灵符演变的,意味着用灵符镇住妖魔鬼怪,放鞭炮则是吓走一种叫“年”的怪兽。
除夕,大家都在忙里忙外。爷爷奶奶在煮肉,妈妈在晾衣服,姑姑在贴春联,爸爸则在杀鱼,而我也在洗菜,全家老小都出动了,我把它叫做“全家总动员”。
终于到了初一,全家人都起得很早。一起床,我就看见爷爷奶奶在盛饺子,我走过去祝福他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我还去爸爸和妈妈的房间,也祝愿他们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同时,他们也一起祝愿我学习进步,天天向上。吃完早饭,爷爷奶奶和其他的人去下棋了,妈妈和姑姑也到邻居家打牌去了,我和爸爸一起去溜冰。在溜冰的过程中,我跌了许多跟头,甚至还“嘴啃泥”了。晚上,爸爸在屋外放烟花,那个烟花漂亮极了,有的像菊花,有的像牵牛花,有的像荷花,还有的像木梨花……整个天空都是烟花在绽放,真的很美丽。最后,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那电视里的节目真是太精彩了,每一个节目都可以说得上是精品,让我们全家笑个不停。
不一会儿,我就进入了梦乡,看见有许多好吃的食物向我飞来,我接都接不住。就这样,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初一,春节真好,真想天天过春节。
初中写春节的日记大全总结推荐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每到过年时期,我和小伙伴们便开始吟诵这首喜气洋洋的诗,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家乡的过年习俗也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我至今依然刻骨铭心。
我的家乡位于东北辽宁,每次过春节令人回味无穷。春节初一早晨,我早早地来到外婆家拜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精巧的对联,那鲜红纸上的一撇一捺显得龙飞凤舞,像一个个笑眯眯的脸蛋,洋溢着春节欢乐的气息,包含着一种浓厚的风情。走进厅堂,桌子上花花绿绿的食品看得我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瓜子成堆地散落在“蝴蝶”
去完姥姥家,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回农村爷爷奶奶家,去大爷家找离别一年的姐姐一起嬉戏,很快天渐渐的黑了,一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午夜12点,家家户户都响起了鞭炮声我也一样的等待爷爷奶奶放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我们躲得远远的,心像小兔子似的怦怦地跳起来,只因为这鞭炮像张牙舞爪的怪兽,发出可怕的声音。烟雾散尽后。我们一家人又一同回家看春节联欢晚会。
每年除夕夜大家都要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今年的我已经走过了十四个春秋,回顾以前的除夕夜,我每次都是半途而废,没有看完就睡了,不知今年的`我又能坚持到几点呢?
家乡的春节令我回味无穷,家乡春节的风土人情更让我感受到人间亲情的美好。过年的确是热闹的也是快乐的,但年的背后也寄托着厚重责任。我们不仅又长大了一岁,同时又收获了一份希望,对于人生又多了一份思考。面对新的一年,如何调整自己,迎接新的压力和竞争,以新的自我面对新的挑战。我想,这才是过年的真正意义吧!
初中写春节的日记大全总结推荐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