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作文元宵节大全总结
相关文章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元宵节高二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二语文作文元宵节大全总结 1
人家都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这就是中国的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今晚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元宵节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就有了,是我国非常有名的节日。它的节俗活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起初只是白天为市,夜间燃灯,带了清代,才添加了舞龙、舞狮和踩高跷等“百戏”。
我们全家围着吃元宵,妈妈把煮好的元宵端到了每一个人的面前,那热腾腾的的元宵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爸爸说:“这吃元宵也是有学问的。四个表示四喜临门,八个表示八面玲珑,十个表示十全十美。”随着爸爸的话,我把元宵送进了嘴,那馅甜到了我的心里。
吃过元宵,大家都来到楼顶,一边看烟花一边闲聊,大家都沉浸在了节日的欢乐中,到处都洋溢出一种愉快的气氛。
元宵,是新年后的第一个满月,它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心愿,象征着合家团圆。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和和睦睦。
高二语文作文元宵节大全总结 2
我喜欢过可以看赛龙舟的端午节,我喜欢过可以赏月的中秋节,我也喜欢过热闹喜庆的春节,但是我最喜欢过的是可以同时满足我吃和玩的心愿的元宵节。
一说起元宵节我就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每年的元宵节我都过的很开心,今年的元宵节我更是玩的不知道时间。
在我的印象中,过去的元宵节我们大多数都是采取的保守的方式过元宵,看看花灯、耍耍龙,还有的直接在家里吃着汤圆和元宵,就过了,但是随着经济逐渐发展了起来,庆祝元宵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了起来,比如现在我们就搬出“昙花一现”的各种新型的烟花,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有简单花式的烟花,现在的烟花每次都把我们看的是眼花缭乱,两只眼睛都看不够,只想在多拿几个眼睛来。
在这一天,我们全家人齐齐来到了广场看烟花,为了能够更好的观赏到烟花的美景,广场设定在整点的时候一齐绽放,我们早早的就等在了那里,眼巴巴的看着烟花在天空中爆炸的那一刻的到来。
“10、9、8……”我在心里不断的倒计时,到了到了,只听“砰砰砰”的烟花声争先恐后的在天空中响起,我赶紧把视线投向了顿时璀璨的星空。
烟花一个接着一个的放着,夜空中不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绚丽多彩。
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们不也像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吗!
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呀!
高二语文作文元宵节大全总结 3
把糯米粉揉成面团,搓成圆球球。这是在做什么?汤圆?No!这是元宵!
三月六日下午,我们班开展了做元宵活动,虽然元宵节已经过去,但我们还是兴趣浓浓。
“叮铃铃!”一阵上课铃让我们像吃了兴奋剂一般,双眼放光,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老师来了,她把我们带来的糯米粉倒在大盆子里,再加上水,便和起面来。老师和好面后,给我们每组分了个大面团,让我们开始做元宵。看着那面团,我不禁“哼哼”两声,心里想:真是小菜一碟,一定难不倒我!想着,我便挽起衣袖,捏了一个小面团,放在手心,揉了起来。不一会,我便把那面团揉成了圆球球,在双手合并,稍用劲一压,圆球球就变成了圆饼,接着把它捏成碗形,放上馅,把口子捏合,最后再柔成原本的球球,就大功告成啦!
这第一个元宵做的很成功,这让我有点得意忘形,在做第二个元宵时,我又按照经验做,可不料,陷竟放多了,可我当时却没发现。“啊!”我大叫。在最后一步时,我一揉,馅竟然“跑”出来了,这让我的元宵变得“蓬头垢面”。都怪我的小骄傲,让我毁了一个元宵!
吸取了上一个元宵的教训,我后面做的元宵,越来越有“元宵样”。
经过一节课的不断努力,我们终于吃到了自己做的元宵。看着那“白白胖胖”的元宵,我都有点舍不得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吃!有勺子舀起一个元宵,送进嘴里。咀嚼过后,我不禁扬起嘴角,说了一句:“太好吃了!”是真的好吃,是真的甜,简直甜到心里去了!
是啊,自己亲力亲为的元宵,怎能不好吃呢?怎能不甜呢?
高二语文作文元宵节大全总结 4
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历史。
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是一种中国人依照习俗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和春节烹制食用的食品。曾有多种名称,如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明永乐年间正式定名为元宵。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
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从种类上分,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意寓勤劳、长久、向上。
高二语文作文元宵节大全总结 5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快要到了,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那天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人们会在那一天吃汤圆、赏花灯和猜灯谜。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的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正月十五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我们学校也要庆祝元宵,你们知道庆祝什么吗?包汤圆?不对。举办主题活动?只猜对了一半,我们每个同学还要在元宵节前夕做好一个花灯。我刚听到这个消息,我又喜又愁,不知道做什么才好。回家后,我问妈妈:“妈妈,妈妈!学校让我们每个同学做一个纸花灯。”妈妈笑了笑,说:“幼儿园不是教过你做花灯吗?你做好之后,再美化一下,不就行了!”
我听了,连忙跑到书桌前用一张白纸和一把剪刀做了起来。我先拿起白纸横着对折;又拿起剪刀在不能分开的那一面,剪成一样粗细、像面条似的条;剪完后,把这张纸从对折变成分开;再朝另一个方向做成筒状,先不要粘,看一下大概的样子;接着把两边分开,一个花灯大概的样子已经出现啦!接下来就差美化了。我先拿起水彩笔,在花灯的顶上,画了几串鞭炮;又拿起五支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写上了“元宵节快乐”这几个字;接着,我拿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几支水彩笔,把面条似的条涂上了彩虹的颜色,并粘上;然后,我用针扎了两个孔;我又找来了一根毛线穿进了孔里,打好结;最后,一个漂亮的花灯就完成了。但愿明天的元宵节主题活动能够成功举办。
也祝元宵节那天每家人家围坐在一起吃汤圆都团团圆圆。
高二语文作文元宵节大全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