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优选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清明节作文高考整理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7

清明,是缅怀的时节,旧时的美好,铭记心田,忧伤的过往,莫再纠缠;清明,是踏青的时节,快乐的心情,四处寻遍,烦恼的思绪,抛向云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二清明节的主要叙写作文600字,希望你能够喜欢!

清明节作文高考整理推荐 1

“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甫的这首《清明》千古传唱。不过于我家乡来说,我记忆中的清明节大多是凉爽天气,并不下雨的。过了那一天,蜀地的天气才摆脱了冬的影子,开始逐渐转热起来。

蜀地的清明节有许多讲究。我的家乡是个小城,四面环山。城里的人大多是从山上下来住的,祖坟大都在山上,死了的人也陆续在山上掩埋。所以清明时节,大家都忙着往山上赶。那山不高,步行也是可以去的,但为了图方便,也有人坐车去。不过相同的是,你定可以看到大家都提拉着酒、水果或者一些已故之人生前喜爱的物品食物等。当然按照各地都有的习俗一样,也用袋子装了纸钱、花圈等祭奠已故之人的东西。

我母亲做事常爱提前准备充足,她说那样心里才踏实。所以我们家去山上祭奠故人的琐物想来都是清明前夜就已备好,第二天清晨趁着爽朗的天气就上了山。

我家坟地在隔壁的小城里,听说我家以前住那儿。清晨坐车到了山前(那也算不得山,挺平缓的)的小坝,才开始步行。土地很软,弥漫着各种混杂的营养物质的香气,道路两旁长着高其它地方很大截的油菜花秧子,一眼望去那种黄澄澄、翠幽幽的感觉,我的笨笔是描绘不出一二的,只得亲自临境,才可知晓那让人流连忘返的静谧。

步行过一片稀疏的竹子丛,就到了外公的坟地。放下东西,母亲就忙活开了,是不是还命令爸爸和我这俩风俗白痴也掺和进去。我人小,只用帮着把纸钱弄蓬松(以便用火点着)以及把那各种色彩都有的彩花圈插在坟头,父亲在一旁点火,红的蜡烛上去。这些花花红红的定是为了图吉利。而为什么一定要把纸钱烧着呢?我问过母亲,母亲说那是为了让死去的人看着光能够找到回来的路,还有就是烧掉的东西,死去的人才能够收到。最后就从坟地四周过去十米的地方捧土堆到坟头上,这么做说是垒土。

一切准备就绪,大概要上个十几分钟。再就是作揖。这个可是讲究中的讲究。通常先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并包住右手,身体再向前弯曲,使上半身与下半身的夹角成90°。作揖时眼睛要闭上,心头得有诚意,嘴上还得念念有词地说些吉利话,等等。由于太麻烦,我们小孩儿大多趁大人们不注意就三下五除二地草草了事了。但大人们绝不如此,个个恭敬谦卑,颇有诚意,有时我望上他们这几下子,还会出神。虽说并不全都很规范,但诚意是肯定足的。

我不知道自己经历过多少个这样的清明节,只记得后来有一次听父亲讲“灵魂值二十一克”的故事,说是当一个要死去的人往生时,他的体重会减轻二十一克,而人虽死,但灵魂却会飘荡在空气中。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做的一切,先人都是看得到的,什么都看得到的,他们好坏皆知。

清明节作文高考整理推荐 2

传统清明节到了,我跟我的妈妈都会到外婆的坟前给外婆扫墓。

当我踏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头,看着蓝天中飘过的几朵悠悠白云,感受着那拂过山头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风,我知道我的外婆在这里一定会开心。

外婆在我六岁的时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让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礼是怎么样的。老老的房子里,挂着一帘帘白白的帐子,到处都是哭声,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却安详地躺在棺材里。于是,我莫名地就放声大哭起来。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会起来了。我躲在母亲的身后,瞅着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闹了很久,很久。

死亡,总能让人缅怀与逝者相处的点点滴滴。

记得小时候,外婆总爱背着我到处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来。沿路上,她不断跟人们打着招呼,还不忘捎上一句:“这是我孙子?”随即,便咧嘴笑了,满脸的皱纹也就更多更深了。

夜晚,在那间只点着一根发出微弱黄光的的蜡烛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温暖的体温。一床被子下,我听着外婆讲那遥远的故事。我很喜欢听外婆讲故事,虽然那时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讲了什么,但那亲切的带着浓重方音的话语和那缓缓的语速,总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时候,我总不喜欢吃饭。于是外婆就对我说:“吃完饭,佛祖会保佑你的,会给你一块糖吃。”我信以为真,麻利地吃完饭后,真的在饭桌上发现了一块糖。那时的我,单纯地以为佛祖是一个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还说佛祖会关心每个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舍给走过这个小村、这间屋子前的乞丐,尽管会屡屡招来父母的数落与不满。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随后又马上爬起来。家里的人都以为没事,我也以为没事。于是,我像往常一样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饭,像往常一样得到了一块糖,也像往常一样兴高采烈地出去玩。当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见外婆安详地躺在那张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还拿着那个伴随她多年的扇子,我冲上前去,摇着她的手,以为她能像往常一样醒来,再陪我玩。但是,无论我怎么去摇外婆那只发冷的手,也摇不醒她。于是我放声大哭,哭声引来了父母亲,也引来了外婆的死讯。

每到传统清明节,当我登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蓝天,享受着微风,我总觉得外婆就坐在我身边,静静地看着我,直到永远……

传统清明节啊,传统清明节,总是让我们这么的思念亲人!

清明节作文高考整理推荐 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传统清明节,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来,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离我们远去的外婆,想着他以前疼爱我的种种回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无法忘记,那一年回到故乡,看到躺在床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着,干枯的手掌,指节发白。我和我的妈妈无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让人无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带外婆去医院检查时,已发现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验单的那一刻,外婆却告诉舅舅不要让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疗,只是静静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学教书。

原来,这一年多,每天在讲台上给学生上课,把一叠叠试卷带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着病情不断恶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汉字之时,她的手会传来阵阵剧痛。独自一个人居住在老家,儿女们搬到大城市之时,她时常在深夜因为疼痛无法入睡,辗转反侧到天明。这一切,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独自承受,不告诉儿女,不让儿女为她担心。她担忧儿女为她支付巨额的医药费而经济窘迫,还尽可能地延续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尽可能地教书育人。

这时一切已无法挽回,我的妈妈、舅舅他们已经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恶化,能做的,只是减轻她的痛苦。可是,外婆艰难吐出的几个字却是:别,别再为我花钱。她心甘情愿独自挺过这些折磨,不让子女为了她陷入经济上的困境。甚至于,在儿女们轮班守夜,陪着她之时,她选择了偷偷服食,早点结束这一切,不拖累儿女。当我们及时发现,外婆终于醒来的一刹那,我们悬着的心放下,却又被外婆自责、内疚、颤抖的目光所刺痛。我的妈妈搂着我哭了,她说:“该自责的是我们呀!你的外婆,我们太对不起她!”

那天夜晚,我的妈妈陪着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复些精神,完整地说出了几句话,她满是不舍地说:看到你们过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学,这就够了。后来她安详地睡去,我们以为将是一个美好的明天,然而,这是永别。

这些年老家的人们不时会提起外婆,说她是一个教了一辈子书的好老师,爱教书,爱孩子,就跟有时电视上放的“感动”的人一样,感动着村里的人。我想,外婆也许没有那么伟大,但她对儿女、子孙的爱,深沉得让当年仅八岁的我感到生命的悲凉与母爱的伟大。她让我永远铭记,在处于多么痛苦的忧患中,她的生命书写了多么深刻的爱。

想到这些,我也暗暗对自己下了决心,以后不管再远,在忙,每年传统清明节都要回来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对外婆的思念。

清明节作文高考整理推荐 4

我们要去给去年过世的太公上坟。到了太公墓地的所在地——排门山公墓前时,我们买了一些黄纸和一叠面值“五亿”的“大钞”。太婆说,这些钱先给他用着,要是不够了,下次还来烧。

我们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往上爬,爬了很久,终于到了太公的墓前。太婆细细地端详着碑上太公的照片,看着照片上满面红光,精神十分好的太公,再看看碑下埋着太公遗体的泥土,太婆的眼圈红了,腿颤抖着,似乎在想:太公这幺精神,怎幺会突然去世呢?半晌,她带着亲切的语气说道:“老头子啊,清明节到了!”接着又把带来的水果、鲜花放在坟前,说道:“新鲜的水果呢,你起来吃呀!”语气干涩、沙哑,却很动情,仿佛太公真的站在她面前。听得我心里酸酸的,便说:“太公,清明到了!你在那儿过得开心吗?”太公只是微笑着看着我。忽然,我听见了太公说话,他说:“你是个好孩子!”我吃了一惊,揉揉眼睛,却看不到,也听不到了。

这是我和去世的太公的神秘的心灵交流吧?我想着,不禁难过起来。

太婆和爸爸烧起了黄纸,太婆还放了一大把“五亿”进去,说道:“不能陪你一起去了,给你钱,自己去花吧!”说完,深情地看了墓碑上太公照片一眼。“五亿”和黄纸已经烧完了,残留的纸夹杂着青烟,如同一封封寄往天堂的信,慢慢地升上天空,消失在了我的视线。

我知道太公已经远去,我希望他能在另一个美好的世界里复活,只是,他留下我们在这个世界里独自悲伤。

清明节作文高考整理推荐 5

在我的记忆里,清明节是很郑重而又充满温馨的节日。

当柳树穿上了淡绿色的裙子;当桃花、杏花向我们绽开张张笑脸;当春日的天空清澈明朗,空气清洁明净时,清明节已经到来。

爸妈早在一个星期前就被爷爷、奶奶通知哪天去“做”清明,而爷爷奶奶也早已准备好探望先辈们的“礼物”,一大堆俗称“大裱纸”的纸,一篮子的“金元宝”(这当然不是真的金元宝,而是用一种金黄色的纸叠成的),还有很多和真钱很相似的“冥币”,更有意思的是那种用纸剪出来的五颜六色像拉花一样的“幡子”,我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

每次“做”清明,我们总是一行很多人,七大姑、八大姨地浩浩荡荡从家里出发到乡下。到了墓前,大人们总是有一会儿的严肃和伤心,外婆到了太外婆的墓前,还会掉几滴眼泪。大人们坟前摆上丰盛的饭菜,倒上酒,然后烧掉“冥币”和“金元宝”,说是让老祖宗在另一个世界有足够的钱花,我真不明白,他们究竟怎样“花”这些“钱”呢?

接着,我们长幼有序地轮流在墓前跪拜磕头,其实,我大多数不知道跪拜的是何人。大人们聊起往事,还有的互相揭发小时候的故事,常听得我哈哈大笑。

我们一路走,一路祭拜自家的先辈,有时看见谁家的坟前荆棘丛生,坟头也没有“幡”,大人们会让我们这几个孩子拿上一个去插,因为据说,没有人来祭拜,坟里的人在阴间会受别人嘲笑,会被欺负。

山林里很安静,会听见各种鸟叫声,还有风吹松树“沙沙”的声音,路边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我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好不高兴!

接下来,我会跟随大人们去拜望活着的长辈了。我们带着礼物一家家地串门,那些长辈早已得知,都出来迎接,一时间,欢声笑语,热闹得很。有一个太奶奶已经九十多岁了,牙齿都掉光了,还拄着拐杖自己走路,身体挺硬朗。

马路上,也是车来车往,我认得出那些车牌,有的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

清明节,长辈们扫墓,祭拜祖先,我们小孩去踏青、春游,但这更是一个和亲人团聚的快乐时光。

清明节作文高考整理推荐_精选范文网

清明,是缅怀的时节,旧时的美好,铭记心田,忧伤的过往,莫再纠缠;清明,是踏青的时节,快乐的心情,四处寻遍,烦恼的思绪,抛向云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二清明节的主要叙写作文600字,希望你能够喜欢!高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