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记叙文范文精选
相关文章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0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最新精选5篇,希望大家喜欢。
脱贫攻坚 记叙文范文精选 1
宁夏西海固,曾经“苦甲天下”,固原市西吉县就位于这里。
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尚未摘帽的贫困县,截至2019年底,西吉县还有1575户4340人未脱贫,占全区未脱贫人口数量的23%。
眼下,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一场“查损补失、查漏补缺、查短补齐、查弱补强”的脱贫攻坚“四查四补”专项行动正在西吉全县深入开展。自3月7日起,西吉县对237个贫困村以及58个非贫困村、8个社区逐人逐项排查,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实现问题清零目标,力争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干部沉下去,问题筛出来,查漏补缺摸排率达100%
入夜,王民乡党委办公室里亮起了灯,党委书记毛兆平正忙着整理材料。白天进村入户,晚上回顾梳理,自“四查四补”启动以来,这样的工作节奏成了常态。
近一个月时间里,毛兆平走访了100余户村民,重点排查贫困户的住房隐患。
三岔村中庄组,贫困户马永奇家的房子被认定为危房。是否重建,马永奇犹豫不决。3月中旬,毛兆平和村干部一起入户摸排,跟老马算细账:按照政策,你家两间房要扩建24平方米,危房改造补贴2万元;村里再安排你到公益性岗位就业,一年收入1万元...一番推心置腹,让马永奇下定了决心。这两天,毛兆平路过老马家,看到新房正在建设。
干部沉下去,问题筛出来。西吉县发动驻村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村组干部等5900人,全面下沉到贫困乡村和贫困户家中,逐一查漏补缺。
西吉县“四查四补”方案明确:聚焦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查补损失,对照脱贫标准查补漏洞问题,查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基层治理、乡村建设等方面短板,查补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短板和工作推进落实中的弱项。
截至4月15日,西吉县共摸排建档立卡贫困户32486户143295人、非建档立卡户83496户332950人,摸排率均达100%。
“王书记,我就想问问,我这几个孙子能不能列为孤儿...”一天傍晚,固原市委常委、西吉县委书记王学军接到新营乡上岔村贫困户刘必清老人的电话。原来,刘必清的儿媳3月病故,他希望能让孙子们享受到孤儿救助政策。
“我们摸排中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孩子父亲健在,不符合政策。”新营乡党委书记张瑞带着民政干部入户,向老人耐心解释:“根据他家里的实际困难提高了低保档次,顶格发放临时救助款,还帮老人的儿子就近务工。”
“一户一户看、一人一人访,一个问题都不放过。”王学军表示,上半年实现所有问题动态清零。
缺什么补什么,强化精准帮扶,70%的问题已整改完毕
4月中旬,偏城乡马湾村,穿村而过的公路路面开始翻建。
“原先的路面破损厉害,这回全要修成水泥路。”61岁的村支书马明清这阵子天天跑到工地当监工。“为了这条路,从前没少往县交通部门跑。可这回修路,村干部一次也没跑。”
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窦新伟有了个新职务—马湾村“四查四补”网格组组长。在他调研和协调下,没多久,资金到位,施工进场,再有月余,这条路就会焕然一新。
“贫困户王占虎年纪大,妻子患有残疾,家离村道200米远,一直希望硬化路能通到家门口。”窦新伟说,根据摸排情况,县里决定加大硬化路建设力度,通村到户。“经过最新摸排,全县需新建农村公路260公里,目前已经全部开工,计划7月底前完工。”
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西吉县综合研判,立行立改。县纪委监委、组织部、扶贫办抽调人员组成3个督查组,全程监督检查。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实行‘一户一档、一人一策’,精准帮扶。”王学军说。
截至4月中旬,西吉县完成全部排查工作,70%的问题已整改完毕。
稳产业稳就业,稳脱贫防返贫,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马铃薯产业近年来成为西吉农民脱贫致富的“钱袋子”。年初受疫情影响,外销受阻,全县近43万吨马铃薯沉睡窖中。在红耀乡小庄村,贫困户郭连军家窖里就积压了2万斤。
“持续稳脱贫、防返贫,稳产业是关键。”西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杰说,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县里抓紧组织货运车辆,打通物流堵点,同时充分发挥30多家专业合作社、200多名农民经纪人作用。“目前,全县库存马铃薯每天外销2000吨,5月底前能够基本清仓。销量跟往年持平,价格还比去年涨了点。”
保了销路,还要保今年的收成。“我们会在种植季之前收购原原种,免费向贫困户发放。”西吉县扶贫办主任苏占成说。
前不久,郭连军家的2万斤马铃薯被经营大户全数收购,清了窖储。这两天,他又收到政府发放的1000粒原原种。“这下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通过开展“四查四补”,西吉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西吉县近50万人口中,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超过1/5,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27%。受疫情影响,今年外出务工人员大都延迟上岗1个月左右,全县劳务总收入较去年同比减少12%。
针对这一新的情况,西吉县整合涉农资金4380万元,用于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自主创业补贴等方面,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一次性奖补2000元;通过点对点输送等方式,帮助春节前后从自治区外返回西吉的8186名务工人员返岗。打出“稳岗、返岗、增岗”措施组合拳,西吉千方百计促务工。截至4月22日,西吉县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就业96925人。
“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脱贫攻坚毫不松劲。”苏占成说,今年力争实现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40元的预期目标。
脱贫攻坚 记叙文范文精选 2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就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重大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目前看,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脱贫进度符合预期。但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给我们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增加了难度。唯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迎难而上、攻城拔寨,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才能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兑现我们党的郑重承诺。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敢于攻坚克难,坚决完成既定任务。关于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的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已经作出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抓好贯彻落实,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较真碰硬“督”,各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严格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严格考核开展普查,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实施精准帮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这个底线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承诺必须如期兑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现在,冲锋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合力攻坚、顽强作战,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 记叙文范文精选 3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了挑战。为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近期以来,通化市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疫情防控要抓紧、脱贫攻坚不放松,围绕支持打好贫困乡村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总体战开展民主监督,坚决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历史性任务。 通化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组织包保干部,通过电话、微信等“不见面”的宣传方式,对包保的贫困户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并询问贫困户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等,使贫困户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并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疫情是今年影响脱贫质量的最大因素,精准施策是保证质量的重要举措。
督查中市纪委市监委督促地方要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精准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扎实推进、稳步落实,逐县逐村逐户提出克服疫情影响的具体办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农畜产品积压、扶贫项目复工等难题。紧紧围绕改进工作作风开展监督,促进驻村工作队更好发挥作用,促进脱真贫、真脱贫。 市纪委市监委压实责任,通过调研督导、精准问责等方式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系统梳理总结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实践经验,探索完善专项监督工作制度,推动民主监督工作创新发展。坚持防控和扶贫两手抓、两不误,通过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增加公益性岗位、动员劳动力就近就业创业、指导村合作社复工复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等举措,全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疫情挡不住春回大地,阴霾遮不住万物复苏。通化市纪委监委,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一线筑牢战斗堡垒、彰显使命担当,让党旗在农村战“疫”和春耕备耕一线高高飘扬。尽显纪检人的忠诚干净担当。
脱贫攻坚 记叙文范文精选 4
5月31日至6月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尤猛军率福州市政府代表团赴甘肃省定西市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活动。2日上午,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召开,尤猛军、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定西市委副书记、市长戴超主持会议并通报今年以来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情况。河仁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曹德淦在会上作发言。
受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宁委托,尤猛军代表我市对定西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大力发扬“三苦”精神,奋力脱贫攻坚表示敬意,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全体工商企业界人士、社会贤达表示感谢。他说,福州市将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紧盯目标,全力以赴,确保完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工作任务。他强调,要坚持精准,真正把扶贫资金花在“刀刃”上;要注重实效,让落地项目发挥效益;要着眼长远,帮助定西增强“造血功能”,实现稳定脱贫。
唐晓明感谢福州市对定西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鼎力支持与帮助。他说,3年多来,福州市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资金支持、携手奔小康等方面积极帮扶,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务实合作。下一步,希望双方提高站位,跟进落实,使劲发力,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取得更大成效。
会上,我市8家企业与定西市相关部门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福州市扶贫发展基金会和在榕企业现场捐赠总价2300多万元的资金和设备。会后,我市30多家国企、民企与定西市开展项目推介对接活动,并进行企业家座谈;同时,还举行了福州定西挂职干部座谈会,听取福州·定西扶贫协作前方指挥部和对口帮扶各县(市)区工作组等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在定西期间,福州代表团一行深入漳县、渭源县等地,实地考察新联村集体经济小木屋(长乐人家)、艾康沙棘综合开发项目、元古堆村美丽乡村建设、渭源县光伏食用菌扶贫产业园等扶贫协作项目情况。
市领导高明,定西市领导狄生奎、陈国栋、陈曾勇参加相关活动。
脱贫攻坚 记叙文范文精选 5
当前,脱贫攻坚是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件重大民生工程,从上到下无不在脱贫工作上下功夫。然而,当扶贫工作队带着政策、技术、项目而去驻村,村民却伸手要钱、要水泥,不愿意学技术,存在“等、靠、要”思想,一切都等着政府来解决。
究其原因是懒惰、得过且过思想在作祟,村民“等、靠、要”的观念强,不愿自食其力,发展产业,创业致富,等着政府给他“输血”,坚信政府不会不管他们,更有胜者认为脱贫是政府的事情。最终,思想落后导致经济落后,经济落后加剧思想落后。
因此,扶贫要先扶思想,脱贫要先脱智,要脱贫,就必须破除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扶贫,不是扶贫干部着急,贫困户观望,而是贫困户思想解放,扶贫干部引路,两者形成合力,相互促进,攻坚克难。扶贫不仅要送去政策、项目、资金,扶持产业;更要送思想观念,让贫困村民解放思想,先有富起来的思想,再有“动”的念头,走出自我禁锢,振作精神,树立起脱贫光荣的信心与斗志,要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广大扶贫干部要克服畏难情绪,敢作为、快作为,要与群众反复沟通、耐心做思想工作,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脱贫的紧迫感和荣誉感,彻底摆脱思想的“穷根”,扶贫工作从“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
脱贫攻坚 记叙文范文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