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优选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小学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范文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范文推荐 1

我们家乡宝清的风俗习惯有很多,例如:过年时吃的杀猪菜、粘豆包、扭秧歌、打陀螺等,都很有趣。

说起那又香又甜的粘豆包,谁不是馋得直流口水呢?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其实做粘豆包的方法并不难,需要的材料有:粘米面、水、红豆和白糖。做粘豆包需要先烀豆馅后和面。先把红豆放进锅里煮,等煮熟了就把它捣碎,捣成豆泥状,再撒一些白糖,就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毛毯似的,白糖的多少根据个人喜好而定。然后开始和面,首先把粘米面和水和到一起,使它形成一个大面团。因为是粘米,所以做的时候要撒些面粉,这样它就不会粘到面板上了。再把这个面团揪成一些拳头大小的小面团,整齐地排放在面板上。接下来该把豆馅放进去了。那怎么放呢?其实很简单的,先用大拇指在小面团上按一个洞,注意不要按漏了,再盛一勺豆馅放进去,最后把它团成一个团,放到锅里蒸半个小时,刚出锅时,看着它白白胖胖的样子,像一个个雪娃娃,让人不忍心下口。当你拿起来时,香气扑鼻而来,当你咬上一口时,又甜又糯,仿佛置身于白茫茫的雪地里,欣赏着冬季的美景,让人无法忘怀。

以前,在农村杀猪是一件大事,谁家杀了猪,都要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吃杀猪菜。就是用自己家腌制的酸菜和新鲜的血肠再加上猪肉一起放到锅里炖,再放一些姜和蒜,味道好极了!让人回味无穷……

我爱我美丽富饶的家乡宝清,更爱这里地风土人情!

小学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范文推荐 2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在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中秋节、春节和重阳节等等,每一个节日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节日记录着中国的历史,每一个节日也记载着名人的丰功伟绩。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节日叫做——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以赛龙舟的方式祭祀龙祖的节日,但是因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抱石从汨罗河跳下去自尽了,所以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就把这一天叫做端午节。人们为了不让使屈原的尸体,被河里的鱼虾吃掉。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就会包粽子,扔到汨罗河里面。

在端午节的这一天,还有一个风俗,它就是赛龙舟。赛龙舟原本是要打捞屈原的躯体、但这渐渐地变成了一个民俗。赛龙舟共有三个队,每一个队的龙舟颜色都不一样,比如:红色、黄色、蓝色。这些颜色是三个队龙舟的主要颜色,龙舟的头和尾各放有一个击鼓,当敲响这两个鼓时,队员们就会齐心协力地划船,还可以给队员们振作士气,勇往直前。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小学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范文推荐 3

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上海,上海便是我的故乡。上海的春节,也更让人难忘。而我最爱的,还是那甜甜的汤团。

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一齐包汤团,看春晚。糯米粉是现成的,用水一和,便是汤团的皮。那滑溜溜的皮,让人不禁想起了那圆溜溜的汤团,在沸水里翻滚着,雪白的糯米皮在水中闪闪发亮。而那雪白中,又隐隐约约透出一丝丝灰色,那是黑洋酥的颜色,甜甜腻腻的感觉,似已在嘴里化开,给人无限的幸福感,这是让几代人都神往的景象。

在外公生活的那个动荡的年代,包汤团,吃汤团,简直就是无上快乐。新年来临,家里拿出一年来辛苦劳动而得的糯米,用一个巨大的石磨来磨糯米粉。磨的时候,全家上下都在帮忙。力气大的大人们汗流浃背地使劲磨,而小孩们干不了重活,就负责把糯米倒入磨盘。糯米通常都有好几袋,还特别的重。但孩子们却依旧不厌其烦地拿勺子一勺一勺认真地往磨盘里倒,想必是那一个个小小的,甜甜的汤团给了他们惊人的力气和耐心。

磨完了糯米粉,便是做馅料。汤团的馅通常为黑洋酥和豆沙两种。不过家里通常做的都是黑洋酥的馅。拿一只小臼,盛上满满一碗黑芝麻,再用一根极粗的小槌不停地捣,很快就能将其变成一碗黑糊糊。为了让它有甜味,就放入白糖;为了让它有黏性,就放入猪油。想来着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事,只可惜现在的我并不能体验这样的活动。

准备好了汤团皮和馅料,便要开始包汤团了。先把皮捏成小碗状,用筷子夹起一个搓好的“小煤球”,轻轻放入“小碗”,再把口封上,搓成一个小球,一个汤团就完成了。孩子们前两步都做得很顺利,但到了封口搓圆时,就叫人有些哭笑不得了。有人搓成了粗细不一的长条,有人捏成了椭圆,更有甚者,搓到一半,封口处裂开,馅全部漏了出来,便前功尽弃,只好重新来过。但谁也没有哭闹,反而笑声连连。最后,大家都包出了自己满意的汤团。那小小的,滑滑的一个,放在手上舒服极了。

尽管如今在这个快节奏的大都市里,已难找到当年全家包汤团的情景了。但我相信,在每个上海人心中,都会有这样一幅祥和的画面,因为那一个个小小的,甜甜的,滑溜溜的汤团,背后不仅蕴含着人们对家乡的情意,还有那最真挚的愿望——团团圆圆,幸福安康!

小学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范文推荐 4

我们家乡每逢到春节都是热闹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场,各种各样的年货,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可是非常心动的。

我们的除夕习俗其实全国都一样,大家都要一起团聚吃饭,开开心心的吃。初一初二,晚辈都去给长辈拜年,而我们呢?可说是大丰收,红包满了自己的口袋,装满的是全家的幸福。元宵时,大家都得回去自己家放鞭炮,扒拉扒拉,非常热闹,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街上挂满了新异的灯笼,街上的人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可见得春节多么热闹啊,我的家乡就是这么热闹,这么喜庆,这么欢喜。

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饭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

小学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范文推荐 5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爸爸妈妈总会带我回老家过春节。

我最喜欢在老家过春节了,因为在春节我会收到爷爷奶奶送给我的大红包,更因为老家的春节有整夜不断的鞭炮声,特别热闹。

今年过春节同样非常的热闹。大年三十,当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姐姐在屋外大声喊:“大家赶快出来看孔明灯啊!”我连忙第一个飞奔了出去。抬头一看,只见满天飘荡着一盏盏形状各异的孔明灯。爸爸告诉我,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发明的。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了风向,制作成了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后来得到了救兵的援助顺利脱险了。于是,后世的人们就把这种灯笼称为孔明灯。如今,大家放飞孔明灯,是为了祈福,把对来年的美好祝愿随着孔明灯一起放飞。

你瞧,那些孔明灯越飞越高,就好像是一颗颗闪烁的小星星,又像是一群群翩翩起舞的萤火虫。一盏盏飘动的孔明灯和五光十色的烟花一起照亮了家乡的夜空。看着闪烁的夜空,我相信家乡的来年一定会和这美丽的夜空一样灿烂美好!

小学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范文推荐_精选范文网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欢迎大家阅读。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