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端午节参考经典
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单元作文(7篇)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你的家乡有什么有趣的风俗呢?同学们不妨写成一篇作文介绍给大家吧!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家乡的风俗六年级单元作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端午节参考经典 1
除夕新风尚
除夕,夜一如既往来了,大概天上是没有除夕的,否则今天也该有些例外了,却没有。
远处传来了稀稀疏疏的爆竹声,隐隐约约的,并不脆响,只是闷闷的,好像这声音跑得有些远,气若游丝的感觉。现今城里是禁炮了,可能的理由是污染过于厉害。的确,往年初一的清晨,空气里总是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城市也似乎笼罩在土黄色的尘埃里。现在过年的“咚嘎”声,已成为了城市记忆中的历史,只是城外的农村还可以,那炮声便是从各周边传来的,昭告着年的传统味还在那儿。
城里的确变了许多,不仅只是少了爆竹。传统的除夕,人们是喜欢团圆在家里的,一家人畅畅叙叙,和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是一种小家的温馨。现在,许多人家团圆到饭店里了,一桌挨着一桌,各桌都圆圆满满,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幸福着新时代的幸福,是一种大家庭的和谐。
已经走出来了,并不刻意宅在家里,因为到城市的除夕之夜里去瞧瞧吧,流光溢彩,是斑斓而闪亮的。更有浓浓的中国红,点燃了佳节的气氛,这不正是年的色彩吗!
是啊,团圆未必就在老家,只要一家人团在一起,到哪里都可以圆,所以有的家庭把团圆团去别处了。去旅游,和另一个城市团在一起,和未曾相识的人团在一起,和别的风土人情团在一起,这是新的除夕,新的风俗,新的时尚。
年永远在,时代发展,风俗有改。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端午节参考经典 2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能够驱鬼,也能够保佑自我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那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就应死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死,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必须要吃鸡、鸭、鹅,这样能够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一向保留着这个节日。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端午节参考经典 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的风俗文化肯定也会不一样,我家乡有很多有趣的风俗,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我们家乡最有趣的风俗之一——龙灯会。
在我们兰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们那边一年一度的龙灯会。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桥灯”,一般均有百余桥,长者数百桥,甚至千桥。龙头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龙形状。灯内燃点蜡烛,色彩鲜艳夺目。灯桥下托木板,板上设有灯架,每板两枝。龙尾是最末一桥,呈龙尾巴形状,披以绸缎彩虹。
在那天夜里,街上都会挤满了众多的人前来观看。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的。一起等待着精彩的舞龙灯。远远望去,好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我也在这片“海洋”中等待。终于,在远方有了一片红红的灯火在这热闹的人群中蠕动。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远方眺望。“哈!是舞龙灯的队伍来了。”我非常得兴奋,十分期待龙灯在我身边“游”过的那一瞬间。很快,前面的人渐渐散开。只见一条体型硕大的龙,在我的面前游现。
在我们那里,谁也不能从龙灯那里跨过,因为龙灯是具有威严的,谁也不允许有人这样侮辱他。要是谁敢这样做,指不定是一份打。
很快,龙灯在我们的眼前慢慢移动,我们也一步一步的跟着龙灯。想在他身上沾点光……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龙灯会,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亲眼来看看,相信你一定会喜欢这个有趣的活动的!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端午节参考经典 4
我的家乡在新州,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那非春节不可啦!
春节是新年的开头,寓意新的一年到了,要说春节的来历啊!哪来头可不小呢!春节是从历年流传下来的,直到现在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呢!
我们这里的春节差不多从腊月二十四过完小年就开始了,当然那都是节前的彩排。最热闹最隆重的是年三十那天,那天才是真正的过年,那天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己,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除夕晚上必定要吃我们新州的元宝饺子。饺子寓意着招财进宝。我家饺子馅是多种多样的,有白菜馅、猪肉馅、韭菜鸡蛋馅、香菇馅等等。餐桌上,弟妹嚷嚷着:“再给我一盘,再给我一盘,我还没有吃饱!”
到了晚上外面噼里啪啦的响,家家都在放鞭炮,我们家也不例外。爷爷和爸爸从屋里拿出长长的红红的大鞭炮,边拖边摆放着。点火!爷爷和爸爸赶紧跑回屋里来,火沿着火线慢慢的延伸到鞭炮。猛然间外面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接下来就是放烟花了,一点火,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有的像无数颗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轰”的一声,一束烟花飞上了天空,紧接着,更多的烟花飞了出来,随着噼噼啪啪放鞭炮似的响声,烟花绽开了,不一会儿,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各种颜色的烟花纵横交错,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你瞧,圆形的、流星形的、瀑布型的、花型的……五花八门的烟花在天空争先恐后地展示着自己的“舞姿”,它们有的像上翻,好像娇媚的牵牛花;有的向下垂,好像绚丽的菊花……我还饶有兴趣的为每一组烟花取了名字,如万紫千红、繁花似锦、满天繁星、百花齐放,再加上黑天空的衬托,显得烟花像是天上的仙女,好一幅壮丽的景象!
吃饺子、放鞭炮是我印象最深的节日风俗。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端午节参考经典 5
在家乡,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过节,我们的风俗也不逊色于别的地区呢!
就拿离我们最近,也最喜庆的节日——春节来说吧!
春节,在我们家乡,过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买肉,买糖,屯年货,生怕去晚了就没得挑了。还有做馍馍,杀公鸡,拜社王爷等风俗。可你不知道吧,这还要分日子做呢!
我的家乡,过春节啊,很讲究,每天该干啥干啥,多做少做都怕坏了风俗。例如阴历腊月二十八需要“把面发”,那就必须“把面发”,缺了少了都不行。还有春节得贴对联,不贴,“福”就不来,也没年味儿。还有吃饺子,象征团圆吉祥,春节就也得必须吃饺子。大年三十一晚,大家要熬夜通宵,小孩子还会收到压岁钱,并且会对长辈说祝福语。
而第二天,则是串门送礼,祝福亲人在新的一年里顺心、健康、有才、进步。我们村里,还会有“会”。就是大家出来摆摊,还有人逛“会”。“会”上可有许多小孩儿见了两眼一亮的:糖画,棉花糖……那儿不仅有吃的零食,面摊也有!卖玩具、衣服、首饰、挂画的也很多,年味儿十足,大家也都喜气洋洋的。十分热闹,人们肩膀碰肩膀,脚尖碰脚跟。
春节还有一个都有的风俗。过年回家,与长辈团圆。这也是家乡的风俗。
还有,家乡过节的风俗很多:端午节,包粽子,系彩绳;重阳节,团聚,插茱萸;七夕节,看星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家乡的风俗,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带着,都要记在心里,做在手上!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端午节参考经典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