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导游词大全 > 山东导游词

三孔最全导游词范文大全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山东济宁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是历代儒客朝拜之圣地,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孔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三孔最全导游词范文大全 1

不知道您读没读过《论语》,那上面开篇有一句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我就以孔子这句名言,热烈地欢迎您来孔子故乡曲阜参观游览。下面,就由我陪同各位游览并进行导游服务,非常感谢您合作,并衷心地希望您对我工作多提出批评意见。

在来曲阜之前,许多朋友可能已对曲阜和孔子有了不少了解,但也有朋友知道并不十分详细,现在,我就在进入景点之前,先把曲阜和孔子情况简要介绍一下。

曲阜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南部,现有人中62万其中城区人口10万,面积约890平方公里。“曲阜”二字始见于《尔雅》一书,东汉应邵解释说: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宋真宗大中祥符5年,也就是公元1012年,为了纪念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在曲阜,曾一度改名“仙源”县,金太宗天会7年(公元1129年),又复名曲阜,沿用至今。曲阜是一个小城,然而,曲阜又是一座有着五千年文明史文化古城,在这片神圣而又古老土地上,中国远古传说中三皇五帝,竟有四人在这里留下了踪迹。据《史记》、《帝王世纪》等史书记载:“黄帝生于寿丘”,“少昊自穷桑登帝位,称都曲阜,崩葬云阳山”,现在曲阜城东8里,仍留下座金字塔式坟墓--少昊陵。中国有句俗话说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中华民族祖先从这里,从黄河中下游向中原,向黄土高原迁徙过程,而我们母亲之河,黄河、长江,从黄土高原之上奔腾而下,一泻千里,最后汇入大海呢!中国还有句古话叫“江南出才子,江北出圣人”,实际上,江北圣人几乎全出自曲阜。在中国封建时代,受到皇帝赐封圣人一共有6位,他们分别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元圣周公,头4位都出生在曲阜,后两位一位是孔子弟子,一位是封地在曲阜,周公后世33代曾在鲁国为国君,至今山东称鲁,即起于此。现在曲阜地上地下文物众多,文化灿烂,有国家级文物古迹4处,省级11处,市级100余处。1982年曲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4年曲阜“三孔”被联合国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曲阜对东方文化重要贡献,不少人称曲阜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东方麦加”。在这里,您不得不沉思,也不能不感奋,因为这里深扎着中华民族根,深扎着中国传统文化根。

各位朋友,在中国,在东方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土地上,你也许读不懂青铜器上铭文,也许不理解人头兽身表现什么,象征什么。但是,当你走进中国人民生活,行走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古老土地上,你就能感受到、接触到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儒家文化气息,你便能由此体验到中国人民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理想道德差异。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去探究中华民族个性与品格,都不难发现儒家文化基因,在漫长历史演进过程中,儒家文化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代名词。而儒家文化创始人,就是孔子。

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16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儿,开始了他在等级森严封建社会中独自谋生、学习和奋斗一生。

孔子少年发奋自学,勤而好问,青年时代便掌握了参与贵族政治必须熟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进而掌握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内容,为创立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础。

孔子30岁设学授徒,开始了漫长教育生涯,他首开中国私人讲学、面向民众,提倡“有教无类”之风,成为中国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伟大教育家。

孔子51岁时,才做了中都县令,后来曾在鲁摄相事,然而时间不长,他便辞了官,离开鲁国开始了他长达14年周游列国之行。

孔子在68岁时回到鲁国,他把几乎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学和文献整理上,一直到死。孔子一生是颠沛流离,饱经忧患一生,是艰苦卓绝、激励奋发一生,是春风化雨,培育英才一生,是著书立说,济时救世一生。如今,他躯体虽已灰飞烟灭,但他思想,却潜入每个东方人心灵,他熔铸了中华民族个性和品格,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孔子还将引导着人类,跨向21世纪。

曲阜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很多,大部分与孔子和孔子文化有关。现在我们所在位置是曲阜明故城正南门外,城门北面是被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孔庙。城门正上方有“万仞宫墙”4个大字。“仞”是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8尺。据说,有人称赞孔子弟子子贡很有学问,子贡听说以后,就说:“人学问好比宫墙,我学问只有墙头这么高,人们一看便会看见墙内一切,而我老师孔子这道墙有数仞,不找到它门是不能看到墙内宗庙之美丽、房舍多种多样”。后人为表达对孔子敬仰,明代胡缵宗就写了“万仞宫墙”4个字镶在城门上,清代乾隆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对孔子崇拜,又把胡碑取下,换上了自己写“万仞宫墙”4个大字。这就是“万仞宫墙”来历。

孔庙是后人为祭祀孔子而修建庙宇,始建于孔子死后第2年。面积有327.5亩,仿皇宫之制,分九进院落,左右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共有五殿、一阁、一坛、两庑、两堂、17座碑亭、54座门坊共466间,南北长约1公里。孔庙恢宏壮丽,面积之大,历史之久,保存之完整,是世界建筑史上唯一孤例。

孔庙大门东墙外面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碑刻,过去,任何官员至此,武官要下马,文官要下轿,以表示对孔子尊重。

孔庙第一座石坊叫“金声玉振坊”。孟子对孔子曾有过这样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全过程,以击钟开始,以击磐告终,比喻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石坊上面莲花宝座上各刻有一个独角怪兽称“辟邪”,也叫“朝天吼”,这是封建社会王爵府第才可使用饰物。

孔庙第一道门叫“棂星门”。“棂星”又名天田星,古人祭天,先要祭棂星。“棂星门”三个字为乾隆所书。“太和元气”坊同“金声玉振”坊差不多,题字为明代山东巡抚曾铣手书,赞颂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此院东西各有一座腰门,东边上书“德侔天地一样大,他学说古今来说都是最好”。这座门叫“圣时门”,由此住里,有博大精深、深不可测之感。“圣时”二字,取《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句,意思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者。

过圣时门迎面小石桥,叫“璧水桥”,桥两侧偏南各有一座门,东门叫“快睹门”,是先睹为快意思,西门叫“仰高门”赞颂孔子学问十分高深。我们进入大门,称“弘道门”,这三个字取自《论语.卫星公》“人能弘道”句子,以此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汤和文武周公之“道”。这道门也是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时孔庙大门。再往后是“大中门”,大中门是宋朝时期孔庙大门,原名叫“宫和门”,字意思与孔子中庸之道主张有关,由此门向南望去,一方面可以看到孔庙历史沿革,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孔庙不断扩大,这些建筑既有清代建筑,也有明代建筑,还有宋代建筑,它们建时代不同,工匠不同,但都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构成一体。看孔庙建筑,同时可以看到一部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

这块碑立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因此也叫“成化碑”,它为明宪宗朱见深所立,碑高6米,宽2米多。这块碑特点是书法精湛,著称于世,并且碑文用论辩形式写成,在极力推崇孔子方面,可以说是之最。大家请看右上角,那上面写道:“联惟孔子之道,有天下者一日不可无焉”,又说:“孔子之道在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暂缺”。这碑下面动物不是乌龟,叫*屭,是龙儿子,特别能负重,所以用来驮碑,有句话讲“龙生九子不成龙”,在孔庙内,龙和龙9个儿子,你都可以看到,当地老百姓常来这里抚摸这*屭,他们说:“摸摸*屭头,一辈子不犯愁,摸摸*屭*,一辈子不生病”。

我们面前这座木结构建筑名叫“奎文阁”,原是孔庙藏书楼。“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有星十六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后来人们把它演化为文官之首,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奎星,所以孔子又称“历代文官主”。这座楼阁高23.35米,阔30.1米,深17.62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拱,构造坚固而且合理,康熙年间曲阜曾有过一次大地震,“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却傲然屹立,安然无恙,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高超建筑艺术。

我们现在进入孔庙第六进院落,展现在大家面前是13座碑亭,南边8座,北边5座。亭内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共55幢,碑文多为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亲祭、整修庙宇纪录,用汉文、八思巴文、满文等刻成。此排中间这座碑,重约65吨,采自北京西山,在当时,将如此重量石碑从千里之外,跋山涉水,运至曲阜,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此院东、西各有一门,是孔庙第三道腰门,为“东华门、西华门”。

我们现在进入大成门,“大成门”是指今天下之大成,这一排共有5门并列,最西边为启圣门,是供奉孔子父母地方,中路大成门,又有“金声门、玉振门”相佐,中路为孔庙最中心地方,东为承圣门,原为孔子故居。

大家知道,孔子是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我们认为,孔子首先是个教育家,他是中国第一位老师,封建皇帝封他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应当说,他是全人类老师,是名符其实“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面前“杏坛”,相传是当年孔子设坛讲学地方,金代建亭作以纪念,著名文人党怀英书“杏坛”二字。坛侧有棵杏树,为后人所栽,每当初春时节,红花绽开,绿叶摇曳。所以乾隆皇帝来朝拜时,曾赋诗赞之,诗曰:重来又值籼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矗立在我们面前大殿就是名扬天下“大成殿”,它是中国“三大殿”之一,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山岱庙“天贶殿”齐名,其雄伟壮丽有过之而无不及。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米,雕梁画栋,金壁辉煌,特别是周围28根石柱,为世界文化瑰宝,均以整石雕刻而成,前面10根为深浮雕,每柱二龙戏珠,盘绕升腾,栩栩如生,刀法刚劲有力,各具变化。过去皇帝来了,都是将此柱用黄布围裹。他们若看见恐怕也会自惭不如。两侧及后廊龙柱为浅浮雕,每柱72条龙,总共1296条。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东西是复圣颜回、述圣孔及,西面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子。再外是12哲。每年9月26日、9月28日,我们都在这里举行盛大国际孔子文化节和孔子诞辰纪念仪式,表演大型祭孔乐舞和“箫韶乐舞”,举行丰富多彩文化、旅游活动,欢迎各位到时光临。

三孔最全导游词范文大全 2

孔庙是著名的名胜“三孔”(孔庙、孔林、孔府)之一,位于山东省曲阜市西南部,是后人用来供奉孔子的地方。今年“五一节”,我有幸跟随旅游团游览了孔庙。孔庙占地200多亩,座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古老的琉璃瓦房子雄伟壮丽,金碧辉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进入孔庙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弘道门,它建于明代337年。往前走,一个红色门吸引着我,这就是大中门,是赞扬孔子的思想不偏不歪,不上不下,正中的意思。从大中门左拐,有一个高约4米多,宽约1米多的石碑,它建于明代,这个传话碑有两个特点:一是上面的内容全是用正楷书写的;二是碑的内容好,碑的中间有道用东西补过的痕迹。让人难忘的是,传话碑下面有一个用石头做的赑屃(bìxì),就是驮着碑的大石龟,导游解释说,这叫“四不像”。石碑的左前方有一个“杏坛”,是皇帝每次去孔庙休息的地方。里面有两个石碑,一个是清朝乾隆皇帝第一次来孔庙写的两个字“杏坛”;另一个则是乾隆皇帝第二次来写的一首诗,被后人刻在了上面。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这座大殿是我国现存巨大的古建筑之一。这个殿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的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两龙之间有一宝珠,故名称之为“二龙戏珠”。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气势磅礴。

几个小时的游览结束了,我感叹孔子的伟大,也感叹曲阜孔庙这座祖先给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三孔最全导游词范文大全 3

山东曲阜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驰名中外,它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而吸引着游客,今年我就去贵宝地畅游了一番。

走进大门,“金声玉振”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生辉。这个石门有着怎样的由来呢?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为了纪念这个小典故,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孔庙的奎文阁是值得一看的地址,它是我过四大名阁之一。它高23.35米,阔30.1米,深17.62米,黄瓦歇山顶,三重飞檐,四层斗栱。内部两层,中夹暗层,层叠式构架,底层木柱上施斗栱,斗栱上再立上层木柱。奎文阁结构合理,固坚异常,自公元1504年重修以来,经受了几百年风风雨雨的侵袭和多次地震的摇撼,虽然康熙年间的大地震使曲阜“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坚固的旁证仍然无恙,岿然屹立,不愧为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一。奎文阁前有两座御碑亭,亭内外共有四幢明代御碑。每幢高6米多,宽2米多,碑下的龟趺高1米多。碑额精雕盘龙,绕日盘旋栩栩如生,碑文内容多是尊崇孔子。

从孔子讲学的杏坛北望,在双层石栏的台基上一座金黄色的大殿突兀凌空,双重飞檐中海兰色的竖匾上木刻贴金的群龙紧紧团护着3个金色大字“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大殿结构简洁整齐,重檐飞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饰以云龙图案,祥云缭绕,群龙竞飞。四周廊下环立28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前檐的10根为深浮雕,每柱两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四绕云焰,柱脚缀以山石,衬以波涛。10根龙柱两两相对,各具变化。无一雷同,造型优美生动,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龙姿栩栩如生。这可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

孔府与孔庙为邻,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孔府占地246多亩,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

出了孔庙往北,就是占第面积为3000余亩的孔林,它是孔子及后代的家族墓地。园内古木森森,林下墓家累累,碑蝎林立,石仪成队。

曲阜三孔,宏伟壮丽,是歌颂古人的崇高思想文化;曲阜三孔,中外闻名,是我家乡山东的一颗耀眼明珠!

三孔最全导游词范文大全 4

孔庙的第一座石坊叫“金声玉振坊”。孟子对孔子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以击磐告终,比喻孔子的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石坊上面莲花宝座上各刻有一个独角怪兽称“辟邪”,也叫“朝天吼”,这是封建社会王爵府第才可使用的饰物。

孔庙第一道门叫“棂星门”。“棂星”又名天田星,古人祭天,先要祭棂星。“棂星门”三个字为乾隆所书。“太和元气”坊同“金声玉振”坊差不多,题字为明代山东巡抚曾铣手书,赞颂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此院东西各有一座腰门,东边上书“德侔(mou,相等,齐)天地一样大,他的学说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这座门叫“圣时门”,由此住里,有博大精深、深不可测之感。“圣时”二字,取<<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句,意思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者。

过圣时门迎面小石桥,叫“璧水桥”,桥两侧偏南各有一座门,东门叫“快睹门”,是先睹为快的意思,西门叫“仰高门”赞颂孔子的学问十分高深。我们进入的大门,称“弘道门”,这三个字取自<<论语.卫星公>>“人能弘道”的句子,以此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汤和文武周公之“道”。这道门也是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时孔庙的大门。再往后是“大中门”,大中门是宋朝时期孔庙的大门,原名叫“宫和门”,字的意思与孔子中庸之道的主张有关,由此门向南望去,一方面可以看到孔庙的历史沿革,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孔庙的不断扩大,这些建筑既有清代建筑,也有明代建筑,还有宋代建筑,它们建的时代不同,工匠不同,但都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构成一体。看孔庙建筑,同时可以看到一部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史。

这块碑立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因此也叫“成化碑”,它为明宪宗朱见深所立,碑高6米,宽2米多。这块碑的特点是书法精湛,著称于世,并且碑文用论辩形式写成,在极力推崇孔子方面,可以说是之最。大家请看右上角,那上面写道:“联惟孔子之道,有天下者一日不可无焉”,又说:“孔子之道在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暂缺”。这碑下面的动物不是乌龟,叫赑屃,是龙的儿子,特别能负重,所以用来驮碑,有句话讲“龙生九子不成龙”,在孔庙内,龙和龙的9个儿子,你都可以看到,当地的老百姓常来这里抚摸这赑屃,他们说:“摸摸赑屃的头,一辈子不犯愁,摸摸赑屃的腚,一辈子不生病”。 (赑屃(bi xi),形似龟,好负重,为石碑下的龟趺fu指碑的龟形 底座)

我们面前的这座木结构建筑名叫“奎文阁”,原是孔庙的藏书楼。“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有星十六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后来人们把它演化为文官之首,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所以孔子又称“历代文官主”。这座楼阁高23.35米,阔30.1米,深17.62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拱,构造坚固而且合理,康熙年间曲阜曾有过一次大地震,“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却傲然屹立,安然无恙,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我们现在进入孔庙的第六进院落,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13座碑亭,南边8座,北边5座。亭内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共55幢,碑文多为皇帝对孔子的追谥加封、拜庙亲祭、整修庙宇的纪录,用汉文、八思巴文、满文等刻成。此排中间的这座碑,重约65吨,采自北京的西山,在当时,将如此重量的石碑从千里之外,跋山涉水,运至曲阜,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此院东、西各有一门,是孔庙第三道腰门,为“东华门、西华门”。

我们现在进入大成门,“大成门”是指今天下之大成,这一排共有5门并列,最西边为启圣门,是供奉孔子父母的地方,中路大成门,又有“金声门、玉振门”相佐,中路为孔庙最中心的地方,东为承圣门,原为孔子故居。

大家知道,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我们认为,孔子首先是个教育家,他是中国第一位老师,封建皇帝封他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应当说,他是全人类的老师,是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面前的“杏坛”,相传是当年孔子设坛讲学的地方,金代建亭作以纪念,著名文人党怀英书“杏坛”二字。坛侧有棵杏树,为后人所栽,每当初春时节,红花绽开,绿叶摇曳。所以乾隆皇帝来朝拜时,曾赋诗赞之,诗曰:重来又值籼(xian,一种米,米粒细而长)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大殿就是名扬天下的“大成殿”,它是中国的“三大殿”之一,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齐名,其雄伟壮丽有过之而无不及。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米,雕梁画栋,金壁辉煌,特别是周围28根石柱,为世界文化瑰宝,均以整石雕刻而成,前面10根为深浮雕,每柱二龙戏珠,盘绕升腾,栩栩如生,刀法刚劲有力,各具变化。过去皇帝来了,都是将此柱用黄布围裹。他们若看见恐怕也会自惭不如。两侧及后廊的龙柱为浅浮雕,每柱72条龙,总共1296条。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东西是复圣颜回、述圣孔及,西面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子。再外是12哲。每年9月26日、9月28日,我们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国际孔子文化节和孔子诞辰纪念仪式,表演大型祭孔乐舞和“箫韶乐舞”,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欢迎各位到时光临。

大成殿两侧的绿瓦长廊叫两半岛,共有80间房屋,是后世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在唐朝受供奉的只有20余人,到了民国多达156人,这些配享原为画像,金时改为塑像,明代改为木制牌位,期间被拆掉。现在两廊中主要存放汉画像石刻和著名古碑。最珍贵的是汉魏六朝石刻22块,如“五凤”“礼器”“乙瑛”“孔庙”“史晨”“张猛龙”碑等,都为国家级石碑,被视为书法艺术的极品,价值连城的瑰宝。最北面的两庑中,珍藏着584块石碑,叫“玉虹楼”法贴,是孔子68代孙孔继涑收集了历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慕刻而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寝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专祠。圣迹殿是明万历年间,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编绘刻石的连环画,共有120幅。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人物故事的连环画。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孔庙东路,这里当年为孔子故宅,这口水井为“孔子故宅井”,是当年孔子饮水之井,后人称为“圣水”。亭内的碑有乾隆“饮水拜师”和“故宅井赞”,乾隆8次来曲阜,竟有他5次题字。后面这座红色墙壁叫“鲁壁”,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9世孙孔鲋把<<论语>>等经典藏在此壁内,墙壁倒塌后被人发现,孔子经典方才留传于世。

这座殿堂叫“诗礼堂”,是当年孔子教儿子学诗学礼的地方,堂前有两棵宋代银杏树,当初孔府曾用这棵树的果实做菜,名叫“诗礼银杏”大家在品尝孔府菜时,千万不要忘了点这道菜,因为此菜的出处就在这个地方。

孔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博物馆,我们匆匆看一次,只可窥见一斑。不能观其全貌,尤其是不能会其神韵,那就留待各位以后再来时细细品味吧。

下面我们参观孔府。

孔府即“衍圣公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府大门与孔庙仅一墙之隔。孔府共占地240亩,有厅、堂、楼、房463间,在路布局,九进院落,东路为“东学”,西路为“西学”供游人游览的主要是中路。

“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赐给孔子46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这一封号子孙相继,整整袭封了32代,历时880多年。远在这封号之前,自西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就给予孔子后代众多封赐,汉代曾封孔子后代为“奉礼君”“关内候”,魏晋南北朝又封“宗圣候、崇圣大夫”;唐朝封“文宣公”;宋代封“衍圣公”,到民国孔子77代孔德成时,改称“奉礼官”。“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被称为“天下第一家”,在明代,不仅班列群官之上,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等。孔子的嫡系长支大多住在孔府,一直到1948年孔子77代孙孔德成离开曲阜,迁至台湾。

孔府大门上方高悬蓝底金字“圣府”二字。有趣的是门两边这幅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富”字缺上面一“点”,寓“富不到顶”,下联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章”字一竖直通“立字”,寓“文章通天”。“与国咸休”“同天并老”,这是多大的气派!

孔府二门里,这座独具风格的门叫“恩赐重光门”,过去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时,此门才在13声炮声中徐徐启开,此门又称“仪门”或“塞门”。过去,一般官宦人家是不允许建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有其殊荣。

这个院子两侧的厅房,各挂有一个牌子,是孔府仿照建王朝六部而设的六厅,即管色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

孔府“大堂”,是“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正中太师椅上,披铺斑斓虎皮,长桌上置文房四宝、印章令箭,两旁摆满各种兵器、更鼓、云牌、龙旗、官衔木牌,象征着孔府的种.种特权,甚是威严。

二堂,也叫后厅,是当年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里面的石碑和牌匾是清朝光绪、慈祥太后等封赐给衍圣公及夫人的。二堂东边为启事厅,为正四品官,负责上传下达,西边为伴官厅,为正七品,据说,过去官员赴京朝拜天子,一般只允许一主两伴,而只有“衍圣公”可以一主四伴。

三堂,也叫退厅,也是衍圣公私设公堂,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场所。以上三个大堂,层层叠进,很是森严,足显出孔府的圣威和显赫。

三堂过后,我们进入“内宅”,在过去,内宅绝对不许擅入,有皇帝赐给的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由十几人轮流把守,有不遵令入内者,“打死勿论”。内宅门西边这个水槽叫石流,过去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进石流,淌入内宅。

内宅门的内壁上画着一个形似麒麟的动物,叫“贪”,是传说中的贪婪之兽,能吞下金银财宝,你看它连八仙的宝物都吃掉了,还要去吃太阳。据说当年“衍圣公”出门时,都要驻足观看此画,并有人喊“过贪门”,以戒要清正廉洁,不要贪脏枉法。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官员和“公仆”们,是不是也有借鉴和启发呢?

这是前上房,有正厅7间,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朋友的地方,当年孔府戏班在此演戏,东侧间有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桌上有同治皇帝圣旨原件,中间是404件满汉全席餐具,菜多达196道,可想孔府菜之丰盛。西里间,为衍圣公签阅文件之处。

前堂楼是七间二层楼阁,富丽堂皇,室内陈设布置,全为当年原貌,内有珍奇书画墨宝、古玩衣冠,里套间为孔子后代孔令贻夫人陶氏卧室,这是孔德成先生的生母,至今尚有她的照片,她原是孔府丫环,后被纳妾,生下孔德成,但被陶氏害死。西套间是孔令贻另一夫人丰氏的卧室,此人一生无声无息,27岁就死去了。

这个院子是后堂楼,各有配楼三间,后堂楼是孔德成先生当年结婚的地方,堂中陈列着当年结婚的用品和名人赠送的礼品和题字。孔德成结婚时,正值西安事变期间,本来蒋介石先生要亲自参加婚礼,但遭到抗日将领张学良、杨虎成的逮捕,自然,他也就不能参加这最后一代衍圣公的隆重婚礼了。

我们现在参观孔府后花园,它建于明弘治16年(公元1503年),由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也是孔子62代孙衍圣公孔闻韶的亲家李东阳设计监工建造的,到了明嘉靖年间,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当朝权臣严嵩又助修建,严嵩的孙女嫁给了孔子64代衍圣公孔尚贤为一品夫人。到了清代,乾隆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72代衍圣公孔宪培,又为修建孔府花园大动土木,经过前后三次大修,花园成了现在的规模,面积比北京故宫的花园还要大些。这里面有各种奇花异草,古树名石如“五柏抱槐”“太湖石假山”等,请各位随意观赏一下。

孔府存有大量无比珍贵的文物,尤其是十余万卷孔府档案,更是稀世文物,为了保护这些文物,在李瑞环同志特此下,拨款修建了孔府档案馆,现在,这些文物和档案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各位朋友,刚才我们看了祭祀孔子的庙宇,看了孔子后代居住的府第孔府,下边我们参观埋葬孔子以及孔子后代的基地孔林。

孔子死后,葬在曲阜泗水之阳,洙水之阴,即现在的孔林,秦汉时期,孔林才不过一顷,随着孔子地位的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自汉以后,孔林先后重修13次,增植树木5次,增地3次,总面积3000余亩,周围7.5公里,并以高3米,厚1.5米的砖墙护之,孔林是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家庭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相传孔子死后,弟子们从各地移来奇木异草栽植,主要有柏、桧、柞、榆、楷、杨等各类树木,现在孔林内有10余万株树木,其中不乏古树名木。曲阜是全国三大碑林之一,古碑数量最多,共约五千余块,其中孔林占三千块,林内尚有李东阳、严嵩、翁方钢、何绍基等书法大家的碑刻。

孔林内古代建筑很多,刚才我们进入的两道门分别是大林门和“观楼”,也称二林门。观楼亦是鲁国故城的北城门,门上面刻有篆书“至圣林”三字。

现在我们沿一条约5公里的环林路了解一下孔林的主要风貌。孔林内埋葬着孔姓后裔。按照孔家的风俗,孔林有三不埋:即不满18岁的人死后不进孔林埋葬,犯了国家王法被判死刑的人不能进孔林,虽是孔姓妇女但已嫁出去的女人不能埋进孔林。

我们现在看到是孔子76代孙,也就是77代孔德成的父亲孔令贻的墓葬,他与其三位夫人合葬一起。靠近路边刻有东塘先生之墓的石碑,就是清代大文学家、名剧<<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的墓。孔尚任少时好学,极为聪明。清康熙23年,圣祖玄烨来曲阜祭祀孔,要从孔子后裔中选人给他讲解经书,孔尚任和族兄孔尚立被选给皇帝讲经。讲堂设在诗礼堂,孔尚任一入诗礼堂,就见堂中悬挂着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孔尚任看了大喜,拉了族兄一下说:“我们要入朝做官了”。果然,孔尚任、孔尚立讲解深得主上喜欢,13天后便接到任命诏书,被提拔为国子监博士,正六品官,官服前面正好是白鹭图案。

这座牌坊叫“于氏坊”,正北面是乾隆女儿与孔子72代孙孔宪培的合葬墓。据说乾隆女儿很丑,脸上有块黑斑,算命先生打卦说她一生有灾,必须嫁给一个有福的人,朝里官员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有福,可按当时规定,满汉不通婚,于是乾隆先让女儿认汉族大臣于敏忠为义父,改姓于,这才嫁给了孔宪培。

我们现在正向孔子墓走去,这条小河叫“洙水河”,桥叫“洙水桥”,这条小河因在人墓前,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这甬道两边高大的石柱叫“望柱”是进“天门”的标志,这象豹的动物叫文豹,温顺善良,用以守墓,这个石刻动物叫角端,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并通晓四方语言。这文武两位石人称翁仲,秦代骁将,文者执笏,武者按剑,守在墓前。这所房子叫享殿,是供奉孔子木主的地方。

这便是孔子墓,周围用红墙围绕,约长里许。墓前石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统八年(公元1433年)黄养正书。

墓西这座房子是子贡庐墓处,孔子死后,众弟子守墓3年,尽皆离去,只有子贡守墓6年。孔子墓右边是孔子的儿子孔鲤墓,前边是孙子孔及墓,三座坟墓呈“携子抱孙”形。这几座亭子,叫驻跸亭,是当年皇帝祭孔时休息的地方。(Bì 泛指帝王出行的车驾)

松柏涛涛,坟莹座座,碑石遍地,诉说着千古的故事。

各位朋友,雄伟壮阔的“三孔”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在这里,我们将会直接感受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数千年历史中神圣而稳固的地位,从而去思考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是怎样凝聚,怎样发展的,在这里,你不得不为曲阜骄傲,你不得不为孔子骄傲,你不得不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骄傲。

“三孔”的游览就到这里,我再把其他一些主要景点和其它方面简要的介绍一下。

曲阜的景点很多,多与孔子有关,可以更加增添您的感性认识,更多地了解孔子和孔子文化。孔子六艺城座落在曲阜城南,是最近兴建的一座

大型旅游景观,占地200亩,投资5000余万元,它以孔子礼、乐、射、御、书、数为主线,让您在参与中、在娱乐中领会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在这里面您可以欣赏到尽善尽美的古乐舞,看到全国最大的青铜塑像,看到全世界最大的一部论语,可以乘坐古牛车游列国,是曲阜继“三孔”以后的又一重要旅游景点。“论语碑苑”是反映孔子<<论语>>内容的园林建筑,山水亭榭,曲径通幽,品味很高;尼山孔庙,在曲阜城东南25公里,是孔子的出生地,山清水秀,古迹众多;颜庙,是祭祀孔子弟子颜子的大型古建筑群,出孔府后门再往东30米即到;出颜庙再向东一里路,即到了纪念周公的大型古建筑周公庙,那里有众多的古树和鲁国故城遗址;出曲阜城向东6里,就是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寿丘,在那里您可以看到为纪念黄帝而立的全世界最大的巨碑“宣和碑”“庆寿碑”,可以看到中国金字塔式的陵墓“少昊陵”;您如果要了解古代鲁国的风俗人情,可以参观一下鲁国盛世华夏文化城。在曲城北的石门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林木茂盛,景点众多,也是孔尚任隐居写<<桃花扇>>,以及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生平最后一次宴别之处。在曲阜城南20公里,就是孟子的家乡,有其规模比三孔稍小些的孟庙、孟府、孟林、孟母林、有岱南奇观峄山。向北60公里,就是五岳之首,被称为中华之魂的泰山,向西90公里,就可以看到水泊梁山的遗址和风光。

曲阜交通便利,10

4、327两条国道从曲阜城交叉通过,曲阜距济南国际机场150公里,距济宁机场60公里,距兖州火车站15公里。

各位朋友如需购物,有不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供大家挑选,著名的孔府家酒、孔府香油、孔府黑芝麻板、孔子拓片、尼山砚、儒家经典著作等都很有纪念意义。

曲阜拥有一批星级宾馆给各位提供良好的服务和食宿条件,三星级的阙里宾舍座落在孔庙、孔府一侧,环境优雅,功能齐全;杏坛宾馆是二星级饭店,座落在六艺城附近,富丽堂皇;贵宾楼也是二星级饭店,与曲阜汽车站仅一路之隔;座落在市中心的三孔大酒店、孔府饭店、曲阜大酒店,也都有较好的硬件设施和上乘的服务,各宾馆都有富有特色的孔府菜供您享用。

曲阜是信义之乡,礼仪之邦,浓郁的风土人情,热情好客的人民,古朴的小城风貌都会使您留恋忘返。

三孔最全导游词范文大全 5

The reason why Qufu is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me of Confucius. Confuciu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philosophers in the world and the founder of Chinese Confucianism. In the long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Confucian culture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orthodox culture of China, and has influenced the countrie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and has become the cornerstone of the whole oriental culture. Qufu's Confucius Mansion, Confucius Temple and Confucius forest,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three Confucius", is a symbol of China's history of commemorating Confucius and advocating Confucianism. It is famous for it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long history, grand scale, rich cultural relics collection and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value. Because of its prominent po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and oriental culture, it is honored as one of the three holy cities in the world.

The original name of Confucius Mansion is Yansheng mansion. Located in the east of Confucius Temple, it is the office of Confucius' eldest grandson. Liu Bang, the emperor of the Han Dynasty, offered sacrifices to Confucius' tomb and made Confucius' ninth grandson the king of worship, representing the state. In the Song Dynasty, it was granted the title of Yan Shenggong. In the 10th year of Hongwu in Ming Dynasty, an independent Yansheng government was established. There are more than 480 buildings, halls and halls. The former is the government office, and the latter is the inner house. There are famous Confucius archives and a large number of cultural relics in the mansion.

Confucius' mansion, known as "the first house in the world", is the residence of Confucius' lineage for a long time. It is also a typical building of the combination of government office and inner residence in Chinese feudal society. After the death of Confucius, the descendants of Confucius lived next to the temple for generations to take care of the relics of Confucius. By the end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houses of the descendants of Confucius had been expanded to dozens. By the Jin Dynasty, the descendants of Confucius had always been in the east of the temple. With the promotion of Confucius' official posi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his title, the buildings of Confucius' mansion had been expanded to the present scale in the so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Now the Confucius Mansion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7.4 hectares, with 480 ancient buildings, nine courtyards in front and back, and three road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West.

The gate of Confucius' mansion is a five purlin hanging mountain style building, and the plaque reads "Shengfu" written by Yan Song of Ming Dynasty. There is a couplet on both sides of the door, which is "the same day as the state and Xianxiu, an Fu and Zunrong mansion, and the old article" moral sage family ". The word" Fu "is a little less, which means" wealth without a head ", and the word" Zhang "is vertical to the top, which means" the article reaches heaven ". This couplet summarizes the style of" sage famil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the six ministries of the feudal dynasty, the Confucius government set up six halls. On both sides of the two gates, they were Guangou hall, Baihu hall, classics hall, sile hall, Zhiyin hall, Zhangshu hall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all. Ming Dynasty building, a total of five deep three, spacious and generous, for the year read the edict, meet officials, trial of major cases.

The Confucius Mansion covers an area of 240 mu, with 463 halls, halls, buildings and rooms. Nine into the courtyard, three road layout: the east road is the east school, jianyiguan hall, muen hall, Kongs family temple and workshops; the west road is the west school, hongyuxuan, Zhongshu hall, Anhuai hall and Huating hall; the main part of the Confucius Mansion is in the Middle Road, the front is the government office, the front is three halls and six halls, the back is the inner house, the front upper room, the front and back hall, the auxiliary building, the back six rooms, and finally the garden.

三孔最全导游词范文大全_精选范文网

山东济宁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是历代儒客朝拜之圣地,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接下来是小编为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