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最新参考集锦
相关文章
学习物理时要认真看物理书,课前预习,记录不懂不会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那么你知道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五章)有哪些吗?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五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最新参考集锦 1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
{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最新参考集锦 2
1、单项选择题的答题
选择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主要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比较能力。应答的主要方式有两种:
(1)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哪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将唯一的正确答案选出;
(2)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单项选项题一定不要缺答。
2、多项选择题的答题
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选项是正确的,但不能肯定其它选项一定就是错误的,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直接判断,对犹豫不定的结论不要强行选择,以免影响得分。
3、填空题的答题
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或计算过程,但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最新参考集锦 3
功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
3.功的公式:W=Fs;
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最新参考集锦 4
1.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2.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3.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4.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5.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6.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7.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8.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9.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0.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11.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12.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13.图象是曲线的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14.由图象读取某个物理量时,应搞清这个量的大小和方向,特别要注意方向。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最新参考集锦 5
从粒子到宇宙
一、分子世界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2、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二、静电现象
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把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
负电。
4、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更小的微粒
分子由原子构成。
原子是由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统称为核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最新参考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