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备考资料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合集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对于初中生物这门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来说,大家面对各式各样的知识点,感受就是一个字,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生物相关内容推荐↓↓↓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生物化合物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生物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合集模板 1

腐乳的制作

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营腐生生活。

2、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4、酿造腐乳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

前期发酵的主要作用:1.创造条件让毛霉生长。2.使毛酶形成菌膜包住豆腐使腐乳成型。

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通过各种辅料与酶的缓解作用,生成腐乳的香气。

5、将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块。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水分测定方法如下:精确称取经研钵研磨成糊状的样品5~10g(精确到0.02mg),置于已知重量的蒸发皿中,均匀摊平后,在100~105℃电热干燥箱内干燥4h,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然后再烘30min,直至所称重量不变为止。

样品水分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烘干前容器和样品质量-烘干后容器和样品质量)/烘干前样品质量

·毛霉的生长:条件: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将笼屉中的控制在15~18℃,并保持一定的温度。

来源:1.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2.直接接种优良毛霉菌种

时间:5天

·加盐腌制: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加盐腌制的时间约为8天左右。

·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食盐的作用:1.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2.析出水分,是豆腐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易酥烂3.调味作用,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4.浸提毛酶菌丝上的蛋白酶。

·配制卤汤: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酒的作用:1.防止杂菌污染以防腐2.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赋予腐乳风味3.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香辛料的作用:1.调味作用2.杀菌防腐作用3.参与并促进发酵过程

·防止杂菌污染:①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②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疑难解答

(1)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

豆腐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2)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

盐能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

(3)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

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用含水量高的豆腐制作腐乳,不易成形。

(4)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对人体无害。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合集模板 2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元素:C、H、O、N、P、S、K、Ca、Mg

②微量元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

(2)组成蛋白质数目不相同

(3)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4)每种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相同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合集模板 3

课前预习

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产生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习笔记。

通过这样的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听讲时就可以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较一下老师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则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

对于自己预习时还不懂的问题,则是听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当堂弄清楚。对于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老师讲到了,则要听懂,如果老师没有讲到,一定要向老师问清楚。预习也为将来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仔细听讲

很多优秀学生的经验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点,即学生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我们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解决一种矛盾,即已知与未知的矛盾,通过学习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现,我们再来完成这个转化过程。而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应该是很顺利的。

有很多学生就是课上认真听讲,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总有些人,课堂上不认真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白白浪费掉45分钟,反而在课下再花时间去完成转化,此时已没有老师的`指导,只有课本上的内容,显然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课后复习

每天的复习一定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而应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和老师讲课的思路,将老师讲课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述一番。

通过复习,加强了记忆,然后再来做作业,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的效率,作业的困难、疑问、多可迎刃而解,而且通过作业又可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合集模板 4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1、(了解)细胞周期

定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一。

2、(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各时期分裂图

3、(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及意义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4、(理解)“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5、(理解)“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见课本)

6、(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特点:分化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渐变过程。

细胞分化的意义: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细胞分化的实例:如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细胞、薄壁组织细胞、根毛细胞等;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再发育成青蛙;骨髓造血;皮肤再生等都包涵着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过程: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数量越来越多,这些细胞又逐渐向不同个方向变化

定义: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实质: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7、(了解)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能够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减小,导致在有机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

8、(理解)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

(1)内因:人体细胞内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外因: ①物理致癌因子;②化学致癌因子;③病毒致癌因子。

恶性肿瘤的防治:远离致癌因子。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9、(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3)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4)植物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5)动物细胞全能性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10、(理解)干细胞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干细胞是一类可以分化成为各种细胞的未分化细胞;受精卵是全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专能干细胞。

干细胞的一显著特点是进行不对称分裂,就是干细胞经过一次分裂所产生的两个细胞中,一个仍然是干细胞,另一个经过多次分裂后,变成许多各式各样的细胞。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合集模板 5

1、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②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4、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

(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

(5)经碘液染色后。

(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5、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

(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

(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

(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

(5)经碘液染色后。

(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6、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7、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1)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

(2)叶绿体: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3)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8、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

9、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TAG标签: 生物 知识点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合集模板_精选范文网

对于初中生物这门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来说,大家面对各式各样的知识点,感受就是一个字,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