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备考资料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精选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高中生物涉及到的只是一些基础上的内容,学习生物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有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考取出色的成绩。2021高中生物所有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2021高中生物所有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精选模板 1

知识归纳将帮助我们系统的整理知识和思路,很有效的提高了复习效率,达到比较好的复习效果。我认为生物知识归纳包括基本知识的归纳、习题归纳和特殊知识点归纳。

基本知识的归纳就是把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有条理的罗列出来,解释各个术语的含义,列出它包含的的种类或分支的方向,并清晰地标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知识归纳能帮助你准确的理解并牢固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做这个归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些参考书上的归纳,大家可以以之为基本框架,再把更具体的东西,尤其是书上的例子补充进去。

做这种归纳的最重要意义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你读透课本。这种基本知识归纳只不过是把书上的要点和例子抄在一起,但这个过程你要翻书,几本书一起翻,就可以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表述做比较,这可以帮助你更透彻的了解这个知识点;而想做一个比较完整、美观的知识归纳,就必须知道什么知识点放什么位置,这就要弄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又帮助你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理清思路。最后再抄写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所以做知识归纳最大的用处是在做的过程中帮助你熟悉课本、掌握知识点,其次才是做好了以后看。

习题归纳就是把做过的错题、好题、经典的题目归在一起,然后写出每道题目的关键,如某个知识点或某种方法或技巧。如果是错题则写出出错的原因,尤其是要写明是哪个知识点的缺漏造成的。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把题目抄在本子上,但如果觉得自己没那么多时间,可以在那道题目旁边做个记号,并写上我刚刚提到的“题目的关键”。考试前认真查看就可以了。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精选模板 2

植物的激素调节

1、在胚芽鞘中:

(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3)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1)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2)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3)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生长素(温特,琼脂实验):吲哚乙酸(IAA)

3、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根>芽>茎

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7、生长素的应用:

无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

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去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

用低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精选模板 3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4、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相关概念:

1、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2、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3、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4、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5、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6、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H2—(R — C H —COOH)

三、氨基酸结构的特点: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2、催化作用:如酶;

3、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4、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5、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1、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2、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1、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3、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4、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5、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

嘧 啶(U)

6、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相关概念:

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3、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4、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5、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精选模板 4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5、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6、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7、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且单条存在。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a

A a A a

AA Aa Aa aa

例.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其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 第 一 组 调查的结果可推测出控制 双眼 皮 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第3组所调查的家庭中,其母亲的基因组合是 aa ,其父亲的基因组合是 AA,Aa 。

(3)如果第2组某家庭中的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后,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是 0

原因是 这种变化是环境因素影响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会遗传给后代 。

(4)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 变异 ,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眼睑的性状是双眼皮或单眼皮,是单眼皮的可能性为 25% 。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常+XY 女:44常+X)

2.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X.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例1、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46 条。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 精子和 卵细胞,他们的染色体均为 23 条, 比a、b 减少了 一半 。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精选模板 5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植物的组织:保护组 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2、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3、动物体的组成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比植物多系统这个层次)系统由器官构成,器官由组织构成。人与动物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4、物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5、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a非生物成分:指阳光、空气、水、土壤等;b生物成分:生产者(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指人和动物)、分解者(指细菌、真菌)

6、建立自然保护区(最为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如动植物园、水族馆、海洋馆等。

7、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对象:四川卧龙:金丝猴/大熊猫 ;可可西里:藏羚羊。

8、植物类群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①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被子”的含义是指果皮。②煤是由古代蕨类植物形成的。

③含叶绿素能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占大气含氧量的70%的是:藻类植物。

含碘,能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藻类植物是:海带和紫菜。

④一般生长于阴暗潮湿处的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⑤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是:苔藓植物。海洋赤潮与淡水水华形成的原因 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植物过度生长。

9、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是: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四大家鱼指青鱼、草鱼、鳙鱼、鲢鱼。

①河蚌:软体动物;青蛙:两栖动物;②爬行动物的特征是:肺呼吸,变温动物。③家鸽:鸟类、恒温动物。

④昆虫的特征:呼吸器官是气管,气门的开口在腹部;

⑤蚯蚓——环节动物,身体由相似体节构成。距环带较近的一端是前端。

10、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生物的分类体系的七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1、人体所必须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指: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含量占第二的是:蛋白质。遇碘液变蓝色的是:淀粉。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维生素C。遇高温凝固的是:蛋白质。用力挤压能在纸上留下油斑的是:脂肪。

三大供能物质:

糖类——主要的供能物质,提供70%能量。

脂肪——主要的储能物质,热价最高。

蛋白质——构成细胞 修复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

12、缺维生素C—坏血病 缺维生素D或缺钙—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成人)。

营养物质主要的吸收部位是:小肠的小肠绒毛。

小肠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①小肠长②小肠内有皱襞和绒毛(扩大小肠内表面积)③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仔细咀嚼米饭有甜味的原因: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有甜味的麦芽糖。

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由肝脏分泌,能乳化脂肪)。

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即生产者)。如:草→兔→狼

1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14、应用:

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人与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样的,都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新疆瓜甜的原因是白天阳光强,光合作用强,有机物合成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分解少。(北方的苹果)

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从上到下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15、肺活量是指:肺的最大换气能力,而不是肺的最大容气量。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16、输血原则:同型血原则。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不影响健康。能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输给别的血型的是:AB型血;能输给任何血型但不能接受别的血型的是:O型血。输血时血型不合,会凝集成团,堵塞毛细血管的是:红细胞。

17.生命活动调节有 神经调节 和 激素调节 两种方式。

①神经系统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③非条件反射(低级反射):生来就会的本能,由脊髓调控,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吮吸反射等;条件反射(高级反射):有大脑皮质控制,如:动物表演,画饼充饥、望而生畏。

胰腺既有外分泌腺,又有内分泌腺(胰岛)

①侏儒症:幼年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巨人症:幼年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分泌太多;

②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 治疗: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TAG标签: 生物 知识点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精选模板_精选范文网

高中生物涉及到的只是一些基础上的内容,学习生物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有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考取出色的成绩。2021高中生物所有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2021高中生物所有知识点总结,欢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