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学初三物理电学的基础大全精选
相关文章
历年来,电学一向是中考的重点,占总分的40% 左右。电学考查分布在中考的所有题型中。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物理电学考点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重学初三物理电学的基础大全精选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学的学习也不例外,可以先查阅电磁学的发展史,学习在其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在实验中不断探索和专研的精神,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学习。如富兰克林于1752年6月做了一个把风筝放到雷雨云里去的实验,发现了雷雨云有时带正电有时带负电的现象;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发明第一枚电池;1820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教授奥斯特发现:在与伏打电池连接的导线平行放在一个小磁针的上方,磁针马上就发生偏转等。奥斯特的发现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把电与磁视为截然无关的现象的认识,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拉开了研究电磁间本质联系的序幕!紧接着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了关于电流周围产生的磁场方向问题的安培定律;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发现了划时代的电磁感应现象,电磁学得到了飞速发展!
重学初三物理电学的基础大全精选 2
控制变量是主线,实验原理最关键,实验送分我喜欢,丢掉一分真叫怨
重学初三物理电学的基础大全精选 3
☑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 电压U的单位是:
国际单位是:伏特(V);
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 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
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
④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伏;
⑤工业电压380伏。
☑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 电阻(R)的单位:
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 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 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 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 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电路发生短路;
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
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足够);控制开关应串联在干路。
重学初三物理电学的基础大全精选 4
刚开始学习由于内容比较简单而且又密切联系实际,同学们都觉得电学确实与初二内容一点关系都没有,简单好学。但逐渐发现问题来了,尤其到故障类型的分析,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经常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解题,往往出错。所以要转变学习思维方法。区别于初二,第一,电学要重视画图和识图的思维方法,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明确欧姆定律应用于某一电阻还是整个电路;另外还必须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或是并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第二,要重视电学实验的探究,不再是依赖老师的演示实验,而是同学们依靠自己与同伴的协作,连接电路图、测出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所以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也是较初二电学中有几个重要的定律,贯穿在整个电学中。同学们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例如,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发散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电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更全面。
重学初三物理电学的基础大全精选 5
理解性记忆公式及定律大多数学生认为初中物理是理科,只要会做就行,但不知会做的前提是记忆公式、定律。当学生刚刚接触电学觉得简单,一旦到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及综合运用时,对公式、定律就不知如何运用。当然,首先是公式、定律的记忆。
怎样把公式、定律长时间记住?就是理解记忆。电学中的公式比较的散乱,理解性的记忆尤为重要。分析掌握电路根据定义:“逐个顺次连接”为串联,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的两点间,(“首”为电流流入用电器的哪一端,“尾”指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此电路为并联电路;根据电路路径法,此法为识别两种电路最常用的方法。
让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为一条路径,则连接方式为串联,若电流在某处分流,且每条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连接方式为并联。
电表示数变化及故障判断在电路中,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或通过改变开关的闭合与打开来改变电路中用电器的电流及电压示数这种题对很多同学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实这种题只需要用两步就可以完成:
(1)判断串并联、(2)运用串联分压或者是并联分流的公式对应进行分析。
重学初三物理电学的基础大全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