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一览2022集锦推荐
相关文章
学好每一门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七年级想要学好生物这门课程,就要多看书,重视知识点的记忆,平时要主动复习学过的知识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中七年级生物常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一览2022集锦推荐 1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 观察法 P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一览2022集锦推荐 2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肋骨间的膈肌收缩,胸廓扩张时吸气,肋骨间的膈肌舒张,胸廓收缩时呼气。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一览2022集锦推荐 3
1、生物圈的概念: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2、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深入1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气圈的底部:大气圈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2)水圈的大部: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中。
(3)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收集和分析资料
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收集资料的途径: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
(2)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音像资料等。
(3)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发现探究的线索。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一览2022集锦推荐 4
★ 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关于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最新
★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
★ 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 苏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整理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一览2022集锦推荐 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1、青蛙的前肢短小,可以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头部前端有一对鼻孔,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
2、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以辅助呼吸。
3、常见的两栖动物有大鲵、蟾蜍、蝾螈。
4、大鲵又叫娃娃鱼,终生有尾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5、两栖动物的特征: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2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爬行动物
6、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7、蜥蜴的头部后面有颈,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的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8、蜥蜴的四肢短小不能跳跃,皮肤表面覆盖着角质的鳞片,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9、蜥蜴的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卵的外面有卵壳保护。
10、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分的依赖,是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11、爬行动物的特征:(1)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2)用肺呼吸、(3)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12、爬行动物举例:海龟、鳖、蛇、鳄鱼等。
鸟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1—7条
1、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展开呈扇形。
3、胸骨有龙骨突,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重量。
4、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有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5、气囊位于各器官之间,可以减少器官之间的摩擦,可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不管是吸气还是呼气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经过肺,即呼吸一次,在肺内发生两次气体交换)
6、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消化系统发达,及时为飞行提供能量;食物残渣,及时排除,减轻飞行的重量。
7、循环系统:结构完善,心脏四腔,心跳频率快,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功能强。
8、鸟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9、脊椎动物分为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两种类型。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体温大多数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恒温动物。鱼、两栖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变温动物。
哺乳动物
1、哺乳动物的体表大都被毛,有保温作用,它们和鸟类一样,同属于恒温动物。
2、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体内发育,通过胚胎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做胎生。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犬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兔的牙齿与狼的牙齿的共同特点是都有门齿和臼,根本区别是兔没有犬齿而狼有犬齿,这是与兔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4、哺乳动物还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5、哺乳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一览2022集锦推荐_精选范文网




